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网络(整册)_第1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网络(整册)_第2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网络(整册)_第3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网络(整册)_第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网络(整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知识导引

(一)表解知识点

1.隋唐的政治与经济

隋隋朝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

朝南北统一589年,隋军灭掉南朝最后个朝代陈,南北再次统一。

改革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唐朝的建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注意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武则天继续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使国力进

改革措施

政一步强盛。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治唐玄宗“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重用人才,

提倡节俭,史称“开元盛世”。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创立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隋科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唐举完善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的制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

政1.改善了用人制度。

治影响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与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经隋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加隋炀帝时(605-610年)规模口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

时期

大千多千米。

运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河影响

济唐太宗统治时期,经济发展较快,大量荒地被开髭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党象,国力逐

步加强。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开兴修水利修建了四卜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元生产工具曲辕犁、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农业

盛栽培技术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世农作物水稻产量大大增加,蔬菜出现许多新品种。

手工业丝织业丝织技术高超,花色品种多。

陶瓷业陶瓷业有重要发展,青究、白瓷、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既是各民族交往的

商业

中心,乂是国际性大都市。

2.合同为一家(民族关系)

民族藏族人的祖先。

与唐朝关系友好。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法干布,增强了

唐吐蕃

与唐朝关系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金成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和同

为一家”。

民族维吾尔族的祖先。

民回纥

与唐朝关系8世纪中期,建立汗国,唐玄宗莪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

民族满族的祖先。

鞋相生活于我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一带。7世纪末,粟末殊鞠建立政

系与唐朝关系

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民族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南诏

与唐朝关系分布于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3.对外友好往来(外交关系)

从贞观年间开始,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

日本受唐朝文

进行政治改革。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H本文字、建筑、钱币、

化影响

隋诗歌、饮茶都受唐朝影响。

唐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

时与日本的关系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

期经过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

的日本。

对鉴真在口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对中

影响

外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新罗来唐朝留学生最多,出口物产到唐朝最多。学习中国的文化,仿效唐朝制度,

系与新罗的关系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入中国的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在民间广为流传。

唐朝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

与天竺的关系

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4.辉煌的隋唐文化

隋朝河北赵州桥,由李春设计建造,延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辉建筑长安城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在含元殿气势宏伟,富

唐朝

煌丽堂皇。

科技

的雕版

隋唐时发明,唐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

隋印刷

品。

唐术

文特点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人才辈出。

化“诗仙”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唐诗代表

李白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诗圣”

人物

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等。

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等。

白居易

特点: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创立“颜

书法颜真卿

了雄浑敦厚的“颜体”。筋柳

骨”。

柳公权创造了方折峻丽、骨力劲健的“柳体”。

绘画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笔力刚健,神形兼备。

艺术

吴道子开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石窟敦煌莫高窟。大部分洞窟在隋唐时期开凿,有精美的壁画、生动的彩塑和珍贵的佛

艺术经、文书。

音乐

兼收并蓄,气势恢弘,风格多样。

舞蹈

(二)剖析重难点

1.隋朝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

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我国主

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

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

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隋文帝统治二

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大运河,

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

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居安思危,以

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

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包括三方

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采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边疆少数民族

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注重节俭;他虚心纳谏,任用贤才:发展科举。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在唐太宗统治期间,唐

朝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力加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为盛世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

础。

3.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盛世最重要的反映是在经济繁荣方面。古代经济的

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唐朝开元年间,农业方面,共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四

十多处,农耕技术有了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新品种传入中国,茶叶在

江南广泛种植。改进农具,制成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等。手工业方面「丝织技术高超,

陶位业有重要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

长安城宏伟富丽,热闹非凡,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什么是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皇朝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长期以来被不少读书人视为

追求功名利禄、光宗耀祖的出路。

隋朝开皇七年(578年),隋文帝下令废除了魏晋以来按门第高低选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

开始设科取士。隋炀帝开设进士科,并把这种考试办法定为制度,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所谓“科

