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上下册高频考点总结_第1页
初中化学上下册高频考点总结_第2页
初中化学上下册高频考点总结_第3页
初中化学上下册高频考点总结_第4页
初中化学上下册高频考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上下册高频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串讲

命题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谊知识梳理

类型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宏观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卷生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仄变」

微观变化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一般是分子间间隔的改变

成新的分子

颜色改变、产生气泡、生成沉淀、物质三态(固、液、气)之间

伴随现象

发光、放热、吸热等的转化或形状、大小的改变

判断依据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特别提醒】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后同)是化学

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瓦斯爆炸属于屿变化,轮胎爆炸属于物理变

化:

c.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压泾发生了化学变化。

命题点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S知识梳理

一、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类型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

概念

性质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固、液、气)、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

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

内容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腐

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

蚀性等

导电性、导热性等

判断依据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二、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决定

性质5士用途

反映

命题点3常见仪器的识别和用途

知识梳理

L反应容器

(1)能直接加热

(2)隔石棉网加热

2.加热仪器

ft

酒精灯

3.储存仪器

旦D

广口瓶,细口瓶.集气瓶,

用于收集或

用于盛放用于盛放滴瓶

固体药品液体药品储存少量气体

4,计量仪器

不能作反

应容器

S.过滤、分离、注入溶液的仪器

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夹持仪器

铁架台试管夹珀埸钳

7.取用仪器

银子药匙胶头滴管

8.其他仪器

玻璃棒水槽玻璃导管

命题点4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S知识梳理

一、基本实验操作

1.取用原则

取用原则具体要求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

安全原则(“三不”)

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

节约原则(用量)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

只施满试管底部即可

取用原则具体要求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

剩余药品处理原则

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特别提醒】闻药品气味时,打开瓶塞,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

飘进鼻孔。

闻药品的气味

2.固体药品的取用和称量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仪器有:药匙、纸槽、镣子。取用时瓶塞须倒

放,防止污染药品。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密度较大的块状或金属颗粒状药品用银子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立)。

②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2)固体药品的称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精确度:托盘天平可用于粗略称量,能精确到或0.2g。

②使用要领(一调、二放、三要):

一调:称量前,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游码归零,指针在刻度盘中央)

二放:称量时天平左右两个托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易潮解、有腐蚀性的

药品(如氢氧化钠)要放在玻璃器皿(如盘杯或表面皿。中称量

三要:要,•左物右码7要“先大后小”,要"用蹑子夹取祛码或移动游码''

③误差分析:样品质量=祛码质量+游码读数,将祛码放在左盘,未使用游码时

,称取的质较(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后同);使用游码时,称取的质量

偏小。

3.液体药品的取用和量取

液体药品常保存在细口瓶中。

(1)取用较多液体时直接倾倒

/氏一标签朝向手心,以防流出

的药品腐蚀标签

--------瓶口紧挨试管口

---------试管稍稍倾斜

。------瓶塞应倒放在桌面匕

(2)取用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直接滴加

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中的

空气在试剂外挤出

使用时保持胶帽在上,用后

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

滴管应垂直悬空于试管口正上方

【特别提醒】注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

b.与滴瓶配套的滴管用完后正更冲洗,应直接放回原瓶。

c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吸取其他试剂。

(3)取一定量液体时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①量筒的选择:尽量选择量程比量取液体体积稍大或相等的量筒,以减少误差。

②量取液体与读数方法「芒正衿为归国、启6.拉H缶

洛X首先向重商内倾倒液体,在接近所

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一滴加至刻

I度线

词LJ/-读数时量筒应放平,视线与液体

H岗-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特别提醒】儿量取液体体积时,若量取48mL的水,应选用50mL(选填“1。

mL”“50mL”或“100mL”)的量筒。

b.分析下列量筒读数方式,判断相对于实际读数,图示读数偏大还是偏小:

仰视俯视平视液面最高处

读数偏小读数偏大读数偏大

4.酒精灯及其使用方法

外靖

内焰

焰心

酒精灯点燃酒添加熄灭酒

的灯焰精灯酒精精灯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

时应使用外焰加热;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上。

(2)①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或燃着的木条引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洒精灯去引燃

