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化突破2、显微镜及其使用一、单选题1.小金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木、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C.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到的细胞数目变多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答案】C【解析】A: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所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正确。
B:使用显微镜时,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焦距,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正确。
C:高倍镜放大倍数大,细胞体积大,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到的细胞数目变少,错误。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正确。故选C。2.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A. B. C. D.【答案】A【解析】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显微镜成倒像,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故选A。3.(2021七上·嘉兴期末)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才能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变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答案】B【解析】根据显微镜中所成的像为倒像,可判断出甲图对应的像为,要将此像变动到乙像的位置,可以逆时针转90°或顺时针转动270°。所以B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4.(2020七上·椒江月考)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用“10×”目镜和“15×”物镜时观察到的物像,为了进一步观察细胞内的结构,他将物镜换成了“45×”。在不动载玻片的情况下,他将会看到的细胞有()A.3个 B.5个 C.6个 D.54个【答案】B【解析】小明在用“10×”目镜和“15×”物镜时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为150倍,他将物镜换成了“45×”后,放大倍数为450倍,是原来的三倍,所以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应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原来能看到的视野直径是9个细胞,现在只能看到其三分之一,即3个细胞,位于视野中央,直径是3个细胞的范围中就有5个细胞。故答案为:B5.使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出现图甲和图乙两个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目镜一样,物镜甲比物镜乙短B.如果物镜一样,目镜甲比目镜乙短C.图甲视野比图乙视野亮度大D.图甲视野比图乙视野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多【答案】B【解析】A、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如果目镜一样,物镜甲比物镜乙长,A不符合题意;
B、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如果物镜一样,目镜甲比目镜乙短,B符合题意;
C、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所以图甲视野比图乙视野亮度小,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所以图甲视野比图乙视野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少,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图一至图四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图片。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B.图二中③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C.若该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说明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图一中步骤d操作不当D.若该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四甲,要从图四甲变成图四乙,需先将临时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答案】D【解析】A、1、滴是指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2、刮是指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3、涂是指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4、盖是指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5、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6、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A不符合题意;
B、图二中③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B不符合题意;
C、若该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说明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图一中步骤d操作不当,即盖玻片操作不当导致出现气泡,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不仅上下相反而且左右颠倒;如果将载玻片朝左下方移动,实际上是将成像的实物向左下方移动,则物像会向右上方移动,故若该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四甲,要从图四甲变成图四乙,需先将临时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2022七上·慈溪竞赛)红微藻是一类藻类植物,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藻。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转动物镜转换器②向右移动装片③向左移动装片④调节细准焦螺旋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①④ D.③①④【答案】D【解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因此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也就是步骤③向左移动装片,第二步为转动物镜转换器观察红微藻,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所以正确的步骤为:③①④故答案为:D8.(2018七上·浦江期中)某同学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滴清水②盖上盖玻片③放洋葱表皮④滴红墨水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答案】B【解析】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正确顺序是这样的,第一步为“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第二步为“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第三步为“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第四步为“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第五步为“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第六步为“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因此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①滴清水,③放洋葱表皮,②盖上盖玻片,④滴红墨水.故答案为:B9.(2018七上·浦江期中)如图所示,某学生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了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1个 B.2个 C.4个 D.32个【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目镜不变,物镜由“10×”换为“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倍数扩大了4倍,因此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4,因此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2个。故答案为:B10.(2017七上·柯桥期中)下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①位于液泡的上方②位于液泡的下方③逆时针④顺时针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答案】D【解析】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根据分析中提供的方法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º,能发现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上方,移动的方向不变仍是逆时针的,所以①③正确,D选项正确。故选D11.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答案】C【解析】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比较法是通过系统的比较,推究异同,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规律。通过对表格中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高倍镜、低倍镜的情况是:五组中有四组是用高倍镜的原因;镜筒的状态的情况是:五组都是有镜筒下落中的原因;粗、细准焦螺旋的情况是:五组中有三组是用了粗准焦螺旋的原因。因此,可归纳出装片压碎的原因应为: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中、用粗准焦螺旋。故选:C1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在对光的过程中,需要调节①和②准焦螺旋B.乙图用物镜2观察到的像比用物镜1的大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左上方移动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黑色圆圈是因为染色不均匀【答案】B【解析】A.对光的操作为: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得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为对光完成。故A选项错误,不需要调节①和②准焦螺旋;
