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测试题「篇一」
20xx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剽悍(piaohan)萦回(yun)B针版(yin)蛰伏(zhe)
C翌日(yi)蹇劣(jidn)D隽逸(jdn)威慑(sh。)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局促络驿不绝B颠簸别具匠心
C滂沱相题并论D诅丧鞭长莫急
3、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3分)
A当他的同班同学还在全等三角形的浅水中“扑腾”的时候,他已在微积分
中畅游了。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无论就身高、体重、射程和威力而言,我们“洲际”这一分支在导弹家族
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D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转个大转弯。
4、按照课文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①采菊东篱下,。(《饮酒》)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梨花喻雪的句子是-----------------------
④古往今来,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孔子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无奈;汉朝无名氏创作的《迢迢牵牛星》有“-------
--------------,------------------------。”这样隔水之近却之能彼此相望的
苦恼,杜甫有面对花香鸟语却依然“----------------------------,-----------
----------------。,,的忧国忧民之心。
5、根据规定的情景,仿照下面例句写一段话,要求套用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例句;
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
飞蛾,最后小如蚊。
造句:
上午第四节课下课铃声一响,校园里就愈来愈热闹。
二、阅读(41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15分)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
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己够陆
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
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
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
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成中国式的金磨一一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
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鹭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
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
看见过吗?
1、文段从哪几个方面对石榴进行描写?(3分)
答:
2、文中的“梅柳之长”“梅柳之短”分别是什么?(3分)
答:
3、“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中的“那”指代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3
分)
答:
4、“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这里的“演艺”是指石榴生长过程中的
什么变化?(3分)
答:
5、从作者描写石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3分)
答:
(二)(15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
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
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
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C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
已。
6、第一段文字,口技艺人模拟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2分)
答;
7、在原文上用“〃”给第一段划分两个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大意。(4分)
答:
8、描写各种声响,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分)
9、第二段是全文结尾,再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抚尺”有何作用?(3
分)
10、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能?(3分)
答:
(三)人类与技术环境(11分)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
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
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6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
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
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
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的每秒运算5000次③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
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
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
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
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
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
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1、文中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变革发展演变B变革演变发展
C发展变革演变D演变变革发展
12、本文通过和人脑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
度比自然智能快。(3分)
13、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
否定的是。(3分)
14、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3分)
A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B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D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三、名著阅读(6分)
名著片段,完成7〜9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6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
