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前期,在下行的制敕文书上,中书省三官分别签署中书令“宣”、中书侍郎“奉”、中书舍人“行”的字样;在上行奏抄上,门下省三官则分别签署给事中“读”、黄门侍郎“省”、侍中“审”的字样。这说明当时()A.官僚政治体系完备 B.文书治国模式确立C.行政运行效率较低 D.中枢机构分工明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在文书的下行制敕、上行奏抄中,中书省三官、门下省三官分掌不同职权,这说明唐代的中枢机构分工明确,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枢机构,没有涉及其他官僚机构,无法说明官僚政治体系完备,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说明文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及作用,不能得出“文书治国”的结论,排除B项;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2.在斯巴达,凡本籍成年男子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有权对宣战、媾和等重大事务进行表决。然而,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不能进行讨论。如果表决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休会。这反映出斯巴达()A.长老会议掌握城邦实权 B.实行全民直接民主政治C.公民大会决断国家大事 D.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较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题干“在斯巴达,凡本籍成年男子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有权对宣战、媾和等重大事务进行表决。然而,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不能进行讨论。如果表决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休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斯巴达长老会议掌握城邦实权,公民大会只是形式,A项正确;斯巴达实行的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并非全民直接民主政治,排除B项;由“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如果表决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休会”可知,公民大会不能决断国家大事,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斯巴达政治体制中长老会议的权力较大,不能体现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较强,排除D项。故选A项。3.有学者评论道:“虽然清朝领导者们舍得推行改革,但‘新政’的推进大多是‘利益驱动’,而不是‘道义推动’。”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清末“新政”()A.措施的涉及范围较窄 B.遭到保守派的阻挠C.未触动既定统治秩序 D.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晚清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清末“新政”的推进大多是“利益驱动”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而进行的一次自救运动,这场改革旨在通过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来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它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秩序,C项正确;清末“新政”涵盖多个领域,改革的范围并不狭窄,排除A项;清末“新政”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保守派也属于统治阶级,排除B项;清末“新政”虽未成功,但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4.如图为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示意图。这反映出明代()A.吏部主导官员考核 B.官员考核制度严密C.都察院的职责变迁 D.官员素养得到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中国)。题干示意图反映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结合所学,明代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对官员的考核,包括考满和考察。“考满”“是针对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考核,考核周期通常为三年、六年和九年。“考察”是不论官员的任职时间,对所有官员的定期考核,分京察和外察。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官员升降去留。可见明代官员考核制度严密,B项正确;示意图显示吏部和都察院都负责官吏考核,看不出吏部主导,排除A项;示意图看不出都察院在不同时期的职责,不能反映职责变迁,排除C项;材料反映官员考核制度的程序、内容,而非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5.自1834年起,英国的一些政府行政部门,诸如教育部、公共建设工程部等开始推行入门考试制度。此后,这种考试制度逐渐从中央向地方延伸扩展,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陆续摒弃了赐官制。由此可知,这一考试制度的推行()A.确认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B.提升了政府管理职能C.表明文官制度已最终确立 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题干“自1834年起,英国的一些政府行政部门,诸如教育部、公共建设工程部等开始推行入门考试制度。此后,这种考试制度逐渐从中央向地方延伸扩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一些政府行政部门推行入门考试制度,随后该考试制度从中央向地方延伸扩展,许多地方政府摒弃赐官制。这一现象使得文官选拔更加注重才能和知识,通过考试选拔出的文官更有可能具备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从而提升了政府的管理职能,B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文官政治中立原则,排除A项;入门考试制度的推行和赐官制的摒弃不能说明文官制度已初步确立,直到1870年,英国才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文官选拔制度的变化,与责任内阁制度的完善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1986年,中共中央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改名为《国家公务员条例》;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曾经属于“干部”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此后将以单纯的“公务员”的身份出现。这一称谓变化有利于()A.强化政治身份的属性 B.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C.改变民众的择业观念 D.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曾经属于‘干部’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此后将以单纯的‘公务员’的身份出现”可知,公务员从干部群体中分离出来,依法履行公职,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B项正确;“这一称谓变化”并非强化政治身份的属性,而是增强服务意识,排除A项;从干部到公务员称谓的变化,对民众的择业观念影响不大,排除C项;从干部到公务员称谓的变化,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魏明帝在制定《魏律》时,以《周礼》的“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内容如图所示。据此推断,该制度()①议亲(皇帝亲戚)②议故(皇帝故旧)③议贤(有传统德行与影响的人)④议能(有大才能)⑤议功(有大功勋)⑥议贵(贵族官僚)⑦议勤(为朝廷勤劳服务)⑧议宾(前代皇室宗亲)A.封建等级色彩浓厚 B.保护封建特权阶层C.强化血缘政治关系 D.适应中央集权需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律》中的“八议”制度,把皇帝亲戚、皇帝故交等列入保护范围,可见其保护特权阶层,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封建特权而不是封建等级,排除A项;宗法关系强化血缘政治关系,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崛起,中央权力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8.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颁行《南赣乡约》,宣称“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要求乡民“见善相互劝勉,有恶共同惩戒”“永为善良之民”。王阳明此举()A.意在通过乡约宣讲心学B.强化了儒学教化功能C.促使心学成为官方哲学D.推动了乡约与法律合流【答案】B【解析】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王阳明颁行的《南赣乡约》使儒家伦理道德通过乡约渗入基层,成为百姓的行为规范,这扩大了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B项正确;王阳明颁行《南赣乡约》是为了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不是宣扬心学,排除A项;南宋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乡约与法律的相互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9.