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_第1页
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_第2页
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_第3页
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_第4页
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TOC\o"1-2"\h\u23114第一章现代农业技术概述 3243791.1现代农业技术的定义与发展 3278831.1.1现代农业技术的定义 32531.1.2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354611.2现代农业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337991.2.1现代农业技术的分类 3179531.2.2现代农业技术的特点 378141.3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与意义 475481.3.1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 4162221.3.2现代农业技术的意义 46107第二章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4175752.1转基因技术 424102.2组织培养技术 5204412.3分子标记技术 571232.4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 5452第三章精准农业技术 5151763.1农业信息技术 5127723.1.1农业信息获取 5299573.1.2农业信息处理 6177813.1.3农业信息传递 668103.2农业大数据 6194583.2.1农业大数据来源 6227113.2.2农业大数据处理方法 6300783.2.3农业大数据应用 695713.3农业物联网 6220673.3.1农业物联网架构 6186153.3.2农业物联网技术 7202263.3.3农业物联网应用 773123.4农业遥感技术 7258013.4.1农业遥感技术原理 7171243.4.2农业遥感技术应用 7266113.4.3农业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720371第四章农业机械化技术 754954.1农业机械化概述 725434.2农业机械装备创新 8258054.3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8192794.4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 84779第五章设施农业技术 8274915.1设施农业概述 8139565.2设施农业工程技术 9287245.3设施农业环境调控技术 9248615.4设施农业产业发展 99955第六章节能减排技术 10298826.1农业节能减排概述 10132276.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111766.2.1农业废弃物分类及特点 10232196.2.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102946.3农业清洁生产技术 1042766.3.1农业清洁生产概念 103466.3.2农业清洁生产技术 1065236.4农业节能减排政策与措施 1165466.4.1政策法规制定 11275976.4.2政策扶持 11147916.4.3宣传教育 1133996.4.4监督管理 1130771第七章现代农业装备创新 11281837.1农业装备概述 11296027.2农业装备技术创新 11194097.3农业装备产业发展 12280317.4农业装备政策与市场 127092第八章智能农业技术 12249748.1智能农业概述 12163878.2农业智能 12287458.3农业智能传感器 12106118.4农业智能控制系统 1322833第九章农业信息化技术 13196409.1农业信息化概述 13277929.1.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13219359.1.2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14226669.1.3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1432679.2农业电子商务 1449709.2.1农业电子商务的类型 14185489.2.2农业电子商务的优势 14300859.2.3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14215549.3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14264279.3.1农业信息平台的类型 14161009.3.2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内容 15222289.3.3农业信息平台的发展方向 15225709.4农业信息政策与法规 1514979.4.1农业信息政策 15155869.4.2农业信息法规 1561369.4.3农业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151238第十章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15199610.1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15573910.2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 16191210.3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162950810.4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6第一章现代农业技术概述1.1现代农业技术的定义与发展1.1.1现代农业技术的定义现代农业技术是指在现代科技理论指导下,运用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知识,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优化调控的技术体系。现代农业技术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1.2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农业技术到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突破,现代农业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化肥、农药、良种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3)21世纪初至今:以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阶段。1.2现代农业技术的分类与特点1.2.1现代农业技术的分类现代农业技术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技术:包括良种选育、遗传改良、生物防治等。(2)信息技术:包括农业信息化、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等。(3)工程技术:包括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4)农业化学技术:包括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1.2.2现代农业技术的特点(1)高效性:现代农业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环保性:现代农业技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3)智能化:现代农业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化。(4)精准化:现代农业技术通过精确监测和调控,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1.3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与意义1.3.1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现代农业技术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2)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药残留,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提高农业竞争力:现代农业技术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1.3.2现代农业技术的意义(1)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现代农业技术能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现代农业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我国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4)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现代农业技术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第二章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2.1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通过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赋予其新的性状或增强其原有性状。在农业领域,转基因技术主要用于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其抗病性、抗逆性、产量和品质。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包括基因的提取、修饰、载体构建和转化等步骤。目前转基因作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农业生产,如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病番茄等。2.2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通过无菌条件下对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现快速繁殖、遗传改良和抗病毒育种等目的。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广泛,如快速繁殖名贵植物、保存濒危植物、生产无病毒种苗等。组织培养技术还为植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2.3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进行标记和分析的方法。在农业领域,分子标记技术主要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稳定等特点,为农作物遗传育种和资源评价提供了有力手段。2.4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是利用生物资源,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研制的一类新型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昆虫激素等,具有对环境友好、选择性强、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生物肥料则通过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第三章精准农业技术3.1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精准农业中,农业信息技术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农业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支持。