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
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
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
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
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
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chd地看了他一眼:“你
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Q”他无力地笑了一下Q
1、结合语境,说说你对面线句中“熬过”一词的理解。(2分)
2、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
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4分)保尔是一
四、作文(50分)
1、写作大平台,请你秀风采(50分)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图书馆里可能有这些书籍:肖复兴的《友谊比爱更长
久》、口本黑柳彻子的《小时侯就在想的事》、陈慧的《同窗的缘分》。这些书
籍,有的可能曾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有的也许我们没有读过,但它们别具一格的
书名一定能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意。今天,让我们借
用以上三个书名中的一个作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45分)
写作提示:本题是“三选一”的形式,文体不限。因此,我们首先可以选择自
己有把握写好的题目和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如果你善于叙事,可以选择《友谊比
爱更长久》,甚至还可以把它当成小小说来写,如果你以抒情议论见长,不妨选择
《同窗的缘分》,如果你联想丰富,不如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让你的理想在《小时
候就在想的事》里高高飞扬。但无论选取哪一个文题,都必须通过真情实感来表达
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
2、对自己写的这篇作文你满意吗?请你自己评价并说说理由。(5分)
参考答案
一、1.A2、B3、D4、略5、开始开关课桌的声音此起彼伏,转眼间脚步
声、说笑声从各处传来,不久群摩肩接踵,人声喧哗,最后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二、(一)1、作者从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几方面对石榴进行了描写。
2、“梅柳之长”是指奇崛、清新;“梅柳之短”是指枯瘠,柔媚。3、“那”指代
石榴的花。因为“石榴花”与“心脏”两者在颜色和形状等方面有相似之处。4、
这里的“演艺”是指石榴的花到果实的变化过程。5、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由衷的喜
爱之情。
(二)6、表演者模拟了一个从起火到救火的声响场景。7、第一层到“无所不
有”,写表演者出色的表现。第二层到结束,写宾客听口技的感受和表现。8、按
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内到外的顺序来写的。9、照应开头,再点道具简单,反
衬出口技艺人的高超本领。10、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或直接描写与间接描
写相结合)
(三)11、B12、电子计算机13、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
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14、D
三、略
四、略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测试题「篇二」
二、古代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
6、(1)对镜帖花黄(2)夜发清溪向三峡(3)竹中窥落日(4)春潮带雨晚来急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⑹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8题0(4分)
7、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8、对朋友急切的期盼之情,以及朋友没来心中
无限怅惘(或失落、落寞)的感情。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9、乡里/咸称其善10、(1)是:这样⑵咸:全都⑶卒:死
11、邻居中有很贫困的人,刘氏就用一斗一升的粮食救助他们。12、皆念刘氏
之情也。13、他悟到了助人即助己,与人为善的做人道理,犹如“予人玫瑰,手有
余香”的道理。(答到大意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3分)
金色花
14、仙人掌外表丑陋却倔强,海棠、月季、文竹等外表美却娇弱°15、遗
憾、厌恶、惊奇(惭愧)、赞叹(敬重)(意思对即可,要体现感情变化过程)16、仙
人学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但它却倾注全部心血,开出了震撼人心的金色
花。17、A、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仙人掌吸收阳光、空气的情态,写法生动活
泼,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B、这句话揭示了文章主旨,真正的美,不仅仅
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精神品质的体现,有丰富内蕴的美才是持久的。(答案意思相
近即可)18、略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3分)
最美丽的谎言
19、为了让患脑瘤的的妻子能安心治疗,丈夫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一一用一
个手机模具和家里沟通,从而表现出一种质朴真切、入骨入髓的爱。(应抓住“美
丽的谎言”这个核心来回答)
20、是丈夫(1分).因为文中是他编织了美丽的谎言,对妻子表现出一种深沉
的爱。(理由充分得2分)
21、“我”偶然一次没带手机,向那个丈夫借手机回个电话。
22、是因为家里不太富裕,两个孩子还需要念书,又得要许多的钱。不想拖累
他们。且放心不下家里的孩子c(答对大意即可)
23、谎言是令人憎恶的,但如果是出于对亲人的细致关怀,出于一份深沉质朴
的爱,这样善意的谎言,往往是美丽的,感人至深的。(扣住“爱心”作答,言之
有理即可)
四、写作(40分)略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测试题「篇三」
(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归省sh6ng粗犷gudng锲而不舍迫不急待
B.冗杂rOng蓦然mb妇孺皆知荒草萋萋
C.告罄qing赢弱ying惊惶失措义愤填膺
D.叱咤chd悲怆cang略胜一畴锋芒毕露
2、下列成语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文山老君山有••棵特大的香樟树,高30余米,粗13.5米,树冠覆盖面积
达72L31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
B、学校辩论赛上,王佳同学语无伦次的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C、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是虎视眈眈的猎人,鹿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D、家喻户晓的体坛明星姚明、李娜相继退役,结束了他们在赛场上的传奇人
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县工商局、环保局等部门的联合整治,使城区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
善。
B、四月的砚山黑巴草场是旅游者露营最好的季节Q
