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由此可见,这一制度()A.受到了神权思想的影响 B.形成政权和族权的结合C.沿袭了前代内外服制度 D.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天子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实行宗法制,在家是父子,在国是君臣,形成政权和族权的结合,B正确;宗法制强调血缘,和神权思想无关,排除A;材料中的宗法制和内外服制无关,排除C;解决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了宗法制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2.春秋时期,追逐“私利”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面对“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的现实,齐国实施了“相地而衰征”、鲁国推行了“初税亩”,逐步将“籍公田”的集体劳役地租,改变为履亩而税的家庭实物地租,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收税。这些举措的推行()A.标志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反映了传统分封宗法制度的崩坏C.有利于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型D.有效保障了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的实行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而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型,C正确;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正式确立,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宗法制的崩坏,排除B;保障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答案】A【解析】根据郡县制下“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郡县长官的是皇帝和中央,通过官吏的任免,中央对地方上的垂直管理建立起来,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故选A;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官僚都是皇帝的办事人员,官僚制度的建立并没有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域、管理地方的手段,排除D项。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了对郡县制特征意义的考查,根据材料中所表达的主旨郡县制的设立形成了官僚政治体制进行分析即可。4.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学,其家族“四世三公”(四代人中均有人官至三公);世传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也在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重臣。这可印证东汉时期()A.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B.选官标准发生异变C.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D.豪强地主开始崛起【答案】A【解析】欧阳因精通儒家经典《尚书》学而“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因为世传孟氏《易》学也在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重臣,说明当时儒家思想受到重视,A正确;两汉实行察举制,标准是德才,选官标准没有发生异变,排除B;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豪强地主的崛起,排除D。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了儒学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虎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形。其产生的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难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动乱,引发了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北民南迁促进南方农业的发展,A项错误;人口南迁有利于南方开发,缩小南北差距,并非加剧了南北矛盾与割据,B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C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魏晋时期北民南迁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6.唐朝统治者具有较为开明的民族思想,坚持“中国既安,远人自服”的民族怀柔政策。在强调“华夷之辨”的中国古代,这种开阔包容的气度更显不易。对周边民族不是一味的武力征服,更多时候谋求的是双方的友好和平。下列关于唐朝“友好和平”统治方式说法正确的是()A.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军政 B.唐太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C.唐高宗联合回纥灭东突厥政权 D.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进行会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进行会盟,促进了唐蕃友好关系,符合题意,D正确;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排除A;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排除B;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政权,且材料强调的是友好和平方式,排除C。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边疆治理。7.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 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隋朝到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北宋科举制得到发展完善,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入仕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项错误;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选官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子弟很少有入仕的机会,C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科举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表格信息,注意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结合隋唐到宋朝的科举制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8.瓦当是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其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然对唐代瓦当花纹统计,莲花纹占据绝大多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唐代三教并行 B.人们审美观一致C.唐代佛教盛行 D.手工业水平停滞【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唐代瓦当花纹中,莲花纹占据绝大多数,而莲花和佛教紧密联系,说明唐代佛教盛行,C正确;材料强调佛教,没有强调三教并行,排除A;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停滞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重点考查唐朝佛教思想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关键词,可以推导出正确答案。9.北宋开宝四年,高邮建制由县升格为州级高邮军。宋太祖赵匡胤下诏:“惟彼高邮,古称大邑。舟车交会,水陆要冲。宜建军名,以雄地望。”高邮建制的变化反映()A.地方积极发展军事 B.不断加强中央集权C.交通决定地方威望 D.