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知识板块整正当第1页专题十一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第2页-3-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一
哲学与详细科学1.(·江苏卷,26)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96%。科学家预计,假如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认识,人类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一样。材料蕴含哲学道理是()A.详细科学进步推进哲学发展B.哲学能够锻炼人们思维能力C.哲学为详细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哲学与详细科学关系,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能力。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突破性认识,将改变人们宇宙观,说明详细科学进步推进哲学发展,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是哲学作用,不符合题意;D项是哲学基本问题,与材料无关。答案解析关闭A第3页-4-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二
哲学产生、哲学与时代、哲学作用2.(·江苏卷,2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团聚、国家统一、社会友好。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尚圆”思维,考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美好追求。由此可见()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②传统文化含有鲜明民族性③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知识点是传统文化特点、哲学智慧起源,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中国“家国一体”思想表达了传统文化含有民族性,②正确。人们在家庭团聚和国家统一中总结出“家国一体”思想,可见哲学源自实践,④正确。材料只强调认识形成,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反作用,排除①。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真正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排除③。答案解析关闭C第4页-5-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3.(·天津卷,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课时说:“哲学很主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么,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么。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科学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物质力量D.哲学探究是世界本质和普遍规律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哲学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学说,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排除A项。哲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精神力量,不选C项。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之所以强调哲学主要性,是因为哲学探究是世界本质和普遍规律,故选D项。B项与题干不组成因果关系,舍去。答案解析关闭D第5页-6-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三
世界观与方法论4.(·山东卷,34)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哲理是()A.联络是普遍和无条件B.有什么样世界观就有什么样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社会意识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联络是有条件,不是无条件,所以A项错误。C项不属于“哲理”。材料中廉耻观念属于社会意识,题干中古语表达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没有表达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决定作用,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意思是说人假如没有廉耻观念就会什么都敢据为己有、什么坏事都敢做,说明人观念影响着自己行为,表达了有什么样世界观就有什么样方法论,所以选B项。答案解析关闭B第6页-7-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第7页-8-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一)哲学内涵第8页-9-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二)哲学基本派别第9页-10-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第10页-11-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三)哲学发展史上两个对子第11页-12-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2页-13-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1.(·天津卷,4)天津市蓟州区郭家沟,东临梨木台、西邻九山顶,以前主要靠种庄稼,村民收入不高。以后,伴随乡村旅游升温,当地依靠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请教授对村子进行规划,提升改造农家乐,吸引来大量游客,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沟成功转型表明()A.教授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力量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一个地方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D.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本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主要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了解和利用知识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郭家沟是怎样结合本身情况搞乡村旅游。郭家沟以前村民收入低,以后结合本身情况,经过乡村旅游,提升改造农家乐,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村民增收,这表明科学发展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本身优势,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C项说法错误。答案解析关闭D第13页-14-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2.〔·天津卷,1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方式。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成功并购含有经典意义。年该集团依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本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订了完备方案。遵照国际商业规则,利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启示。第14页-15-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答案:①吉利集团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本身条件,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吉利集团经过恰当选择对象,科学制订方案,从而成功实施并购,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能动作用。③吉利集团遵照市场规则,成功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解析:该题以“海外并购”为背景,考查唯物论主干知识。作答时,首先,要明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关系原理;其次,要依据材料内容紧紧围绕原理展开分析;最终,将材料和原理相对接后,整理出答案。第15页-16-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二
发挥人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3.(·浙江选考卷,26)为主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哲学道理有()①运动是物质固有根本属性②生态环境改变发展有它固有规律③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前提④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价值追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经过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考查相关规律知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认可并尊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按规律办事表达,②④符合题意。题干未包括物质和运动关系,①不选。“改造规律”说法违反规律客观性,排除③。答案解析关闭D第16页-17-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4.(·全国Ⅱ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布署与动向,依据敌我双方力量改变,寻找敌方微弱步骤,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奥秘在于()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停改变情况决定军事布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知识,意在考查调动和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毛泽东用兵如神奥妙在于调查研究,在尊重战争规律基础上,把握全方面、改变客观实际,故选①③。尊重客观实际是人们行动出发点,舍去②。④夸大了人主观能动性,不选。答案解析关闭B第17页-18-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三
