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宋
苏轼一、学习目标二、课文解读三、问题探究四、课堂小结五、课后练习目录新课导入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
,中国的古人尤其喜欢。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拿起一本中国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好多个“月”字来。那同学们能抖出多少句有关“月”的诗歌呢?本课学习目标熟读诗歌,结合诗歌背景,诗人生平把握本诗情感,理解深意。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诗歌审美情趣,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作者借“月”所表达的情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走进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小组讨论:
词前小序交代了什么?交代了写词的时间以及原因同时怀念弟弟子由,“兼”字表现本词不仅为赏月怀人,更有深层意义。品读上阕,小组讨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归去”二字应该怎么理解?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显示了词人怎样的心理变化?问题一:“归去”之意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对现实人间的不满向往明月摆脱烦恼,向往琼楼玉宇词人的心里变化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品读下阙,小组讨论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作者为何无眠?你从词作哪个句子的背后感受到作者在怀念亲人,盼团圆,却没有团圆?作者式真的“怨恨”明月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问题一:“无眠”的原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问题二:是否“怨恨”明月?课堂小结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起舞弄影辗转难眠望月祝愿望月(写景)情景交融怀人(抒情)借景抒情上阕下阙回顾总结水调歌头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中秋节是一个寄相思、话团圆的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诗歌,从中秋节的小家团圆谈到一个国家的家国发展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本篇诗歌,更加深切地感受家国情怀和中国精神,将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有效融合,把爱国之心转化为行动力,肩负起时代发展、国家富强的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船回租协议书
- 谷歌租赁协议书
- 员工非正常死亡协议书
- 花圃认养协议书
- 联养购买协议书
- 老公拒赌协议书
- 恒大悦珑湾认筹协议书
- 考证服务协议书
- 电气维护费合同协议书
- 比亚迪维修试车协议书
- mq1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说明书空气污染控制用
- 国家开放大学《监督学》形考任务( 1-4)试题和答案解析
- 试卷交接签字单
-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规范课件
- 2022届高考英语复习:最后一节英语课(13张PPT)
- 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实施方案
- 股票实战技巧(一)薛斯通道_CCI_DMI经典指标组合
- 小学生德育教育ppt课件
- 配电箱系统图
- 精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练习题(有答案)
- 初中音乐--人声的分类--(1)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