《汉谟拉比法典》使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受到规范,“以眼还眼”的原则强调同态复仇的理念,它对产权、合同和商业交易的规定确保了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A.内容广泛和程序繁琐 B.全面沿袭古老的习俗C.重在维护商人利益 D.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据题干“《汉谟拉比法典》使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受到规范,‘以眼还眼’的原则强调同态复仇的理念,它对产权、合同和商业交易的规定确保了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涉及家庭事务和商业活动等多个方面,其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具体描述《汉谟拉比法典》程序如何,无法得出繁琐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材料只是说明《汉谟拉比法典》使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受到规范,并没有全面沿袭古老的习俗,排除B项;题干材料虽然涉及《汉谟拉比法典》对商业活动的规定,但不能说明其重在维护商人的利益,该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10.自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司法终审权一直由上议院掌握。2005年,英国通过了宪制改革法案,成立了英联邦最高法院并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运作,最高司法权从议会中独立出来。这一举措有助于()A.完善三权分立机制 B.强化法律至上的理念C.提高司法的公正性 D.体现英美法系的优势【答案】C【解析】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近现代英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通过宪制改革法案,将最高司法权从议会中独立出来,司法独立有助于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受任何外部势力的影响,独立行使审判权,从而保障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项正确;一般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三权分立,有观点认为英国的三权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混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材料也提及改革前最高司法权并未从议会中完全独立出来,故C项比A项更符合题意,排除A项;司法权独立目的是保障司法公正和制约行政权、立法权,而非强调法律的权威,“法律至上”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司法独立不是英美法系国家独有,故不能体现英美法系的优势,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3年9月,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网站上可以查询到通过该平台每日参与讨论的人数和累计提交的修改意见条数。这些做法()A.增加了立法工作的流程 B.强化了人大的监督职能C.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 D.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大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的是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广泛吸取群众意见,彰显的是民主立法原则,C项正确;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未涉及立法流程等信息,排除A项;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与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无关,排除B项;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与民众参政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明朝在安多藏区的行政建制主要是军事性质的卫所,一方面明朝承认世居其地的土官酋豪的世袭特权,另一方面派遣汉族流官,以流管土,以土治番,土、流官员皆为武职,听命于兵部调遣。这体现出明朝()A.推行改土归流 B.实行蕃汉分治 C.崇尚武力征服 D.对藏因俗而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承认安多藏区的土官酋豪的世袭特权,以土治番,这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D项正确;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西藏地区的因俗而治,体现不出蕃汉分治,排除B项;在安多藏区设置军事性质的卫所,是一种军事管理,不是武力征服,排除C项。故选D项。13.维也纳会议安排的结果是,法国“被次强国团团包围”,俄国是各国其次考虑要制衡的对象,奥地利和普鲁士在欧洲中部形成对俄国力量的制衡,恢复波兰王国以限制俄国向西扩张领土。由此可见,维也纳会议()A.构建了欧洲均势的体系B.消除了法国革命的影响C.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实现了欧洲的长期和平【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维也纳体系下通过将法国包围在次强国之中,并制衡俄国、恢复波兰王国等举措,会议力图构建一个均势的体系,以确保各大国之间的力量相对平衡,A项正确;“消除了”法国革命的影响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维也纳体系下并没有实现欧洲的长期和平,最终引发一战,排除D项。故选A项。14.1955年12月,国务院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规定: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应改建为民族乡;民族乡的人民委员会应该以少数民族人员为主要成分。这一指示旨在()A.培育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B.实现当地民族高度自治C.改善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5年(中国)。据材料“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应改建为民族乡;民族乡的人民委员会应该以少数民族人员为主要成分”和所学知识,建立民族乡的主要目的是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一指示旨在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项正确。各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但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排除A项;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自治权不等于“高度自治”,排除B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到对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环境的改善,排除C项。故选D项。15.如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关系或民族政策的部分史实。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时间史实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79年6月邓小平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通过的《章程》规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199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005年5月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A.已经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B.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念不断发展C.民族和谐是民族关系的最高追求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从以上时间和史实中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理念不断得到发展,从最初强调“各民族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型理念,再到明确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这些均反映了我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念,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民族政策的变化,并非反映这一变化的结果,排除A项;民族和谐是民族关系追求的目标之一,最高追求说法没有依据,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并非反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落实,排除D项。故选B项。16.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断然放弃“一边倒”战略,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国家,把亚非拉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B.努力寻求更大外交空间C.着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D.