意识本质、意识生理基础、意识能动作用5.(·全国Ⅱ卷,22)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靠树立并切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这是因为()①发展理念反应了发展实践波折性②发展理念正确是否关乎发展实践成败③发展理念变革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先导④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意识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发展理念创新对人们实践活动含有指导作用,②正确;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先导,③正确;新发展理念表达了实践前进性而不是波折性,①不符合题意;新发展理念对既往发展理念是“扬弃”而非彻底否定,④错误。故选C项。答案解析关闭C第18页-19-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6.(·全国Ⅱ卷,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路。以下观点正确是()①老马识途功效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发觉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功效是处理迷路问题关键③用老马找到返回路表达了人意识活动能动性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物质性活动,是人所特有,老马行为只是本能行为,不是实践活动,不选④。老马识途功效客观实在性独立于人意识之外,舍去①。管仲用老马找到返回路,说明人意识活动含有能动性,人能正确认识老马识途功效,从而处理了迷路问题,故选②③。答案解析关闭C第19页-20-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7.(·全国Ⅲ卷,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围地域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伴随人员交往、文化交流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应西方社会生活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应伦敦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应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改变能够看出()①意识内容改变本质上是人反应方式改变②没有被反应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内容③有什么样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反应对象④意识内容改变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知识点是意识本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从中国旧体诗内容改变能够看出,人是产生意识主体,意识内容源于社会实践,②④符合题意;意识形式是主观,内容是客观,意识内容改变本质上是客观存在改变,①不选;③显著夸大了意识作用,不选。答案为C项。答案解析关闭C第20页-21-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8.〔·全国Ⅱ卷,39(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必胜信念。抗战精神一直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横蛮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第21页-22-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结合材料,利用意识能动作用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作用。答案:意识是对物质能动反应,对物质含有能动反作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解析:本题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为背景,考查反抗战精神全方面认识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知识范围是“意识能动作用”。抗战精神为正确意识,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作用表达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指导作用。第22页-23-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四
运动与静止9.(·江苏卷,26)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步转向娱乐。以后,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依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风筝流派。从材料中能够看出()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②事物发展改变是有规律可循③事物改变发展道路是波折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知识点是矛盾观与运动观,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能力。各地风筝各异表达了矛盾特殊性;各地风筝即使形式不一样,不过都含有风筝共性,可见矛盾含有普遍性,①正确。风筝演变表达了事物运动;不论怎么变,风筝依旧保留了其基本特点,这表达了静止,④正确。材料没有包括发展规律以及发展波折性,排除②③。答案解析关闭B第23页-24-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10.(·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①运动是绝正确、静止是相正确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排除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明了①②。题目未表达对立统一,排除④。答案解析关闭A第24页-25-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第25页-26-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一)物质与运动1.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2.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1)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永恒和绝正确,静止是有条件、暂时和相正确;静止是运动一个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2)反对错误倾向:只认可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只认可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则造成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第26页-27-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二)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第27页-28-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28页-29-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第29页-30-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首先,规律含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反规律,不然会受到规律处罚。另首先,人含有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依据规律发生作用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第30页-31-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五)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第31页-32-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第32页-33-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一