C、据统计,今年万年县贡米种植面积为20xx亩,比去年增加了431多亩。
D、为了防止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
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②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③所以不到半天便可以钓到
一大碗Q④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钩尖送到嘴里去的,⑤掘出穿在铜丝做的小
钩上,⑥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⑦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A.⑥⑤⑦②④③①B.①②③⑥⑦⑤④
C.⑥⑤⑦③②④①D,⑥⑤⑦①④②③
5、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和谐与温
暖,,多一些真诚与团结,c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眇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古诗赏析(4分)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早春B.暮春C.夏季D.秋季
7、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
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
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
蓄而有韵味。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①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
孝谨,居家常执②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王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
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③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日;“小子安知壮士之志
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
乃除超为兰台令史6
[注释]①徐令:徐县县令c②执:操持,做。③研:通"砚”。
句子划分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居蚣页V辞诳B、帝乃除虺为兰台令史
C、左右皆笑蚱D、兄固帆徽僖极J椽
9、解释下面的加点字(3分)
辍()效()乃()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11、根据文意,梳理班超、班彪、班固是什么关系?并写出文中的成语(2
分)
12、班超在为人、品行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3分)
13、默写(8分)
(1),弹琴复长啸。
(2),云从窗里出
(3)春潮带雨晚来急,,
(4)故园东望路漫漫,c
(5)、中华五千年,英雄辈出,书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使人想
起清人赵翼在《论诗》中的名句:
(6)《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
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冬天的温度(14分)
①冷空气突袭,天气骤冷,居民纷纷换上冬衣。行走在城市街头,满眼都是臃
肿的路人,似乎突然之间,街道也变得臃肿起来。裹着厚厚的羽绒衣,行人依然紧
缩双手,步履匆匆,不乐意长时间呆在户外。
②中午,我接儿子放学,回到小区,见保安身穿大整,像一尊挺立的石雕守卫
在门岗前。儿子问:“他们不冷吗?"我说:“没有人不感觉到冷。”“他们为什
么不躲进屋?”“这是他们的工作。"我回答。儿子沉默了。依往日习惯,儿子会
有谢谢之类的话,今天却没有C
③走出门岗不远,一阵冷风袭来,为避开风的凛冽,我扭回头,恰巧看到风掀
起了保安的衣角,保安的大整下,套着的竟然是薄薄的一层毛衣。
④回到家中,儿子把他的玩具一个个藏进被褥,我问儿子捣什么鬼,儿子说玩
具也怕冷,给它们保保暖。一会,儿子说:“爸爸,给保安送些衣服好吗?"我的
心颤了一下,我故意问;“那么多保安我们送得完吗?”儿子又说;“小区也有很
多人啊,每人送一件,他们穿很长时间呢。”
⑤我答应了儿子,从衣橱找出去年的保暖内衣和羊毛衫,陪着儿子走出家门。
来到楼下,我让儿子去送,我站在楼角远远看着。儿子双手捧着衣物,走到保安身
边,用双手举起衣物,保安愣了,他弄不明白儿子做什么,但是很快,保安接过衣
服,夹在胳膊下,空出一只手,庄重而严肃地给儿子敬了个标准军礼。
⑥儿子回到我的身边,像完成一件艰巨任务似的欢快起来。下午送儿子去学校
时,从保安的眼神里,我读出•种感动。
⑦下午放学,儿子从学校里带回一只50厘米长宽的纸箱,上面写着:天冷
了,他们却站在寒风中!回到小区,把它高高贴在门口,用手压了又压,保证不会
被寒风吹掉才回去。
⑧第二天,我们路过小区门岗,十几名保安列出整齐的队列,由保安队长带领
着,齐刷刷向我和儿子敬礼。保安队长说,一个晚上,他们就收到小区居民送来的
儿百件衣物,三年也用不完啊,感谢,感谢,实在感谢!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
地说。
⑨去学校的路上,寒风依然,我问儿子还冷不,儿子说,天冷,我不冷。
14、根据提示,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横线上填相应的事件。(2分)
儿子发现保安衣服单薄一,一,一保安列队向我和儿子敬礼。
15、文章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7、结尾段中的“天冷,我不冷”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8、文中孩子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小小的举动,触动了父亲,感动了邻居,
温暖了保安,我们身边类似这样的“以小见大”的例子很多,请你举出一个,并说
说这件事反映了事例中人物什么样的‘品德、修养或精神风貌。(3分)
(二)垂钓(16分)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
参威游玩。海参威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
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威的海与另处不同,深灰色
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
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
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花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
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的竿把他的成果
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
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乂起
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
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
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在他
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
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
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
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
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
