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NONGAN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NONGAN
》[2021-2035]
古韵龙府
富美农安
【公众征求意见稿】
农目标与战略
壹NONGAN
安DEVELOMENTANDOBECTIVES
1.1发展目标
立足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环境“五个优势”
建设实力、活力、生态、文明、共富“五个农安”
近期远期远景
202520352050
•国土生态格局基本奠定,•生态空间全面得到优化,•农安县经济实力、科技实
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的生命节约、绿色、低碳、循环的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
共同体基本确立。资源利用体系全面形成,成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
•全县可持续性的耕地保护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文化入迈上新台阶。
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现涵养地。•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
代化水平稳步提高。•黑土地保护卓有成效,高完善、文化特色鲜明、公共
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农服务品质优良、社会环境和
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大幅提谐稳定。
升。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存量建设用地和低效闲置建
设用地基本得到高效利用。
•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基本形
成,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的全
覆盖。
目标与战略
1.2战略定位
城市性质:
国家长吉图战略西进的支点城市、
吉林省生态与文化名城
长吉图西进战略重要支点
发展成为以现代农业、生态文旅功能为主的,推动长吉图战略西进,
助力吉林省向北开放的战略性支点城市。
都市圈新兴工业集聚区
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物流”等新兴产业,
将农安建设成为长春市都市圈新兴工业集聚区。
吉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
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农牧循环产业基地、科技农业产业基地、
规模农业示范基地,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
吉林省生态旅游与文化名城
深入发掘农安县深厚的历史底蕴,依托波罗湖、太平池等优质生态
景观资源,建设以“中国北方文化新名片、吉林省文化振兴新支点、
长春市文化体验新高地”为目标的文化康体旅游目的地。
目标与战略
1.3国土空间保护发展战略
12
坚持生态优坚持区域联
先战略动战略
坚持重农固坚持文化兴
本战略城战略
4
3
农构建全域统筹的总体格局
贰NONGAN
安CREATEAMODERNMETROPOLITANAREAWITHCOORDINATED
DEVELOPMENT
2.1区域协调
再造长吉图战略西进门户、承接资源辐射
的触媒点
·做强腹地支撑
·补齐缺乏发展载体的短板
·促进区域融合联动发展
积极融入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
农安
·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内廊的协调区
·长松大白通长河草原生态旅游大环线的起点
农安城区加快长农同城化发展,辐射带动长松白一
长西北板块体化
·文化同源·交通一体
·生态联治·功能协同
谋划四个产业发展平台,深度参与区域分
工合作
·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试验区·波罗湖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长春农高区飞地协作区·长春国际汽车城核心拓展区
构建全域统筹的总体格局
2.2总体格局
建立“双核、三带、三区”的总体空间格局
双核三带三区
古城文旅服务核心长农城镇发展带波罗湖生态经济示范区
长西北经济合作核心环长产业发展带城镇集中发展示范区
长太生态发展带现代农业示范区
构建全域统筹的总体格局
2.3分区管控
·生态保护区:严格保护、禁止城镇村开发建设,严禁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
开发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原国土用途。
·生态控制区:原则上限制各类新增开发建设行为及种植、养殖活动,在对生态环
境不产生破坏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开展观光、旅游、科研和教育等活动。
·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鼓励开展新的综合整治项目,
提高永久基本农田质量。
·乡村发展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发展村
庄产业,严禁集中连片的城镇开发建设。
·城镇发展区:推动城市更新,注重存量挖潜,优先满足保障民生的公共服务及基
础设施等用地需求。分区外原则上不得进行城镇集中建设,防止城市蔓延、无序扩
张和低效开发。
农打造特色高质的农业农村格局
叄NONGAN
安SHAPEASYSTEMATICANDNETWORKED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
3.1构建“三心、三区、多基地”的农业格局
三心
三辣农业中心、都市农业中心、科技农业中心。
三区
特色规模农业发展区、都市农业发展区、科技农业发展区。
多基地
多类别主导产业基地,包括水稻种植加工、黄烟种植加工、马铃薯种植加工、花生种
植加工、甜瓜种植加工、杂粮杂豆种植加工、果蔬种植加工、葵花种植加工、林果种
