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信电缆聚四氟乙烯绝缘射频同轴电缆实芯绝缘编织浸锡外导体型本文件规定了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编织浸锡外导体型射频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内部及各种射频模块中用来传输信号的射频同轴电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11-2008,IEC60811-1-1:2001,IDT)GB/T4909.2裸电缆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GB/T6995.2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2部分:标准颜色GB/T6995.3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17737.101—2018,IEC61196-1-17737.102-2018,IEC6GB/T17737.103同轴通信电缆第1-103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的电容试验(GB/T17737.103—2018,IEC61196-1-103:2015,I17737.105-2018,TEC61196GB/T17737.108同轴通信电缆第1-108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特性阻抗、相位延迟、群延迟、电长度和传播速度试验(GB/T17737.108-2018,IEC61196-1-108:2011,IDT)GB/T17737.112同轴通信电缆第1-11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回波损耗(阻抗一致性)试验(GB/T17737.112-2018,IEC6GB/T17737.113同轴通信电缆第1-113部分:电气试验方法衰减常数试验(GB/T17737.113—2024,IEC61196-1-113:2018.GB/T17737.201-2015同轴通信电缆第1-201部分:环境试验方法电缆的冷弯性能试验(IECGB/T21021.4无源射频和微波元器件的互调电平测量第4部分:同轴电缆的无源互调测量(GB/T21021.4-2021,IEC62037-4:2012,IDT)GB/T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36634电子产品用镀银铜包钢线GB/T39560(所有部分)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HG/T3028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JB/T3135镀银软圆铜线JB/T8137电线电缆交货盘JB/T11131电线电缆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SJ/T11472镀锡铜包铝线2YD/T837.5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5部分:电缆结构试验方法YD/T1113通信电缆光缆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IEC60068-2-20: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Ta和试验Tb:带导线装置的可焊接性和焊接热抵抗性的试验方法(Environmentalmethodsforsolderabilityandresistancetosolderingheatofdevices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1电缆型号电缆型号由型式代号和规格代号组成。型式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规格代号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1型式代号中各个代号的含义H通信电缆F实芯聚四氟乙烯省略F为500省略A烃为350钢线C省略为75ΩL缆表2规格代号绝缘标称直径(m)产品标记由型式代号、规格代号和本文件号组成。4.3电缆结构图无护套电缆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标准实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如图2所示:低损耗实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31—内导体:2—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3-编织浸锡外导体。图1无护套电缆的结构示意1—内导体:2—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3-编织浸锡外导体:图2标准实芯电缆的结构示意1—内导体:2-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3-铜箔纵包播接外导体:4-编织没锡外导体;图3低损耗实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内导体应为实芯镀银铜线或实芯镀银铜包钢线。