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数据显示,2022年东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全面进入负增长阶段。1949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在各种国素的影响下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下图为1949-2020年东北常住人口及增速状况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东北地区人口低速增长的原因有()①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②大批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者迁入③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④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阶段解释合理的是()A.1949-1965年受经济影响为高速增长阶段B.1966-1978年受政策影响为稳定增长阶段C.1979-2010年受经济影响为低速增长阶段D.2011-2020年受政策影响为负增长阶段3.针对目前东北地区人口状况,要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政府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出台鼓励政策,增加新生人口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C.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 D.加大资源开采,大力发展经济生活性服务业是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的服务活动,主要向居民提供生活方面的物质消费和相关服务。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政府行政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各城市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4.据图推测,下列说法符合长江经济带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的是()A.整体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 B.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C.各城市发展水平分布不均 D.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小5.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特征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A.自然环境条件差 B.经济发展水平低C.地理位置较偏僻 D.招商引资较容易6.针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未来各区域正确的的发展方向是()A.上游地区加快健康养老、文体娱乐等中高端服务业发展B.下游和中游地区应继续加强基础性服务业供给C.下游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和服务效率D.下游增加服务种类,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地的整体水平2023年3月15日至17日,经历了偏早、数日持续偏暖的河南迎来了宝贵的春雨,多地更是出现“三月桃花雪”的特殊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河南在3月15日之前,偏早、数日持续偏暖的原因有()①冷锋锋前增温②长期受暖气团控制③长期受冷气团控制④暖锋锋前增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河南此次“三月桃花雪”是由于()A.寒潮南下,控制河南地区B.受锋面气旋控制,带来降温雨雪天气C.冷气团南下,偏南暖气流迅速抬升凝结D.暖气团北上,遇偏北冷气团缓慢爬升凝结9.此次“三月桃花雪”对河南地区的影响有()①水稻遭受低温冻害天气影响②农田旱情得以缓解③大气污染加重④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上升⑤森林火险等级降低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四川省西昌市红星林场是我国最大的云南松飞播林区,林下真菌种类繁多。真菌喜暖湿环境,红星林场真菌大多可以食用。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强劲,红星林场真菌采集规模扩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西昌农贸市场销售新采集真菌最多的时间是()A.1~3月 B.7-9月 C.4~6月 D.10~12月11.大规模采集红星林场野生真菌,可能导致()A.养分循环减慢 B.枯枝落叶减少C.林下土壤疏松 D.松林稳定性增强野猪食性杂,有打滚和拱土的习性,夏季有泥浴的行为,通过泥浴可降低体温和保护体表免受蚊虫叮咬,在春、冬季啃食树皮,拱食藏于雪地下的草本植物的叶、块茎、根茎等,夏季以绿色植物的花、茎、叶和果实为主,喜食粮食作物、瓜果等。野猪胆小,通常以远离人类的林区为栖息地。某课题组深入甘肃省礼县西北部和天水市西南部的农村调研,下图为调研所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据材料和图,指出受野猪侵害明显的村落集中分布在()A.高海拔农林交错地 B.低海拔农田分布地区C.平原聚落地区 D.盆地林地地区13.从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的角度,分析野猪侵害村落次数的变化及原因()A.减少,栖息地范围增大 B.减少,林地面积增加C.增多,野猪数量增多 D.增多,农业增产丰收14.推测野猪侵害村落次数多的季节及原因()A.冬春季,外出劳作人口少 B.夏秋季,农产品夏秋成熟C.冬春季,海拔高处气温低 D.夏秋季,海拔高处蚊虫多在我国某省的古人类遗址中,发现该地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用以观测正午日影。下图为“圭表”使用原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时的叉形器正午影子末端位置,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叉形器正午影子端由②位置移至③位置期间()A.地球经过了远日点 B.当地日出方向逐渐偏南C.海口正午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D.地球公转线速度越来越快16.叉形器正午影子末端位于②位置时,太阳光线与骨笛的夹角为56.5°。推测该古人类遗址位于()A.河南省 B.福建省 C.吉林省 D.海南省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暑假,某中学学生前往太白山进行地理研学实践活动,在秦岭北麓的霸王河(渭河南岸支流)西岸,观察到一处包含修建有窑洞的黄土沉积地貌景观(如下图)。经实地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窑洞是黄河中上游极具地域特色的住宅形式,多见于黄土高原地区。近年来窑洞民宿旅游发展迅速,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1)请从黄土特性、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方面,分析黄土高原适合修建窑洞的原因。(2)分析窑洞民宿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贺兰山东麓是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两个“国字号”平台。过去这里采砂造成“风吹石头跑”,如今该地建有“就地取材”的酒庄、运动休闲公园,还兴起了一条葡萄酒产业集聚带,吸引了各方游客打卡。左图示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位置,右图为在废沙场上建成的葡萄园。(1)贺兰山东麓被称为世界上最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之一,请简述理由。(2)酒庄“就地取材”源自当地废弃石料,分析酒庄“就地取材”建设的积极意义。(3)左图中AB河段有凌汛,推测凌汛给葡萄种植区带来的危害,并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措施。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广泛发育着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和现代风沙沉积。沉积物颗粒以机械搬运和物理风化为主,其化学成分与附近地表堆积物联系密切。下图为学者研究提出的该地沉积地貌发育概念模型图。(1)结合图a,从分选性角度分析坡面上冰碛物与洪(冲)积扇颗粒物的沉积特点。(2)结合图b,指出沙丘的沙源和沙丘增长最快的季节并分析原因。(3)结合材料推测坡面上黄土的形成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B3.D【解析】【点评】人口政策的调整要根据实际情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福利政策、医疗、教育等。1.东北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施行到位,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让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速慢,①正确;大批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者迁入,人口应该高速增长,②错误;东北地区一直纬度高,气候寒冷,温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③错误;2011年以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停滞,其他地区飞速发展,地区差异拉大,导致人才外流,④正确。

