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教学设计_第1页
8.2《登高》教学设计_第2页
8.2《登高》教学设计_第3页
8.2《登高》教学设计_第4页
8.2《登高》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登高》,精准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如“渚”“潦倒”“繁霜鬓”等的读音、释义,准确疏通文意,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深秋景象与诗人心境。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熟悉律诗的特点,包括格律、对仗、押韵等规则,能识别并分析诗中的意象及其营造的沉郁意境。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厚重,学习诗人运用精妙的动词、形容词,如“萧萧”“滚滚”等,以及精准的时空描写,展现宏大画面、传达复杂情感的技巧,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与运用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情感的深沉厚重,从开篇的雄浑壮阔到后文的悲苦凄凉,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诗歌的结构层次、行文思路,探讨诗人如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内心的忧国忧民与身世之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将诗中的画面用绘画、文字描述等形式呈现,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文学创作能力。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杜甫的其他诗作,以及不同诗人笔下的登高、悲秋题材作品,如王维、杜牧的诗,体会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独特的风格魅力,掌握比较分析的文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体会诗人杜甫在暮年漂泊、贫病交加之际,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的伟大情怀,感受他面对人生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领悟诗歌所蕴含的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反思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与挫折,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珍视和平、勇于担当。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解读深秋意象:诗中描绘了诸多深秋意象,如“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重点引导学生剖析这些意象的内涵,它们不仅展现了深秋的肃杀、凄凉,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风急天高”营造出一种紧迫感与空旷感,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安;“渚清沙白”的清冷画面,反映出环境的孤寂,让学生理解意象组合所构建的沉郁意境,体会诗人对身世与家国命运的忧思。分析情感脉络:梳理诗人从登高远眺所见引发的雄浑之感,到联想到自身漂泊、老病孤苦的悲戚,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再到结尾“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对人生苦难的深沉慨叹,探究诗人情感的发展变化,明晰其如何以景为依托,层层递进地抒发内心的复杂情感,感受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体会对仗之美:品味诗歌中对仗工整的精妙,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对“不尽”,空间上的无限延展;“落木”对“长江”,一植物一水,意象相对;“萧萧”对“滚滚”,拟声词绘景,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用严谨对仗营造韵律、强化情感表达的写作技巧,体会其工整而富有力量的艺术感染力。2.教学难点领悟诗人心境:深入探究诗人杜甫创作此诗时极度复杂的心境,除了个人身世的悲惨,如暮年漂泊、疾病缠身、挚友离散,还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在安史之乱后,大唐盛世不再,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理解他借登高所见抒发的深层心理,这需要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诗人经历深入挖掘,体会其内心的多重苦难与对家国的拳拳深情。挖掘文化内涵:将《登高》置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下,探寻登高诗、悲秋诗所反映的古人对自然节气变化的敏感、对生命流逝的恐惧,以及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下文人担当意识的关联,理解杜甫的选择是时代、文化与个人性格相互作用的结果,体会此类诗歌在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诗歌教学诵读先行,让学生在初读时感受诗歌的整体韵律,教师范读重点段落,如开篇与颔联、尾联部分,引导学生把握节奏、语调,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情感的起伏,如读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时,语调急促、稍显悲凉,展现出深秋的肃杀;读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时,语调低沉、缓慢,流露出无尽的哀伤,以读促悟,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问题引导法:依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如“诗中的深秋意象给你怎样的感受?它们是如何组合营造意境的?”“诗人为何在暮年登高望远?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境?”“从对仗手法描绘的画面中,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文本,探寻答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探究法:针对深秋意象解读、情感脉络分析、文化内涵挖掘等复杂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例如,让小组讨论不同深秋意象在古今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变迁;对比分析诗人早年与暮年登高作品的差异,绘制情感变化图并阐述理由;各小组合作探究登高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交流分享,拓展思维广度与深度。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杜甫,在暮年贫病交加、漂泊无依之时,登上高处,面对深秋的萧瑟景象,会有怎样的感触,增强学习的代入感。还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深秋的山川河流图片、动画模拟的登高场景,以及古代文人登高的绘画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深化理解。比较分析法:对比杜甫其他诗作,如《望岳》,分析两首诗在主题、表现手法、情感深度上的异同,引导学生把握诗人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同时,对比同时代或不同时代其他诗人的登高、悲秋作品,如王维的清逸、杜牧的俊爽,从意象选择、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等方面凸显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独特魅力,加深学生对《登高》艺术特色的认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多媒体展示一组深秋的高清图片,寒风凛冽、落叶纷飞、江水滔滔、群山苍茫,配合低沉、舒缓的古典音乐,营造出肃杀、凄凉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深秋景象,你们心中有怎样的感受?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在此时登高望远,你们觉得他们会在登高时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联想,顺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杜甫的《登高》,激发学生对诗人深秋登高心境的好奇。(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简要介绍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出身于京兆杜氏,家族世代为官,但他一生仕途坎坷,历经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的动荡、百姓的苦难,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被誉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交代写作背景:《登高》创作于大历二年(767年)的重阳节,此时杜甫寓居夔州。