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段路回
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喑。狗吠声越来
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
一个更加精神Q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
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c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
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
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
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
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
塑,组成我们心中海参威。
19、“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分别指什么?(4分)
20、胖老人和瘦老人互相嘲讽对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
都是一瞬间。”作者说这句话的意义何在?(2分)
22、你是怎样理解“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这句话的?(2分)
23、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
中的一个例子作简要说明c(2分)
24、”心中的海参威”与“地理上的海参威”有何不同?(2分)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本文通过景物描写,泊染了一种凝重肃杀的气氛,衬托了两位垂钓者的形
象。
B.文章认为,正确的钓鱼法应该像胖老人那样,多持钓钩,大小鱼都要,而
不能像瘦老人那样自命清高,执著固守,只想钓大鱼。
C.胖老人与瘦老人尽管在钓鱼时互相嘲讽,但在生活中却是亲密无间的好朋
友,很难分开。
D.本文作者没有否定胖老人丰收,也没有否定瘦老人的固守,而是认为这两
位垂钓者代表了人生追求的两个方面。
E.本文借对两位垂钓者的描写,阐发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一个事物的整
体,都是由许多对立的方面构成
四、写作
26、综合性学习.(6分)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了微笑,就
多了阳光,多了欢乐..........
⑴、请写出两个含有“笑”字的褒义成语,,。(2分)
⑵、请给你的朋友发送一条祝福短信。要求含有“微笑”一词,50字以内。
(2分)
⑶、5月8日下午班会课,班级准备在教室里举行“最美微笑”评选活动。班
长派你去邀请班主任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你打算怎么对班主任说?(3分)
27、作文.(50分)。
下面两个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一道
风景,天真无邪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
景,埋头苦学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
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C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符合要求,立意自定,题目
自拟;(2)字数不少于500字;(3)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在你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
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
珍藏。请以“总有值得珍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c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
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1、B2、B3、C4、A5、B6、C7、B8、D
9、停止、效仿、于是
10、家境贫寒,班超常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来供养(母亲)
11、班彪与班固、班超是父子关系,班固与班超是兄弟关系。投笔从戎
12、胸有大志;孝顺父母,在家常做辛苦劳累之事,而且不认为是羞耻的。
13、独坐幽篁里、鸟向檐上飞、野渡无人舟自横、双袖龙钟泪不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儿子送衣服给保安、儿子贴纸箱在门口(小区居民送衣服给保安)
15、天气骤冷,居民纷纷换上冬衣,不乐意呆在户外,引出下文,为下文送衣
服作铺垫。
16、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保安即使天气寒冷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的情形
17、不矛盾,“天冷”是指天气,“我不冷”,是因为“我”的行为带动了
居民送温暖的活动;保安、小区居民的行动又温暖了“我”°
18、有事例,分析品行,表述具体:比如我们的教师上课时发现走道上的一张
纸,他弯腰拾起来丢到了垃圾筐里。这反映了老师言传身教的品德。
19、取舍标准;只钓大鱼,不要大海琐碎的施舍;堂皇形象;安坐着与大海进
行较量的人类代表。
20、两位老人各自不同的性格和追求。胖老人:活泼,随和,容易满足,追求
物质:瘦老人,执著,倔强,追求精神。
21、自认为的完美并非无懈可击。
22、彼此的价值都需要对手的存在才能实现和证明。
23、示例:美与丑、欢乐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等,彼此相互对立,但惟其并
存,才能体现出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24、“地理上的海参赢”是博大和力贵的象征,而“心中的海参威”是作者的
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做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智慧,人生道路上永远的提醒。
25、BC
26、⑴示例:笑逐颜开谈笑风生⑵略⑶略
27、略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测试题「篇四」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的语文卷从形式上看,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
“选择题”、”“诗句积累、”“阅读”、“课外拓展”和“写作”五大块;从考
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旦体现得较为
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注重了语文学科的
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
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
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
会,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试卷的导向性较
好。
二、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于部分学生对古诗书写重视程度不
够,多位同学“曲径”写成了“取径”。另一个问题就是审题不认真。
2、现代文阅读部分,失分比较多,尤其是课外现代文阅读题,失分多,
《春》属于课外阅读题,得分不太理想。
3、作文部分,这次作文是材料作文,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出现的问题不少:
①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都不能把握题意。②叙写比较平淡,没
有写出初中学生真实感受,没有表达初中学生应有的思想层次。③个别学生甚至出