外交成就取得重大突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20世纪60年代,伴随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继续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有所恶化。国家对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把亚非拉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目的是通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争取外交支持,拓展外交空间,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外交成就取得重大突破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D项;亚非拉国家并不都属于中国的邻国,排除C项。故选B项。17.北宋大臣张方平在《论钱禁铜法事》中写道:“销镕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江浙之民,巧为有素,销毁钱宝,习以成风……计一两所费不过十数钱,器成之日,即市百金。”材料可用来说明北宋()A.铸币技术的提高 B.发行纸币的背景C.货币政策的灵活 D.铜钱信用的下降【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材料描述了北宋时期江浙地区的人们因销毁铜钱铸造器物能获得更高利润的现象,这说明铜钱面值低于铜料价值,铜钱在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和信用有所下降,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将铜钱熔毁后再利用,而不是作为货币流通,这可以用来说明北宋发行纸币的背景,B项正确;材料反映民间出现铜钱销毁铸造器物能获得更高利润,与铸币技术的提高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当时北宋铜钱货币价值降低,货币出现问题,不能体现货币政策灵活,排除C项;铜钱信用的下降,价值降低,是直接表象,排除D项。故选B项。18.1967年,法国中央银行决定,把自己手里的英镑和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戴高乐甚至扬言,他将亲驾军舰运美元到美国去运回本该属于法国的黄金。法国的行为引起欧洲许多国家仿效,一时间,黄金炙手可热。这反映出当时()A.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加剧 B.国际经济旧秩序趋于瓦解C.西欧国家的金融地位提升 D.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法国及欧洲许多国家把手里的美元换成黄金,这说明美元的信誉下降,反映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D项正确;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排除A项;国际经济旧秩序至今都没有瓦解,“趋于瓦解”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西欧国家的金融地位上升,排除C项。故选D项。19.1927年7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国定进口关税暂行条例》《裁撤国内通过税条例》等文件,规定外国货物,一律要征收进口税;进口关税税率除现行的5%外,普通货物应另外加征至7.5%。这些条例的颁行()A.表明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B.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C.为国民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D.有利于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根据材料“规定外国货物,一律要征收进口税;进口关税税率除现行的5%外,普通货物应另外加征至7.5%。”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通过的这些条例,体现了对进口货物征税的加强,通过提高进口税率,可以限制外国商品的涌入,从而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发展,D项正确;中国此时尚未完全收回关税自主权,排除A项;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排除B项;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此时已经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20.个人所得税是为调节收入差距而对高收入者征收的税种。从2005年开始,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经过多次调整,已经从1600元提至5000元。我国个税起征点的变化反映了()A.征税范围不断扩大 B.个税总额不断增加C.国民收入不断提高 D.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5年以来(中国)。根据材料“从2005年开始,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经过多次调整,已经从1600元提至5000元。”可知,从2005年开始,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金额的变化是越来越高,反映国民收入不断提高,C项正确;材料所述只是个人所得税,与征税范围不断扩大无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个税总额的情况,排除B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缩短贫富差距,而不是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21.秦代爵有二十级,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爵级记载在户籍中,此类户籍称为“爵籍”。这说明,秦代()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B.爵籍是身份地位的凭证C.爵位世袭主要依据户籍 D.户籍是基层管理的依据【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根据材料主要信息可知,秦代爵级载在户籍,此类户籍称为“爵籍”,有爵位的人身份地位高,因此户籍已成为地位的凭证,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秦代户籍已成为地位的凭证,未体现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排除A项;秦代实行军功爵制,爵位的获得大多依靠军功,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秦代户籍已成为地位的凭证,未涉及基层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22.如表所示为北宋颁行的慈善救济办法(部分)。由此可见,北宋()时间办法熙宁十年(1077年)朝廷颁布“惠养乞丐法”,收容无业流浪人员元丰四年(1081年)朝廷颁布“漏泽园之法”,安葬贫困无依或无主死者元符元年(1098年)朝廷颁行“居养法”,收容城乡鳏寡孤独疾病残疾人员A.政府重视扶助弱势群体 B.慈善救济均由政府掌控C.社会慈善救济体系完善 D.民间慈善活动较为规范【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颁行各种慈善救济办法,涉及多类人员,说明当时政府重视扶助弱势群体,A项正确;宋朝时也有民间慈善救济,“慈善救济均由政府掌控”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仅从材料中政府颁布救济办法不能得出社会慈善救济体系完善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涉及政府颁布救济方案,并非民间救济,排除D项。故选A项。23.1835年《市政改革法》解散了英国传统的封闭性市政管理机构,取而代之的是178个自治市议会,同时规定居民数达到6000的市要划分选举区。同年12月举行的市议会选举中,选民们选出了市议会中所有议员。该法案的实施()A.将司法权力下放到了市一级B.协调了立法权与王权的关系C.促进了基层行政区的民主化D.赋予社区基层治理主体地位【答案】C【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5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解散了英国传统的封闭性市政管理机构,设立了自治市议会,并让选民们选出了市议会中所有议员,有利于促进基层治理的民主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市政管理机构改革,未涉及司法权力下放,排除A项;该法案的实施促进了基层治理的民主化,未涉及议会权与王权的关系,排除B项;该法案的实施促进了基层治理的民主化,未体现社区自治,不能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4.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的福利国家的基本保障多数仍由政府财政支持,但占大头的防御性保障(社会保险项目)——包括养老、医疗、教育等——开始规划为与收入挂钩的社会项目。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B.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D.缓解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20世纪80年代,许多福利国家逐渐面临财政压力,政府的财政负担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将社会保险项目与个人收入挂钩,是为了让政府与个人共同承担保障责任,从而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D项正确;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影响,不是目的,排除A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主要是缓和矛盾,维护统治,并非为了社会公平,排除C项。故选D项。25.