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咽喉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1页
【头颈】咽喉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2页
【头颈】咽喉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3页
【头颈】咽喉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4页
【头颈】咽喉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咽喉部影像診斷

頭頸部

四、咽部(一)、咽部影像學檢查的價值及限度

1、X線平片可以顯示含氣咽腔、咽壁厚度,但對較小病變和周圍軟組織內部情況難於顯示。2、CT可清楚顯示咽部和周圍結構的異常,明確病變部位、範圍,對病變來源、性質及腫瘤的分期提供依據,能清楚顯示顱底骨質破壞。3、MRI對軟組織病變分辨較佳,可清楚顯示咽部和周圍結構的病變,尤其在區別放療後纖維化與腫瘤復發方面佔有優勢,對軟組織受累程度及侵犯顯示較為清楚。(二)咽部常用影像檢查方法1、X線平片:觀察咽部一般拍攝頸部側位片,採用軟組織條件拍攝。2、CT:採用橫斷面,層厚≤5mm,最好使用螺旋CT屏氣掃描,層厚≤3mm,并行MPR重建觀察。3、MRI:常規掃描採用T1WI和T2WI,需要橫斷位、矢狀位、冠狀位掃描,層厚≤5mm,必要时增强扫描。

(三)、咽部正常影像學表現

1、咽部正常X線表現

2、咽部正常CT表現(1)鼻咽腔層面:(2)口咽腔層面(3)喉咽腔層面:3、咽部正常MRI表現

MRI所見與CT顯示相同,具有良好的組織解析度,能直接顯示粘膜、肌肉、間隙、血管、神經等。T1WIT2WI鼻咽癌纖維血管瘤腺樣體肥大鼻咽纖維血管瘤——左側咽旁間隙受壓移位(五)、咽部常見病影像診斷

1、腺樣體肥大【臨床與病理】

腺樣體(咽扁桃體)是位於鼻咽頂部的一團淋巴組織,在兒童期可呈生理性肥大,腺樣體增生5歲時最明顯,以後逐漸縮小,炎症刺激引起腺樣體病理增生,導致呼吸道不暢或反復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表現有鼻塞、張口呼吸、打鼾,影響咽鼓管時導致滲出性中耳炎。【影像學表現】

側位平片可見鼻咽頂後壁局限性軟組織增厚,突人鼻咽腔使相應氣道狹窄。

CT表現為頂壁、後壁軟組織對稱性增厚,表面可不光滑,增強後均勻強化,兩側咽隱窩受壓狹窄,咽旁間隙、頸長肌等結構形態密度正常,顱底無骨質破壞。

MRI多方位檢查有利於顯示肥大的腺樣體,呈等T1、長T2信號。2、咽部膿腫【臨床與病理】

咽周為疏鬆結締組織、肌肉、筋膜構成的間隙,這些間隙感染或形成積膿為臨床常見疾病,有扁桃體周圍膿腫、咽後膿腫、咽旁間隙感染或膿腫。急性膿腫多見於兒童;慢性膿腫多見於頸椎結核、淋巴結結核所致的膿腫。臨床上急性膿腫有全身炎症症狀,咽痛,吞咽呼吸困難等,膿腫破壞血管可引起出血。【影像學表現】

側位平片可見咽後壁腫脹,咽後壁組織超過正常厚度,並呈弧形向前隆突,咽氣道變形變窄,椎體結核膿腫尚可見椎體破壞、椎間隙變窄或消失。咽後壁膿腫頸椎結核

CT顯示軟組織腫脹,呈略低密度,結核膿腫有時見膿腫壁鈣化。膿腫突向咽腔,致氣道變形,膿腫與深部組織分界清或不清。增強呈不規則環形強化。

MRIT1WI見膿腫呈不均勻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膿腫範圍顯示清楚,壓迫周圍組織器官移位。增強後膿腫壁強化,膿腔無強化。【診斷與鑒別診斷】

鑒別診斷包括外傷血腫、咽部囊性淋巴管瘤、鼻咽血管纖維瘤等。血腫CT呈高密度,MRIT1WI、T2WI呈高信號。囊性淋巴管瘤為兒童頭頸部較常見疾病,範圍較廣,與膿腫改變不同。鼻咽纖維血管瘤見於男性青少年,DSA檢查呈富血管腫瘤,CT和MRI強化明顯。3、咽部腫瘤(1)、鼻咽纖維血管瘤【臨床與病理】

病理主要成分為纖維和血管組織,無包膜。臨床多見於10~25歲男性青壯年,反復大量鼻出血和鼻塞症狀,腫瘤較大時可壓迫周圍組織出現鼻、鼻竇、耳、眼等症狀。鼻咽檢查可見突向鼻咽腔粉紅色腫塊,易出血。【影像學表現】