地方积极扩展权力【答案】B【解析】高邮因为地处交通要道,因此由县升级为州级高邮军,这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B正确;宋朝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并非积极发展地方军事,排除A;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高邮升级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排除D。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作答。10.公元988年,辽圣宗在辽朝全境推行科举制,但严格禁北契丹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只允许汉族以及汉化程度比较深的渤海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辽统治者此举旨在()A.推动中原文化的传播 B.加强契汉之间的民族交融C.保持契丹的民族特性 D.实行蕃汉分治的民族政策【答案】C【解析】科举制是汉族制度,辽圣宗严格禁北契丹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保持契丹民族特性,C正确;辽朝禁止契丹士子参加科举制,并非推动中原文化传播,排除A;禁止契丹士子参加科举制,并不能加强契汉之间的民族交融,排除B;D不是目的而是措施,排除。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了辽朝统治政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11.北宋仁宗时期,政府在淮南六州茶叶盛产区,设置“山场”十三个,管理茶叶的生产和买卖,称为榷茶。场官先将官府收购茶叶的钱发给茶农,称为本钱,茶农在茶叶收获后,必须将茶叶全部卖给山场,严禁私售。这种做法()A.加重官府对茶农的高利盘剥 B.表明政府放松对经济的控制C.削弱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D.使得茶税成为最主要的税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规定茶农必须将茶叶卖给政府,这就割断了茶农和市场联系,削弱了社会经济发展活力,C正确;政府给茶农本钱,并收购茶叶,不能说明加重官府对茶农的高利盘剥,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排除B;农业税依然是最主要税源,且材料没有比较,不能看出茶税成为最主要的税源,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朝经济发展政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2.明太祖朱元璋规定,自布政司至府州县官,若非朝廷号令,私下巧立名目,害民取财,准许百姓连名赴京告发,把民众监督作为获取监察信息的重要渠道。这表明明代()A.监察渠道体系的日益完善 B.监察职能得到了有效保障C.民众监督有利于吏治清明 D.君主专制统治得到了加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政府规定,百姓可以赴京告发官吏的枉法行为,这有利于吏治清明,C正确;材料只是强调百姓可以监督百姓,但并没有强调监察渠道体系的日益完善,排除A;得到了有效保障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了明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3.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喝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A.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 B.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藏大小事务由中央派遣的驻藏大臣办理,这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治理,从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华夷之辨”,排除A;元朝行省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排除B;改土归流完成后,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边疆治理,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14.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南朝齐粱之际的文风柔弱淫靡,追求藻饰以掩饰内容的空虚。主张诗“须以一气浑成为上”,反对诗作巧伪,提倡“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这可用于说明明末清初()A.中外文化交流交融加强 B.理学思想的影响力扩大C.政治局势影响诗歌创作 D.社会形成个性解放思潮【答案】C【解析】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因此顾炎武发对空谈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解决实际问题,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外交流,排除A;顾炎武思想是对理学的批判,排除B;顾炎武思想在当时影响较小,没有形成思潮,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顾炎武思想主张的特点。15.1900年前后,梁启超发表《新民说》《爱国论》《中国积弱溯源论》等文章,感叹在中国数千年“德育”之下,国民“欲为本群本国之公利公益有所尽力者,彼曲士贱儒,动辄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偏义”,将国民排除于公事之外,而使得“国民益不知公德为何物”。梁启超这番言论意在()A.抨击封建教育的虚伪说教 B.为民主革命提供理论支撑C.剖析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源 D.呼吁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前后,正值民族危机加深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反对将国民排除于公事之外,强调国民的公德,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在呼吁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D正确;抨击封建教育不是目的,排除A;材料意在提高公民的公德,没有强调民主革命,排除B;剖析失败根源也不是目的,目的是找到救国新途径,排除C。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重点考查梁启超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关键词,可以推导出正确答案。16.魏源认为西洋商船和战舰仅以“军器之有无为区别”,所以,中国要大造商船,“日后商船尽同洋艘,有事立雇,何难佐战舰之用?”由此可知,魏源()A.主张与西方进行商战竞争 B.强调发展军民融合产业C.建议军事工业要官督商办 D.指明了洋务运动的弊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源强调中国要大造商船,一方面可以佐战舰之用,另一方面可以与洋人争利,A正确;材料强调大造商船,没有强调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排除B;材料强调造商船,没有强调军事工业要官督商办,排除C;当时洋务运动还没有开始,且洋务运动时期开办民用工业,和魏源思想不谋而合,排除D。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魏源思想主张进行作答。二、非选择题:本体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唐太宗要“四海一家”,唐玄宗则要“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二: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摘编自吴昊《禁海与开海——论清代前期政府海疆治策的转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外交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原因。【答案】(1)特点:以儒家和睦、友邻思想为指导;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设置了专门机构、划定特区管理对外事务。(2)变化:经历顺治时期禁海到康熙时期开海的转变(由禁海到开海的转变)。原因:平定台湾,设台湾府进行有效管理,东南沿海地区逐渐稳定;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恢复海外贸易的需要;统治者对外思想的调整;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解析】(1)特点:根据“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得出以儒家和睦、友邻思想为指导;根据材料“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得出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据材料“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可得出对外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根据材料“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设有‘蕃坊’特区”可概括出设置了专门机构、划定特区管理对外事务。