据统计,2012—2021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87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从82元增长到179元;月人均失业保险金由707元提高到1585元;月人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1864元提高到约3673元。这反映出我国()A.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B.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形成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D.攻坚脱贫取得决定性胜利【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2—2021年(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月人均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等大大提高,我国社会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覆盖全民的信息,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材料未涉及上述相关的制度建设,排除C项;攻坚脱贫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材料内容包括城乡居民,未直接体现攻坚脱贫,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政府之外的团体,是否可以联合起来以达到参政的目的,一直是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在帝制时期,党派和小集团对政府工作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而且其本身也是邪恶的。这种观点主要集中在“党”字上。清朝被推翻后,党禁也被解除,被压制了数个世纪的组织政党和社团的热情,顷刻之间喷涌而出。在民国刚建立的头数月里,一下就出现了几十个政治团体,在名义上都是要通过代议制,为取得政权而进行竞争。——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开始,至1916年护法运动结束、国会重开这段时期,是民初政党政治活跃时期,政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然而,孕育于新旧交替之际的政党政治却犹如昙花一现般亡不旋踵,政党政治在民国政治中的地位由举足轻重到栋榱崩折,这场悲情谢幕是激进党和保守党同袁世凯势力联合、决裂的过程,也是民主与专制、共和与帝制两种力量角逐的过程。——摘编自山明《浅析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原因及评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帝制时期和民国初年对“党”的不同理解及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期政党政治“昙花一现”的必然性。【答案】(1)理解:帝制时期,“党”大多是官僚士大夫结成利益小集团,彼此攻讦;民国初年,“党”是引自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的党派团体。社会背景:帝制时期,朝廷党争不断,造成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封建君主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小团体进行打压控制。民国初年,党禁被解除,受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民间的政治团体纷纷出现。(2)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政党仓促成立,且党争不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政党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国民缺乏参政素养(或政党政治缺乏群众基础);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中国没有形成适合代议制民主的政治环境。【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帝制时期:据材料一“在帝制时期,党派和小集团对政府工作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而且其本身也是邪恶的”可得出帝制时期:帝制时期,“党”大多是官僚士大夫结成利益小集团,彼此攻讦;民国时期:根据材料一“在民国刚建立的头数月里,一下就出现了几十个政治团体,在名义上都是要通过代议制,为取得政权而进行竞争。”可知,民国初年,“党”是引自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的党派团体。背景:结合帝制时期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还处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朝廷党争不断,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封建君主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小团体进行打压控制。民国初年:据材料一“清朝被推翻后,党禁也被解除”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清朝被推翻,封建帝制结束,党禁解除,西方民主思想传播,人们对民主政治有了新的追求和探索,渴望通过政党参与政治,民间的政治团体纷纷出现。【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初期(中国)。结合所学,其必然性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政治上,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政党仓促成立,且党争不休;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政党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思想上,国民缺乏参政素养(或政党政治缺乏群众基础);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社会环境方面,中国没有形成适合代议制民主的政治环境。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格劳秀斯致力于解决的个人基本权利、战争与和平等问题,这些问题均是国际法、国际关系学科中永恒的聚焦点。格劳秀斯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道德、法律地位,都平等地享有财产权、获葬权、宗教信仰权等基本权利。他主张以正义和法律约束国际社会行为,如战争、人道主义援助、自由航行与贸易等。他强调自然法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约束力,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自然法的权威逐渐转让给国际法,国际法成为国际社会的行为准则,担负起保障个人权利、限制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使命。可以说,格劳秀斯在论述国际法思想时,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世界主义思想体系,奠定了他在世界主义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摘编自李林《格劳秀斯的国际法思想及其世界主义价值》材料二二战后,国际法有了明显的新发展。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参加了原来成立的国际组织,而且还设立了许多经济方面的区域合作机构。同时,国际性的科学、技术及行政机构有增无减。《联合国宪章》不但禁止战争,而且以普遍禁止使用武力为原则。这就使一切武装干涉、进攻、占领或武力封锁以及以此相威胁的行为,都成为违反国际法的行动。国际法院的设立及其运作凸显国际司法制度的发展。国际法新分支大量产生,如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组织法、国际发展法、国际能源法、国际刑法等。——摘编自杨泽伟《国际法发展的历史分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格劳秀斯的国际法思想的特点及历史价值。(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答案】(1)特点:强调个人权力平等;注重正义和法律的约束作用;自然法与国际法相结合。历史价值: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世界主义思想体系;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国际法的基础,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表现:国际组织的数量激增;集体安全制度进一步完善;国际司法制度显著发展;国际法新分支产生。(答出三点即可)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有利于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国际社会健康发展。(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特点:根据材料“格劳秀斯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道德、法律地位,都平等地享有财产权、获葬权、宗教信仰权等基本权利”得出强调个人权力平等;根据材料“他主张以正义和法律约束国际社会行为,如战争、人道主义援助、自由航行与贸易等”得出注重正义和法律的约束作用;根据材料“他强调自然法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约束力,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自然法的权威逐渐转让给国际法,国际法成为国际社会的行为准则,担负起保障个人权利、限制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使命”得出自然法与国际法相结合。