另一只酒精灯。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血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④万一碰倒燃着的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

抹布扑盖。

5.物质的加热

(1)固体的加热

l试管口B§向下倾斜,是为了

防止」有冷凝回流.使试管炸裂

加热时先均匀预热.目的是防止

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液体的加热

试管应与水平方向成起_______

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液体的

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充积的§

b-f•应提在试管夹的长柄处1

.试管夹应夹持在距试管口约3处

应用酒精灯的外起加热

【特别提醒】足试管外壁应保持正量;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

上、取下;C.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6.仪器的连接

(1)连接玻璃管和橡胶塞(图/)、胶皮管(图b):先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

准橡胶塞上的孔(或胶皮管)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2)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图c):手握橡胶塞,将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

可把容器放在桌上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⑴检查时间:一般在装置连接好之后,装入药品之前。

(2)检查方法:先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壁,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8.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洗涤方法: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2)洗净的判断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

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9.溶解

(1)仪器:烧杯、玻璃棒。

(2)操作要点:溶解时,依次将被溶解物质、水倒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直到完全溶解。

【注意】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质。

10.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1)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2)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b.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乩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b.玻璃棒的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c.漏斗下端的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

【特别提醒】若未使用玻璃棒,出现的后果可能是滤纸被损坏或液体溅出,导致过

滤失败。

1L蒸发一提取溶质

(1)仪器: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2)操作要点:

a.在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因

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b.出现较多S固体时停止加热o

c热的蒸发皿应用用摒钳夹持,放在石棉网上。

12•浓硫酸的稀释

不断搅拌

将当巡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

13.测定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读出该溶液的pH。

【特别提醒】pH试纸不可直接伸入待测液中,否则会污染试剂。

b.若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使碱性溶液测得

的川褊小,酸性溶液测得的nl偏大。

c.用pH试纸测得的结果为整数。

【总结】玻璃棒在各实验操作中的作用

实验操作作用目的

固体溶解搅拌

稀释浓硫酸搅拌加快散热,防止液体沸腾外溅

过滤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蒸发

转移将晶体从蒸发皿中转移到纸上

二、实验室安全

1.化学实验操作中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浓酸:加碳酸氢钠溶液一用水冲洗一用抹

浓酸、浓碱洒到实验台上布擦干

浓碱:加稀醋酸一用水冲洗一用抹布擦干

浓酸:用大量水冲洗一涂3%〜5%的

浓酸、浓碱溅到皮肤或衣服上碳酸氢钠溶液

浓碱:用大量水冲洗T涂硼酸溶液

2.常见危险化学品标志

易燃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

爆炸品有毒品腐蚀品

第二单元知识点串讲

命题点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隹知识梳理

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主要用途

①用作保护与(如食品包装袋、灯泡填充气、焊接金

氮气(N2)78%

属)T化学性质不活泼

(最大)

②制造化肥和硝酸

①供给呼吸(如医疗、飞行、登山、潜水等)

氧气(。2)21%

②支持燃烧(如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一助燃性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

主要用途

①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一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稀有气体0・94%②氮气填充探空气球一氯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

③制造电光源(如霓虹灯)->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①灭火一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CO)

2②光合作用原料

0.03%

③人工降雨(固态CO,)一升华吸热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特别提醒】空气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二、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污染物及造成的危害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又称飘尘)和臭氧等,它们可用

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API。

(2)造成的危害

①雾霾、霾(灰霾)是由可吸入颗粒物(如PM”一粒径小于2.5pim的颗粒物)、烟

、粉尘等造成的。

②酸雨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如N€)2(合理即可)等)造成的。

【特别提醒】也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置,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防治措施

污染物主要来源防治措施

化石燃料的燃烧(烟气、粉尘、使用清洁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推广使用

SC>2等)脱硫煤等

NO2>

工业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等,减少有害物质

工业废气(SC)2、CO、NO?等)

的排放

植被破坏引起的沙尘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提高空气的自净能力

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秸秆还田,垃圾分类处理

命题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S知识梳理

1.实验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独h_,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