故答案为:D。2.A、1949-1965年受经济影响为高速增长阶段,A错误;

B、1966-1978年受政策影响,稳定增长,B正确;

C、1979-2010年受经济影响为负增长阶段,C错误;

D、2011-2020年受经济影响为负增长阶段,D错误;

故答案为:B。3.A、东北地区人才外流严重,为此可以实行积极的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A不符合题意;

B、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B不符合题意;

C、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经济,吸引人才,C不符合题意;

D、东北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加大资源开采不可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答案】4.C5.D6.C【解析】【点评】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服务业主要包括零售、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消费需求。4.ABD、长江经济带的生活性服务业,东部省份较为发达,西部省份较为落后,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ABD错误;

C、各城市的发展水平分布不均,有指标是0.52-1.0的,也有0.00-0.06的,C正确;

故答案为:C。5.长江经济带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多高山、峡谷,自然环境条件差,地处云贵高原等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所以招商引资较为困难。

故答案为:D。6.A、上游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交通不便,不适合发展高端服务业,A错误;

BCD、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改善服务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提升服务业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含量,加强服务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服务业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等。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升下游地区生活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C正确,BD错误;

故答案为:C。【答案】7.A8.C9.D【解析】【点评】河南位于中原大地,地形平坦,自古以来就是冷暖气流的交汇地;北方地区南下强冷空气与较强偏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强对流天气;前期河南3月升温迅猛,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含量丰富;西北部地形以山区为主,气温较低,冷暖交汇便会产生大量降雪。7.3月15日至17日,河南迎来了宝贵的春雨,多地出现“三月桃花雪”的特殊景观,说明河南经历了冷锋南下过程。“锋前增温”指在冷气团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区域被暖湿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气团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①正确;3月15日之前,河南持续偏暖、偏旱,说明河南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气温高,②正确。

故答案为:A。8.此次雨雪天气过程是南下冷空气和较强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的结果。15日冷空气南下造成温度骤降,在近地面形成冷空气垫,强偏南暖湿气流挟带的充沛水汽在冷垫上迅速爬升,发生凝结或凝华,形成降雪。