历史价值:根据材料“可以说,格劳秀斯在论述国际法思想时,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世界主义思想体系,奠定了他在世界主义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得出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世界主义思想体系;根据材料“他强调自然法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约束力,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自然法的权威逐渐转让给国际法,国际法成为国际社会的行为准则,担负起保障个人权利、限制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使命”得出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国际法的基础,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根据所学可知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小问2】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第一问表现:根据材料一“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参加了原来成立的国际组织,而且还设立了许多经济方面的区域合作机构。同时,国际性的科学、技术及行政机构有增无减”得出国际组织的数量激增;根据材料一“《联合国宪章》不但禁止战争,而且以普遍禁止使用武力为原则”得出集体安全制度进一步完善;根据材料一“国际法院的设立及其运作凸显国际司法制度的发展”得出国际司法制度显著发展;根据材料一“国际法新分支大量产生”得出国际法新分支产生。第二问意义:根据材料一“这就使一切武装干涉、进攻、占领或武力封锁以及以此相威胁的行为,都成为违反国际法的行动”得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根据材料一“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参加了原来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不但禁止战争,而且以普遍禁止使用武力为原则”等信息得出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根据材料一“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组织法、国际发展法、国际能源法、国际刑法等”得出有利于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国际社会健康发展。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材料,围绕“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阐述: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和机制。秦汉时期,建立什五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时期,王安石实施保甲法,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农户之间相互监督,如有犯罪行为,同保的人需承担连带责任。明朝王守仁在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十家一牌,互相监督、互为担保,一家犯法,他九家一同受罪。总之,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调动了民众的力量,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维护了基层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示例二论题: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阐述:略。(“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解析】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围绕“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拟定论题,如由材料中秦汉至明清的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的具体内容得出论题:一、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二、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示例一: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其次,结合材料中的信息以及所学秦汉、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措施,展开论述。如秦汉时期,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时期,王安石实施保甲法,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农户之间相互监督,如有犯罪行为,同保的人需承担连带责任。明朝王守仁在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十家一牌,互相监督、互为担保,一家犯法,他九家一同受罪。最后总结,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调动了民众的力量,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维护了基层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前期,在下行的制敕文书上,中书省三官分别签署中书令“宣”、中书侍郎“奉”、中书舍人“行”的字样;在上行奏抄上,门下省三官则分别签署给事中“读”、黄门侍郎“省”、侍中“审”的字样。这说明当时()A.官僚政治体系完备 B.文书治国模式确立C.行政运行效率较低 D.中枢机构分工明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在文书的下行制敕、上行奏抄中,中书省三官、门下省三官分掌不同职权,这说明唐代的中枢机构分工明确,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枢机构,没有涉及其他官僚机构,无法说明官僚政治体系完备,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说明文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及作用,不能得出“文书治国”的结论,排除B项;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2.在斯巴达,凡本籍成年男子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有权对宣战、媾和等重大事务进行表决。然而,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不能进行讨论。如果表决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休会。这反映出斯巴达()A.长老会议掌握城邦实权 B.实行全民直接民主政治C.公民大会决断国家大事 D.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较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题干“在斯巴达,凡本籍成年男子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有权对宣战、媾和等重大事务进行表决。然而,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不能进行讨论。如果表决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休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斯巴达长老会议掌握城邦实权,公民大会只是形式,A项正确;斯巴达实行的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并非全民直接民主政治,排除B项;由“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如果表决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休会”可知,公民大会不能决断国家大事,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斯巴达政治体制中长老会议的权力较大,不能体现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较强,排除D项。故选A项。3.有学者评论道:“虽然清朝领导者们舍得推行改革,但‘新政’的推进大多是‘利益驱动’,而不是‘道义推动’。”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清末“新政”()A.措施的涉及范围较窄 B.遭到保守派的阻挠C.未触动既定统治秩序 D.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晚清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清末“新政”的推进大多是“利益驱动”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而进行的一次自救运动,这场改革旨在通过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来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它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秩序,C项正确;清末“新政”涵盖多个领域,改革的范围并不狭窄,排除A项;清末“新政”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保守派也属于统治阶级,排除B项;清末“新政”虽未成功,但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4.如图为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示意图。这反映出明代()A.吏部主导官员考核 B.官员考核制度严密C.都察院的职责变迁 D.官员素养得到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中国)。题干示意图反映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结合所学,明代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对官员的考核,包括考满和考察。“考满”“是针对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考核,考核周期通常为三年、六年和九年。