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量」的体积,从

而粗略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药品:红磷(足量)、水。

3.实验装置

,反应原理:4P+5O,二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2)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

1

气总体积的g。1

6.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5O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且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7.误差分析

误差原因

①红磷的量不足

小于五

②装置气密性不好,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

分之一

③集气瓶没有冷却到温一,就打开弹簧夹

大于五①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受热气体顺着导管塞出—

分之一②燃烧匙伸入过慢,使装置内的气体J地

8.红磷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

(1)在空气中容易点燃,所以不能选用细铁丝替代红磷。

(2)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所以不能用镁条(与空

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均能反应)替代红磷。

(3)反应生成物为固体或生成的气体易被装置内溶液吸收,所以用硫粉替代红磷时

应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NaOH溶液。

翕❽----创新

9.装置的改进

(1)改进的原因: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会使测量结果

偏大

(选填“偏大堂匕偏小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2)改进的思路:在实验过程中不打开装置,使装置始终保持密闭,如下图:

电热丝

红磷

(2017铁岭)

图①图②

10.实验方法的创新

设计原则: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从而使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体积减小,

减小量即为氧气所占体积。

R细铁丝

上二「空气

浸有饱和食S

,盐水的纸袋,水酒一植物油

三装毛一蒸馅水

粉.活性炭粉

(2017东营)(2017烟台)

图④图⑤图⑥图⑦

图④⑤⑥:利用铁生锈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为了提高反应速率,通常会加入活

性炭和食盐水;

图⑦:利用铜丝氧化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刚开始加热时,注射器活塞向右运

动,冷却至室温后,活塞最终停留在】】】的Z®L(填“左侧”或“右侧”)。

命题点3氧气的性质

。知识梳理

一、物理性质

色、味、态溶解性密度三态变化(颜色)

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T液体(淡蓝

不易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

气体略大色)一固体(淡蓝色雪花状)

二、化学性质

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

支持燃烧(如图),但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不条

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

2.常见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物质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图示

儿在空气中:木炭红热,无烟,无焰

b.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木炭

c.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4CO2;

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O23~2CO;

物质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图示

乩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

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硫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化学方程式S+O2/^SO2B—硫

d.注意事项: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的

目的是「吸收生成的防止污染空气

物质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图示

人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产生大量的B1,

红磷放出热量

红磷,冷—

b.化学方程式4P+5O2=^=2P2OS

a,在空气中:只能红热

b.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羊色固体

细铁丝c.化学方程式3Fe+2€>2"丝FeO4

d.注意事项: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底部铺一层细沙

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瓶

底炸裂

物质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图示

a.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镁条

镁条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JBL色固体

「,

b.化学方程式2Mg+6上-2NIgO

儿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产生超色火

焰;三者燃烧时都放热

氢气、一

b.化学方程式:

氧化碳、

氢气燃烧2Hz+Oz」里2H2。

甲烷

氧化碳燃烧2CO+a」至2c。2

卢燃

甲烷完全燃烧CIL+2O2^C、O2+2I1O

【总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剧

烈程度不同,原因是氧气浓度不同。

【特别提醒】“,烟”和“雾”的区别: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烟是悬浮在空气

中的固体小颗粒;

b.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结论),如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而不是四氧化

三铁;

C描述物质燃烧现象的格式:是否剧烈燃烧+产生火焰、光的颜色+是否放热+生

成物的色、态、味。

命题点4氧气的制取

国知识梳理

一、工业制取

力口压

降通液态升温广氮气I利用液氮和液

空气空气匚液态氧.氧邂豆不同

二、实验室制取

1.制取氧气的原理及装置

实验氯酸钾和二氧化镒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钵

高锌酸钾

药品二氧化锌起.催化作用

反应

2KMIIO4=^=hiMuOi+MuO^+O:t2KQ6等2KQ+3CM2HZO2=^=2H2O+O2t

原理

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

]棉花长期

发生酒*4隹。漏斗

精形&

装置灯

券架台>

收集

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一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装置拓展】下列发生装置也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优点是可以控制

反应速率。

:

•.!

