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计算机系统_第1页
第2章 计算机系统_第2页
第2章 计算机系统_第3页
第2章 计算机系统_第4页
第2章 计算机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系统第2章讲课人:***目录01现代计算机系统0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0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04操作系统05云计算知识导图

本章节通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方面去阐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重点讲解计算机的分类、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软硬件如何协同运行程序,以及未来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本章内容现代计算机系统第2章012.1现代计算机系统根据计算机性能不同,可以把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根据计算机的综合性能指标,结合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同将其分为:高性能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

高性能计算机也就是俗称的超级计算机,或者以前所说的巨型机,此类计算机往往有突出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数据处理(吞吐量)能力。目前国际上对高性能计算机的最为权威的评测是世界计算机排名500(即TOP500),通过测评的计算机是目前世界上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均堪称一流的计算机。TOP500超级计算机榜网址:/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93.015PFlops/每秒运行9.3015亿亿条浮点运算指令。2.1.1计算机的分类2.1.1计算机的分类高性能计算机

高性能计算机也就是俗称的超级计算机,或者以前所说的巨型机,此类计算机往往有突出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数据处理(吞吐量)能力。目前国际上对高性能计算机的最为权威的评测是世界计算机排名500(即TOP500),通过测评的计算机是目前世界上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均堪称一流的计算机。TOP500超级计算机榜网址:/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93.015PFlops/每秒运行9.3015亿亿条浮点运算指令2.1.1计算机的分类2.1.1计算机的分类2.1.1计算机的分类

微型计算机

简称微机,又叫做个人电脑,英文缩写PC(PersonalComputer)。目前微机已广泛应用于办公、学习、娱乐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在已普及。我们日常使用的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等都是微型计算机。现在的微机,计算性能已在10亿条指令/秒以上。2.1.1计算机的分类工作站工作站是一种高档的微型计算机,通常配有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显示器以及容量很大的内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主要面向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工作站主要是为满足工程设计、动画制作、科学研究、软件开发、金融管理、信息服务、模拟仿真等专业领域而设计开发的高性能微型计算机。2.1.1计算机的分类

服务器

服务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为网上多个用户提供共享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的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在服务器上需要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各种网络服务软件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等。服务器主要为网络用户提供文件、数据库、Web应用及通信方面的服务。2.1.1计算机的分类

嵌入式计算机

嵌人式计算机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的含义是说硬件实体往往需要嵌入到应用对象内部中,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空调、电饭煲、数码产品、手机、网络路由器等都采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2.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资源

通常将一个计算机系统的计算能力、存储容量、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吞吐量)和输入输出外设看作是该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很明显,这5种计算机系统中,硬件资源最丰富、性能最强的当属高性能计算机,而硬件资源和性能最弱的是嵌入式计算机。计算机的软件资源

计算机的软件资源,包括计算机系统上的各种程序、文档、数据、服务等,因此,我们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往往包涵着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这两个部分。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物理实体,相当于人的躯体,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上的程序、数据和文档的集合,相当于人的思想和灵魂。微机系统的组成2.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第2章0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以CPU为中心,CPU的负担很重,成为计算机速度提高的“瓶颈”;其次,CPU要频繁访问存储器,而实际CPU的速度要高出存储器几个数量级,存在CPU与存储器之间的“瓶颈”;同时,CPU执行命令时是串行的,并且由控制器集中控制,因此造成指令的执行效率低下。

对于这一问题,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者提出计算机的总线结构,即主机的各功能部件(CPU、内存、I/O控制器)之间通过总线相连接。2.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2.2.1CPU——解释执行指令的引擎

计算机如何理解和执行程序呢?这需要理解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机制。

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运算器有一个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和若干临时存储数据的数据寄存器,算术逻辑运算部件的两个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这些寄存器相连接,表示两个操作数和运算结果都可以由这些寄存器来存储。运算器的实现机理在第1章中已有介绍,本质上即由基本门电路实现的多位加法器(可实现加减法),以及由加法器进一步实现的各种复杂一些的算术逻辑运算,它们可被指令区分是做哪种运算。2.2.1CPU——解释执行指令的引擎