现了离题的现象,另起炉灶。
三、今后教学建议:
1、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
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初中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
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
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
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你告诉学生了,他
们就会掌握6
3、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训练
“语文课标”提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
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
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耍关注学
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教材训练学生写读书笔
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
表达方式的.训练,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
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4、要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
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
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洋略,学会场面描
写、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
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
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测试题「篇五」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20xx
一、试题情况: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题严格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中考命题的要求及
原则,渗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紧扣初三教
学,又适度联系初一、二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适度地向课外迁移。
二、试卷的结构、分值:
试卷共四大块,32小题:(一)积累与运用;(二)阅读理解;(三)文言文阅读及
诗词赏析;(四)写作(60%)e现代文阅读仍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块,分值: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三、试卷考查的内容、特点、亮点;
试卷在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与地域文化五者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努力,突出了语文学科特
点,同时试题中为学生留出发挥个性的空间,倡导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
体表现为;
(一)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学生情感教育。
如第16题,分析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的看法,第31题,综合实践活动,走
进戏曲,都贴近学生生活。
(二)题型灵活多样,考点密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文体突出。
1.积累与运用的文本考查了字、词、音、形,汉字规范书写,名著阅读中不是
只考作家,作品的简单文学常识,而是比较人物性格的异同,大多学生未精读名
著,失分较多。默写题有直接默写,有理解提示性默写。
2.文言文阅读,课内考实词,对重点句的翻译注重,文章整体阅读,写作意
图、主旨、筛选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都得以考核。
3.现代文阅读,课内外结合,文体突出。基础与能力,整体感悟鉴赏和情感态
度,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都在17-29题中得以考核。
5.写作继续采用命题作文,运用提示,题目贴近学生,让学生能有事可叙,有
情可抒,有看法可发表,作文从文体、立意、构思、内容表达上都是灵活的、多样
的、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思想。
(三)突出语文母语学科特征,强调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名句名篇默写,
诗文的阅读。汉字的书写(1题)、成语的积累(9题),无不体现汉字语言的魅力。
四、试卷不足:
1.试卷缺少人文关怀及亲和力,应加入些温馨提示和激励性的言语。
2.对句子的运用,重点词、句的赏析考查力度不够。
以上的'“三大亮点,三个不足”是我们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对此套试题所作
的浅要分析。
五、学生考试情况,学习情况:
尽管教师很努力,每一个学生都要实实在在参加考试,又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差
生,因此,语文成绩的提高很缓慢。每节课上下来达不到预期的量,学生对语文成
绩提高慢容易失去信心,总觉得没有理科上升得快。学习的劲头不是很足。此次考
试情况如下;总平均分117.91,及格人数155,及格率99%,优秀人数32,优秀率
50%,最高分135,最低90分。
此次考试学生亦反映出以下问题:
1.基础不牢,书写差,基谢已拉出距离。如:1题:字;2题,根据课文内容填
空;9题,填写成语丢分大;12题修辞手法都不明白;
2.做题的态度,思维品质差异大。差生书写乱,不审题,丢弃文本乱答题,好
的学生很严谨、很认真,今后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仍需下大力气。
3.应变能力差,做题的思维不开阔,归纳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语言整合能
力,表达能力差。如:如题,15、16、31、31题。
4,学生主动阅读,课外拓展意识不强,写作立意,构思、驾驭语言的能力弱。
六、改进措施:
1.重视课堂40分钟,在单位时间出最大的效益。要做到此,必须抓好“备
课”环节。加强备“点”、“专题”、“学生”。每节课重内容,勿重形式。
2.摒弃急切近利的思想,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教学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多读
书、多积累,少做题,丰富知识,扩大见闻。
3.深入研窕教材,不脱离教材,善于利用教材,站在教材之上的高度看教材,
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注重课
内知识的掌握,吃透教材,阅读教学定要扎扎实实,立足课内,拓展到课外。
4.加强识字、书写教学,重视双基教学,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加强语文积
累,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表达意思要写明,写清、写顺。
5.规范文体教学,规范答题。
6.继续发扬备课小组集思广义,集体合作的精神,加强教研工作。
7.拟定并落实写作复习训练计划,将写作复习抓实抓牢。
如何搞好语文复习,是一种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
文老师去研究和探索。我们一切都要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
实搞好语文复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测试题「篇六」