故答案为:C。9.由于“三月桃花雪”通常伴随着降温和降水,这种天气现象可以帮助缓解旱情,对农田有利,②正确;由于降雪可能导致道路湿滑或结冰,从而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④正确;雪水的降临可能会增加森林潮湿度,有助于减少火灾的发生,因此森林火险等级可能会降低,⑤正确。

故答案为:D。【答案】10.B11.A【解析】【点评】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10.根据材料可知,真菌喜暖湿环境。西昌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暖湿,适合真菌生长,因此西昌农贸市场销售新采集真菌最多的时间是7-9月。

故答案为:B。11.A、真菌数量减少可能导致林下土壤更不疏松,A错误;

B、大规模采集红星林场野生真菌会导致真菌数量减少,养分循环减慢,B正确;

C、真菌数量减少使枯枝落叶腐烂分解速度减慢,枯枝落叶增多,C错误;

D、真菌减少对林木生长速度影响较小,D错误;

故答案为:A。【答案】12.A13.C14.B【解析】【点评】野猪通常栖息在森林中,森林砍伐导致了栖息地的破坏和减少,使得野猪不得不向人类居住区靠拢,增加了与人类的冲突。随着农田的扩张和耕地的增加,野猪可能会进入农田寻找食物,给农作物带来损失,同时也增加了人类与野猪的接触和冲突。城市化进程使得野猪原有的栖息地被城市建设所取代,野猪可能会进入城市寻找食物,造成城市管理上的问题和人与野猪的冲突。环境污染会影响野猪的生存和繁殖,例如水源污染可能导致野猪无法获得足够的清洁水源。12.由图可知,该地区海拔普遍在1500米以上,属于山地地形,村落集中分不在了高海拔农林交错地。

故答案为:A。13.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通常会导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增加和恢复。由于这些工程的实施,原本被开发和耕种的土地可能被退耕还林,变回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这种情况会吸引更多的野猪前来栖息和寻找食物。随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增多,野猪的数量也可能会增加,因为它们有更多的资源和空间来繁衍。

故答案为:C。14.在夏季和秋季,农作物通常处于成熟期,这时期内农田中的作物更容易成为野猪的食物来源。因此,在夏季和秋季,野猪可能会更频繁地进入农田,导致对村落的侵害次数增多。

故答案为:B。【答案】15.C16.A【解析】【点评】圭表是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15.读图可知,①处日影最长,应代表冬至日;③处日影最短,应代表夏至日,②位于二者之间,为春分日。

A、7月份地球经过的是远日点,②到③是3月21到6月22日,A错误;

B、当地日出方向逐渐偏北,B错误;

C、海口位于热带,正午影子先变短,再变长,这是因为海口有直射现象,C正确;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7月最慢,D错误;

故答案为:C。16.由题可知,在②位置,也就是二分日时,太阳光线与骨笛的夹角为56.5°,而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0°纬线),所以可以推测当地纬度为90°-(56.5°-0°)也就是34.5°,也就是河南省的位置。

故答案为:A。17.【答案】(1)黄土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好,便于挖凿,不易坍塌且保温效果良好(冬暖夏凉);地处半干旱地区,降雨相对较少,年平均相对湿度较低,风沙天气多;树木、石材等稀少,缺乏建筑材料。(2)有利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方向,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与交往,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不利影响:过度的民俗旅游,过多的外地游客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冲击;过度的旅游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破坏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解析】【分析】(1)黄土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好,便于挖掘和雕凿。这使得挖掘窑洞相对容易,且挖掘后的洞穴不易坍塌,提供了可靠的住宿空间。此外,黄土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在夏季保持凉爽,在冬季保持温暖,这种季节性的温度调节正符合人们的舒适需求。黄土高原地区地处半干旱地带,降雨相对较少,年平均相对湿度较低,风沙天气较为常见。窑洞的建造可以提供一定的避风遮沙作用,使其成为一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合适居住形式。黄土高原地区树木、石材等建筑材料相对稀缺,这使得传统的砖瓦建筑成本较高。而窑洞建造所需的主要材料——土壤,恰好是该地区丰富的资源之一,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