(2)变化:根据材料“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得出经历顺治时期禁海到康熙时期开海的转变。原因:据材料“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平定台湾,设台湾府进行有效管理,东南沿海地区逐渐稳定;结合所学从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恢复海外贸易的需要;统治者对外思想的调整,以及个人因素、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等角度补充。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对外政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一“伊顿先生,请您帮我在澳门买一把能冲泡最好品种茶叶的茶壶……”——1615年东印度公司驻日本长崎平户岛代表威廉汉姆写给同事伊顿的信史料二那种为所有医师所认可的极佳的中国饮料,中国人称其为茶(Tcha),其他国家则称为Tay或者Tee。在伦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斯威汀斯一润茨街上的“苏丹王妃”咖啡馆有售。——1658年伦敦《政治公报》刊登的广告史料三9月30日茶二磅二盎司供皇室用……价格为4镑2先令(注:当时英国一个农夫的工资每年不超过3英镑)。——1664年东印度公司献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贡品账目材料二东印度公司直到1669年开始大规模的开展定期茶叶进口贸易,重量为143磅,1670年运进79磅,两宗都是从万丹购得。荷兰于1682年占领爪哇万丹地区并逐出英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向英国东印度公司关闭港口。这导致英国茶叶进口数量也时有时无。康熙时台湾收复后,东印度公司几经尝试才获得清政府允许在厦门进行贸易。据统计从1669—1699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总量共计18万磅左右,平均每年有6000磅的进口量。——摘编自宫珏《英属印度茶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1830—1945)》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茶叶对英传播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时期内涵西周“中国”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之地,与“四方”对称,是一个地理概念,伴随政治衍生。后“中国”指代古代华夏族聚居地域,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春秋战国中原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先后称霸中原,从而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秦“中国”范围进一步扩大,“及秦始皇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输入英国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答案】史料一、二、三分别是信件、广告、公司账目,均是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其中史料二由于是广告宣传,因此对茶叶药用功能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史料一有助于研究海外英国人对茶叶的认知。据此可推断,海外英国人最迟在1615年已饮茶;在日本的英国人向澳门同事求购中国茶壶,是由于东印度公司贸易活动的开展,澳门成为中日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史料二、三有助于研究英国国内饮茶之风传播的历史,据史料二可知,17世纪中期,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在咖啡店里销售。由于医生的认可、饮用咖啡之风的传播,英国本土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已能接触到茶叶。史料三是东印度公司将茶叶作为贡品向英国王室进贡。结合史料二、三可推断,尽管茶叶进入伦敦的咖啡店销售,但由于价格昂贵,传播局限于上层,仍未成为大众消费品。变化:从间接贸易输入到直接输入;从时断时续向稳定输入过渡;数量增多。原因:英国被允许在厦门贸易;英国饮茶之风的逐渐兴起;东印度公司对茶叶贸易利润的渴求。【解析】(1)史料价值:依据材料“威廉汉姆写给同事伊顿的信”“《政治公报》刊登的广告”“东印度公司献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贡品账目”并结合所学可知,史料一、二、三分别是信件、广告、公司账目,均是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其中史料二由于是广告宣传,因此对茶叶药用功能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夸张性。所以史料一有助于研究海外英国人对茶叶的认知。根据这些史料推断,海外英国人最迟在1615年已饮茶;在日本的英国人向澳门同事求购中国茶壶,是由于东印度公司贸易活动的开展,澳门成为中日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史料二、三有助于研究英国国内饮茶之风传播的历史,据史料二可知,17世纪中期,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在咖啡店里销售。由于医生的认可、饮用咖啡之风的传播,英国本土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已能接触到茶叶。史料三是东印度公司将茶叶作为贡品向英国王室进贡。结合史料二、三可推断,尽管茶叶进入伦敦的咖啡店销售,但由于价格昂贵,传播局限于上层,仍未成为大众消费品。(2)变化:依据材料“东印度公司直到1669年开始大规模的开展定期茶叶进口贸易,重量为143磅,1670年运进79磅,两宗都是从万丹购得”“康熙时台湾收复后,东印度公司几经尝试才获得清政府允许在厦门进行贸易。据统计从1669—1699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总量共计18万磅左右,平均每年有6000磅的进口量”可知,变化是由从间接贸易输入到直接输入;从时断时续向稳定输入过渡;数量增多。原因:依据材料“东印度公司几经尝试才获得清政府允许在厦门进行贸易”可知,英国被允许在厦门贸易;依据材料“从1669—1699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总量共计18万磅左右,平均每年有6000磅的进口量”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饮茶之风的逐渐兴起;东印度公司对茶叶贸易利润的渴求。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三则史料的选自和内容,结合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和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及其影响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二,从方式、时间以及数量角度分析变化;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等角度分析原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内涵在不断转换的重要词语。不同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据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答案】示例论题: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阐述: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一词主要是一个有政治内涵的地理名词;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推动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周的文化和礼仪随之拓展;在这一过程中,百家争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儒家积极倡导道德教化,突出政治统治的文化色彩,如孔子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克已复礼”。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并实施仁政等,都含有朴素的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观。