植加工、油莎豆种植加工、肉牛循环农业、粘玉米种植加工、生猪屠宰加工等产业基地。
打造特色高质的农业农村格局
3.2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在“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的总体要求下,对耕地进行优化调整,确定耕地
保护任务,加强耕地用途管制,确保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科学合理划定永久基本
农田,严格落实划定规则,优先将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3.3加强黑土地保护
·加强黑土农田污染治理和损毁修复,多措并面积不减质量提升
举提升黑土地产能。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增强土地综
合生产能力。
布局稳定
打造特色高质的农业农村格局
3.4建设美丽乡村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强化村庄分类指引,分类推进乡村建设推进村庄分级引导
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统筹考虑村庄现状条构建中心村、一般村两级等级体系,分级引
件和发展潜力,将县域内村庄划定为集聚提导人口、产业和乡村用地指标的合理布局,
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引导农村产业向重点镇集聚。
稳定改善类五种类型。
18
•以乡镇为单位实施综合整治。
28
•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38
•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
农塑造林茂水美的生态安全格局
肆NONGAN
安DEVELOMENTANDOBECTIVES
4.1构建“一带三廊、三区多核”的
生态安全格局
一带三廊
西部防风固沙林带。伊通河滨水生态景观廊道、新凯河滨水生
态景观廊道、松花江滨水生态景观廊道
三区多核
西北部波罗湖湿地恢复与盐碱化治理
波罗湖、太平池水库、两家子水库、共
区、东北部沿江河生态保育区、东南部
青团水库、上河湾水库等。
农田防护与生态涵养区。
4.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以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为导向,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大于1平方公里且
不存在矛盾冲突的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国家一级公
益林以及其他为保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廊道连通性的地块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塑造林茂水美的生态安全格局
4.3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
包括吉林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农安太平池国家湿地自然公园和吉
林农安松花江省级湿地自然公园等。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
以伊通河、新开河为主体,松花江为补充,建设水资源保护型河流生态廊道。
以国道、高速公路、铁路为主体,以楔形绿地为补充,建设景观建设型线状
生态廊道。
打造生态网络体系
以草地林地、河流湿地和交通防护绿地为主体,构建纵横成网、连续完整、
景观优美、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网络体系。
开展生态修复
重点实施波罗湖、太平池和松花江区域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有序实施林地生
态系统修复。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系统修复。稳步开展土壤生态修复。
4.4探索生态空间复合利用
充分利用一般生态地区及城市公园绿地资源,强化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文化教育、防
灾避险等综合功能,培育新型消费和创新业态,营造可进入、可消费、可创业的新型绿
色空间。
农建设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格局
伍NONGAN
安BUILDINGANINTENSIVEANDEFFICIENTURBANSPATIALPATTERN
5.1构建“一核引领、三区五心”的
城镇空间格局
一核
农安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农安县高质量发展辐射中心和核心动力源。
三区
农业经济发展区、生态经济发展区、工业经济发展区
五心
充分发挥合隆镇、伏龙泉镇、三盛玉镇、哈拉海镇、靠山镇带动作用,增强中心镇在城镇体
系发展中的经济支撑作用。
5.2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落实上级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规模与管控要求,在统筹考虑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布局基础上,结合“双评价”结果识别的城镇适宜建设空间,兼顾城镇
布局和功能优化的需要,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建设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格局
5.3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234
统筹各类积极推动加快批而保障新产业新
建设用地低效建设未供土地业态融合发展
用地整理盘活利用用地
5.4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平台引领、错位协同、提质增效、双创驱动
建立”3+1+2“产业体系
构建“3区+25产业单元”的空间布局
做优三大主导产业3区:
•现代农业
都市圈工业集聚区、文旅服务聚集区、农业高质
•食品加工业
•全域旅游业量发展优势区。