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所以B正确;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所以C错误;
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黑色圆圈是因为盖片不当,出现气泡,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B.13.(2022七上·杭州期中)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B.视野过暗,应调节③和⑦C.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D.若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答案】B【解析】A:物镜的镜筒越短放大的倍数越小,对光时,转动①转换器使⑥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
B: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若视野过暗,应调节③遮光器和⑦反光镜会使视野变亮,B正确;
C: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⑤细准焦螺旋,C错误;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D错误。故选B。1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物像从图中的甲转换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 B.⑤→③→②→④C.⑤→①→②→④ D.⑤→④→②→③【答案】D【解析】图甲转为乙,是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正确调节顺序为: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顺序为⑤→④→②→③。故选D。15.(2022七上·奉化期末)显微镜是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若在低倍镜下寻找物像,不正确的是()A.从操作者的右侧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B.若要观察液泡等颜色较浅的结构时,要适量调暗视野C.要将左下方的气泡移出视野范围,需要将装片往右上方移动D.若镜筒升到最高仍未找到物像,可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答案】C【解析】A:从操作者的右侧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正确。
B:若要观察液泡等颜色较浅的结构时,要适量调暗视野,正确。
C:要将左下方的气泡移出视野范围,需要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错误。
D:若镜筒升到最高仍未找到物像,可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正确。故选C。16.如图所示,甲为显微镜结构、乙为高倍镜下口腔上皮细胞的物像、丙为E(代表细胞)在操作显微镜前后的物像变化、丁为显微镜下某细菌(右下小黑点)的运动轨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观察时,先下降镜筒,眼睛注视A位置,再上升镜筒,眼睛注视C位置B.乙:装片内有气泡,原因是表皮撕得太厚或放表皮时未展平C.丙:①到②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换高倍镜、调节光圈和BD.丁:细菌此时实际位置位于b点,实际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答案】D【解析】A.使用时应先使镜筒上升,眼睛注视A目镜位置,再使镜筒下降,眼睛注C物镜位置,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A错误。
B.乙装片内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产生的。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可以防止产生气泡,B错误。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丙相应操作,将装片向左下方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变为高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是,视野暗,故得调节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使使物象更加清晰,C错误。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丁细菌在显微镜下的运动轨迹是逆时针,旋转180度后也是逆时针,即位置位于b点,实际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D正确。故选D。17.(2021七上·龙湾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时,图中甲图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5×)与物镜(10×、40×),图乙是放大100倍所看到的图象,欲将乙图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4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B.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④C.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答案】C【解析】A、玻片的移动方向正好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A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也成立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
C、换成高倍镜之后,视野变得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符合题意;
D、由于物像放大后,视野变暗,凹面镜能使光线汇聚,使视野亮度变亮,因此选用凹面镜,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8.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操作是()选项目的操作A要调换目镜转动转换器B要增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换用高倍镜C要增加视野亮度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D要对光调节细准焦螺旋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转动转换器是调节物镜的,而不是目镜噢,故不正确;
B、增加观察到细胞的数量,缩小物像会使看到的细胞变小,看到的数量增多,应该换用低倍镜观察,B错误;
C、增加视野的亮度方法有,换大光圈或者凹面镜(聚光),所以C正确;
D、对光时需要调节通光孔是光线到达镜筒,而细准焦螺旋是调节焦距的,故错误。故答案为:C。19.如图是小金在实验室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过程出现的一些情形,其中操作和描述都正确的是()A.利用图甲的方式盖盖玻片,可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一般①比②多C.利用图丙的方式对光,直至视野中出现明亮的视野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口腔上皮细胞【答案】B【解析】A、盖盖玻片时,应一侧先接触小液滴,再缓慢放下,A的盖玻片未接触液滴,故A错误;
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乙图中①的物镜比②的短,放大倍数更小,所以①中观察的细胞数目比②多,故B正确;
C、对光时,眼睛注视目镜,而不是物镜;故C错误;
D、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故D错误;故答案选:B二、填空题20.(2023七上·宁海期末)小王同学“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他应在图甲中滴加。(2)图乙步骤是为了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骤的名称是。【答案】(1)生理盐水(2)对光【解析】(1)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滴加的液体是一滴生理盐水,可以维持细胞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图乙步骤是为了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骤的名称是对光;21.(2020七上·新昌月考)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1、2、3,回答问题:(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甲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1乙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2)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2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2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A.①→③→⑤C.③→①→⑤B.②→④→⑤D.②→③→⑥(3)图3表示二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哪些细胞结构?。(填序号)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大液泡【答案】(1)C(2)A(3)①⑤【解析】(1)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法为: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防止气泡产生,此步操作不规范若是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如图甲所示的物像。
(2)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因此当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上方,那么①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然后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之后是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故其主要操作步骤是①→③→⑤,A符合题意。