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材料“不同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同的”“中原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先后称霸中原,从而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论题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后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依据材料“‘中国’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之地,与“四方”对称,是一个地理概念,伴随政治衍生”可知,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一词主要是一个有政治内涵的地理名词;依据材料“中原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先后称霸中原,从而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状况可知,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推动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周的文化和礼仪随之拓展;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儒家积极倡导道德教化,突出政治统治的文化色彩,如孔子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克已复礼”。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并实施仁政等,都含有朴素的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观。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和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百家争鸣及其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的能力。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表现为对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的借鉴。论证: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的思潮。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促进了儒家和道家的交融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盛唐时期,胡汉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并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扩展。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一个高潮,并不断地本土化,与儒学相互交融,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他角度的中外交流亦可)总之,包容性使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示例二:观点: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论证: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到宋明时期,儒家学说融合佛、道形成理学,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的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外国传教士来华,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以徐光启为代表的的知识分子会通中西文化,编译科学著作,促进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鸦片战争后,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特别是随着启蒙思想的传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进一步深入(也可写具体表现如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等),推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入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可写具体表现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指导了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总之,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围绕主题“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依据材料“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观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表现为对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的借鉴。然后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及其影响分析论证,具体示例如下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的思潮。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促进了儒家和道家的交融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盛唐时期,胡汉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并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扩展。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一个高潮,并不断地本土化,与儒学相互交融,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对后世影响巨大。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是包容性使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本题考查三国到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三国到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及其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的能力。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由此可见,这一制度()A.受到了神权思想的影响 B.形成政权和族权的结合C.沿袭了前代内外服制度 D.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天子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实行宗法制,在家是父子,在国是君臣,形成政权和族权的结合,B正确;宗法制强调血缘,和神权思想无关,排除A;材料中的宗法制和内外服制无关,排除C;解决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了宗法制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2.春秋时期,追逐“私利”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面对“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的现实,齐国实施了“相地而衰征”、鲁国推行了“初税亩”,逐步将“籍公田”的集体劳役地租,改变为履亩而税的家庭实物地租,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收税。这些举措的推行()A.标志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反映了传统分封宗法制度的崩坏C.有利于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型D.