他已年近花甲,身患多种疾病,生活困苦,漂泊无依。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大唐王朝元气大伤,藩镇割据,社会依旧动荡不安,民生艰难。杜甫在这样的暮年困境与家国忧患中,登上高处,有感而发,写下这首千古名作,让学生了解诗歌诞生的时代土壤,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如“渚(zhǔ)”“潦(liáo)倒”“鬓(bìn)”等,节奏的把握,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的停顿,同时感受诗歌的语气语调变化,初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全文2-3遍,结合课下注释,初步尝试疏通文意,标注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子,同桌间可简单交流讨论,互助答疑。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重点字词的读音、释义,如“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滚滚”(形容江水汹涌流动的样子)、“作客”(寄居在别处)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全班齐读诗歌,要求读得通顺、流畅,思考并回答问题:诗歌描绘了哪些场景?整体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四)文本解读(25分钟)1.描绘登高初景(第1-2句)引导学生朗读开篇两句,提问:“诗人开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讲解:诗人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深秋登高图,风急天高,猿猴发出凄厉的叫声,给人以紧迫感与悲凉感;江中的小洲清澈,沙滩洁白,鸟儿在空中盘旋飞翔,看似宁静,实则透着孤寂。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雄浑而又凄凉的氛围,既展现了深秋的自然特征,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开篇便奠定了全诗悲怆的情感基调。2.展现深秋壮阔(第3-4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这两句诗,探讨诗人笔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精妙之处,重点分析其中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小组汇报成果:一组分析落木意象:“无边落木”,描绘出深秋时节,山上的树木叶子纷纷飘落,一望无际,“萧萧”一词不仅模拟了落叶飘落的声音,更增添了一种肃杀之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凋零,岁月的无情流逝。二组解读长江意象:“不尽长江”,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浩浩荡荡,永不停息,象征着时间的永恒、历史的沧桑变迁。与“无边落木”相对,一静一动,一衰败一永恒,形成强烈的视觉与心理冲击,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壮阔,同时也引发诗人对人生短暂、历史无尽的深沉思索。3.抒发身世悲叹(第5-6句)引导学生齐声朗读这两句,提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被称为全诗的核心,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身世之悲?”讲解:“万里”,点明诗人漂泊之远,远离故乡;“悲秋”,既因秋景的凄凉而悲,更因自己暮年逢秋的境遇而悲;“常作客”,突出了他长期漂泊、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百年”,本指一生,这里特指暮年,“多病”缠身,身体虚弱,“独登台”,独自一人,没有亲友相伴,孤苦伶仃。这两句将诗人的漂泊之苦、暮年之悲、疾病之痛、孤独之感融合在一起,字字泣血,抒发了他极其悲苦的身世情怀,是诗人一生苦难的集中体现。4.慨叹人生艰难(第7-8句)引导学生默读结尾两句,提问:“在诗的结尾,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与前文有什么关联?”讲解:结尾处“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既指个人生活的困苦,又指国家命运的艰难,“苦恨”饱含着诗人对这些苦难的深切痛恨,岁月的磨砺使他两鬓斑白,如霜染一般;“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本想借酒浇愁,可因身体多病,新近又不得不戒酒,愁绪无处排解,更加深了他的痛苦。这两句与前文的登高所见、身世之感相呼应,以个人的悲惨境遇折射出时代的沧桑,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完成了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到对人生苦难的深沉慨叹的情感升华。(五)艺术特色赏析(15分钟)1.韵律美引导学生回顾朗读过程,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教师选取部分段落进行示范朗读,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强调诗句的押韵(“哀”“回”“来”押韵),以及七言律诗严谨的格律节奏,一般为“二二三”或“四三”,让学生体会这种韵律像一首低沉呜咽的悲歌,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使其易于吟诵传唱,在朗读中感受诗人情感的流淌。2.对仗工整提问:“同学们,这首诗在格律上极为严谨,对仗十分工整,你们能具体说一说吗?”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对仗,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从风、天、渚、沙四个方面,分别用“急”“高”“清”“白”形容,对仗精准;“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意象、数量词对应巧妙,这些对仗不仅使诗歌形式美观,更强化了情感表达,让学生领悟其严谨而富有韵味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以对仗技巧展现宏大画面、传达深沉情感的写作功底。3.情景交融回顾全诗,引导学生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诗人开篇描绘深秋景象,以景衬情,借风急天高、猿啸哀鸣、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等景,烘托出内心的孤独、悲凉与对人生、历史的感慨;中间抒发身世之悲,又以情驭景,使秋景染上了更浓重的悲苦色彩;结尾慨叹人生艰难,将个人境遇与家国命运融入秋景之中,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使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深沉。(六)深入探究,情感与时代关联(15分钟)1.剖析诗人心境组织学生思考:“诗人创作这首诗时,仅仅是因为个人的身世悲惨吗?背后还有哪些复杂的心境?”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与杜甫的生平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总结:诗人创作此诗,一方面源于个人暮年漂泊、贫病交加的悲惨遭遇,他一生壮志未酬,四处奔波,如今老病缠身,倍感凄凉;另一方面,更是心系家国,目睹安史之乱后社会的满目疮痍,百姓生活困苦,大唐王朝岌岌可危,他内心充满忧虑与无奈。个人的苦难与国家的兴衰交织在一起,使他的心境极度复杂沉重,让学生理解诗人心境的复杂性。2.探寻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思考:“《登高》这首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有什么意义?它反映了怎样的文化传统与文人精神?”讲解:在唐代那个由盛转衰的时代,文人普遍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杜甫的这首诗,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情感宣泄与精神寄托——在困境中坚守对家国的责任,抒发对时代苦难的悲悯。诗中反映的登高望远、悲秋伤怀,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节气变化的敏锐感知,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下文人的担当意识相结合,体现了文人在乱世中,虽自身难保,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精神,激励着后世文人在国家危难、社会动荡时,挺身而出,传承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胸怀天下的文化基因。(七)课堂小结(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杜甫的生平、《登高》的文本内容、意象解读、艺术特色、情感内涵以及时代意义等方面,强化知识记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