3.1.1农业信息获取农业信息获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环境信息、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利用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手段,可以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气象、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3.1.2农业信息处理农业信息处理是对获取的农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和挖掘,以便于农业生产决策。通过建立农业数据库、模型库和专家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业信息的有效管理、分析和利用。3.1.3农业信息传递农业信息传递是将处理后的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农业企业和管理部门。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手段,可以保障农业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3.2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产生的海量数据。农业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来源多样、价值密度低等特点。通过对农业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3.2.1农业大数据来源农业大数据来源于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经济、农产品市场等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农业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市场数据等。3.2.2农业大数据处理方法农业大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通过对农业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3.2.3农业大数据应用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农业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例如,通过分析农业大数据,可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预测市场行情等。3.3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综合体系。农业物联网通过感知、传输、处理和分析农业信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3.3.1农业物联网架构农业物联网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感知层负责收集农业信息,传输层负责信息传输,平台层负责数据处理和分析,应用层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3.3.2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智能决策技术等。传感器技术用于收集农业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的传输,数据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智能决策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3.3.3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农业服务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例如,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作物生长环境监测、病虫害预警、智能灌溉等。3.4农业遥感技术农业遥感技术是利用遥感平台和遥感传感器,对农业生产环境、作物生长状况等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技术。农业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3.4.1农业遥感技术原理农业遥感技术原理主要包括电磁波辐射、光学成像、信号处理等。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可以获取农业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3.4.2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农业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作物长势、评估土壤质量、预测农业灾害等。3.4.3农业遥感技术发展趋势农业遥感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提高遥感数据分辨率、发展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加强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等。农业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第四章农业机械化技术4.1农业机械化概述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各种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和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储运等多个环节,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工具到半机械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多个阶段。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2农业机械装备创新农业机械装备创新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发能力提升:我国农业机械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研发机构和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产品种类丰富: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储运等各个领域,满足了不同地区和农业生产环节的需求。(3)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产品和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产业链完善:我国农业机械产业链逐步完善,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4.3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如下:(1)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精准化。(2)绿色环保:环保型农业机械将成为发展趋势,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3)轻量化:农业机械轻量化将降低能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多功能化:农业机械将具备多种功能,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4.4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农业现代化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第五章设施农业技术5.1设施农业概述设施农业,作为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采用人工技术手段,为动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等条件,从而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和优质供给。设施农业不仅能够突破自然环境的限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2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设施结构设计与建造、设施环境控制、设施栽培技术等方面。设施结构设计与建造需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农业生产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材料,保证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施环境控制技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的监测与调控,为动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设施栽培技术则涵盖了种植方式、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满足农产品生产的多样化需求。5.3设施农业环境调控技术设施农业环境调控技术是保障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温度调控技术:通过采用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实现设施内温度的稳定控制。(2)湿度调控技术:通过通风、加湿、除湿等方法,调节设施内湿度,满足作物生长需求。(3)光照调控技术:通过补光、遮光、调光等手段,为作物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4)气体调控技术:通过通风、补充二氧化碳等方法,维持设施内气体平衡。(5)营养调控技术:通过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手段,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求。5.4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产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各级加大投入,推动设施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设施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涵盖了种子种苗、设施建设、设备制造、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同时设施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不断推进,新型设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六章节能减排技术6.1农业节能减排概述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减排工作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节能减排是指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农业节能减排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其核心目标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6.