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1页
第16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2页
第16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3页
第16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4页
第16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层练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层练习1.为了探究植物的某种向性运动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向地性B.实验设计:尚不完善,还需要设置对照组C.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植物茎的生长方向D.实验结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沙漠植物的根系长得很深?”2.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各种果实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描述中合理的是(

)A.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素都起主导作用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只有乙烯D.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较高3.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A.B.C. D.4.如图所示,把一盆小麦幼苗放到不透光的硬纸盒里,盒壁上穿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并将纸盒的孔对着光,几天后观察小麦幼苗的生长方向。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B.实验目的是研究小麦的向光性C.选用小麦幼苗是因为幼嫩植株对光感应较快D.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会导致植物内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5.小妍欲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固定的方向生长,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此实验说明茎只具有背地效应B.此实验说明茎只具有向光效应C.此实验说明茎背地效应大于向光效应D.此实验说明茎向光效应大于背地效应6.科学家发现大多数植物幼苗表现茎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的特性。如图为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如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

)A.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B.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C.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D.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7.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A.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弯曲B.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D.春天到来,被划伤的柳树枝条又重新愈合8.下列植物感应性现象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

)A.根向水的方向生长 B.白天叶片会张开C.茎背着地心生长 D.卷须接触到竿棍会缠绕9.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会发黄,原因是无光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10.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向光的一侧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11.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图。观察实验现象,可知()A.蚕豆幼苗茎的生长是感性运动的结果B.蚕豆幼苗根的生长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C.甲蚕豆幼苗茎的弯曲段中a侧的生长素多于b侧D.四株豌豆幼苗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指向木板中心12.下列对植物激素的认识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包含生长激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等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C.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D.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在植物体内含量很高13.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A.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B.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C.松树的根在水源丰富的一侧分布较多D.酢浆草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的刺激后张开或闭合14.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蕃茄茎背地生长15.为研究植物的感应性,小明在杯壁和湿棉花之间放入4粒发芽的玉米种子(如图),并置于暗处定时观察。下列种子的摆放最适合图中“?”处的是()

A. B. C. D.16.小乐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接近选项中的()A.B.C.D.17.如图所示,当太阳光垂直照射到植物茎尖端时,下列能表示茎的生长情况的是()A.不生长B.向左生长C.向右生长D.直立生长18.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B.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C.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点的浓度1.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历时半个世纪。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探究历程。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这种“影响”是某种物质。1926年,温特在他们的基础上做了如下的实验。

(1)温特设计乙组实验的目的是。(2)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的顶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他将其命名为生长素。根据温特的结论和拜尔的实验,请推测甲乙两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填选项)A.②①

B.④①

C.②③(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给我们很多启示。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可多选)①科学发现要善于观察和思考。②科学理论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发展和完善的过程。③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有关的结论凝聚了多位科学家的智慧,关于向光性的原因不会再有争议。2.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加快,弯向光源。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的原因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为探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如图1A区),还是尖端以下的一段(如图1B区),还是两者都可发生,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1)材料与用具: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可插入胚芽鞘,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2)实验步骤:①将的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标号甲、乙、丙、丁。②甲组在胚芽鞘的A区插入云母片,乙组只在B区插入云母片,丙组,丁组不做处理。③将甲、乙、丙、丁四组置于纸盒中,给单侧光照,适宜条件下培养,如图2所示。(3)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甲组和丙组直立生长,乙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②若乙组和丙组直立生长,甲组和丁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向下一段。③若,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和尖端下的一段。3.同学甲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产生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设计的实验步骤为:第一步: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图所示);第二步: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同学乙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两点意见。请你用所学

的生物学知识,把同学乙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1)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去掉顶芽,因为,会对实验造成干扰。(2)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组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然后(填“保留”或“去掉”)顶芽,并且(填“保留”或“去掉”)幼叶,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4.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注:琼脂块是一种有机混合物,为胶状固体,其作用类似“海绵”。)(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有关。(2)根据拜尔实验,推出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将(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3)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5.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甲),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乙。从图乙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分别在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并用蒸馏水配制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分别处理A、B叶片,实验结果用B叶面积相对值来表示B叶的生长状况。(1)植物枝条培养中通常会用到营养液,内含营养物质有利于生长,本实验(填“能”或“不能”)用营养液来替换蒸馏水(图甲)。(2)实验I、II、III、IV都需要设置对照组,其中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取与实验组相同的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在A1、A2叶片涂上,其他条件都与实验组相同。由图乙分析可知,在实验I中对A1、A2叶进行实验处理后,导致B叶生长受到(选填“促进”或“抑制”)。(3)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