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5节《物质的溶解》培优训练A(原卷版)_第1页
第一章第5节《物质的溶解》培优训练A(原卷版)_第2页
第一章第5节《物质的溶解》培优训练A(原卷版)_第3页
第一章第5节《物质的溶解》培优训练A(原卷版)_第4页
第一章第5节《物质的溶解》培优训练A(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5节《物质的溶解》培优训练A卷1.通过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探究实验的分析和讨论,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定温度下,搅拌可增强物质的溶解性B.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2.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有多种。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使用的溶质使用的溶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0℃2g碘10g酒精全部溶解20℃2g碘10g水部分溶解分析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B.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C.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温度有关D.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3.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必须控制的条件是(▲)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A.①②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⑤4.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瓶中后,右侧玻璃管中的红色液体发生了明显的移动。若使红色液体右移,则瓶中所装的物质可能是(▲)A.氢氧化钠B.蔗糖C.硝酸铵D.氯化钠5.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6.(1)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例如:▲等。(2)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下降,例如:▲等。(3)有的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例如:氯化钠等。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后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天饮水桶的内壁挂满一层气泡8.为了探究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四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较为合理的是(▲)A.在20℃时,分别把10g食盐和10g蔗糖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相同B.在20℃时,分别把10g食盐和20g蔗糖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C.在20℃时,分别把20g食盐和20g蔗糖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食盐只有部分溶解而蔗糖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D.把20g食盐放在15℃的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只有部分溶解;把20g蔗糖放入20℃的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9.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实验序号溶质溶剂温度1蔗糖水20℃2蔗糖水40℃3食盐水40℃4食盐植物油40℃A.溶质种类B.溶剂种类C.溶液温度D.颗粒粗细10.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均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由该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11.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着两种变化,我们可形象地表示为:变化一,扩散过程--吸收热量;变化二,水合过程一一放出热量。这两种变化的强弱决定了溶解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请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某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溶液温度升高,原因是▲,该物质可能是▲。(2)某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溶液温度降低,该物质可能是▲。(3)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后,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12.【沈阳】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的溶解性时,先向试管中加入少许碘,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后,再向试管中滴加汽油。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微粒观点解释为什么在取用汽油时会闻到汽油味:▲。(2)仔细观察图示实验,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①▲。②▲。13.【内江】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查阅资料】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降低或不变。【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在如图乙所示的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并补充100℃的水,使之保持在99℃.【实验结论】(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若加人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拓展实验】按照图丙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氢氧化钠,则U形管内左边的液面将▲(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的液面;若U形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填序号)。①氧化钙②硝酸铵③浓硫酸【反思交流】小张对如图乙所示的方案中的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人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的原因:▲。1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①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②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温度20℃20℃20℃20℃20℃20℃80℃固体种类冰糖(粉末)冰糖(粉末)冰糖(粉末)冰糖(粉末)冰糖(粉末)食盐冰糖(粉末)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10g10g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溶剂质量50g50g10g10g10g10g10g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设计,同学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素是▲。(2)请你预测一下,冰糖溶解速率最快的是第▲组。(二)饱和溶液学习目标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2.理解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及其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有一定的条件,除“在一定温度下”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A.一定量的溶剂B.一定量的溶液C.一定量的溶质D.不再需要其他条件2.【衢州】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糖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中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其他物质D.饱和溶液一定包含里面还未溶解的物质4.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5.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g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的溶质质量相等B.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C.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D.得到的蔗糖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6.已知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浓溶液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A处表示饱和的稀溶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在一定的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D.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7.下列操作中能增强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是(▲)8.一定温度下,1g熟石灰加入装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少许的熟石灰未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上层清液是不饱和溶液B.该上层清液是浓溶液C.上层清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D.该烧杯中的溶质质量为1g9.20℃时,通过增加溶质的方法,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B.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少C.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增大10.在温度保持t℃不变时,某物质M的溶液经过如下变化,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M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M1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M1溶液、M2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C.M溶液、M1溶液、M2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M1可能是饱和溶液,M2一定是饱和溶液11.如图所示,小明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了个孔,并向里面加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和少量食盐晶体。一段时间后,小明将孔内的物质全部倒出。下列猜想和实验中正确的是(▲)A.倒出的物质中可能没有食盐晶体B.倒出的物质中一定有食盐晶体C.将倒出的食盐水升温(不考虑溶剂蒸发),使其变为饱和食盐水D.向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大量食盐,判断其是否继续溶解食盐12.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小军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则小军加入的物质可能是▲。13.(1)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着的重物浸入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的饱和溶液中,若将3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到50℃,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2)如图乙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一个塑料小球,然后加入少量的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后静置。在温度不变时,小球的浮沉情况有什么变化?▲,原因是▲。若不使用外力,要使小球略上浮,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是▲。14.【温州】某“天气瓶”可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来反映气温变化。如图所示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15.【温州】如图所示,将红砂糖倒人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砂糖固体有剩余16.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