举”,就是分科取士的意思。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投考明

经、进士两科的人数较多。明经着重考对儒家的经典能不能记诵,比较死板;进士科着重考诗

赋。因为重要官员中大多是通过进士科发迹的,•旦考中进士就荣耀非凡,被看做是“登龙

门”。进士科着重以诗赋取士,这也是唐代大诗人辈出,唐诗在诗歌领域内登峰造极的重要原

因。制举是由皇帝视需要定下名目下令进行的考选。武则天当上皇帝后,还开创了由皇帝亲自

殿试之风,并增设了选拔武将的武举一科。

科举制沿袭到明清,显得更加完备。到了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于推行学校教

育,科举制度被废除。

5.唐朝时期与边疆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原因

原因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的态度,使唐朝能够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如唐朝与吐蕃和亲、唐玄宗讲封回

纥、粟末袜鞫、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正因为如此,唐朝政府赢得

了各少数民族的信任和尊敬,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和西域尊奉为“天可汗”,各少数民族与唐朝

“合同为一家”。

6,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有哪些?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是多方面的:唐朝时期对外交通便利,这是对外交往的

必要条件;其次是唐朝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长安

居住。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对亚非欧各国具有巨大的

吸引力。

7.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通过2日两国的不断交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

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这次改革,日本仿

照中国的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

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等。

公元709年,日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

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8世纪后期,日本又迁都

平安京(今京都),仍仿长安建都城。

8世纪以前,口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

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一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

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8.唐朝时期文化繁盛的原因

唐朝时期国家长期处于统一局面,政治稳定,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隙;唐朝时期实行比

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吐蕃、回纥、靴翱、南诏等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注意吸收国外的科技文化,如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在民间广为流传等: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展,手工'也发达,商业繁荣,对外交往频繁,这些

都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学法指导

1.利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历史地图是历史知识的有效载体,它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识读历史地图时要对地图进

行细致的观察,运用地理方位来建立历史空间感,读出历史信息,得出相关结论。

如识读大运河示意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页),要注意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即:

涿郡、余杭、洛阳,永济渠、通济渠、祁沟、江南河。抓住了重要信息,就能顺利地识读历史

地图,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历史。

2.比较法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比较历史事件往往从事件的六要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

点、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来比较:比较历史人物则往往从人物所生活的时代、国别、

主要事迹、对历史的影响等方面来比较。当然比较的栏目及内容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确定。比

较的方法,可以用表格法,也可以用叙述法。

例:设计表格,比较唐太宗与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项目汉武帝唐太宗

政治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吸取府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

真才实学的人谏;发展科举

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军事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思想文化罢珈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市,促进唐蕃友好

3.搜集史料,分析历史问题

搜集史料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通过搜集资料以及对资料的分析,能很好地帮助自己理

解历史问题,得出自己的历史结论。收集历史资料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查找史书中的记载,

可以上网查阅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还可以探寻古人的遗址和遗物等。

如搜集有关唐代衣食住行方面的资料,探究唐代的繁荣与开放;搜集唐代民族关系的资料,

明确唐朝的民族政策等。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知识导引

(一)知识网络

五代十国一西夏辽

北宋一西夏金

南宋一元朝

(二)表解知识点

1.并立的民族政权与统一

与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所属民族

北契丹(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上京契丹

并宋北宋960年赵匡胤东京汉

立并

的立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党项

族与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党项

政雨个1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会宁女直

权宋

南宋1127年赵构临安汉

元建立时间1271年

朝建立者忽必烈

结都城大都

统束政权元政权,即蒙古族政权

并制度行省制度

民族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一回族

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马可・波罗

蒙古政权建立、元朝建立、南宋灭亡

历史事件

2.经济重心南移

经农业农作物引进占城稻,水稻在末朝跃居根食产量首位。

济经济作物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重谚语“苏湖足,天下足”。

心手工业纺织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南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造船业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国内贸易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外客商往来不绝。

海外贸易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

口设立市舶司。

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城市著名城市开封、临安。

繁荣景象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3.灿烂的宋元文化

灿科技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北宋毕开,活字印刷经济省时,促进了文化传播,比

烂欧洲早了约400年。

的指南针起源于战国一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

宋业,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创造

元了条件。

文火药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广泛用于

化战争,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M世纪传入阿

拉伯与欧洲。

历史意义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

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创''十二气历",“石油”一词由他开始

使用。

郭守敬编制“授时历”,主持开凿通惠河。

史学史学家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至五代历史,

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学杰出词人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