(3)洋葱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它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液泡,而口腔上皮细胞没有,因此C包括①⑤。22.显微镜是初中生物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问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2)在显微镜下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A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B将玻片往左下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填“AB”或者“BA”)(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要求写出两种方法)【答案】(1)逆时针(2)BA(3)把小光圈变成大光圈;把反光镜从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解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转动,旋转180度后还是逆时针方向,因此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从图甲到图乙,图象变大,所以应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那么在显微镜下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A。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较弱的光线条件下,为提高显微镜视野内亮度,故可以把小光圈变成大光圈,把反光镜从平面镜换成凹面镜。23.写出各序号表示的显微镜结构并完成后面三个问题。(1)[①];[②];[③];[⑤];[⑥];[⑦];[⑧](2)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和。(填序号)(3)能使②快速升降的是。(填序号)(4)光线较弱时,可选用⑥的。【答案】(1)目镜;镜筒;物镜;压片夹;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2)①;③(3)⑦(4)凹面镜【解析】(1)[①]目镜;[②]镜筒;[③]物镜;[⑤]压片夹;[⑥]反光镜;[⑦]粗准焦螺旋;[⑧]细准焦螺旋。
(2)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①目镜,③物镜。
(3)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大,即图中的结构⑦粗准焦螺旋。
(4)显微镜中调节光线的结构是光圈和反光镜,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实验室的光线较暗,为了增加视野内的亮度,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选用较大的光圈和凹面镜。24.26.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中。([]内填序号)(1)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这时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A.q B.d C.p D.b(2)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把物象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移动;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3)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①小光圈②大光圈③平面镜④凹面镜(4)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A.5×、4× B.5×、10× C.10×、10× D.10×、40×(5)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不动,则此污点可能在()A.载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盖玻片上(6)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1)A(2)右下;⑥;细准焦螺旋(3)②④(4)D(5)B(6)A【解析】(1)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该使用左眼观察目镜,而右眼睁开;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因此观察“b”是看到的像是“q”。
(2)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玻片标本实际位于视野左上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从右下方往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标本应向右下方移动.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6,因为6是细准焦螺旋,它的作用是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弱,应使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也就是②④。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以上选项中D的放大倍数最大。
(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移动装片,如果污点移动,那么污点就在装片,如果不动就不在装片;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污点就在目镜,若是不动就说明污点不在目镜;那要是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当移动装片和物镜时,污点不动,那就一定在目镜上。因此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不动,则此污点可能在目镜上。
(6)A、A的操作方法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A符合题意。
B、盖玻片一侧离水滴太远,操作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盖玻片直接垂直将盖在载玻片上,容易产生气泡,操作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盖玻片的一侧居然按在水滴的中央,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25.在用某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切片时,发现该光学显微镜镜盒里只有如图所示的4个镜头。
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图中的镜头组合进行观察,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倍。字母“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答案】AD;200;q【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AD。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5×40=200。
把写有字母“b”的透明纸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看到的图象是英文字母“q”,这是因为显微镜成倒立的像。26.根据“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三瓶试剂:①清水,②0.9%生理盐水,③碘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填序号)。(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气泡产生。(3)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中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序号)。(4)实验过程中,物镜、目镜的组合,及物镜到载玻片的距离,在能看到清晰像情况下,观察到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是。【答案】(1)①③(2)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3)④①③②(4)②③⑤【解析】(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三瓶试剂:①清水,②0.9%生理盐水,③碘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①和③;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慢慢放平,以防止气泡产生;
(3)、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中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②;
4)、实验过程中,物镜、目镜的组合,及物镜到载玻片的距离,在能看到清晰像情况下,观察到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是②③⑤;(1)①③(2)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3)④①③②(4)②③⑤27.根据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里填写数字,上填写名称)。(1)在显微镜结构的零部件中,以玻璃为主制作的零部件有[]、[]和[]。(2)要使镜筒升降速度较快,可旋转[]。(3)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和[]。(4)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5)与镜筒下方相连的结构是[]。【答案】(1)①;目镜;③;物镜;⑤;反光镜(2)⑥;粗准焦螺旋(3)④;遮光器;⑤;反光镜(4)③;物镜(5)⑧;转换器【解析】(1)在显微镜结构的零部件中,以玻璃为主制作的零部件有[①]目镜、[③]物镜和[⑤]反光镜。(2)要使镜筒升降速度较快,可旋转[⑥]粗准焦螺旋。
(3)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④]遮光器和[⑤]反光镜。