“考察”是不论官员的任职时间,对所有官员的定期考核,分京察和外察。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官员升降去留。可见明代官员考核制度严密,B项正确;示意图显示吏部和都察院都负责官吏考核,看不出吏部主导,排除A项;示意图看不出都察院在不同时期的职责,不能反映职责变迁,排除C项;材料反映官员考核制度的程序、内容,而非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5.自1834年起,英国的一些政府行政部门,诸如教育部、公共建设工程部等开始推行入门考试制度。此后,这种考试制度逐渐从中央向地方延伸扩展,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陆续摒弃了赐官制。由此可知,这一考试制度的推行()A.确认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B.提升了政府管理职能C.表明文官制度已最终确立 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题干“自1834年起,英国的一些政府行政部门,诸如教育部、公共建设工程部等开始推行入门考试制度。此后,这种考试制度逐渐从中央向地方延伸扩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一些政府行政部门推行入门考试制度,随后该考试制度从中央向地方延伸扩展,许多地方政府摒弃赐官制。这一现象使得文官选拔更加注重才能和知识,通过考试选拔出的文官更有可能具备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从而提升了政府的管理职能,B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文官政治中立原则,排除A项;入门考试制度的推行和赐官制的摒弃不能说明文官制度已初步确立,直到1870年,英国才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文官选拔制度的变化,与责任内阁制度的完善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1986年,中共中央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改名为《国家公务员条例》;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曾经属于“干部”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此后将以单纯的“公务员”的身份出现。这一称谓变化有利于()A.强化政治身份的属性 B.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C.改变民众的择业观念 D.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曾经属于‘干部’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此后将以单纯的‘公务员’的身份出现”可知,公务员从干部群体中分离出来,依法履行公职,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B项正确;“这一称谓变化”并非强化政治身份的属性,而是增强服务意识,排除A项;从干部到公务员称谓的变化,对民众的择业观念影响不大,排除C项;从干部到公务员称谓的变化,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魏明帝在制定《魏律》时,以《周礼》的“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内容如图所示。据此推断,该制度()①议亲(皇帝亲戚)②议故(皇帝故旧)③议贤(有传统德行与影响的人)④议能(有大才能)⑤议功(有大功勋)⑥议贵(贵族官僚)⑦议勤(为朝廷勤劳服务)⑧议宾(前代皇室宗亲)A.封建等级色彩浓厚 B.保护封建特权阶层C.强化血缘政治关系 D.适应中央集权需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律》中的“八议”制度,把皇帝亲戚、皇帝故交等列入保护范围,可见其保护特权阶层,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封建特权而不是封建等级,排除A项;宗法关系强化血缘政治关系,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崛起,中央权力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8.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颁行《南赣乡约》,宣称“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要求乡民“见善相互劝勉,有恶共同惩戒”“永为善良之民”。王阳明此举()A.意在通过乡约宣讲心学B.强化了儒学教化功能C.促使心学成为官方哲学D.推动了乡约与法律合流【答案】B【解析】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王阳明颁行的《南赣乡约》使儒家伦理道德通过乡约渗入基层,成为百姓的行为规范,这扩大了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B项正确;王阳明颁行《南赣乡约》是为了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不是宣扬心学,排除A项;南宋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乡约与法律的相互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9.《汉谟拉比法典》使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受到规范,“以眼还眼”的原则强调同态复仇的理念,它对产权、合同和商业交易的规定确保了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A.内容广泛和程序繁琐 B.全面沿袭古老的习俗C.重在维护商人利益 D.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据题干“《汉谟拉比法典》使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受到规范,‘以眼还眼’的原则强调同态复仇的理念,它对产权、合同和商业交易的规定确保了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涉及家庭事务和商业活动等多个方面,其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具体描述《汉谟拉比法典》程序如何,无法得出繁琐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材料只是说明《汉谟拉比法典》使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受到规范,并没有全面沿袭古老的习俗,排除B项;题干材料虽然涉及《汉谟拉比法典》对商业活动的规定,但不能说明其重在维护商人的利益,该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10.自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司法终审权一直由上议院掌握。2005年,英国通过了宪制改革法案,成立了英联邦最高法院并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运作,最高司法权从议会中独立出来。这一举措有助于()A.完善三权分立机制 B.强化法律至上的理念C.提高司法的公正性 D.体现英美法系的优势【答案】C【解析】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近现代英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通过宪制改革法案,将最高司法权从议会中独立出来,司法独立有助于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受任何外部势力的影响,独立行使审判权,从而保障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项正确;一般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三权分立,有观点认为英国的三权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混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材料也提及改革前最高司法权并未从议会中完全独立出来,故C项比A项更符合题意,排除A项;司法权独立目的是保障司法公正和制约行政权、立法权,而非强调法律的权威,“法律至上”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司法独立不是英美法系国家独有,故不能体现英美法系的优势,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3年9月,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网站上可以查询到通过该平台每日参与讨论的人数和累计提交的修改意见条数。这些做法()A.增加了立法工作的流程 B.强化了人大的监督职能C.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 D.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大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的是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广泛吸取群众意见,彰显的是民主立法原则,C项正确;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未涉及立法流程等信息,排除A项;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与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无关,排除B项;这些做法体现了民主立法的原则,与民众参政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明朝在安多藏区的行政建制主要是军事性质的卫所,一方面明朝承认世居其地的土官酋豪的世袭特权,另一方面派遣汉族流官,以流管土,以土治番,土、流官员皆为武职,听命于兵部调遣。这体现出明朝()A.推行改土归流 B.实行蕃汉分治 C.崇尚武力征服 D.对藏因俗而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承认安多藏区的土官酋豪的世袭特权,以土治番,这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D项正确;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西藏地区的因俗而治,体现不出蕃汉分治,排除B项;在安多藏区设置军事性质的卫所,是一种军事管理,不是武力征服,排除C项。