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解析知识点1光的折射现象【典例】1.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 B.阳光下的人影 C.水中的倒影 D.水中筷子“变弯”了【解答】解:A、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小孔)形成的像,即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阳光下的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筷子“变弯”了,是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④【解答】解:①钢笔错位是因为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路的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②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③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④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综上分析可知,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只有①③。故选:C。2.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不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光发生漫反射 B.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 C.镜花水月——光的镜面反射 D.黑板反光——光的镜面反射【解答】解: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A错误;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故C正确;D、黑板反光是由于黑板太光滑,光在这儿发生里镜面反射,故D正确。故选:A。知识点2光的折射规律【典例】1.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α0°15°30°β0°15°30°γ0°11°22.1°(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拌,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这是为了便于观察光路;(2)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垂直于界面入射到水中时,折射角为0°;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始终小于(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入射角。【解答】解:(1)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牛奶和烟雾可以反射光,此做法是为了便于观察光路;(2)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则折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③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答案为:(1)便于观察光路;(2)同一;(3)①垂直于界面;②反射;折射;③增大;小于。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O是入射光线,入射角为67.5° B.AO是入射光线,反射角为45° C.CO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22.5° D.CO是入射光线,反射角为45°【解答】解:AB、若AO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时,OB为折射光线,此时的入射角为×135°=67.5°,反射角为67.5°,如图所示:;则OA和OB在法线的同侧,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OB是反射光线时,OC为折射光线,此时的入射角为×90°=45°,反射角为45°,此时折射光线OC与法线重合了,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AB错误;CD、若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时,OB为折射光线,此时的入射角为×135°=67.5°,反射角为67.5°,则OB和OC在法线的异侧,符合光的折射、反射规律,如图:;由图可知MN是法线,PQ是界面;折射角为∠BON;∠AOQ=∠MOQ﹣∠AOM=90°﹣67.5°=22.5°;∠BOQ=∠AOB﹣∠AOQ=90°﹣22.5°=67.5°;所以折射角为:∠BON=∠NOQ﹣∠BOQ=90°﹣67.5°=22.5°;由图可知,∠COB=360°﹣135°﹣90°=135°,∠COA和∠COB相等,则OB为反射光线时的情形与OA是反射光线时的情形相同,此时的反射角为67.5°,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D.无论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解答】解:A.光由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A错误。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若介质不均匀,则可能发生折射,所以B错误。C.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C错误。D.在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所以D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1.关于折射,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偏折 B.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 C.水中的潜水员看岸上的人,岸上的人比实际位置低 D.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解答】解:A、光只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偏折,故A选项错误;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0.75倍;因此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故B正确;C、岸上的人发出或反射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先下偏折,所以潜水员看到岸上的的人的位置比时间位置偏高,故C选项错误;D、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相反,光从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误。故选:B。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入射角为30°,在界面上一部分光被反射,另一部分光被折射,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A.大于120° B.在60°到120°之间 C.在30°到60°之间 D.小于30°【解答】解: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所以反射角为30°,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30°=60°,折射角小于30°;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大于90°﹣30°=60°,所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要大于60°+60°=120°,故A正确。故选:A。3.小王在研究光的有关规律时,根据光学现象画出图中的a、b、c三幅图,根据图中所显示的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光发生反射现象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玻璃比水对光的偏折能力大 D.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A、根据三个图可知,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故A正确;B、根据a、b图可知,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正确;C、比较b和c可知,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入射角相同,玻璃中的折射角小,这说明玻璃比水对光的偏折能力大,故C正确;D、三个图中没有让光线从玻璃或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无法获得光路可逆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D。4.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为法线,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A.MN下方的物质是玻璃,折射角是∠6,反射角是∠3 B.MN下方的物质是空气,折射角是∠6,反射角是∠3 C.MN下方的物质是玻璃,折射角是∠3,反射角是∠6 D.MN下方的物质是空气,折射角是∠3,反射角是∠6【解答】解:已知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为法线,由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所以,MN下方的两条光线分别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MN上方的光线为折射光线;∠2是法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故∠2是入射角,∠6是法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故∠6是折射角,∠3是法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故∠3是反射角。由于折射角∠6大于入射角∠2,所以MN下方的物质是玻璃(即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渔民用激光枪射鱼,应该使激光对准()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方 C.