实芯镀银铜线应符合JB/T3135的规定,镀银层厚度应不小于1μm;实芯镀银铜包钢线应符合GB/T36634中40H级的规定,镀银层厚度应不小于1μm。5.1.2内导体要求内导体应连续,不允许接续。内导体直径应符合表3的规定4表3结构尺寸内导体直径(m)维直径(m)外导体直径(m)护套外径(mm)外径(mm)5.2.1绝缘材料绝缘所用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应符合HG/T3028的规定。5.2.2绝缘要求绝缘采用实芯结构,绝缘应满足以下要求:a)绝缘应连续、同心地挤包在内导体上b)绝缘层任何一个截面上的同心度应不小于94%:c)绝缘直径应符合表3的规定。外导体类型应符合以下两种结构之一;a)标准实芯电缆:采用镀锡铜线或者镀锡铜包铝合金线编织,编织后的缆芯整体浸锡。b)低损耗实芯电缆:采用铜箔纵包搭接,铜箔层外采用镀锡铜线或者镀锡铜包铝合金线编织,编织后的缆芯整体浸锡。外导体所用的铜箔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3.3编织材料55.3.4外导体要求直流电压值(kV)12h一一65.5电气性能5.5.1导体的连续性电缆的内导体、外导体均应沿电缆电气连续5.5.2电缆的电气性能表6电气性能1内导体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DC,Imin,不击穿)342567电容78 9电平 035-3、100-3规格代号电缆的第4、5、6、9项目的指标为参考值,测试记录但不考核:电容、相对传输速度为标称值。作为电缆的工程使用设计参数。测试记录但不考电缆的三阶无源互调电平应按供需双方协议规定的频点测试:如果未规定测试频点,则可在700MHz、800AH2、900WHz1800MHz、2100MHz、2600MLz、3500NHz选择2个(或1个)频点进行测试,推荐的测试频率为900MHz、2600WHz5.6机械性能和耐环境性能5.6.1导体的附着力电缆导体的附着力试验按6.7.1的规定进行后,内导体与绝缘的附着力应符合表7的规定,外导体表7内导体与绝缘的附着力表8外导体与绝缘的附着力外导体与跑缘的附着力(N电缆的耐焊接试验按6.7.2的规定进行后,试样的绝缘相对于内导体的位移应不大于1mm,外导5.6.3重复弯曲电缆的重复弯曲试验按6.7.3的规定进行后,用正常或矫正视力检查,试样的外导体表面应无裂缝,编织层无松散,无明显锡层脱落,试样的护套应无任何可见的开裂、裂纹或其它损伤。5.6.4低温弯曲电缆的低温弯曲试验按6.7.4的规定进行后,用正常或矫正视力检查,试样的护套应无任何可见的开裂、裂纹或其它损伤。5.6.5抗应力开裂(仅适用于FEP护套电缆)电缆的抗应力开裂试验按6.7.5的规定进行后,用正常或矫正视力检查,试样的护套应无任何可见5.6.6高温试验(仅适用于LSZH护套电缆)电缆的高温试验按6.7.6的规定进行后,用正常或矫正视力检查,试样的护套应无任何可见的开裂、85.6.7温度冲击5.7限用有害物质含量当用户要求时,电缆组成材料的各检测单元应按GB/T26572-2011中的5.1分类,限用有害物质含表9限用有害物质含量的要求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VD]多溴联苯(PBBs)60.1%部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60.1%注:限用有害物刷含量以构成产品的各均质材料的限用有害物质的底5.8电缆标志电缆标志应符合GB/T6995.3的规定。电缆护套上沿其长度方向每间隔1m印制有制造厂名称(或商标)、制造年份、电缆型号和长度标志。电缆标志应清晰可辨,应选用与护套颜色对比度较大的颜色并与护套粘附牢固,经过擦拭后应仍可辨认。电缆的长度标志以米为单位,相邻标志的标称间距为1m.误差应在0-0.5%,以保证真实长度不小于计米长度5.9电缆交货长度电缆交货长度宜为100m、300m、1000n,也可按供需双方协议规定的长度交货。6试验方法6.1电缆外观用正常或娇正视力检查电缆外观。无护套电缆检查外导体外观,有护套电缆检查护套外观。6.2内导体的试验方法内导体直径按GB/T4909.2的规定进行测量6.3.1绝缘同心度绝缘同心度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测量,并按公式(1)计算:式中:96.4外导体的试验方法B=(2F-F²)×100%….……………护套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测量。护套偏心度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测量,并按公式(5)计算。E——护套偏心度:Tmx—护套最大径向厚度,单位为毫米(mm);Tmm—护套最小径向厚度,单位为毫米(mm);Tag—护套平均厚度,单位为毫米(mm)。6.5.4护套的最小厚度护套的最小厚度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测量。护套外径按GB/T2951.11的规定进行测量。6.6电气性能6.6.1连续性电缆的连续性通过一个适当的指示器,如欧姆表、指示灯或峰鸣器,在电缆的每个导体或屏蔽层的两端施加不超过25V的直流电压。试验电压可以单独施加到各个导体和屏蔽上,也可以串联来施加。用指示器的指示或声音来判断电缆的连续性6.6.2内导体直流电阻电缆的内导体直流电阻按GB/T17737.101的规定进行测试。