控制器中也有一些寄存器: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指令寄存器IR;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的程序计数器PC;存储器中的内容寄存器分别与运算器中的数据寄存器、控制器中的指令寄存器相连接,说明存储器中的内容既可送给(或来自)运算器,也可送给(或来自)控制器。那么究竟送给(或来自)谁呢?这需要控制。控制器中有一个信号发生器,专门产生控制信号以便控制各部件的正确运行:可以控制运算器中的数据寄存器接收来自存储器的数据,可以控制指令寄存器接收来自存储器的数据,可以控制运算器开始运算,可以控制存储器开始读或写工作,可以控制程序寄存器自动加一以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等。产生的控制信号有时间冲突怎么办?控制器中还有一个时钟与节拍发生器,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钟节拍下发出,即通过时钟与节拍控制,使控制信号有序地产生与发挥作用。2.2.1CPU——解释执行指令的引擎

当执行程序时,控制器会先命令内存,从中读取出来一条指令,通过PC的指示,从内存中取出的当前指令,暂存在IR中进行指令的分析;接着,CU用来分析指令所需要完成的操作,并发出各种微操作命令序列,用于控制计算机内的各个部件有条不紊的工作;最后通过CU按照分析的结果来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或者微操作命令,以实现该指令的执行结果。计算机就是按照PC的指示,不停地从内存中取出指令,放置在IR中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通过运算器的运算,完成指定的操作,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最后的指令全部执行完毕为止。2.2.2存储器—按地址自动存取信息的部件

1.寄存器

CPU内部有若干寄存器,每个寄存器可以存储一个字(少则一个字节、多则8个字节)。它和CPU采用相同工艺制造,速度可以和CPU完全匹配,但其存储容量却特别少,只能用于指令级数据的临时存储。

2.主存

主存也称为内存,由半导体存储单元组成,按其功能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它是一种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存储器,用于存放那些固定不变的、不需修改的程序,ROM必须在电源电压正常时才能工作,断电后,其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一旦正常供电,就能提供信息。另一类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它既允许读出也允许写入信息,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和数据。RAM也只能在电源电压正常时才能工作,所不同的是一旦断电,记录的信息将全部丢失。2.2.2存储器—按地址自动存取信息的部件

3.辅助存储器

又称外存储器、外存,主要用来长期存放计算机工作所需的系统文件、应用程序、用户程序、文档和数据等。计算机实际执行程序和加工处理数据时,外存中的信息需要先传送到内存后才能被CPU使用。外存储器的容量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大部分可以移动,便于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共享。计算机中的外部存储设备种类非常多,主要有光盘、硬盘、U盘、云存储等,不过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硬盘。从存储数据的介质上来区分,硬盘可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机械硬盘采用磁性盘片来存储数据,而固态硬盘通过闪存颗粒来存储数据。2.2.2存储器—按地址自动存取信息的部件4.存储体系

将性能不同的存储器整合成一个整体,使用户感到容量像外存的容量,速度像内存的速度,内存外存的成本又能满足用户的期望。现代计算机的存储体系2.2.3I/O设备—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显示器显示器属于输出设备,目前有:CRT,LCD(液晶)和PDP等离子显示器三种。由于CRT既笨重又耗电,等离子显示器尺寸大、价格过高等原因,LCD显示器目前成为主流。LCD主要性能指标有:响应时间、可视角度、点距、分辨率、刷新率、亮度、对比度等。

键盘和鼠标键盘和鼠标是微机系统的输入设备,它们负责将指令和信息输入到电脑中去。鼠标和键盘分为无线的和有线的两种。2.2.3I/O设备—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第2章032.3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是计算机应用的关键。所谓软件是指为了方便使用计算机和提高效率而组织的程序,以及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关于程序的功能和使用的有关文档。计算机安装的各种软件都有自身功能,软件种类不同,其特点也不同。一般可将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2.3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系统2.3.1系统软件具有代表性的系统软件有: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如CPU、内存空间、输入输出设备)和软件资源(如文件系统),以方便用户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并增强整个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为目的。它是最底层的软件,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软件并管理整个计算机的资源,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桥梁。缺少它,用户也就无法使用任何软件。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MacOS、Windows、Unix以及各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如Android)等。2.3.1系统软件

2、语言处理程序除了机器语言程序外,其他软件语言编写的程序都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执行。因此需要把用程序语言(包括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写的各种程序变换成可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这一转换是由翻译程序来完成的。翻译程序除了要完成语言间的转换外,还要进行语法、语义等方面的检查,翻译程序统称为语言处理程序,按照不同的翻译处理方法可分为三类: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2.3.1系统软件