认识过程1.(·全国Ⅲ卷,22)党十九大汇报提出:“经过长久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加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越来越深化②改革发展实践自觉性、创造性不停增强③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能够超越详细条件限制④认识发展是一个不停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经有认识过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以新时代对我国主要矛盾认知发展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调动和利用知识能力。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提出,是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是改革实践发展结果,①②正确;认识不能超越详细条件,③说法错误;认识发展是新认识辩证否定已经有认识过程,④说法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第33页-34-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2.(·全国Ⅲ卷,23)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但每个已经处理问题都引发无数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经过一系列经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研究才能得到处理”。对这种认识现象合了解释是()①主客观条件限制决定了认识重复性②认识不足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③真理与谬误转化使认识展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无限发展造成认识无限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知识点是认识过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人类能够获取真理性认识,②错误;认识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③错误;人们获取认识是一个长久过程,说明了认识含有重复性,①正确;旧问题处理,引发出新问题,再去处理新问题,表达了认识无限性,④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解析关闭B第34页-35-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二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3.(·全国Ⅰ卷,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②是时代改变和社会发展产物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结晶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正确认识、科学理论,起源于中国社会实践,由中国社会实践决定,①错误;认识含有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④错误;这一思想符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是中国社会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结果,②③正确。故C项应选。答案解析关闭C第35页-36-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4.(·全国Ⅰ卷,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教授等各种资源于一体创新平台——“零工小区”。各类教授以“打零工”方式回答、处理创业者提出问题,创业者经过与教授交流,取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绪转化为产品,提升了创业成功率。“零工小区”推进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①教授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新问题②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教授间接经验③教授及时把创业者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结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考查知识点是认识论,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创业者问题来自于创业实践,教授回答、处理问题有利于促进创业实践发展,①正确。试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②错误。材料没有包括教授把创业者经验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过程,排除③。创业者把创新思绪转化为产品,表达了认识经过实践转化为结果,可见④正确。答案解析关闭B第36页-37-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5.(·全国Ⅱ卷,21)年9月,袁隆平领衔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测产没有到达预期目标,未能经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收。这一事例反应认识论道理是()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②认识主体对于取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③不成功实践对认识发展没有价值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屡次重复才能完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认识发展含有主体差异性,受到各种主观原因制约,②错误;失败实践对认识发展也有主要作用,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③错误;杂交稻试验结果经过实践检验才能认定失败,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①入选;杂交稻试验过程说明认识含有重复性,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答案解析关闭B第37页-38-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6.(·全国Ⅱ卷,21)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效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布署完成了78275台套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深入完善。这表明()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主要表达②不停发展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主要动力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④科技创新总是经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先导,不选③。④说法过于绝对,不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停被开发和利用,表达了①②。答案解析关闭A第38页-39-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7.(·浙江卷,28)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A.失败是成功之母B.客观事物是复杂C.没有调查就没有讲话权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取得正确认识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以漫画形式考查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认识含有重复性了解能力,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从漫画能够看出,右边人在没有深入实践情况下,轻易得出了股市“水没多深”认识,并误导了左边人跳入股市,这说明客观事物是复杂、改变着,人们对一个事物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屡次重复才能完成,B项符合题意;失败是成功之母表达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A项与题意不符;没有调查就没有讲话权表达是实践第一观点,漫画中右边人并不是没有实践,只是实践不够深入,C项不选;取得正确认识路径有直接经验(实践)和间接经验(他人或书本),并非一定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取得,D项不选。答案解析关闭B第39页-40-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考点三
真理8.(·全国Ⅰ卷,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进科学决议、民主决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当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认识论依据是()①脑力劳动者认识活动越来越含有直接现实性②任何详细认识主体总是含有本身不足③不一样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觉真理④得到不一样认识主体认同知识才含有真理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意在考查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题干指向要求是认识论。重视智库建设,推进科学决议和民主决议依据在于认识过程受到主客体原因影响,要想取得正确认识必须克服主体不足,相互取长补短,②③正确;实践含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含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哲学范围,不一样主体认同知识不一定是真理,④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第40页-41-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9.〔·全国Ⅲ卷,39(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觉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取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第41页-42-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惯用药品——氯喹或奎宁药效已经减弱,疟疾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品,中国政府开启了研制治疗疟疾药品“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辛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件中取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复方药品已经成为疟疾标准治疗药品。第42页-43-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屠呦呦说,取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体中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当代科学伎俩不停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责任。