(4)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③]物镜。28.(2022七上·滨江期末)显微镜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世界走进微观世界。据图回答问题。(1)下图1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3中的(填数字)。(3)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需要用染色,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不同点有。(4)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在视野中出现“污物”。为了能快速准确判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小滨画出了如图所示思维导图。请将该思维导图补充完整。.【答案】(1)B(2)⑦细准焦螺旋(3)生理盐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没有细胞壁,而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4)污物在物镜上【解析】(1)下图1组合中,要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则放大倍数要最小的,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且带有螺纹的是物镜,据此解答。
故选B:②③。(2)图2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3中的⑦细准焦螺旋。
(3)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需要用生理盐水染色,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不同点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没有细胞壁,而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
(4)显微镜下污点的判断方法:转动目镜,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污点不动,说明在玻片上或物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玻片上,污点不动说明在物镜上29.显微镜的使用(1)写出显微镜下列编号的结构:(见图)(7)是(2)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①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一般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左眼望着目镜观察,同时右眼(填“睁开”或“闭着”)②下图左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请填写字母)A.右上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③如上右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放大倍数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将。(填“变多”或者“变少”)【答案】(1)反光镜(2)睁开;C;减少【解析】(1)图中显微镜7结构是反光镜。
(2)①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左眼观察目镜,右眼睁开。
②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物像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图可知,甲图中的物像是在左下角,要使像移到在中央,应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C符合题意。
③当显微镜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放大的同时,细胞的数目将减少。30.(2020七上·奉化期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某同学按照文章中介绍的生物,获取它们的细胞制作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甲、乙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显微镜序号目镜物镜15×40×210×10×315×8×(1)右表为3台显微镜不同镜头组合。为了方便寻找某一目标细胞,需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显微镜的序号是。(2)图(选填“甲、乙”)与黄蜂基本结构单位相似。(3)用显微镜观察黄蜂的基本结构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②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③换用高倍物镜后像变得模糊,可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使像重新清晰;④观察物像时,应保持一只眼睛睁开,另一只眼睛闭上。【答案】(1)2(2)乙(3)①②【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眼范围越小,细胞越大,故选2;
(2)黄蜂是动物细胞,所以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所以选乙;
(3)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是正确的;
②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正确,视眼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镜,选用大光圈;
③换用高倍物镜后像变得模糊,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重新清晰;故③不正确;
④观察物像时,应保持两只眼睛同时睁开。故④不正确。故选①②三、实验探究题31.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培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回答问题:(1)小培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少的细胞,应该选用正确的组合为____(填序号)。A.①③ B.②④⑥ C.①④ D.①③⑥(2)小培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3)在镜下已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那么应该调节显微镜的(4)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A为主要观察对象,如要由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小培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a.转动粗准焦螺旋b.转动细准焦螺旋c.调节光圈d.转动转换器e.向左下方移动玻片f.向右上方移动玻片【答案】(1)B(2)物镜(3)细准焦螺旋(4)edcb【解析】(1)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距离载玻片越近放大倍数越大,其中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要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则应该放大倍数最大,选择②④⑥组合;故选B。
(2)眼睛注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最低,避免压损载玻片,注意物镜;
(3)找到物象,使像更清晰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
(4)A处于左下方,由于显微镜观察物像是倒立的,实际细胞在右上方,所以需要把载玻片像左下方移动;为了让细胞放大,故需要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起到放大作用;视野变暗,可以通过调大光圈、凹面镜使视野亮度增大,让细胞看的更清楚,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操作顺序为:向左下方移动玻片一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故小培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edcb。32.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填序号),所加的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2)制作装片的一般步骤为净片→滴水→取材→盖片→染色→观察,其中盖片时用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目的是。(3)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Ⅱ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填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转动(填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4)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自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答案】(1)①;③;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给细胞中细胞核等结构染色,便于观察到(2)镊子;防止产生气泡(3)右;物镜转换器(4)D【解析】(1)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滴的是①清水;染色用的是③碘液或红墨水;(2)正确的盖片方法:盖片时应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目的是为了防止气泡的产生;
(3)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板栗机械化剥壳去衣机项目发展计划
- 第3课时 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招录消防员真题
- 2025年内蒙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消费信贷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 消防员工作汇报
- 项目洞室开挖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 电话客服实习报告范文4篇
- 2025年物理特性分析产品项目建议书
- 检验表4.15 灌砌石或大块石理灌护坡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表
- 2024《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掘进专业标准条款解读
- 胸痛中心的常态化质控与持续质量改进
- 核设施老化管理-洞察及研究
- GB/T 31051-2025起重机工作和非工作状态下的锚定装置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2024中小学生暑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城市公园采购休闲座椅及户外家具及配套设施合同
- JG/T 366-2012外墙保温用锚栓
- 学烧烤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 T/NAHIEM 56-2022医疗机构放疗中心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