(1)汇编程序

汇编程序是把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汇编程序输入的是用汇编语言书写的源程序,输出的是用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汇编语言的指令与机器语言的指令大体上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编写出的程序虽不如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简便、直观,但是汇编出的目标程序占用内存较少、运行效率较高,且能直接引用计算机的各种设备资源。源程序目标程序汇编汇编指令程序机器语言程序汇编程序的工作过程2.3.1系统软件

(2)编译程序编译程序(Compile),又称编译器,功能是将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目标程序。我们知道,源程序语言种类成千上万,从常用的C、Java、FORTRAN语言,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专用语言,翻译工作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将整个工作过程按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将源程序的一种表示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表示形式,各个阶段进行的操作在逻辑上市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编译程序的处理过程2.3.1系统软件

(3)解释程序解释程序是另一种语言处理程序,它将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作为输入,一个个的获取、分析并执行源程序语句,解释一句后就提交计算机运行,直接输出结果,并不生成目标程序。解释程序源程序原始数据运行结果解释程序的翻译过程2.3.1系统软件

3、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简称DBMS,是安装在操作系统之上的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Access、Oracle、SQLserver、SYBASE、DB2等。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2.3.1系统软件

4、服务程序服务程序是一类辅助性的程序,它提供一些常用的服务性功能,为用户开发程序和使用计算机提供了方便,像微机上经常使用的诊断程序、调试程序、编辑程序均属此类。2.3.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为满足用户不同领域、不同问题的应用需求而提供的那部分软件,它可以拓宽计算机系统的应用领域,放大硬件的功能。按用途划分,较常见的应用软件如下:1、办公软件计算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日常办公,微软开发的Office系列和金山开发的WPS系列办公软件,包含了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幻灯片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简单数据库的处理等方面工作的组件。这些组件协同使用,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办公的需要。2.3.2应用软件

2、各种工具软件常用的工具软件包括:杀毒软件、数据压缩软件、数据备份与恢复、多媒体播放软件、浏览器、聊天软件、下载软件等。例如:360安全卫士、WinRAR、Ghost、Thunder、暴风影音、QQ等。3、信息管理软件信息管理软件,是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提供数据处理及数据查询等相关功能的程序。这种软件一般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后台支撑,由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前台开发。例如:仓库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2.3.2应用软件

4、辅助设计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用于辅助设计的软件,一般适用于建筑、机械、电子、服装等方面的绘图设计。例如: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等。这种软件一般需要AutoCAD和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的支持。5、实时控制软件实时控制软件用于随时获取运行状态信息,并根据信息实施自动或半自动控制。较多用于工业控制、火力控制等领域。操作系统第2章042.4计算机的管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用于控制计算机(硬件)的软件(程序),是计算机底层的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调度、指挥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使其协调工作,没有它,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正常运行。它在资源使用者和资源之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的接口,同是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2.4计算机的管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所处的位置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它是这样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和可扩展的工作环境,从而在计算机与其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操作系统是最重要且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之一,是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心。其目标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操作系统的作用:1、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可通过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图形-窗口方式来使用计算机。如图分别为命令方式和图形-窗口方式。命令方式图形-窗口方式

2、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都含有多种硬件和软件资源。为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如处理机时间、内存空间、外部设备、数据和程序等,操作系统必须为用户承担起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任务。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3、扩展计算机的功能操作系统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多层系统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的一个软件包装。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能,而且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将裸机改造成为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的虚拟机和扩展机,为使用人员提供了一个更便于使用的计算机系统。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操作系统位于底层硬件和用户之间,是两者沟通的桥梁。主要任务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硬件资源有处理器、存储器、外部设备,软件资源以文件形式存在外存储器上。因此从资源管理和用户接口的观点上看,操作系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提供用户接口的功能。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1、处理机管理功能计算机系统中处理机(即CPU)是最宝贵的系统资源,处理机管理的目的是要合理地分配时间,以保证多个作业能顺利完成并且尽量提高CPU的效率,使用户等待的时间最少。例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内,一般都有多个任务同时存在,这些任务都是由处理机执行,而同一时刻处理机只能执行一个任务,需要将处理机的时间合理、动态地分配各个任务。操作系统对处理机管理策略不同,提供作业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例如,批处理方式、分时处理方式和实时处理方式。处理机管理包括: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进程调度。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1)进程的概念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进程能够申请和拥有系统资源,是应用程序的一次动态执行,具有生命周期。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Windows10系统某时刻的部分进程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进程有以下特征:①动态性:进程的实质是程序在多道程序系统中的一次执行过程,进程是动态产生,动态消亡的。②并发性:任何进程都可以同其他进程一起并发执行③独立性:进程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分配资源和调度的独立单位;④异步性:由于进程间的相互制约,使进程具有执行的间断性,即进程按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2)进程的状态进程执行时的间断性决定了进程可能具有多种状态。事实上,运行中的进程可能具有三种基本状态:就绪态、运行态、阻塞态。进程的状态和转换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3)多道程序设计