故选D项。13.维也纳会议安排的结果是,法国“被次强国团团包围”,俄国是各国其次考虑要制衡的对象,奥地利和普鲁士在欧洲中部形成对俄国力量的制衡,恢复波兰王国以限制俄国向西扩张领土。由此可见,维也纳会议()A.构建了欧洲均势的体系B.消除了法国革命的影响C.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实现了欧洲的长期和平【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维也纳体系下通过将法国包围在次强国之中,并制衡俄国、恢复波兰王国等举措,会议力图构建一个均势的体系,以确保各大国之间的力量相对平衡,A项正确;“消除了”法国革命的影响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维也纳体系下并没有实现欧洲的长期和平,最终引发一战,排除D项。故选A项。14.1955年12月,国务院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规定: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应改建为民族乡;民族乡的人民委员会应该以少数民族人员为主要成分。这一指示旨在()A.培育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B.实现当地民族高度自治C.改善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5年(中国)。据材料“凡是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应改建为民族乡;民族乡的人民委员会应该以少数民族人员为主要成分”和所学知识,建立民族乡的主要目的是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一指示旨在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项正确。各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但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排除A项;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自治权不等于“高度自治”,排除B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到对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环境的改善,排除C项。故选D项。15.如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关系或民族政策的部分史实。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时间史实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79年6月邓小平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通过的《章程》规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199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005年5月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A.已经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B.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念不断发展C.民族和谐是民族关系的最高追求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从以上时间和史实中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理念不断得到发展,从最初强调“各民族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型理念,再到明确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这些均反映了我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念,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民族政策的变化,并非反映这一变化的结果,排除A项;民族和谐是民族关系追求的目标之一,最高追求说法没有依据,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并非反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落实,排除D项。故选B项。16.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断然放弃“一边倒”战略,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国家,把亚非拉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B.努力寻求更大外交空间C.着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D.外交成就取得重大突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20世纪60年代,伴随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继续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有所恶化。国家对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把亚非拉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目的是通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争取外交支持,拓展外交空间,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外交成就取得重大突破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D项;亚非拉国家并不都属于中国的邻国,排除C项。故选B项。17.北宋大臣张方平在《论钱禁铜法事》中写道:“销镕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江浙之民,巧为有素,销毁钱宝,习以成风……计一两所费不过十数钱,器成之日,即市百金。”材料可用来说明北宋()A.铸币技术的提高 B.发行纸币的背景C.货币政策的灵活 D.铜钱信用的下降【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材料描述了北宋时期江浙地区的人们因销毁铜钱铸造器物能获得更高利润的现象,这说明铜钱面值低于铜料价值,铜钱在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和信用有所下降,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将铜钱熔毁后再利用,而不是作为货币流通,这可以用来说明北宋发行纸币的背景,B项正确;材料反映民间出现铜钱销毁铸造器物能获得更高利润,与铸币技术的提高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当时北宋铜钱货币价值降低,货币出现问题,不能体现货币政策灵活,排除C项;铜钱信用的下降,价值降低,是直接表象,排除D项。故选B项。18.1967年,法国中央银行决定,把自己手里的英镑和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戴高乐甚至扬言,他将亲驾军舰运美元到美国去运回本该属于法国的黄金。法国的行为引起欧洲许多国家仿效,一时间,黄金炙手可热。这反映出当时()A.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加剧 B.国际经济旧秩序趋于瓦解C.西欧国家的金融地位提升 D.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法国及欧洲许多国家把手里的美元换成黄金,这说明美元的信誉下降,反映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D项正确;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排除A项;国际经济旧秩序至今都没有瓦解,“趋于瓦解”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西欧国家的金融地位上升,排除C项。故选D项。19.1927年7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国定进口关税暂行条例》《裁撤国内通过税条例》等文件,规定外国货物,一律要征收进口税;进口关税税率除现行的5%外,普通货物应另外加征至7.5%。这些条例的颁行()A.表明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B.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C.为国民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D.有利于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根据材料“规定外国货物,一律要征收进口税;进口关税税率除现行的5%外,普通货物应另外加征至7.5%。”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通过的这些条例,体现了对进口货物征税的加强,通过提高进口税率,可以限制外国商品的涌入,从而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发展,D项正确;中国此时尚未完全收回关税自主权,排除A项;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排除B项;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此时已经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20.个人所得税是为调节收入差距而对高收入者征收的税种。从2005年开始,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经过多次调整,已经从1600元提至5000元。我国个税起征点的变化反映了()A.征税范围不断扩大 B.个税总额不断增加C.国民收入不断提高 D.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5年以来(中国)。