有效保障了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的实行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而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型,C正确;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正式确立,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宗法制的崩坏,排除B;保障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答案】A【解析】根据郡县制下“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郡县长官的是皇帝和中央,通过官吏的任免,中央对地方上的垂直管理建立起来,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故选A;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官僚都是皇帝的办事人员,官僚制度的建立并没有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域、管理地方的手段,排除D项。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了对郡县制特征意义的考查,根据材料中所表达的主旨郡县制的设立形成了官僚政治体制进行分析即可。4.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学,其家族“四世三公”(四代人中均有人官至三公);世传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也在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重臣。这可印证东汉时期()A.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B.选官标准发生异变C.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D.豪强地主开始崛起【答案】A【解析】欧阳因精通儒家经典《尚书》学而“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因为世传孟氏《易》学也在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重臣,说明当时儒家思想受到重视,A正确;两汉实行察举制,标准是德才,选官标准没有发生异变,排除B;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豪强地主的崛起,排除D。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了儒学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虎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形。其产生的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难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动乱,引发了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北民南迁促进南方农业的发展,A项错误;人口南迁有利于南方开发,缩小南北差距,并非加剧了南北矛盾与割据,B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C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魏晋时期北民南迁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6.唐朝统治者具有较为开明的民族思想,坚持“中国既安,远人自服”的民族怀柔政策。在强调“华夷之辨”的中国古代,这种开阔包容的气度更显不易。对周边民族不是一味的武力征服,更多时候谋求的是双方的友好和平。下列关于唐朝“友好和平”统治方式说法正确的是()A.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军政 B.唐太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C.唐高宗联合回纥灭东突厥政权 D.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进行会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进行会盟,促进了唐蕃友好关系,符合题意,D正确;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排除A;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排除B;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政权,且材料强调的是友好和平方式,排除C。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边疆治理。7.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 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隋朝到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北宋科举制得到发展完善,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入仕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项错误;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选官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子弟很少有入仕的机会,C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科举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表格信息,注意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结合隋唐到宋朝的科举制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8.瓦当是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其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然对唐代瓦当花纹统计,莲花纹占据绝大多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唐代三教并行 B.人们审美观一致C.唐代佛教盛行 D.手工业水平停滞【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唐代瓦当花纹中,莲花纹占据绝大多数,而莲花和佛教紧密联系,说明唐代佛教盛行,C正确;材料强调佛教,没有强调三教并行,排除A;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停滞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重点考查唐朝佛教思想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关键词,可以推导出正确答案。9.北宋开宝四年,高邮建制由县升格为州级高邮军。宋太祖赵匡胤下诏:“惟彼高邮,古称大邑。舟车交会,水陆要冲。宜建军名,以雄地望。”高邮建制的变化反映()A.地方积极发展军事 B.不断加强中央集权C.交通决定地方威望 D.地方积极扩展权力【答案】B【解析】高邮因为地处交通要道,因此由县升级为州级高邮军,这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B正确;宋朝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并非积极发展地方军事,排除A;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高邮升级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排除D。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作答。10.公元988年,辽圣宗在辽朝全境推行科举制,但严格禁北契丹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只允许汉族以及汉化程度比较深的渤海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辽统治者此举旨在()A.推动中原文化的传播 B.加强契汉之间的民族交融C.保持契丹的民族特性 D.实行蕃汉分治的民族政策【答案】C【解析】科举制是汉族制度,辽圣宗严格禁北契丹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保持契丹民族特性,C正确;辽朝禁止契丹士子参加科举制,并非推动中原文化传播,排除A;禁止契丹士子参加科举制,并不能加强契汉之间的民族交融,排除B;D不是目的而是措施,排除。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了辽朝统治政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11.北宋仁宗时期,政府在淮南六州茶叶盛产区,设置“山场”十三个,管理茶叶的生产和买卖,称为榷茶。场官先将官府收购茶叶的钱发给茶农,称为本钱,茶农在茶叶收获后,必须将茶叶全部卖给山场,严禁私售。这种做法()A.加重官府对茶农的高利盘剥 B.表明政府放松对经济的控制C.削弱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D.