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讥

李清照她的词风格委婉,善于运用口语,格外清新自然。

辛弃疾他的何充满了爱国土义情怀。

艺术画家张择端北宋一《清明上河图》

赵孟元----神品(绘画》

书法家苏轼、黄庭坚、宋四家

米芾、蔡襄

赵孟元代

4.宋代的社会风貌

宋物衣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受少数民族影响。

代质食饮食丰富,食品有二百多种,肉食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

社生住贵族官僚的宅第,前堂后寝。百姓的住房多为低矮的茅屋。

会活行牛车、驴车、轿子等。精神生活多彩

风丰娱乐活动娱乐场所“瓦子”,有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有说书的、唱曲的、耍

貌富杂技的等。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对、卖古玩的等。大的瓦子可容千人。

节庆活动今天的传统节口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是从宋代开始的。

(三)剖析重难点

1.契丹与北宋的关系

契丹是我国历史上北方重要的民族,它早于北宋建国,却与北宋儿平同时灭亡。契丹建国

后,势力不断扩大,与中原政权的冲突也就不断加剧。如何给学生讲清这•时期的民族关系就

成为重点问题。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试图统一北方;辽也曾在宋真宗时大举攻宋。从这一

过程看,二者实力相当,所以两国订立了澧渊之盟。澧渊之盟实际上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从此

之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

民间的交易也很发达。澧源之盟是辽宋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使辽宋之间由以战为主转为以和

为主。

由于滔渊之盟是北宋用“岁币”换和平的一种做法,对于北宋来说是妥协屈辱的,所以如

何评价澧渊之盟是一个难点。因为“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削弱了自己的国力。但是,从

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澧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积极的作用:它结束了宋辽之间的战争,

使双方边境转入相对稳定和平的状态,互相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

发展,有利于后来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多民族国家发展

的主流,因此澧渊之盟虽有妥协屈辱的一面,但对民族的和平发展又具有正面作用。

2.岳飞抗金

当北宋与辽走向衰落时,东北地区靴羯族的后代一女真族兴起并建立了国号为金的政

权。从此,女真族的金政权和汉族的宋政权之间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女真族是我国历史

上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民族,它的英雄人物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一金,并于

1125年、1127年灭亡了腐朽的辽和北宋。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儿子康王赵构重建政权,后来

定都临安。由于临安在东京之南,史称南宋。从此,开始了金与南宋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峙。金

军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残暴据掠,激起了南宋军民的奋起反抗。以岳飞为首的南宋主战派将领进

行了顽强的抗金斗争,岳飞就是抗金将领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岳飞后来被秦桧等人以“莫须

有”的罪名杀害。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岳飞抗金活动阻止金

兵南下,使南方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女真贵族的破坏,是历史上的正义之举。至今,岳飞

抗金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永远被人民纪念。

对于岳飞抗金的评价,又是一-个难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正确的方法是把历史人物置于

他所处的时代,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是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岳飞的抗金活动,实

质上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为保卫南方人民免于遭受金朝的侵掠,作出了历史的贡

献。但他毕竟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完全自觉地站到了保卫宋王朝的地主阶级立场上。正

因为如此,他不惜一切去残酷镇压农民起义,而当高宗发出金牌迫令退军时.,他只能伏首受害。

3.南方经济的发展

秦岭淮河这道天然界线,大致把我国领土分成南北两半。历史上,南方的经济发展曾经在

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随着北方人II不断的南迁,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

还大大超过了北方。自五代十国以来,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

奠定了基础。宋代以来南方经济进•步发展,特别是南宋时期,宋朝统治中心南移,加上政府

的倡导,促进了南宋的商业经济发展。宋朝南方农业发展表现在: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一占

城稻;重要的粮仓一苏州、湖州;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一水稻。那时南方手工、也中,纺织

业、制骁业、造船业很兴旺。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泉州、广州。

宋朝社会生产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经济中心的转移是一个难点。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归纳其

南移的原因如下:第一,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

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宋代气候条件变化,

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而南方自三国时期以来不断的开发,加上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

利的自然条件。第三,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

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

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第四,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4.宋代的社会风貌

由于宋朝社会生产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使得人们的衣、食、住、

行、娱乐、节庆等社会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末代的衣食住行展示了宋代市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是重点内容之一。那时服饰发生了

三个方面的变化:官员服饰,从节俭变为奢侈;劳动者服饰,受少数民族影响,小袖狭身的短

衣流行;妇女缠足陋习也从宋代逐渐传开。那时南北方在饮食上的区别是:肉食一北方羊肉

为多,南方吃鱼多;主食——北方以包子等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饮茶一“斗茶”习

俗和“献茶”民俗。那时的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就有二百多种。从张择端的《清明

上河图》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市郊村野”的房屋布局稀疏、茅草结庐一简朴;”都市