根据材料“从2005年开始,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经过多次调整,已经从1600元提至5000元。”可知,从2005年开始,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金额的变化是越来越高,反映国民收入不断提高,C项正确;材料所述只是个人所得税,与征税范围不断扩大无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个税总额的情况,排除B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缩短贫富差距,而不是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21.秦代爵有二十级,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爵级记载在户籍中,此类户籍称为“爵籍”。这说明,秦代()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B.爵籍是身份地位的凭证C.爵位世袭主要依据户籍 D.户籍是基层管理的依据【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根据材料主要信息可知,秦代爵级载在户籍,此类户籍称为“爵籍”,有爵位的人身份地位高,因此户籍已成为地位的凭证,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秦代户籍已成为地位的凭证,未体现人身依附关系强化,排除A项;秦代实行军功爵制,爵位的获得大多依靠军功,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秦代户籍已成为地位的凭证,未涉及基层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22.如表所示为北宋颁行的慈善救济办法(部分)。由此可见,北宋()时间办法熙宁十年(1077年)朝廷颁布“惠养乞丐法”,收容无业流浪人员元丰四年(1081年)朝廷颁布“漏泽园之法”,安葬贫困无依或无主死者元符元年(1098年)朝廷颁行“居养法”,收容城乡鳏寡孤独疾病残疾人员A.政府重视扶助弱势群体 B.慈善救济均由政府掌控C.社会慈善救济体系完善 D.民间慈善活动较为规范【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颁行各种慈善救济办法,涉及多类人员,说明当时政府重视扶助弱势群体,A项正确;宋朝时也有民间慈善救济,“慈善救济均由政府掌控”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仅从材料中政府颁布救济办法不能得出社会慈善救济体系完善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涉及政府颁布救济方案,并非民间救济,排除D项。故选A项。23.1835年《市政改革法》解散了英国传统的封闭性市政管理机构,取而代之的是178个自治市议会,同时规定居民数达到6000的市要划分选举区。同年12月举行的市议会选举中,选民们选出了市议会中所有议员。该法案的实施()A.将司法权力下放到了市一级B.协调了立法权与王权的关系C.促进了基层行政区的民主化D.赋予社区基层治理主体地位【答案】C【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5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解散了英国传统的封闭性市政管理机构,设立了自治市议会,并让选民们选出了市议会中所有议员,有利于促进基层治理的民主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市政管理机构改革,未涉及司法权力下放,排除A项;该法案的实施促进了基层治理的民主化,未涉及议会权与王权的关系,排除B项;该法案的实施促进了基层治理的民主化,未体现社区自治,不能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4.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的福利国家的基本保障多数仍由政府财政支持,但占大头的防御性保障(社会保险项目)——包括养老、医疗、教育等——开始规划为与收入挂钩的社会项目。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B.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D.缓解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20世纪80年代,许多福利国家逐渐面临财政压力,政府的财政负担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将社会保险项目与个人收入挂钩,是为了让政府与个人共同承担保障责任,从而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D项正确;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影响,不是目的,排除A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主要是缓和矛盾,维护统治,并非为了社会公平,排除C项。故选D项。25.据统计,2012—2021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87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从82元增长到179元;月人均失业保险金由707元提高到1585元;月人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1864元提高到约3673元。这反映出我国()A.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B.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形成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D.攻坚脱贫取得决定性胜利【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2—2021年(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月人均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等大大提高,我国社会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覆盖全民的信息,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材料未涉及上述相关的制度建设,排除C项;攻坚脱贫是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材料内容包括城乡居民,未直接体现攻坚脱贫,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政府之外的团体,是否可以联合起来以达到参政的目的,一直是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在帝制时期,党派和小集团对政府工作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而且其本身也是邪恶的。这种观点主要集中在“党”字上。清朝被推翻后,党禁也被解除,被压制了数个世纪的组织政党和社团的热情,顷刻之间喷涌而出。在民国刚建立的头数月里,一下就出现了几十个政治团体,在名义上都是要通过代议制,为取得政权而进行竞争。——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开始,至1916年护法运动结束、国会重开这段时期,是民初政党政治活跃时期,政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然而,孕育于新旧交替之际的政党政治却犹如昙花一现般亡不旋踵,政党政治在民国政治中的地位由举足轻重到栋榱崩折,这场悲情谢幕是激进党和保守党同袁世凯势力联合、决裂的过程,也是民主与专制、共和与帝制两种力量角逐的过程。——摘编自山明《浅析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原因及评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帝制时期和民国初年对“党”的不同理解及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期政党政治“昙花一现”的必然性。【答案】(1)理解:帝制时期,“党”大多是官僚士大夫结成利益小集团,彼此攻讦;民国初年,“党”是引自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的党派团体。社会背景:帝制时期,朝廷党争不断,造成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封建君主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小团体进行打压控制。民国初年,党禁被解除,受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民间的政治团体纷纷出现。(2)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政党仓促成立,且党争不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政党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国民缺乏参政素养(或政党政治缺乏群众基础);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中国没有形成适合代议制民主的政治环境。【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帝制时期:据材料一“在帝制时期,党派和小集团对政府工作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而且其本身也是邪恶的”可得出帝制时期:帝制时期,“党”大多是官僚士大夫结成利益小集团,彼此攻讦;民国时期:根据材料一“在民国刚建立的头数月里,一下就出现了几十个政治团体,在名义上都是要通过代议制,为取得政权而进行竞争。”可知,民国初年,“党”是引自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的党派团体。背景:结合帝制时期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还处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朝廷党争不断,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封建君主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小团体进行打压控制。民国初年:据材料一“清朝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