结合材料,利用追求真理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怎样发觉疟疾新疗法。答案: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觉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波折过程,含有重复性。依据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重复试验,经历屡次失败仍坚持不懈。发挥团体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当代科技相结合。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收检验。第43页-44-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解析:本题限定了答题范围是“追求真理”,结合材料可依据在实践中认识和发觉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含有重复性等知识来组织答案。第44页-45-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第45页-46-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一)对实践问题几个认识1.实践地位: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观点。2.实践含义、类型: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物质性活动,是连接主客观世界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活动,是一个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分三种类型,一是改造自然生产实践,二是变革人类社会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科学试验活动。第46页-47-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3.实践特征(1)实践含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基本要素包含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伎俩,它们都是客观。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也含有客观性。(2)实践含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标、有意识活动。(3)实践含有社会历史性。人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历史发展。4.实践主体:人民群众。第47页-48-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二)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第48页-49-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三)对真理问题认识1.真理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哲学范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反应。2.真理基本属性:客观性。真理内容是客观,检验真理标准也是客观;认识因为受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影响,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各种不一样认识,不过,其中只能有一个正确认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特点(1)真理是有条件。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条件和范围,假如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是详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详细历史统一。真理详细性强调纵向改变,真理条件性是强调横向改变。第49页-50-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4.真理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不能以多数人意见、权威人士意见等作为检验真理标准。5.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二者有着严格界限,不容混同,不能认为真理中包含谬误成份。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之川是从谬误沟渠中流过。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真理总是在不停发展中超越本身向前发展,世界上不存在终极真理。第50页-51-高考真题重练知识体系重构关键知识重组(四)认识过程第51页-52-(一)多角度揭秘意识考法例题1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思维活动灵活性与大脑“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些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换挡装置”出现故障相关。这深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生理基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意识内容是客观事物,是独立于人脑之外客观存在,而不是由人脑决定,①观点错误;意识形成离不开人脑加工改造,但其本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应,排除②;大脑“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造成不一样意识产生,充分说明了人脑是意识生理基础和物质基础,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项。答案解析关闭D第52页-53-考法揭秘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区分意识内容、形式、生理基础。人脑是意识生理基础,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反应,所以意识是对客观事物反应,意识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意识要借助于人脑反应出来,所以意识形式是主观。第53页-54-例题2(·江苏卷,25)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试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存在。科学家们构想,假如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升通信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主动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外现D.人们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知识点是意识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以“量子纠缠”原理指导科研,成功发射了通信卫星,可见意识对实践指导作用,故答案为D项。A、B两项材料未表达。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答案解析关闭D第54页-55-考法揭秘解答本题要注意区分意识是客观存在反应和意识对物质含有反作用。前者强调意识形成离不开客观事物,意识是物质派生物,先有物质,后又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后者是强调在物质决定意识前提下,意识含有能动反作用,即人们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二者是从不一样角度说明,绝对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第55页-56-例题3“把落叶看成美妙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右图表达哲学道理是()A.意识含有目标计划性B.意识含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含有主观能动性D.意识含有科学预见性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对落叶看法表达了意识主观能动性,C项入选。A、D两项为意识特点,但与题干中“看成美好音符”“悲秋之感”不符合。B项错误,实践活动含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没有这个特点。答案解析关闭C第56页-57-考法揭秘解答本题要学会区分意识三个特点。意识活动含有目标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目标性强调人们在反应客观世界时,总是抱着一定目标和动机,在实施行动前还要制订蓝图、目标等;意识活动含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材料中意识含有科学预见性就是意识主动创造性表现。在题目作答中一定要对意识三个特点作区分。第57页-58-(二)从不一样哲学角度了解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例题4(·全国Ⅰ卷,23)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照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照教书育人规律,遵照学生成长规律,不停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哲学方法论是()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出发点③从普通到个别、再到普通认识方法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照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考查知识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实践是认识基础,主观意识不能成为实践出发点,排除②。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总结规律应该坚持从个别到普通,排除③。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表达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正确。