街景”的房屋栉比鳞次、楼阁轩昂、陶瓦盖顶一豪华。牛、驴、轿,就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

具。

瓦子里的活动则展示了宋代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

荣,市民阶层也因此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当时产生了大量的娱乐兼营商业的

场所,叫做“瓦子”,大的瓦子可以容纳千人。瓦子中的活动,既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

它是宋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展现和缩影,是难点。

5.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12世纪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动荡不安。后来铁木真

统一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使蒙古迅速强大起来,他被尊为成吉思汗,并于1206年建立

了蒙古政权。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又发动了大规模扩张战争。先后灭掉了西夏、金、

大理等政权。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阿保机、阿骨打一样,也是

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历史人物,至今仍受到蒙占族人民的尊崇和全国人民的敬重。他促进了

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对蒙古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1279

年,元朝灭掉了南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

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民

族一回族诞生了。

行省制度是难点问题,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务必要使学生知道元代的行省比现在的省大,

我们现在的行政区划就来源于元代的行省制度。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

响。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原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因此,元朝建立了

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的建立,巩固了中央集权,

能够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行省制度被后来的明清所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6.四大发明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三大发明,加上造纸术的发明,这是中国占代著名的四大发

明,是中华民族而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于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印刷术和火药、指南针一起,被马克

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联系欧洲的历史发展阐述说:“火药把

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

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经济学手

稿(1861—1863年)》)

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教材的难点。初一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历史,让他们感知四大发

明对整个世界的影响确实难了一点。

(四)学法指导

1.如何解析选择题?

(O用排除法解析选择题

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缩小你选择

正确答案的范围。回答这类题,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对症下药,排

除错误的说法,寻找新的答案。

例:“赵匡胤穿龙袍一改朝换代”这一歇后语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A.杯酒释兵权B.澧渊之盟C.靖康之变I).陈桥兵变

解析此题时,就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自己所学的有关赵匡胤这一历史人物的相关历史知

识。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此题。“杯酒释兵权”和赵匡胤有关,但和改朝换代没有关系,故

而可排除;澧渊之盟发生在宋仁宗时,也可排除;靖康之变指的是北宋灭亡这一历史事件,发

生在宋钦宗时,和赵匡胤无关,可排除。最后,只剩下陈桥兵变这•选项,故而此题选D。

(2)分析题干中的关健词,解析选择题

关键词,就是句子中的核心词。回答这类题,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得到启示,从而来洞察题意,得出结论。

例:宋代话本《碾玉观音篇》说玻秀秀“莲步半折小弓弓",《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篇》叙

一垂发女子“莲步一折,着了弓扣绣鞋儿”。这些小说的描写说明了宋代服饰的特点,你知道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

A.受少数民族影响

B.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加重

C.妇女缠足陋习也逐新传开

I).妇女的服色多种多样

解析此题时,首先要找到题中的关键词语“莲步”,弄清“莲步”指的是什么,那就基本

能明白题的意思。因为只有小脚才会莲步。从而分析得出,是妇女缠足陋习所导致,这样答案

应是C。

(3)识记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本要素。正是由于记忆的存在,个体习得的知识、经验才得以延续、积累

乃至运用。回答此类问题时,要求学生再次确认自己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的历史知

识去判断问题,寻找答案。识记方法有:谐音记忆、形象记忆、联想记忆、对比记忆。

例: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然而蜀道

之崎岖,令人望而生畏。京城富商孟浩天想西入蜀地贩运丝绸,他会选择携带哪种货币:

A.会子B.铜钱C.交子D.金银

解析此题时,学生只要明白蜀地就是四川,再联想到北宋时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那么正确答案就自然明朗。所以选以

2.如何解析材料题?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在所给的材料中,搜索一些有效信息,再用搜索的有效信息去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

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它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

设问角度多、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命题选用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1)文字材

料(2)表格材料(3)图片材料。

例:解析材料

材料:宋代中期财政妆人达到唐朝的两倍以上,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

生活水平还比不上宋朝首都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宋朝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纸币和限行信

用。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

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宋朝汴梁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

百万人口的城市。

(1)宋朝时,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张纸币,当时的纸币叫什么?

