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5水的组成 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原卷版)_第1页
第1章 5水的组成 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原卷版)_第2页
第1章 5水的组成 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原卷版)_第3页
第1章 5水的组成 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原卷版)_第4页
第1章 5水的组成 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科学七下培优题库第1章5水的组成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2018八上·杭州期中)2016年夏天,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

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

我们可以利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B.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温度

C.

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3.(2018八上·长兴期中)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

图中表示的是氢分子

B.

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

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

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4.(2018八上·杭州期中)“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

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5.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B.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6.(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7.(2018八上·杭州月考)如图是书上水电解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水分子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

B.

一个水分子种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

水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的8.(2019八上·义乌月考)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由此实验可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

实际测得A试管中气体和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

C.

理论上若得到4g氢气,可同时得到2g氧气

D.

与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9.(2018八上·绍兴期中)如图是电解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B.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

C.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的D.

生成的两种新分子个数之比为2:110.(2019八上·吴兴期末)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不向水中丢垃圾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

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11.(2018八上·湖州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A.

水电解是化学变化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D.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2.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而实现的

B.

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

C.

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变成生活用水

D.

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能导致水体污染13.(2018八上·杭州期中)杭州地处中国沿海地区,水资源应该比较丰富。但我们却强调节约用水,否则也会陷入水资源匮乏的境地。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

杭州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不多

B.

杭州用水主要取自钱塘江,一旦钱塘江被污染,很难找到替代水源

C.

杭州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而地下水资源不丰富

D.

杭州工业发达,用水需求不断增长14.(2017·浙江竞赛)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B.

河流、淡水湖泊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C.

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

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15.(2020七下·奉化期末)水资源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随手关闭水龙头

B.

少量垃圾可随处倾倒

C.

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16.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

可以卖钱,增加经济收人

B.

回收电池中的石墨

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17.

江苏省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下列行为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A.

分类回收垃圾

B.

使用太阳能路灯

C.

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

D.

直接排放废水​18.(2019八上·余杭期中)根据水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B.

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C.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D.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19.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

南方地多水少

B.

南方地多水多

C.

北方地多水少

D.

北方地少水少20.导致我国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水资源数量本身有限②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工农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大增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水资源污染严重⑤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浪费现象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二、填空题(共9题;共41分)21.

水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请你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1)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2)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3)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自身做起,生活中你能做到的节水方法是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22.如果一个水龙头1s滴一滴水,平均20滴为1mL,则一昼夜滴水________L。23.(2020八上·嘉兴月考)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B是________,电源a端为________极。(2)验证气体A的方法是________;该气体具有________性(填“助燃”或“可燃”)。(3)写出电解水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24.下表为某市三条内河和自来水水温、pH、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五项常规指标的测定数据及国家III类水标准.釆样地点水温(℃)pH溶解氧(mg/L)氨﹣氮(mg/L)高锰酸盐指数(mg/L)甲河19.76.292.5494.9115.776乙河19.05.944.9023.3428.243丙河18.66.038.8240.9115.332自来水18.06.3110.1960.1491.420Ⅲ类水标准6~9≥3≤1≤6(1)与国家Ⅲ类水标准对比,________河中所有的指标都合格;(2)在相同的条件下,用三条河的河水分别培养泥鳅,在不同处理时间段河水对泥鳅红细胞某项指标的影响率如图.分析该图可知,________河的河水对泥鳅红细胞的某项指标影响最大;(3)河水中溶解氧下降可能产生的后果(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2019八上·余杭期中)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1)电解水的实验如图1所示,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填“A”或“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2)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2所示,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26.(2020七下·慈溪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在图中的电源上A是________极(填“正”或“负”)(2)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________(填“小”或“大”)。(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27.(2017八上·温岭期末)水通直流电后,在接电源正极的电极上产生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在另一极产生能用火柴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这个实验能说明水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8.(2020八上·苍南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如图为水的电解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所收集的气体具有化学性质为________。(2)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下所示:步骤②超滤膜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仪器有滤纸、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净化后的饮用水属于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请列举一条在家中或学校里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________。29.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1)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季节分配上________季多,________季少。(2)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3)已通水的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________水库引水,向北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简称)京、津等沿线城市供水。该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4)黄冈市地处长江中游,其辖区内的耕地以________(水田/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3题;共19分)30.(2018八上·杭州期中)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将“五水共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1)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不相符的是___

____。A.禁止直接排放生活污水B.大量使用洗涤剂

C.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D.及时拧紧水龙头(2)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枚硬币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___

____。

A.蒸发B.过滤C.沉淀D.蒸馏(3)若发生地震、洪涝等大的灾害,用小科的方法获取的水量是不够的。灾民用以下几个步骤可将已通过自然沉降滤去泥沙的河水转化为饮用水,其处理过程为:①加入明矾、②加入漂白粉、③静置沉淀、④加热煮沸.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31.电解水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1)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验证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2)某次实验中,将10克10%的稀硫酸倒入盛有90克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得A溶液,则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2.(2018九上·萧山期中)为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开展“五水共治,美我杭城”的活动,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利用五一假期到农村进行了水质污染调查,调查时发现一些池溏底部经常冒出一些气泡。为了弄清这种气体的成分,他们决定开展一次科学探究活动。(1)他们用随身携带的饮料瓶按照下图甲设计的方法收集了一瓶气体,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2)为了方便地取用瓶中的气体,可用水将瓶中气体排出,因此他们在饮料瓶(如图乙)上接一个注水装置。在图丙A,B,C在个注水装置中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3)查阅资料可知,这种气体是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将这种气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各步骤中反应或吸收均完全),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仅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得,该气体中一定有的是________。(4)“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下列哪些行为与“五水共治”活动相违背___________________A.在户外活动中产生的垃圾不能随意丢弃或焚烧

B.洗手时尽量把水龙头开大一点

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保护绿色活动

D.禁止在水源处或生活区修建养猪场(5)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A.pH=1.3的工业废水

B.pH=4.5的雨水

C.pH=7.0的蒸馏水

D.pH=7.3的矿泉水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1分)33.下面左图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面右图是课本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2)与右图装置相比,用左图装置进行该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________。34.如图所示,实验Ⅰ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1)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___.(2)实验Ⅱ间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为________,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用________检验.当b中产生10mL气体时,则a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