2.操作步骤(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

查: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实验装置;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

收:收集氧气;

离:撤离导管;

熄:熄灭酒精灯。

3.验酒与检睑

带火星

的木条带火星

1=x的木:力

图1图2

(1)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如图1)

I、妗眸方注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痴因八

4.操作要点

⑴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

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实验室加热高钵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铳酸

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簧,堵塞导蕾°

(3)用H?。?溶液制。2应注意长颈漏斗末端须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形成液封,防止

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

(4)用排空气法收集。2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目的是充分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

O

(5)用排水法收集O?时,当观察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可以开始收

集。2;当观察到集气瓶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6)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和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

撤离导管.曰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讲入试管,他试管炸裂一

(7)若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二氧化镒中(用“过氧化

氢溶液”“二氧化钵”填空)

5,多功能瓶的使用

aLhmTF3n

患—水rn

图1图2图3

(1)排水法收集气体(图1)

气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进入集气瓶中会聚集到一(选填“上”或"下”)方空间

,所以气体应从图1的」(选填或"b”)端进入。

(2)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图2)

①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1%、。。2),进入集气瓶中会聚集到下(选填"上''或”

下”)方空间,所以气体应从图2的一(选填飞"或“d”)端进入。

②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进入集气瓶中会聚集到上(选填"上”或“下,方空

间,所以气体应从图2的二1_(选填或"d”)端进入。

(3)净化或干燥气体(图3)

集气瓶中盛放的是除杂或干燥试剂,气体要通过试剂才能达到除杂或干燥的目的,

所以气体应从图3的m(选填、】/或"n”)端进入。

03

第三单元知识点串讲

命题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

以知识梳理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1)水、常见的气体(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是由分子构成的。

(2)金属(如铁、汞等)、金刚石、稀有气体是由国—构成的。

(3)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是由离子构成的。

二、构成物质的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1.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图1水蒸气液化图2水通电分解

(1)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水蒸气液化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

生变化(如图1)。

(2)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裂成」旺,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如图2)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

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

<立M

联系

/分裂\

分子■—,A原子

构成

命题点2微粒的性质及探究

讨知识梳理

1.用微粒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

微粒的性质举例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63,1滴水中大约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有L67X1021个水分了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且温度

一畦春韭绿一土里稻花香;满架蔷薇一院香;好酒

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

不怕巷子深;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越快

微粒的性质举例

分子间有间隔热胀冷缩、水的三态变化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1)实验过程及装置

酚酿卜浓氨水

J「溶液

1少量n中烧

20mL小杯中的溶液

蒸馅水BUJIs三三」

(2)实验现象:图n中烧杯溶液不变色;图HI中试管内溶液变红;图IV中A烧

杯中溶液里匚,B烧杯中溶液不变色。

(3)实验结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实验分析:大烧杯的作用是防止氨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或使

分子局限在一定空间内运动,增大浓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❹®醺❸一创新

(5)实验装置的改进

①改进的原因:浓氨水有毒,对眼、鼻、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实验中大烧杯

内空间大,观察到明显现象所需的时间长。

②改进的思路:a.将实验放到密闭容器中;b.选择容积稍小的仪器,如下图:

湿润的红色先滴入再滴入

浓氨水石蕊试纸浓氨水r浓盐酸

浸有酚配

溶液的白一集气瓶

无色酚岷溶液纱布

-小瓶盖

滴有浓氨水的棉花

滤纸条酚酰溶液

考向2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9.(2015株洲9题2分)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

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

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蘸.有浓氨水的棉球蘸有浓盐酸的棉球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B.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C.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D.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命题点3原子结构及微粒结构示意图

U知识梳理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质子(带正电)

(带正电)1中子(不带电)

原不

-核外电子(带免电)

数量关系: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

二、原子结构示意图

r-n-弧线表示电子层

表示质子数

数字表示各层电子数

表示原子核产表示漏处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

a.判断得失电子的趋势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氨除外)易失去电子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到电子

b.相对稳定结构的判断

主要看最外层电子数是否为8(只有1个电子层时为2),等于8的是相对稳定结构,否

则不是相对稳定结构。

c.判断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晶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对于原子而言,最外层电子数