(2)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船队,当时的外国人非常喜欢乘坐中国的海船,你能

说出原因吗?

(3)“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宋朝首都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

兵”,这说明宋代物质生活相当丰富。你能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例加以说明吗?

解析此类问题时,首先,要阅读理解材料,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容和观点。如此材

料表述的内容是宋代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

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宋朝首都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这•说法就更加充分证明了这

一点,反衬出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其次,是理解命题意图,明确要求,准确审题。就本题来

说,命题者围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造船业的发达、宋代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等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时,就要用教材中学到的相关历史知识来回答问题,要注意课本内容与材料的有机结

合。作答时,紧扣题目所问,扼要作答。

第二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一、知识导引

(一)单元概述

从公元1368年到公元1840年的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

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明朝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满族建立清朝以后,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

明朝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明清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

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清朝的闭关锁国,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明清时期,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

中国疆域的基础.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清政府在台湾设府,进一步加强了对

台湾的行政管辖。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联系密切。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朝中期以后,东南沿海军民展开了抗倭斗争。清朝军民对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进行了有效

抵抗。

明清时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体现了很高的建筑水平。明

清小说、戏剧和书画艺术,成果丰硕。

(二)表解知识点

1.基本概况一览表

类别朝代起止年代开国皇帝都城重点知识

明太祖(朱元南京,1421年迁北明朝君权的加强,郑和下西洋,

璋)足。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

明朝1368—1644年

的居住权,明朝经济的发展与资

本主义的萌芽。

清太祖(努尔哈赫图阿拉,1644年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收复台湾

赤)迁北京和抗击沙俄,加强对西.敏、新疆

清朝前期1616—1840年

等边锚地区的管理,洁经济的发

展与“闭关锁国”。

2.明清政治状况简表

类别明朝清朝

君a.改革行政机构。地方清初设内阁、六部

主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专措施与影响政治政、刑狱和军政:中央设直接(乾隆时撤钓)。雍

制对皇帝负责的六部,另设殿阁正时设军机处,全

的大学士,后逐渐形成内阁制国军政大事完全凭

强度。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裁决,标志着

化皇帝的手中。封建君主集权的进

b.实行特务统治。明太祖设一步强化。

锦衣卫,明成祖增设东厂。这

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

一种表现。

实行八股取士。考中做官后,制造文字狱(康熙、

大多成为空帝的忠实奴仆。雍正、乾隆三朝为

思想烈),严重阻碍了中

国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

3.明清经济的发展

类别成就

农业玉米、甘茗、马铃磐、花生、向日葵等在明朝时

农作物

从国外引进,清朝时得到推广。

明代时棉纺织从南方推广到北方,松江为中心:

手工纺织

丝织业中心在苏州。清代丝织业中心足南京。

制瓷景德镇是中心,青花瓷花纹优美。

政策重木(衣业)抑末(工商业)。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商人推动了商

业的发展,以晋商和徽商最有名。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tl现了

商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标志着资本主

表现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到清代则部门增多,

规模扩大了。

清实行“闭美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广

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使中国在世界

上逐渐落伍了。

4.边疆管理与对外关系

时期概况影响

郑和的远航比欧洲航海家早

郑1405—1433年,郑和船队七F

半个多世纪,促进了中国与亚

和西祥.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

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相

下明朝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互的友好关系。郑和是我国也

西非洲东海岸。用丝绸和瓷器等

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洋换回珠宝、香料和爽材等。

反戚继光率“戚家军”剿灭了维护了东南沿海的安全,是永

抗浙、闽、粤的倭寇。载史册的民族英雄。

侵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澳门

略的居住权。

反清1GG11GG2年初,郑成功从荷维护了祖国的统、郑成功足

抗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侵加强了台湾。祖国内地的联

略1684年,清设台湾府。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康熙帝两次派兵围攻雅克萨

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

的沙俄侵略军,取胜,1689年,

权,打击了沙俄的侵略气焰。

中俄通过谈判签订了第一个

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

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

固西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

清班禅五世”班禅额尔德尼”

边藏的管辖。

的封号。1727年,设驻藏大臣。

在维吾尔等族人民支持下,乾

隆帝派清军平定了回部贵族

清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

伊犁将军,驻军。

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众粉

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粹沙俄军队的堵截追击,终于

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返回新疆,受到妥善安置。

疆清朝前期是亚洲最大的国家。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