材料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遵照规律,可见④正确。答案解析关闭B第58页-59-考法揭秘本题对于“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一观点可从不一样哲学角度解读,能够表达不一样哲学观点和方法论。从唯物论角度看,这表达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详细历史统一;从辩证法角度看,既能够从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角度分析,也能够从详细问题详细分析角度分析,还能够从发展眼光看问题角度分析;从认识论角度看,能够从认识含有重复性、无限性角度分析,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等。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要学会从不一样哲学角度对一则材料进行多方面分析。第59页-60-(三)正确揭秘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考法例题5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目标,高品质产品是制造强国标志。有位学者认为,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含有工匠精神匠人。工匠精神是一个专业精神,表现在对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工作中坚忍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这是实现制造强国金钥匙。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他论证说,历史上,中国工匠曾经名扬世界。但伴随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代替传统手工生产,工匠角色逐步淡出。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即时效益,靠“山寨”和低价竞争,忽略了产品灵魂——品质,造成产品品质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淘汰一族不停扩大,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国内产品设计人性化不够、缺乏时尚引领、产品精细化不够、耐用性不强等问题。怎样提升品质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现实问题,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第60页-61-全方面提倡工匠精神,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高品质时代就会到来。利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评析这位学者是否完整论证了他观点。答案: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是辩证统一。物质决定意识。该学者依据制造业现实状况,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这一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意识含有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和作用。他提出在全社会提倡工匠精神,以此开启中国制造业高品质时代,含有一定合理性。不过,使意识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经过人实践活动。他在论点中提出了“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含有工匠精神匠人”“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而在论证中并没有包括实践主体——匠人。缺乏含有工匠精神匠人,仅仅提倡工匠精神,中国制造高品质时代还是无法开启。因而,该学者并未完整论证他观点。第61页-62-考法揭秘本题要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角度去了解意识作用。首先,明确题目设问范围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然后,了解材料,结合学者观点作答。从学者叙述中能够看出我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培育工匠精神,这符合我国国情,看到了物质决定作用;同时也看到了工匠精神对我国发展作用,也就是看到了意识能动作用。从这两点看,该学者观点是正确。不过就这个观点而言,还是不够完整,因为仅仅有工匠精神还远远不够,意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所以除了提倡工匠精神之外,还需要含有工匠精神人,只有有了人才能够经过发扬工匠精神推进中国实现制造业强国梦想。处理本题关键在于对意识反作用了解,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不是经过意识能动作用直接实现,必须经过实践这个中间桥梁才能实现。该学者只是强调了工匠精神主要性,而忽略了实践把意识变为现实这个关键点,从而造成了叙述不完整。第62页-63-(四)多角度揭秘实践与认识考法例题6(·江苏卷,27)伴随互联网技术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单位也由传统地图出版社向普通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A.实践含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C.实践能够变观念为现实D.实践是认识最终目标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关系,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利用知识能力。伴随互联网发展,各种地图产品层出不穷,地图服务单位业务也快速拓展,这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故选B项;A项是实践特点,与材料无关;C项是实践作用,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解析关闭B第63页-64-考法揭秘作答本题需要明确实践三个特征区分和怎样正确了解实践是认识基础。对于实践是认识基础,要了解实践是认识起源、认识发展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和目标。在复习备考中,要学会比较四者区分。第64页-65-例题7以往台湾改良水果重视提升甜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为适应市场需求改变,台湾科研人员当前正在研究怎样使水果回到合理“糖酸比”,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有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这表明()①认识总是起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②认识决定于实践并一直落后于实践③认识一直受人们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制约④实践需要一直是认识正确是否检验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②说法错误,认识决定于实践,不过并不一定一直落后于实践,认识含有相对独立性,也可能先于社会实践;④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排除;①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项。答案解析关闭B第65页-66-考法揭秘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正确了解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起源、认识发展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目标;同时认识对实践含有反作用。实践决定认识而不是决定于认识,但能够说认识决定于实践,实践高于认识,实践制约认识,而不是认识一定会落后于实践。第66页-67-例题8〔·全国Ⅱ卷,40(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以袁隆平为代表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体长久不懈奋斗,连续创造,不停挖掘水稻高产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标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几十年来,研发团体奔走在试验田和试验室,处理了杂交水稻育种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取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优点;年,创造了亩产1
149.02千克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需求,团体深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突破,培育适宜盐碱地种植“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海水浇灌。第67页-68-作为水稻育种教授出色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2024)
-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2025年Γ-FE2O3项目建议书
- 《第一单元 Flash动画初步 第4课 多图层动画 二、制作“旋转的风车”动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环境科学:《废墟的召唤》课件的生态反思
-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12章 深度学习(基本原理+回归)
-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安全原理》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氮气能耗估算表
- 分离工程授课教案
- 《HSK标准教程3》第10课
- 人民医院能源托管服务项目可研技术方案书
- 系统上线验收合格证书
- 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 消防水箱安装施工方案
- 【重庆长安汽车公司绩效管理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7600字论文)】
- 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 热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允许偏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