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指的是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启动进行计算的方法。也就是说,计算机内存中可以同时存放多道(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程序,它们都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从宏观上看是并行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中,并且都没有运行结束;从微观上看是串行的,多道程序轮流使用CPU,交替执行。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部件的并行性,现代计算机系统都采用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多道程序工作的示例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2、存储器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主要是针对内存的管理。虽然计算机硬件一直在飞速发展,内存容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仍然不可能将所有用户进程和系统所需要的全部程序及数据放入内存中,所以操作系统必须将内存空间进行合理地划分和有效地动态分配。有效的内存管理在多道程序设计中非常重要,不仅方便用户使用存储器、提高内存利用率,还可以通过虚拟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存储器。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存储器管理主要包括:(1)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由操作系统完成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管理,使程序员摆脱存储分配的麻烦,提高编程效率。(2)地址转换: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程序中的逻辑地址与内存中的物理地址不可能一致,因此存储管理必须提供地址变换功能,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相应的物理地址。(3)内存空间的扩充:利用虚拟存储技术或自动覆盖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4)存储保护:保证各道作业在各自的存储空间内运行,互不干扰。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虚拟内存空间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3、设备管理功能当用户程序要使用外部设备时,设备管理控制(或调用)驱动程序使外部设备工作,并随时对该设备进行监控,处理外部设备的中断请求等。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设备管理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磁盘管理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4、文件管理功能

以上三种管理都是针对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的管理。文件管理则是对软件资源的管理。为了管理庞大的系统软件资源及用户提供的程序和数据,操作系统将它们组织成文件的形式,操作系统对软件的管理实际上是对文件系统的管理。(1)文件和文件夹文件是一组有名称的相关信息的集合,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磁盘上,文件夹则是用来管理一组相关文件的集合。(2)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即在磁盘上组织文件的方法。也指用于存储文件的磁盘或分区,或文件系统种类。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NTFS、exFAT等。2.4.1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树形结构目录

存储体系、进程管理体系及任务-作业体系的建立为计算机执行更为复杂、多样化的程序提供了可能,而CPU速度的不断提高,也为其能并行地执行多个任务、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提供了可能。而这一切都要依赖操作系统对CPU所实现的有效管理,它扩展了硬件的功能,在同一时刻,内存中会有多个进程存在,而CPU只有一个,如何由一个CPU执行多个进程呢?CPU要执行哪一个进程呢?2.4.2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协同

1.分时调度策略操作系统可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即一个CPU可执行多个进程。怎样让所有进程(及进程相关的用户)都感觉到其独占CPU呢?人们发明了分时调度策略,即把CPU的被占时间划分成若干段时间,每段间隔特别小,CPU按照时间段轮流执行每一个进程,从而使得每个进程都感觉其在独占CPU.这就是典型的分时调度思维,它有效地解决了单一资源的共享使用问题。2.4.2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协同

2.多处理机调度策略

分时调度策略解决了多任务共享使用单一资源的问题,如果任务或计算量很大,能否用多CPU来协同解决呢?答案是可以的。可以将一个大计算量的任务划分成若干个可由单-CPU解决的小任务,分配给相应的CPU来执行,当这些小任务被相应的CPU执行完后再将其结果进行合并处理后形成最终的结果返回给用户,这就是典型的多处理机调度策略,采用分布式或并行的方式来求解大型计算任务相关的问题,例如典型的“线程”即描述类似这种小任务的一个程序,多线程技术可控制多个计算机(或嵌入式自主设备)协同地进行问题求解。2.4.2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协同2.4.2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协同2.4.3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息息相关。操作系统的发展就是一部解决计算机系统需求与问题的历史。从无操作系统计算机到脱机输入,输出,在后来的单道批处理系统到多道批处理系统,再到分时系统,实时系统,操作系统在不断飞速发展。2.4.3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批处理系统这种方式通常是把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输入到磁带上,并在系统中配上监督程序(Monitor),在它的控制下使这批作业能一个接一个地连续处理。其自动处理过程是:首先,由监督程序将磁带上的第一个作业装入内存,并把运行控制权交给该作业。当该作业处理完成时,又把控制权交还给监督程序,再由监督程序把磁带(盘)上的第二个作业调入内存。计算机系统就这样自动地一个作业一个作业地进行处理,直至磁带(盘)上的所有作业全部完成。批处理操作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系统和多道批处理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不具有交互性。2.4.3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2、分时系统