20xx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按照提示默写古诗文(8分)
(1),青草池塘处处蛙。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正是江南好风景,—o
M)独怜幽草涧边生,。
(5)赵翼的《论诗》中,表明代代都有影响后世的人才的两句诗是:
(6)《木兰诗》中,写木兰功绩之大受奖之多的句子是: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蓦然献)真谛di迫不急待
B.嗔视ch@n告磬qing毛骨悚然
C.硬骨bidn吞噬shi忧心忡忡
D.羁绊ji行辈hdng语无轮次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
事。
B.一个同学一下课就追问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
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C.7.1级强震让玉树县结古镇成为重灾区,那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少数
站立的楼房也都有明显的裂横,所见一片狼藉,让初到当地的专家叹为观止。
D.看到电影《可可西里》中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
不感到义愤填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B.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了。
C.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做错了。
D.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
眼睛6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③⑤④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③⑤②@©D.⑤②④①③
6.从下面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视作“不详鸟”,然而它是益鸟。
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然而它是害虫。
启不:。
7.名著阅读。(3分)
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现在,有个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
“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篇,写上几句感言。(注
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鲁宾逊漂流记》《西游记》《水浒
传》《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
示例:初读《骆驼祥子》,觉得故事好玩:再读,看到了样子挣扎的痛苦,看
到了他在困苦中走向堕落的无奈。我的理解在加深,对祥子的同情和怜悯也在加
深。我真想走进小说,帮他一把。
名著:
感言: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c(6分)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
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学钢笔字的
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1)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
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的目的。
示例:
项目:硬笔(纲笔)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2分)
项目;
目的:
(2)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
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⑶你在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颁奖典礼上,面对着全校师生,你
要发表一番感言。(要求;50个字左右)(2分)
二、文言阅读(15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①笑语喧。
林外鸣鸠②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①赛田神:是指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②鸠:一
种小鸟9.诗中描写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的'诗句是:(1分)
10.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图画。(1分)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这样的情怀?(2分)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廉颇思赵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
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
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等饭;然与臣坐,顷
之三遗矢④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复得:再起用。②廉颇:赵国的大将。③毁:诽谤,说坏话。④矢:
通“屎””来
12.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1分)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话。(4分)
①赵师数困于秦②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③多与使者金④使者还报曰
14.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顷之三遗矢矣B.被甲上马
C.使者还报日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5.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廉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2分)
16.选文中的赵王是个什么样的国君?(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㈠(15分)
帽子的故事
镇上有个小女孩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从她的身体里查出了一个肿
瘤,被确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磨难,待病情稳定
下来,又去上学。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
所以仍一如既往,活泼快乐。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
了,这让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为此,妈妈给她买
了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都没戴帽子,她一个人戴着帽
子,反而显得抢眼。
班主任是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
束返校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
们的穿着也应该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截一顶自己
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且要越新奇越好!”