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6.2.1农业废弃物分类及特点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畜禽粪便等。这些废弃物具有量大、分布广、季节性强、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6.2.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1)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包括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生物质能等。(2)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利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生物质燃料等。(3)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如发酵生产沼气、制备有机肥料等。6.3农业清洁生产技术6.3.1农业清洁生产概念农业清洁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6.3.2农业清洁生产技术(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改进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3)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4)绿色肥料和生物农药:研发和使用环保型肥料和生物农药,降低化学污染。6.4农业节能减排政策与措施6.4.1政策法规制定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业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为农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法制保障。6.4.2政策扶持加大对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生产。6.4.3宣传教育加强农业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节能减排工作。6.4.4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对农业废弃物处理、清洁生产等进行有效监管。第七章现代农业装备创新7.1农业装备概述农业装备是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从土地准备、播种、施肥、灌溉、植保、收割到产后处理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需的各种机械与设备。科技进步,农业装备正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同时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7.2农业装备技术创新当前,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精确农业、智能控制、节能环保等方面。精确农业技术通过卫星定位、遥感监测、物联网等手段,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智能控制技术则利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操作。节能环保型农业装备的研发,也在减少能源消耗和减轻环境压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7.3农业装备产业发展我国农业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了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产业链的完善和区域集群效应的显现,进一步促进了农业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进,我国农业装备的国际市场也在不断拓展。7.4农业装备政策与市场国家对农业装备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研发资助、信贷支持等,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在市场方面,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装备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国内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与质量,国际市场则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与适应能力。第八章智能农业技术8.1智能农业概述智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智能农业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8.2农业智能农业智能是一种集成了多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自动化设备。其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播种、施肥、喷药、收割等环节。农业智能具有以下特点:(1)自主导航:农业智能能够根据预设的路径和任务,自动规划行驶路线,避开障碍物,实现自主导航。(2)智能识别:农业智能具备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多种感知能力,能够识别作物、病虫害等目标。(3)精准作业:农业智能可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实现精准施肥、喷药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远程监控:农业智能可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平台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和调度。8.3农业智能传感器农业智能传感器是智能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状况等参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农业智能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农田、温室等环境中的温度变化,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2)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湿度,为灌溉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3)光照传感器:用于监测光照强度,为作物光合作用提供参考。(4)土壤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中的养分、水分等状况,为施肥、灌溉等环节提供依据。8.4农业智能控制系统农业智能控制系统是将农业智能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其主要功能如下:(1)环境监测: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2)智能决策:根据监测到的环境参数,结合作物生长模型,自动制定灌溉、施肥、喷药等作业方案。(3)自动化执行:通过控制器和执行器,实现灌溉、施肥、喷药等作业的自动化执行。(4)数据统计分析:收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5)远程监控与调度: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对农业生产现场的远程监控和调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九章农业信息化技术9.1农业信息化概述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农业信息化涵盖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9.1.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技术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服务信息化等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9.1.2农业信息化的现状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已取得显著成果。在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9.1.3农业信息化的意义农业信息化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9.2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的在线交易、物流配送、信息查询等功能,为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9.2.1农业电子商务的类型农业电子商务包括B2B、B2C、C2C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农产品交易、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9.2.2农业电子商务的优势农业电子商务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拓宽市场渠道、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等优点,有助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9.2.3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为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应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市场主体、优化电子商务环境等。9.3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通过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为农业生产者、管理者、消费者等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9.3.1农业信息平台的类型农业信息平台包括综合性信息平台、专业性信息平台、地方性信息平台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多个领域。9.3.2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内容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反馈等环节。9.3.3农业信息平台的发展方向农业信息平台的发展应注重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实现信息服务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