看到的鱼的下方 D.看到的鱼的左上方【解答】解:鱼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能把鱼照亮,所以渔民应瞄准看到“鱼”的开始射击。故选:A。6.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22.1°35.4°40.9°(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0°;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③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数值的变化越来越小(选填“大”或“小”)。(2)使用上述实验装置,小明同学使光线沿CO方向射向O点,则折射光线将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同时还可以得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②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0°;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数值的变化越来越小;(4)小明同学使光线沿CO方向射向O点,则折射光线将沿OA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同时说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答案为:(1)②0°;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③小;(2)OA;是可逆的;大于。知识点3光的色散【典例】1.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照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屏上标出的三个区域,①区域是红光外侧,②区域是可见的有色光带,③区域是紫光外侧。研究此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把荧光物质放在区域③能发光 C.若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红光消失,只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D.把白屏换成蓝屏,则屏上其他颜色的光带消失,留下蓝色光【解答】解:A、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说明太阳光有这七种颜色组成,故A正确;B、B的外侧是紫外线,把荧光物质放在区域③能发光;故B正确;C、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故C错误;D、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如果把白屏换成蓝屏,则屏上其他颜色的光带消失,留下蓝色光,故D正确。故选:C。【变式训练】1.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或本实验不包含的内容是()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折射时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 D.反射出来后的光不再有红外线【解答】解: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太阳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水中的光线通过水中的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现象;被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偏折情况不同,所以光线照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在红光的一边有红外线;综上所述,该实验包含了ABC,没有包含D。故选:D。2.如图所示,一束红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a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仍在a点处 B.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在a点上方 C.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D.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解答】解:不同色光经三棱镜折射时的偏折能力不同,紫光的偏折能力比红光要强;AB、在本实验中,保持入射光位置及方向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则紫光偏折能力强,其光斑会在a的下方,故AB错误;CD、如果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会落在a点更偏下的位置,相反,如果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则向上移动,仍可落在a点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为日晕的景象,即在5000m左右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折射后分解为七色光【解答】解: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放热,故B错误;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折射分解为七色光,故C错误;D、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光晕,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知识点4光的折射应用【典例】1.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经过连续几天观察,晓霞同学发现: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池内水面升至a位置时,她在池旁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升至b位置时,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Q点都在S点的下方 B.P点、Q点都在S点的上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Q点在S点的下方,P点在S点的上方【解答】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下图所示: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故选:C。2.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聪发现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小聪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a和b、刻度尺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将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再将小灯泡b水面上方,如图所示,调整b的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用刻度尺测出灯泡b到水而的距离;方案二:将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再将小灯泡b水面上方,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当看到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时,读出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以上两种方案正确的是()A.仅有方案一 B.仅有方案二 C.方案一、方案二都正确 D.方案一、方案二都不正确【解答】解:(1)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平面镜,由于像距等于物距,b的像到水面距离等于b到水面距离;将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b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b到水面的距离,;(2)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看到的零刻度线是实际零刻线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等于a到水面距离。故:方案一正确,方案二错误。故选:A。3.一束光从空气中入射到上下表面平整且平行的玻璃砖上,最后又射向空气中,光路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中各角的关系错误的是()A.∠2等于∠1 B.∠3小于∠1 C.∠5等于∠1 D.∠5小于∠4【解答】解:如图所示:;A、第一次折射发生在o点,此时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o′为折射光线,所以∠1是入射角;∠2是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这两个角相等,故A正确;B、∠3是折射角,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故∠3一定小于∠1,故B正确;CD、第二次的折射点是o′,此时∠4是入射角,∠5是折射角,由于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5一定大于∠4;且由于玻璃砖上下表面外侧的光线一定平行,故∠5一定等于∠1,故C正确,D错误。故选:D。4.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能正确反映其中奥秘的光路图的是()A. B. C. D.【解答】解: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倒入一些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像。故选:D。【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某实验小组将一束光斜射到一块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并让其出射光线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A.