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氢、氢除外)。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石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

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2.计算公式[_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r一个碳12原子质量x击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3.相关数量关系

近似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特别提醒】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四、离子

L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分类

种类形成所带电荷举例(写化学符号)

原子(或原子团)钠离子Nn+,

阳离子正电荷

失电子形成镂根离子NHJ

原子(或原子团)氯离子,

阴离子负电荷

得电子形成硫酸根离子so/・

3.离子符号的表示及意义

「乩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了电性和所带电荷数

(1)表示方法-b.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_c.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

(2)意义

2MgJ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a表示2个镁禺子

五、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微粒离子

区别与联索原子

阳离子阴离子

©)}

领沙

结构示意图kip281

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V核

构成微粒间的关系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外电子数

正负

电性不显电性带_____电带_____电

微粒离子

区别与联宗原子

阳离子阴离子

用元素符号表示,用离子符号表示,用离子符号表示,

粒子符号表示法

如Na如Na+如S2一

得电子区工得电子、用向工

相互转化关系阳离子,失电子'原了,失电子,阴离子

命题点4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258识梳理

一、元素

L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不同元素的本质区

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特别提醒】作同种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一定相同,而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

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a+和NH4+。

b.同种元素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和臊3+。

c.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表示微观

意义,如2Mg表示2个镁原子。

由“补钙”“补铁,,等均是从宏观方面描述物质的组成,这里的钙、铁指的是元素。

2.符号

(1)书写规则: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2)书写注意事项

①只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用四线三格规范书写前20号元素的符号:

氢氮锂被硼碳氮氧氟敏

H~HeLi_BT^B-C~N~~O~F~NF

钠镁铝硅磷硫氯氮钾钙

NaMgAl~~P~SClAr-KCa

(3)意义

卢74表示一种元素(如Fe元素)

玄气表示一种物质(如铁单质)

意义-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分类

「金属元素:,哮”字旁(“汞”除外)

元素-非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石”字旁

L(包括稀有一液态非金属:力"字旁

气体元素)L气态非金属:,,气,,字头

4.地壳中元素含量

前五位分别为氧(。)、硅(Si)、铝(Al)、铁(Fe)、钙(Cn);

人体中元素含量:含量最多的元素是W,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萼3。

—、兀素周期表

L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

以氧元素为例:

//\

原子序数-80-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16.00/元素名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1869年,俄国化学家列去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1A0

1H2He

1氢氨

1.008HAIHAIVAVAVIAVIIA4.003

3Li4Be5B6C7\809F10Ne

2锂钺硼碳氮氧氟家

6.941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18

11Na12Mg13AI14Si15P16S17CI18Ar

3钠镁铝硅磷硫氯氮

22.9924.3126.9828.0930.9732.0635.4539.95

1〜3周期的元素周期表

(1)周期和族: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每一个纵行

叫做一个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8、9、1U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2)排布规律

①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型司_;

②同一周期(除第一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由1逐渐增至8,元素种类由

金属元素T非金属元素一稀有气体元素;

③同一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加。

第四单元知识点串讲

命题点1水资源及其保护措施

S知识梳理

一、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

人均水量很少。

二、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措施

生活上:乩使用节水器具;b.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等。

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

e国家节水标志

工业上: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水体污染及防治措施

污染源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未经处理的废水的任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

意排放)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

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使用)

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第五单元知识点串讲

命题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验证

S知识梳理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上和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O

【特别提醒】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广化学反应”是前提d质量守一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々适用于物理变化。

(2广参加反应”是基础。概念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参加

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如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能算在内。

(3广质量总和”是核心。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计算时不

能漏掉任何一项,气体、沉淀也应考虑在内。

(4广质量守恒”是目的。此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

分裂,重新组合、聚集成、

O0"1>

2.实质: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3・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年犍锹理成物的立质鼠均不变

-宏观一元素种类不变

L元素质量不变

六个“不变〃一

r原子种类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