使得茶税成为最主要的税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规定茶农必须将茶叶卖给政府,这就割断了茶农和市场联系,削弱了社会经济发展活力,C正确;政府给茶农本钱,并收购茶叶,不能说明加重官府对茶农的高利盘剥,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排除B;农业税依然是最主要税源,且材料没有比较,不能看出茶税成为最主要的税源,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朝经济发展政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2.明太祖朱元璋规定,自布政司至府州县官,若非朝廷号令,私下巧立名目,害民取财,准许百姓连名赴京告发,把民众监督作为获取监察信息的重要渠道。这表明明代()A.监察渠道体系的日益完善 B.监察职能得到了有效保障C.民众监督有利于吏治清明 D.君主专制统治得到了加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政府规定,百姓可以赴京告发官吏的枉法行为,这有利于吏治清明,C正确;材料只是强调百姓可以监督百姓,但并没有强调监察渠道体系的日益完善,排除A;得到了有效保障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了明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3.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喝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A.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 B.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藏大小事务由中央派遣的驻藏大臣办理,这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治理,从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华夷之辨”,排除A;元朝行省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排除B;改土归流完成后,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边疆治理,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14.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南朝齐粱之际的文风柔弱淫靡,追求藻饰以掩饰内容的空虚。主张诗“须以一气浑成为上”,反对诗作巧伪,提倡“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这可用于说明明末清初()A.中外文化交流交融加强 B.理学思想的影响力扩大C.政治局势影响诗歌创作 D.社会形成个性解放思潮【答案】C【解析】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因此顾炎武发对空谈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解决实际问题,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外交流,排除A;顾炎武思想是对理学的批判,排除B;顾炎武思想在当时影响较小,没有形成思潮,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顾炎武思想主张的特点。15.1900年前后,梁启超发表《新民说》《爱国论》《中国积弱溯源论》等文章,感叹在中国数千年“德育”之下,国民“欲为本群本国之公利公益有所尽力者,彼曲士贱儒,动辄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偏义”,将国民排除于公事之外,而使得“国民益不知公德为何物”。梁启超这番言论意在()A.抨击封建教育的虚伪说教 B.为民主革命提供理论支撑C.剖析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源 D.呼吁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前后,正值民族危机加深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反对将国民排除于公事之外,强调国民的公德,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在呼吁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D正确;抨击封建教育不是目的,排除A;材料意在提高公民的公德,没有强调民主革命,排除B;剖析失败根源也不是目的,目的是找到救国新途径,排除C。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重点考查梁启超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关键词,可以推导出正确答案。16.魏源认为西洋商船和战舰仅以“军器之有无为区别”,所以,中国要大造商船,“日后商船尽同洋艘,有事立雇,何难佐战舰之用?”由此可知,魏源()A.主张与西方进行商战竞争 B.强调发展军民融合产业C.建议军事工业要官督商办 D.指明了洋务运动的弊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源强调中国要大造商船,一方面可以佐战舰之用,另一方面可以与洋人争利,A正确;材料强调大造商船,没有强调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排除B;材料强调造商船,没有强调军事工业要官督商办,排除C;当时洋务运动还没有开始,且洋务运动时期开办民用工业,和魏源思想不谋而合,排除D。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魏源思想主张进行作答。二、非选择题:本体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唐太宗要“四海一家”,唐玄宗则要“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二: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摘编自吴昊《禁海与开海——论清代前期政府海疆治策的转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外交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原因。【答案】(1)特点:以儒家和睦、友邻思想为指导;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设置了专门机构、划定特区管理对外事务。(2)变化:经历顺治时期禁海到康熙时期开海的转变(由禁海到开海的转变)。原因:平定台湾,设台湾府进行有效管理,东南沿海地区逐渐稳定;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恢复海外贸易的需要;统治者对外思想的调整;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解析】(1)特点:根据“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得出以儒家和睦、友邻思想为指导;根据材料“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得出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据材料“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可得出对外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根据材料“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设有‘蕃坊’特区”可概括出设置了专门机构、划定特区管理对外事务。(2)变化:根据材料“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得出经历顺治时期禁海到康熙时期开海的转变。原因:据材料“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平定台湾,设台湾府进行有效管理,东南沿海地区逐渐稳定;结合所学从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恢复海外贸易的需要;统治者对外思想的调整,以及个人因素、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等角度补充。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对外政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一“伊顿先生,请您帮我在澳门买一把能冲泡最好品种茶叶的茶壶……”——1615年东印度公司驻日本长崎平户岛代表威廉汉姆写给同事伊顿的信史料二那种为所有医师所认可的极佳的中国饮料,中国人称其为茶(Tcha),其他国家则称为Tay或者Tee。在伦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斯威汀斯一润茨街上的“苏丹王妃”咖啡馆有售。——1658年伦敦《政治公报》刊登的广告史料三9月30日茶二磅二盎司供皇室用……价格为4镑2先令(注:当时英国一个农夫的工资每年不超过3英镑)。