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但
她太爱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
在这一片晃动的帽子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士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
意她的帽子了,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
了,有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
头发,安娜自己竟然也忘记了自己头上戴着帽子
善良的人总有善良的举动,这位富有爱心的女教师的小小举措,化解的只是一
个孩子的痛苦和尴尬,但意义之大已超过了伟人的功绩。
17.解释下列句中括号中的词(2分)
(1)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难堪:
(2)她一个人带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抢眼;
18.第2段中班主任郑重宣布同学们必须戴帽子上学e她对帽子有什么要求?并
请你猜测一下老师这样做有什么用意。(3分)
19.文章3段中写安娜上学,“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
泪光闪烁了"。这一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2分)
20.根据文意,写出文章第⑤段末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2分)
21.读了这篇文章,你是否喜欢文中的女老师?对这位女老师你有怎样的评
价?(2分)
22.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文章最后的横线上发表自己的议论。(4分)
(-)(13分)
月光下的探访
李汉荣
今夜风轻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清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斜坡
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青草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
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
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月色整
理成一派柔和,帼帼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这时候曲调
好像特别孤单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子的唧
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
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
撰写着种族的史记?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
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
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
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
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我继续前行,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
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此刻它们是
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口的绿色饮料?
我来到山顶西侧的边缘,一片树林寂静地守着月色。偶尔传来一声鸟的啼叫,
好像只叫了半声,也许忽然想起了作息纪律,怕影响大家的睡眠,就把另外半声叹
息咽了下去一一我惊叹这小小生灵的伟大自律精神6我想它的灵魂里一定深藏着我
们不能知晓的智慧。想想吧,它们在天空上见过多大的世面啊。它们俯瞰过、超越
过那么多的事物,它们肯定从大自然的灵魂里获得了某种神秘的炎性。我走进林
子,看见一棵树上挂着一个鸟巢。我踮起脚尖发现这是一个空巢,几根树枝一些树
叶就是全部的建筑材料,它该是这个世界最简单的居所了,然而就是它庇护了注定
要飞上天空的羽毛。那云端里倾洒的歌声,也是在这里反复排练。而此时它空着,
空着的鸟巢盛满宁静的月光,这使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微型的天堂。
如果人真有来生,我希望我来生只是一只阳雀鸟或知更鸟,几粒草籽、几粒露
水就是一顿好午餐,然后我用大量时间飞翔和歌唱。我的内脏与灵魂都朴素干净,
飞上天空,不弄脏一片云彩,掠过大地,不伤害一片草叶。飞累了,天黑了,我就
回到我树上的窝一一我简单的朴室兼书房一一因为在夜深的时候,我也要读书,读
这神秘的寂静和仁慈的月光。
23.本文是一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作者在月夜探访哪些对象?表达
了一种什么感情?(3分)
24.概括第一段段意,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25.(1)赏析句子。(2分)
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草上汇聚摇戋,安静,又似乎有
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
⑵品味句子的含义。(2分)
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
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Q
26.一次月夜探访,竟让作者产生了做一只鸟的奇特想法,说说产生这种奇想
的原因。(3分)
四、作文。(50分)
我没想到我如此__________(浮躁虚荣坚强幸运依赖父母)
要求,
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的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写出真情实感;
3.字数在600字左右;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测试题「篇七」
一、积累运用(29分)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3分)
走进语文大观园,我见到了鞠躬尽cui()的邓稼先,目光深邃()的贝多
芬,还欣赏了令人亢()奋的安塞腰鼓,变huh)()多姿的印度舞蹈,感受了冒
着biE()骨的风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员的伟大精神,领略了有着豪
迈而剽()悍气质的动物一一马的风采.这一切让我多么沉迷,多么难忘啊!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好许多困难。
B、五月的西湖公园,姓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节日的榕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3分)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处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3分)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
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A、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B、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C、他聋了吗?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D、原来他完全聋了!他还能再担任指挥吗?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丑小鸭》尽管是一篇童话,但丑小鸭的形象,反映了安徒生的成长过
程。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C、《口技》一文中,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两种手法相结合,向读者展现出了
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
D、《伤仲永》一文意在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
为重耍。
6.照下面句式,写一个比喻句。(2分)
爱心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