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900字(论文)_第1页
《如何看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900字(论文)_第2页
《如何看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900字(论文)_第3页
《如何看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900字(论文)_第4页
《如何看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39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看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目录TOC\o"1-2"\h\u24425如何看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15204关键词:体育素养;培育问题;对策 126620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224261.1核心素养的兴起 2134571.2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255742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 222316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324073.1培养途径缺乏多样性 3136843.2培育内容缺乏全面性 3311553.3培育过程缺乏连贯性 3250623.4培育的环境缺乏融合性 4317874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481124.1扩大培育途径,提升目标导向的聚合力 4238874.2丰富培育内容,拓展运动项目的覆盖力 4282504.3优化培育过程,落实课程改革的执行力 4220704.4整合培育环境,提高素养培育的保障力 591155结语 527312参考文献 5摘要:本文从体育专业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体育专业核心素质是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获得的体育运动与精神价值。本文从培养途径单一、内容匮乏、培养过程开裂、培养环境分化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拓展培养途径、丰富培养内容、优化培养过程、优化培养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关键词:体育素养;培育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高,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国都在考虑应该“造就怎样的人才”和“怎样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此,我国提出了“发展素质教育,培育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体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任务,既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在我国,高校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阵地,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可以说,体育专业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出版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详细阐述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后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内涵和途径。这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体育专业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1.1核心素养的兴起素养一词,古已有之。当前,学术界对核心素质的界定是:学生必须具有的,能够满足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素质和主要素质。近年来,从核心素养兴起的历史来看,核心素养的产生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产生的,其表现形式是国家教育改革以及教育鞭策官方文件的发布与实施。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不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放在首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尽管起步较晚,但已有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1.2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体育专业核心素质的定义比较集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于素梅(2017)将体育专业的核心素质分为体育精神、体育实践、体育健身三大类。赵富学(2018)提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被视为是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并渗透到各个阶段的基本品德、主要的运动素质与能力。为此,笔者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质是体育技术和精神价值。它以“学生”和“课程建设”为中心,以体育课程为导向,从外部指导学生强身健体,从内强化道德,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体育学科的核心素质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它体现了体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它是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不断培养、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总和,主要涉及学科、核心、素养3个基本概念。2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青少年体质日渐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学校体育的外在强身健体作用被无限放大,而学生应有的健康人格、道德品质等内在价值却被严重地忽略,导致了学校体育文化的丢失。体育虽然被纳入了学校的教学体系,但和语文、数学等不同的是,体育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特征。除了明显的形体塑造和强化体质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能得到健康、健全的个性发展。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1培养途径缺乏多样性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却基本依靠学校体育,而体育课程又是绝大多数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一是由于一般社会群体对体育能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理解不够透彻,忽略了体育的重要作用,导致学校体育活动难以开展;二是在学校,由于主课的重要性和体育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进行相关的运动技巧,更别提通过体育来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感与自我提升。3.2培育内容缺乏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自由选择。随着轮滑,攀岩,花样跳绳等项目的出现,各种形式的跳绳运动将成为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由于设施条件、政府政策、体育制度、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等原因,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按照“体育中考考什么,学校体育教什么”的教学原则来进行教学。在体育中考的基础上,学生在体育考试的选题上没有其他的选择,另外加上“一刀切”的教学原则,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3.3培育过程缺乏连贯性虽然我国有充分的政策以实现小学体育兴趣化、中学体育多样化、大学体育专业化为目的,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连续性。各年级的课程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各自为政,导致了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比如打篮球,大部分的学生初次接触篮球是在小学,在小学时就开始教导学生们单臂投篮,但到了高中、大学,单臂投篮的技术还在继续学习,而且学生们的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大学里的体育老师们还得纠正他们的投球动作,这就会影响到体育老师的正常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而且,除了最简单的投篮动作之外,大部分的学生都对传接球、战术规则甚至是实战没有任何了解,各个年级之间也没有什么系统性的篮球赛。3.4培育的环境缺乏融合性学校、家庭、社会是高校体育专业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应与学校体育为主,家庭、社会体育为辅进行学生的体育培养,只有三方面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全面的运动学习环境。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家庭体育在扩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范围、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方面,在社会上还没有把体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仅靠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市面上有很多的教育机构,但除了专业的运动俱乐部,很少有人会把体育列入计划,也有人觉得,花时间、金钱去学体育,就是“没事找事”、“交智商税”。这就造成了我国体育专业核心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产生了分歧。4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4.1扩大培育途径,提升目标导向的聚合力“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锻炼身体、锻炼个性、锻炼意志。”是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到的。该讲话内容也是我国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方向,以这一目标为指导,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共同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为了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保证体育课能“开足马力”,改变过去“重学轻体”的局面,让学生享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从而由“我想学”改为“我要学”。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外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团队协作精神等良好品质,将其课堂内外结合,为培养目标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做出贡献。4.2丰富培育内容,拓展运动项目的覆盖力要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增强学校体育课程的活力。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体育教学后的组织与实施,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与规划。以此为基础,扩大体育项目覆盖面,注重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相结合,增加体育项目的种类,如球类、体育游戏、花样跳绳等。只有把学生的兴趣点激发起来,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积极的体育意识和思想,为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习惯、提高体育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4.3优化培育过程,落实课程改革的执行力培养学生在体育专业中的核心能力,就像是一个齿轮,一个不协调,就会让整个齿轮的转动变得迟缓,甚至分崩离析。同样,培养体育学科的核心能力,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时间,给“齿轮”上润滑油,最好的培养,就是润滑这个齿轮,让课程改革变得更好,更加符合地培养以体育为核心的基础素养。针对目前高校培养“各自为战”、“低级重复”等特点,体育专业应建立一套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逻辑体系,以小中大三个纵向阶段的系统化衔接,使学生能够具备、掌控数种终生体育锻炼的技巧与能力。4.4整合培育环境,提高素养培育的保障力培养体育素质不只是学校的一项工作,体育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体育培训机构、国家政策、媒体等都要参加。运动能力、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运动氛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全国人民群众的体质增强,学校体育课程逐步受到关注,通过学校运动会、亲子运动会、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等方式来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改变“运动无用”的思想,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运动,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同时,通过慕课、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体育的优势,在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为学生培养体育精神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5结语大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上而下、从始到终、纵横联合、共同发展大学生体育素质。从政府制定战略,以学校为基础,社会、家庭多方配合,为大学体育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参考文献[1]高素娥.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内容体系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6):75-77.[2]迟善娇,谢碧荣.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六维联动”培育研究——基于课程思政建设背景[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2,43(08):99-104.[3]尹训强,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