20世纪70年代前后,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分时系统与多道批处理系统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能差别,它能很好地将一台计算机提供给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这类系统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它将CPU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片段(称为时间片),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每个终端用户服务。由于时间间隔很短,每个用户的感觉就像他独占计算机一样。分时操作系统典型的例子就是Unix和Linux的操作系统。2.4.3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3、实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保证在一定时间限制内完成特定功能的操作系统,要求对外部请求在严格时间范围内做出反应,具有高可靠性和完整性,其主要特点是资源的分配和调度首先要考虑实时性然后才是效率。实时操作系统有硬实时和软实时之分,硬实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操作,这是在操作系统设计时保证的;软实时则只要按照任务的优先级,尽可能快地完成操作即可。我们通常使用的操作系统在经过一定改变之后就可以变成实时操作系统,如微软的WindowsNT或IBM的OS/390本身具有实时系统的特征,即使不是严格的实时系统,也能解决一部分实时应用问题。2.4.4典型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种类相当多,各种设备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分为智能卡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传感器节点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多处理器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大型机操作系统。按照操作系统应用领域,可分为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按照操作系统所支持用户数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如MSDOS、OS/2.Windows)、多用户操作系统(如UNIX、Linux、MVS);按照操作系统源码开放程度可分为开源操作系统(如Linux)和非开源操作系统(如MacOS、Windows);2.4.4典型操作系统

按照操作系统硬件结构可分为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WindowsNT、OS/2warp)、多媒体操作系统(Amiga)、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等;按照操作系统环境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如MVX、DOS/VSE)、分时操作系统(如Linux、UNIX、XENIX、MacOS)、实时操作系统(如iEMX、VRTX、RTOS,RTWINDOWS);按照操作系统存储器寻址宽可以将操作系统分为8位、16位、32位、64位、128位的操作系统。早期的操作系统一般只支持8位和16位存储器寻址宽度,现代的操作系统如Linux和Windows7都支持32位和64位。2.4.4典型操作系统DOS操作系统DOS2.4.4典型操作系统MacOSMacOS2.4.4典型操作系统

Windows

Windows2.4.4典型操作系统LinuxLinux2.4.4典型操作系统麒麟操作系统麒麟2.4.4典型操作系统鸿蒙鸿蒙未来计算机系统第2章05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形成系统对存储器的过分依赖。如果存储器件的发展受阻,系统的发展也将受阻。指令在存储器中按其执行顺序存放,影响系统执行的速度。存储器是按地址访问的线性编址,按顺序排列的地址访问,利于存储和执行的机器语言指令,适用于作数值计算。但是高级语言表示的存储器则是一组有名字的变量,按名字调用变量,不按地址访问。机器语言同高级语言在语义上存在很大的间隔,消除语义间隔成了计算机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2.5.1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局限性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是为算术和逻辑运算而诞生的,目前在数值处理方面已经到达较高的速度和精度,而非数值处理应用领域发展缓慢,需要在体系结构方面有重大的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型结构属于控制驱动方式。它是执行指令代码对数值代码进行处理,只要指令明确,输入数据准确,启动程序后自动运行而且结果是预期的。一旦指令和数据有错误,机器不会主动修改指令并完善程序。而人类生活中有许多信息是模糊的,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是不能预期的,现代计算机的智能程度无法应对如此复杂的任务。2.5.1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局限性

1.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近几年来人们努力谋求突破传统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局限,各类非冯·诺依曼体系计算机的研究蓬勃发展:

(1)对传统冯·诺依曼机进行改良,如传统体系计算机只有一个处理部件是串行执行的,改成多处理部件形成流水处理,依靠时间上的重叠提高处理效率。

(2)由多个处理器构成系统,形成多指令流多数据流支持并行算法结构。

(3)否定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