当入射角θ减小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B.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 C.这一束光进入玻璃砖前的光线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的关系是平行的 D.若透过平行板玻璃砖上表面观看置于玻璃砖下表面的一枚硬币,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实际的深【解答】解:A、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会随之减小,故A错误;B、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B错误;C、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原理可知,光线在下表面上的折射角等于在上表面上的入射角,由几何知识可知当光从下表面射出后,一定与射入上表面前的光线平行,即这一束光进入玻璃砖前的光线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故C正确;D、硬币反射的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玻璃面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一些,故D错误。故选:C。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增大 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解答】解:A、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增大,激光束远离法线时,折射角随之变大,光斑会向右移动,故A错误;B、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则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向右平移,所以光斑右移,故B错误;CD、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如下图所示:入射点向左移动,则光斑向左移动;同理使水面下降,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光斑向右移动,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游泳池中的水面下方的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池底产生光斑P1折射光线在天花板上产生光斑P2。如水面下降一小段距离,则()A.反射角增大 B.折射角增大 C.光斑P1右移 D.光斑P2右移【解答】解:当水面下降时,入射光线传播方向和传播介质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都与原先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平行,即折射角和反射角都不变,据此可作图如下:由图可知P1向左移动,P2向右移动,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h1,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h2,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刻度尺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为h3。则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h1<h2 B.h1>h2 C.h3表示灯泡a的像的深度 D.h3表示灯泡a的深度【解答】解:AB、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并且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h2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h1一定相等,故AB错误;CD、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考虑到光的折射,则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灯泡a的位置,故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h3表示灯泡a的深度,即a到水面的距离,故D正确,C错误。故选:D。5.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在其右侧边沿的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向下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解答】解: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斑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当水面上升时,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折射光路的变化如图:可见,水面上升时,折射点右移,光斑右移;水面下降时,光斑左移。故选:C。6.人在B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处,如图所示。B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应对着()A.正对A点 B.A点的上方些 C.A点的下方些 D.A点的左侧【解答】解:连接BA,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A点是玻璃球的虚像,玻璃球的实际位置在A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沿着A点照射,激光刚好照在玻璃球上,如图所示:故选:A。7.将一长方形玻璃砖沿对角线切开,并分开一段距离放置,如图所示。四条光线沿图示位置入射,能得到右边出射光线的只可能是()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解答】解:已知出射光线与最右边玻璃面垂直,因此入射光线方向与出射光线方向相同;然后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画出入射光线,再利用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因为∠2=∠1,所以∠4=∠3,因此在左侧玻璃中的光线与最左侧玻璃面垂直,故最左侧的入射光线垂直于左侧的玻璃面;如下图所示:显然最左侧的入射光线与最左侧的玻璃面垂直,并且在b光线的下方,故入射光线的方向只可能是c。故选:C。8.小红在平静的湖边看到“鸟在水中飞,鱼在鸟上游”,如图所示,对画面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看到的“鱼”是虚像 B.水中的“鸟”是实像 C.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深 D.水中的“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C、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是鱼的虚像,故A正确,C错误;BD、看到水中的“鸟”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BD错误。故选:A。9.放满水的游泳池看起来很浅,所以同学们不能随便下水嬉戏。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A. B. C. D.【解答】解: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故D图正确。故选:D。10.除夕夜,小北为家里人表演了“空碗变硬币”的小魔术,如图甲所示,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他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茶碗中就出现了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妈妈对这个魔术进行了下列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起初看不见硬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茶碗挡住了光线 B.倒上水能看见硬币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造成的 C.倒水后看见的硬币是硬币的实像 D.倒水后茶碗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深【解答】解:A、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倒水前眼睛刚好能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BCD、慢慢往碗内倒水时,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虚像,故BCD错误。故选:A。11.在研究光现象的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杯中放入一根木棒,从侧面观察到如图甲所示,当他倒入一定量水后,从同样的角度观察这根木棒时,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B. C. D.【解答】解:图甲所示,当他倒入一定量水后,木棒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类似通过厚玻璃砖看物体,光线传播方向在玻璃杯与空气界面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从侧面透过玻璃杯观察,木棒发生“错位”,人看到的是木棒的虚像。把看到的杯子当成平面图像,筷子在正中央位置是不变的,如果水上的部分偏左,水下的就更偏左。如果水上的部分偏右,水下的就更偏右。综上所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如图所示,在不透明的杯底部画一个黑点A,向杯中倒入适量水,眼睛位于P点看到A点的像A'点。A'点是由光发生折射形成的虚(选填“虚”或“实”)像。用激光笔对准像A'点照射,光能(选填“能”或“不能”)照到杯底A点。【解答】解:(1)由A点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人在P点观察,看到的是变高了的虚像A′,因此像A′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2)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在P点用激光笔对准像A′照射,光能照到杯底A点。故答案为:折射;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