咽側位平片雖可顯示鼻咽腔軟組織腫塊,但不能顯示其範圍,臨床價值不大。CT示軟組織腫塊,充滿鼻咽腔,可經後鼻孔長人同側鼻腔,蝶齶孔擴大,腫瘤長人翼齶窩、顳下窩,向上可破壞顱底骨質,侵人蝶竇或海綿竇,腫塊境界清楚,密度一般均勻,腫瘤強化異常明顯。MRIT1WI呈低信號,T2WI呈明顯高信號,強化明顯,瘤內可見低信號條狀或點狀影,稱為“椒鹽征”。DSA腫瘤富血管,可明確腫瘤供血動脈及引流靜脈,同時可進行介人性治療。【診斷與鑒別診斷】應與腺樣體肥大、鼻咽部淋巴瘤、囊性淋巴管瘤等鑒別。鼻咽淋巴瘤的常見部位為咽淋巴環,影像學表現病變廣泛彌漫分佈於咽扁桃體、咽鼓管口扁桃體及咽壁淋巴組織,致軟組織增厚。(2)、鼻咽癌【臨床與病理】

鼻咽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男性多見,起源於鼻咽部假覆層纖毛柱狀上皮和鱗狀上皮,好發於側壁和頂壁,臨床主要有鼻塞、鼻出血、涕中帶血、頸淋巴結轉移。生長方式特點:上行性:侵犯顱底及顱神經,一般無淋巴結轉移;下行性:有頸部淋巴結轉移;上下行性:為上述兩種情況同時發生。【影像學表現】

CT表現:早期:一側後壁增厚,咽口和咽隱窩變平閉塞,鼻煙腔不對稱。晚期:鼻咽腔不規則腫塊,有強化,咽腔變窄變形,侵犯咽旁間隙,翼齶窩、顳下窩,並見該區出現腫塊,顱底骨質破壞,顱內可見強化結節,淋巴結轉移。鼻咽癌早期

鼻咽癌--

上行侵入蝶竇翼齶窩鼻咽癌顱底骨質破壞鼻咽癌頸部淋巴結轉移

MRIT1WI腫瘤呈低-中等信號,T2WI呈中-低信號,呈明顯強化,MRI檢查有利於發現斜坡轉移、海綿竇受侵、下頜神經受侵等。鼻咽癌(T1WI)鼻咽癌(T2WI)鼻咽癌(增強)鼻咽癌顱內侵犯(增強)鼻咽癌顱內侵犯(增強)五、喉部(一)、喉部影像學檢查的價值及限度

1、X線平片可以顯示部分喉室的結構,但對較小病變和周圍軟組織內部情況難於顯示。2、CT可清楚顯示喉部和周圍結構的異常,明確病變部位、範圍,對病變來源、性質及腫瘤的分期提供依據,能清楚顯示周圍喉軟骨的破壞。3、MRI對軟組織病變分辨較佳,可清楚顯示喉部和周圍結構的病變,尤其在區別放療後纖維化與腫瘤復發方面佔有優勢,對軟組織受累程度及侵犯顯示較為清楚。(二)喉部常用影像檢查方法

1、X線平片:觀察喉部一般拍攝頸部側位片,採用軟組織條件拍攝。

2、CT:採用橫斷面,層厚≤5mm,最好使用螺旋CT屏氣掃描,層厚≤3mm,并行MPR重建觀察。

3、MRI:常規掃描採用T1WI和T2WI,需要橫斷位、矢狀位、冠狀位掃描,層厚≤5mm,必要时增强扫描。(三)、喉部正常影像學表現:1、喉部側位片:

2、喉部正常CT表現(1)會厭溪層面:

(2)梨狀窩層面:

(3)室帶層面:

(4)聲帶層面:

(5)聲門下區層面:3、喉部正常MRI表現

MRI可直接顯示喉部矢狀面、橫斷面和冠狀面的影像,喉軟骨在未鈣化前在T1WI、T2WI呈中等信號,鈣化後呈不均勻低信號;喉肌T1WI和T2WI呈偏低信號;喉粘膜在T1WI呈中等信號,T2WI呈明顯高信號;喉旁間隙在T1WI和T2WI均呈高信號影;喉前庭、喉室和聲門下區則均呈極低信號。(四)、喉部基本病變影像表現

1、喉腔形態結構的異常:

2、喉部周圍脂肪間隙的異常:

3、喉軟骨的破壞:喉澱粉樣變(五)、喉部常見病影像診斷

1、喉癌【臨床與病理】

喉癌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93%~96%為鱗癌。發生於聲門上區、聲門區和聲門下區。臨床表現為喉異物感、喉痛、聲嘶、呼吸困難、喉部腫塊、淋巴結腫大等。【影像學表現】

側位X線平片可見喉前庭或聲門下區腫塊,聲門癌見喉室閉塞,局部密度增高正位體層攝影可顯示腫塊向喉腔內突出。

CT表現:(1)、喉部軟組織不規則增厚或腫塊;(2)、喉腔變形;(3)、侵犯喉旁間隙、喉軟骨;(4)、增強掃描後有不同程度的強化;

(5)、頸部淋巴結腫大。聲門型候癌CT喉癌——聲門下區型喉癌——聲門下區型C+

MRI表現:(1)、腫瘤T1WI呈中等信號,T2WI呈高信號;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