——1664年东印度公司献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贡品账目材料二东印度公司直到1669年开始大规模的开展定期茶叶进口贸易,重量为143磅,1670年运进79磅,两宗都是从万丹购得。荷兰于1682年占领爪哇万丹地区并逐出英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向英国东印度公司关闭港口。这导致英国茶叶进口数量也时有时无。康熙时台湾收复后,东印度公司几经尝试才获得清政府允许在厦门进行贸易。据统计从1669—1699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总量共计18万磅左右,平均每年有6000磅的进口量。——摘编自宫珏《英属印度茶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1830—1945)》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茶叶对英传播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时期内涵西周“中国”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之地,与“四方”对称,是一个地理概念,伴随政治衍生。后“中国”指代古代华夏族聚居地域,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春秋战国中原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先后称霸中原,从而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已出现在众多史料中。秦“中国”范围进一步扩大,“及秦始皇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输入英国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答案】史料一、二、三分别是信件、广告、公司账目,均是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其中史料二由于是广告宣传,因此对茶叶药用功能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史料一有助于研究海外英国人对茶叶的认知。据此可推断,海外英国人最迟在1615年已饮茶;在日本的英国人向澳门同事求购中国茶壶,是由于东印度公司贸易活动的开展,澳门成为中日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史料二、三有助于研究英国国内饮茶之风传播的历史,据史料二可知,17世纪中期,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在咖啡店里销售。由于医生的认可、饮用咖啡之风的传播,英国本土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已能接触到茶叶。史料三是东印度公司将茶叶作为贡品向英国王室进贡。结合史料二、三可推断,尽管茶叶进入伦敦的咖啡店销售,但由于价格昂贵,传播局限于上层,仍未成为大众消费品。变化:从间接贸易输入到直接输入;从时断时续向稳定输入过渡;数量增多。原因:英国被允许在厦门贸易;英国饮茶之风的逐渐兴起;东印度公司对茶叶贸易利润的渴求。【解析】(1)史料价值:依据材料“威廉汉姆写给同事伊顿的信”“《政治公报》刊登的广告”“东印度公司献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贡品账目”并结合所学可知,史料一、二、三分别是信件、广告、公司账目,均是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其中史料二由于是广告宣传,因此对茶叶药用功能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夸张性。所以史料一有助于研究海外英国人对茶叶的认知。根据这些史料推断,海外英国人最迟在1615年已饮茶;在日本的英国人向澳门同事求购中国茶壶,是由于东印度公司贸易活动的开展,澳门成为中日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史料二、三有助于研究英国国内饮茶之风传播的历史,据史料二可知,17世纪中期,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在咖啡店里销售。由于医生的认可、饮用咖啡之风的传播,英国本土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已能接触到茶叶。史料三是东印度公司将茶叶作为贡品向英国王室进贡。结合史料二、三可推断,尽管茶叶进入伦敦的咖啡店销售,但由于价格昂贵,传播局限于上层,仍未成为大众消费品。(2)变化:依据材料“东印度公司直到1669年开始大规模的开展定期茶叶进口贸易,重量为143磅,1670年运进79磅,两宗都是从万丹购得”“康熙时台湾收复后,东印度公司几经尝试才获得清政府允许在厦门进行贸易。据统计从1669—1699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总量共计18万磅左右,平均每年有6000磅的进口量”可知,变化是由从间接贸易输入到直接输入;从时断时续向稳定输入过渡;数量增多。原因:依据材料“东印度公司几经尝试才获得清政府允许在厦门进行贸易”可知,英国被允许在厦门贸易;依据材料“从1669—1699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的总量共计18万磅左右,平均每年有6000磅的进口量”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饮茶之风的逐渐兴起;东印度公司对茶叶贸易利润的渴求。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三则史料的选自和内容,结合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和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及其影响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二,从方式、时间以及数量角度分析变化;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等角度分析原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内涵在不断转换的重要词语。不同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据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答案】示例论题: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阐述: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一词主要是一个有政治内涵的地理名词;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推动了“中国”的地理范围扩大,周的文化和礼仪随之拓展;在这一过程中,百家争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儒家积极倡导道德教化,突出政治统治的文化色彩,如孔子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克已复礼”。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并实施仁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加盟品牌授权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储能系统购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人才培养合作造林协议3篇
- 2025年度老旧房屋漏水检测与赔偿专项协议3篇
- 2025年度股东退出与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服装租赁拍摄合同3篇
- 2025年度房地产公司合伙人项目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循环水养殖养鱼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体育场馆物业用房移交及赛事运营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年会活动宣传片制作服务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全册重难点知识
-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含答案
- 仪控技术手册-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典型条件表
- 《庆澳门回归盼祖国统一》主题班会教案
- 洗衣房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培训
-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XX小区春节灯光布置方案
- 《华为销售人员培训》课件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2023年版)》
- 诚信讲堂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信息技术综合分析试卷(一)(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