(2)窑洞民宿旅游的兴起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的收入来源。窑洞民宿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丰富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当地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文化、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流动,有利于地区的发展和进步。不利影响:过多的外地游客可能会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冲击,如噪音、交通堵塞等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过度的旅游活动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例如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垃圾排放等,破坏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

【点评】黄土高原西起乌鞘岭,东到嘉峪关,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区。18.【答案】(1)西依贺兰山抵挡风沙和冬季的寒冷气流;东临黄河可以获取灌溉水源;山麓地带有沉积土壤,较为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糖分积累。(2)节省建设成本:变废为宝,减少对其他生态环境的破坏;塑造酒庄特色,吸引游客;改良原废弃石料堆放的地表,用作其他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3)影响:淹没种植区域,冲刷表土,导致地力下降;葡萄减产:品质下降等。措施:扩大葡萄酒生产规模;推广绿色有机葡萄种植;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创立品牌,提高知名度。【解析】【分析】(1)贺兰山东麓被称为世界上最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之一的理由包括:贺兰山西侧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能够有效阻挡风沙和冬季的寒冷气流,为葡萄提供了相对温暖、较为稳定的生长环境。贺兰山东麓地区东临黄河,可以获取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了葡萄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有利于葡萄生长和果实成熟。山麓地带的沉积土壤比较肥沃,含有丰富的养分,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基础。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葡萄果实的糖分积累和品质的提升。此外,充足的阳光照射也是葡萄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2)酒庄采用“就地取材”建设的积极意义包括:通过利用当地废弃石料等资源,酒庄可以降低建设成本。相比于购买新的建筑材料,使用废弃石料不仅可以节约金钱,还能减少资源浪费。“就地取材”意味着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避免了对其他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酒庄利用当地废弃石料建设,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增加了酒庄的吸引力和知名度。这种与地域环境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往往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原先的废弃石料堆放可能会造成地表的杂乱和污染,通过将其用于建设酒庄,不仅可以清理原有的废弃物,还能改善当地地表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凌汛给葡萄种植区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凌汛可能导致种植区域被淹没,影响葡萄的生长和发育,甚至造成葡萄植株死亡。洪水冲刷可能导致土壤流失,特别是对于贫瘠的山麓地带,表土的流失会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影响葡萄的生长环境。凌汛引发的灾害可能导致葡萄减产,甚至损毁果实,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障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可行措施:通过技术改良和产业升级,扩大葡萄酒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以应对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冲击。加强有机农业的推广和应用,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高葡萄植株的抗灾能力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适应性强、抗灾能力高的葡萄品种,提高抗灾能力,同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技术水平提升。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宁夏葡萄酒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点评】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环境等。以下是对这些因素的简要描述:自然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资源等因素。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选择和产量,土壤质量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品质,地形和水资源则影响着灌溉和排水条件。包括市场需求、价格波动、投资、资金来源等。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产品的销售前景,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投资和资金来源则决定了农业生产和技术改良的可行性。人口结构、劳动力资源、教育水平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农业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则可能促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政府的农业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都会对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市场保障等,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19.【答案】(1)冰川沉积不具备分选性,而流水沉积有明显的分选性;冰碛物颗粒大小混杂,无明显分层;洪积扇坡面自上而下颗粒物直径逐渐减小。(2)沙源:江心洲、裸露河床和河漫滩。季节:冬春季节。原因:该地区冬春季降水少,冰雪融水少,河流流量小,水位低,江心洲等出露水面面积大;冬春季节多大风,大量泥沙被大风搬运至山坡处沉积形成沙丘。(3)坡面或高海拔地区的风化物以及冰碛物被流水搬运至低海拔地区堆积。沉积物经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