扶植一大辅助产业25产业单元:
•高端装备制造业
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13.黄龙府文化创意产业园
2.食品工业产业园14.杂粮杂豆种植基地
3.新材料产业园15.薯类种植基地
4.科技农业产业园16.小米种植基地
培育二大潜力产业5.智能家居产业园17.肉兔养殖基地
•培育二大潜力产业6.健康食品产业园18.瓜类种植基地
•新经济产业7.新经济产业园19.食用菌种植基地
•战略新兴产业8.新能源产业园20.晒烟种植基地
9.医药制造产业园21.禽(鹅、鸡)养殖基地
10.波罗湖生态经济区22.哈拉海三辣种植基地
11.关东文化园23.蔬菜种植基地
12.太平池生态旅游休闲24.林果种植基地
度假区25.优质肉牛养殖基地
农营造幸福宜居的美丽家园
陆JIUTAI
安CREATEAVIBRANTANDDIVERSELIVABLEHOME
6.1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按照城镇规模等级,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城市级-乡
镇级-村级”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中心服务+专业分工+
务设施体系广泛联系”的扁平化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城乡社会服务资源,实
均等化现区域人群均等化、全龄友好、安全韧性。
以提升宜居城市功能和满足市民多元活动为宗旨,划定中心城区
全面贯彻社区生活圈理念“社区十五分钟、邻里十分钟、街坊五分钟”三类生活圈,合理
配置文、教、体、卫、养老五类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
营造幸福宜居的美丽家园
6.2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全面推动农安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构建“县域-城区-镇-村”层次分明的保护体系,
形成体现农安特色的文化廊道。
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推进古城修复建设
以中心城区为主要空间载体,推进辽塔、宝塔社区、护城河、金刚寺等修复重建,构建全景、
全业、全时、全程、全民的古城旅游体系。
•打造辽金节庆赛事精品
充分挖掘和发挥农安辽金文化特色,打造一批民族节庆活动品牌,提升农安文化历史的
知名度和吸引力。
农
完善韧性高效的支撑体系
柒NONGAN
安BUILDASECUREANDRESILIENTINFRASTRUCTURESYSTEM
7.1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建设高效通达铁路网
持续推进长西铁路建设,为长白铁路释放更多运能。
统筹多层级公路网
构建以高速公路为主体,国省干道为骨架,一般公路为补充的“五横四纵”公路网格局。
建设换乘便捷客运枢纽
打造农安综合换乘枢纽作为区域综合换乘枢纽,实现农安与省内主要节点客运交通联系。
完善韧性高效的支撑体系
7.2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坚持安全、韧性、绿色、智慧等发展理念,建成体系完善、高效安全、城乡统筹、灵活可靠、
包容共享的绿色市政保障体系,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设施保障服务水平。
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完善城乡供水设施建设。推进污水收集处理及再生利用。推进雨水排除工程。推
进“海绵城市”建设。
推动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补强燃气、供热、电力设施和储备能力短板。因地制宜建设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供热项目。
打造安全高效、立体通达的通信邮政网络
加快构建全域覆盖、按需接入、安全可靠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推进
邮政体系数字化转型。
7.3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完善安全保障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防洪、防涝、抗震、人防水平,提升灾害监测预警防范
能力,加强灾害应急处置和恢复能力。
坚持韧性城市理念,强调各组团横向平等性和均衡化发展,实现风险分散承担,引导城市
各类安全设施科学稳定布局。
农
安完善韧性高效的支撑体系
捌NONGAN
BUILDASECUREANDRESILIENTINFRASTRUCTURESYSTEM
8.1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构建“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落实上级规划战略要求,重点衔接长春市国土空间规划对农安县的战略定位、发
01展方向等规划安排。充分发挥统领作用,明确对下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专项规
划的传导和约束关系。
建立规划体检与评估机制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机制。强化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
02形成贯穿规划编制、任务分解、体检评估、督查问责、实施反馈的全周期管理实
施机制。
制定近期行动计划和重点项目库
03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结合体检评估,制定近期实施行动计划和相
关项目库。
加强“一张图”管理
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并建立动态更新调整机制,为规划的实施管理提
04供信息化保障。
CONTENTS
目录
12
目标战略构建全域统筹的总体格局
2.1区域协调
1.1发展目标
2.2总体格局
1.2战略定位
2.3分区管控
1.3国土空间保护发展战略
34
打造特色高质的农业农村格局塑造林茂水美的生态安全格局
3.1构建“三心、三区、多基地”的农业格局4.1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