当测试温度不是20℃时,镀银铜线内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按0.00393/℃进行修正;镀银铜包钢线内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按0.0038/℃进6.6.3绝缘介电强度电缆的绝缘介电强度按GB/T17737.105的规定进行测试。6.6.4绝缘电阻电缆的绝缘电阻按GB/T17737.102的规定进行测试。6.6.5平均特性阻抗电缆的平均特性阻抗按GB/T17737.108的规定进行测试。并采用以下细则:a)试样长度的选择,应使其总衰减量能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b)时域法(TDR):当采用时域法(TDR)测量时,电缆试样长度最短为3n或在3000MHz时最大衰减为2dB,取其较短者。把待测电缆试样的两端装上适配的连接器,作为试样。试样设备应包括一台时域反射计(TDR)或带时域功能的矢量网络分析仪(VMA)。时域反射计的上升时间应不大于150ps,且系统的垂直灵敏度应能为主刻度盘提供一个最小刻度的分辨率。把一根与试样具有相同标称特性阻抗的精密空气线接到时域反射计和电缆连接器组件之间,测量试样的特性阻抗并与精密空气线对比。然后把电缆连接器组件两头调换,重复测量。当有争议时应以时域反射计(TDR)测试值为准。6.6.6衰减常数电缆的衰减常数按GB/T17737.113的规定进行测6.6.7电压驻波比电缆的电压驻波比按GB/T17737.112的规定进行测试。6.6.8电容电缆的电容按GB/T17737.103的规定进行测试电缆的相对传输速度按GB/T17737.108的规定进行测试6.6.10相位一致性电缆的相位按GB/T17737.108的规定进行测试,试验装置见图4所示。按图5制备试样L、L试样长度为Z=(425.0±0.1)mm、L₂=(850.0±0.1)mm,应垂直于电缆试样的纵向轴线整齐地切除电缆的护套、外导体。将试样L两端装上适配的连接器,连接到网络分析仪上,保持电缆平直,分别测试试样乙在2000MHz的扩展相位网;用同样方法测试试样L在2000MHz的扩展相位2。1—L1在2000MHz的扩展相位,单位为度():φ2—L2在2000MHz的扩展相位,单位为度(°):Lo—试样的理论基准长度,即在2000MHz下的4倍波长,L=425,单位为毫米(mm):L₁—试样1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Lz—试样2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1—被测电缆2-测试连接器;4-网络分析仪。耐焊接弯由(m)重复弯曲(m)低温弯曲(m)CCh11注:根据附录B中不同护套类型的工作温度范国,进行高温、低温的温成品电缆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一个单位产品应是一盘或者一卷允许交货长度的电缆。出厂检验批应由同时提交检验的若干相同型号的单位产品组成,这些单位产品应是在同一连续生产时间段内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造出来的相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一个样本单位是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的一个单位产品。一个试样应是样本单位的全段电缆或是从其上截取的一段电缆。每个试样的长度应符合相关试验方法的规定。7.4.1出厂检验分类出厂检验分为100%检验和抽样检验。7.4.2100%检验要求100%检验项目及其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2。表12100%检验项目及其要求和试验方法123456抽样检验应在完成表12规定检验项目且检验合格后的电缆上进行。抽样检验的项目、要求、试验方法和抽样方案见表13。表13抽样检验的项目、要求、试验方法和抽样方案1234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交通系统居间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环保项目现场派遣作业人员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养老产业设施建设与运营合同3篇
- 2025年度情侣同居期间财产保险及意外赔偿协议4篇
- 2025年度地下管道打桩施工承包合同3篇
- 大数据隐私保护-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年度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试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色饮品企业纯净水采购合作协议书3篇
- 新型钻头耐磨性研究-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美容院品牌授权许可合同4篇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投资固定分红协议
- 高二物理题库及答案
- 职业发展展示园林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直接打印
- 2024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讲稿
-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五 运营效果监测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