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1212页广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1.导航软件为人们出行提供了很多便利。某同学计划从省实白云校区到荔湾校区,他事先用导航软件搜索路线。若选择走方案一路线,行程约40千米,耗时约57分钟;若选择走方案二路线,行程约36千米,耗时约1小时1分钟。假设汽车实际行驶路程和时间与导航软件预计的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航计算全程的运动时间可以将车辆视为一个质点

B.汽车走方案一路线的位移更大

C.“57分钟”指的是时刻

D.汽车通过两条路线的平均速度相同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重的物体下落的快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3.冰壶(Curling),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冰壶被投掷出去队员不摩擦冰面时可认为冰壶做匀减速运动,若冰壶以1.2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6mA.24m B.16m C.12m4.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5.如图所示,两本书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F作用在上面那本上,使上下两本书一起共同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桌面保持静止不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面那本书不受摩擦力作用 B.上面那本书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上面那本书受到下面书施加的静摩擦力 D.桌面受到下面那本书本的摩擦力小于F6.2024年8月6日,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成功卫冕。比赛中,从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大致如图所示,其中0~t1时间内图像为直线,则(

)A.0~t1时间内,运动员的位移竖直向上

B.0~t1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等于v2-v7.如图甲是一座石拱桥,图乙是简化图,用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基上,1、2块间的接触面是竖直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0°.假定每块石块的质量为m,两石块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第2、4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

A.33mg B.mg C.2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8.如图,在竖直方向上,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a、b,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当物体平衡时,如果(

)

A.a被拉长,则b一定被拉长 B.a被压缩,则b一定被压缩

C.b被拉长,则a一定被拉长 D.b被压缩,则a一定被拉长9.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时间t后速度大小变为v1,此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过时间kt恰能回到出发点。此时的速度大小为v2A.a1a2=k2k+1 B.a10.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公共交通安全。将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到前方危险开始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将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距离称为感知制动距离。和学研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感知制动距离在驾驶员饮酒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一驾驶员正常驾车和酒后驾车时,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的v-t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为67.5m

B.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比正常驾驶时增加30m

C.该汽车在制动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7.5m/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1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再释放重物让其运动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本实验还需用到的器材有秒表

D.由于有阻力的存在,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通常会偏小

(2)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取其中一段清晰的点,每隔一个点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则打下“C”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______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其中两个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O点,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3个力的图示。

(1)在第①步骤中有重要遗漏,遗漏的内容是______。

(2)实验中,某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______。

(3)若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已作出,如图丙,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0.5N,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则作图求出合力F的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次实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结点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夹角小于90°,现保持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不变,转动另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使两拉力的夹角减小,保持结点始终在O点位置,则转动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______。

A.变大

B.变小

C.可能先变大后变小

D.可能先变小后变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13.如图甲所示,下端离地面H=6.4m处有一竖直的空管,管长L为2.8m,A、B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由于受外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运动,其运动v-t图像如图乙所示,同时在B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一切阻力和在地面的反弹,取g=10m/s2。求:

(1)若小球初速度为8m/s,小球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14.质量为m=10kg的物体静置在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推拉该物体。作用在弹簧上的水平外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弹簧长度为8.5cm时,物体匀速前进。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5.质量为m=4kg的钩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5kg的木块与PB相连,M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刚好不下滑,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sin37°=0.6,cos37°=0.8,g=10m/答案和解析1.A

【解析】A、计算全程的运动时间,汽车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汽车可以视为质点,故A正确;

B、由于两种路线起点和终点都是相同的,所以位移大小相同,故B错误;

C、57分钟是需要行驶的时间,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两种方案的位移是相同的,用时越短,平均速度越大,汽车通过两条路线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2.D

【解析】A、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故A错误;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为零,但合力不为零,则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D、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h=12gt2,则开始连续的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则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根据平均速度v-=xt知第1s内、第2s内、第3s【解析】冰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

冰壶以1.2m/s的速度被掷出时,

根据v2=2ax可得,

1.22=2a×6

冰壶以2.4m/s的速度被掷出时,

根据v2=2ax可得,

2.42【解析】由于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大,经过相同的位移,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运动的甲小;

而乙因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小,所以在相等位移内它的时间比甲大。

由此可知,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

故选:B。

5.C

【解析】ABC、对上面那本书受力分析,上面那本书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水平拉力F向右,上面那本书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上下两本书一起共同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上下两本书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所以上面那本书受到了下面的书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故AB错误,C正确;

D、对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到向右的拉力F,桌面对下面那本书本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桌面受到下面那本书本的摩擦力等于F,故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A、由v-t图像可知,0~t1时间内,运动员先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

B、0~t1时间内,运动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等于v-=v2-v12,故B正确;

C、由v-t图像可知,t3时刻运动员的速度减为0,此时下潜到最低点,故【解析】如图对第2个石块进行受力分析,由几何关系知:

F42=mgsin30∘=2mg,故D8.BC

【解析】A、a被拉长,则m受重力、弹簧a对它的拉力,若拉力等于mg,则b弹簧处于原长,若拉力小于mg,则b弹簧处于压缩,若拉力大于mg,则b弹簧处于伸长。故A错误。

B、a被压缩,则m受重力、弹簧a对它向下的弹力,则b弹簧对m的弹力一定向上,则b一定被压缩。故B正确。

C、b被拉长,则m受重力、b弹簧对它向下的拉力,则a弹簧对m的弹力一定向上,即a一定处于拉长。故C正确。

D、b被压缩,则m受重力、b弹簧向上的弹力,若弹力等于重力,a弹簧处于原长,若弹力大于重力,则a弹簧处于压缩,若弹力小于重力,则a弹簧处于伸长。故D错误。

故选:BC。

9.BC

【解析】AB.由题意可知质点的总位移为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则有12a1t2+a1t⋅kt-12a2(kt)2=0

解得a1a2=k22k+1

故A【解析】A、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为x1=30×0.5m+12×30×(4.5-0.5)m=75m,故A错误;

B、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为x2=30×1.5m+12×30×(5.5-1.5)m=105【解析】(1)A、由于小车运动较快,为了能在长度有限的纸带上尽可能多地获取间距适当的数据点,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再释放纸带,故A正确;

B、由于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确定的,所以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与纸带速度无关,故B错误;

C、由于本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所以不需要用秒表,故C错误;

D、由于有阻力的存在,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通常会偏小,故D正确。

故选:AD。

(2)由题图可知,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2T,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得打下“C”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C=x2+x34T;12.记录两细绳的方向

4.00N

4.0N

【解析】(1)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及两细绳的方向,因此在第①步骤中有重要遗漏,遗漏的内容是记录两细绳的方向;

(2)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读数为4.00N;

(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如图所示:

合力的大小F=8×0.5N=4.0N

(4)根据力的矢量三角形作图,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可知,两拉力的夹角减小时,转动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变大,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1)两细绳套的方向;13.(1)小球的运动为竖直上抛运动,设上升的高度为h1:

v02=2gh1

解得h1=3.2m

离地最大高度:

h=h1+H=3.2m+6.4m=9.6m;

(2)假设t时刻空管还未达到匀速,小球从空管上端穿出,由v-t图像得空管的加速度为:a=ΔvΔt=4-00.8-0m/s2=5m/s2

小球上升的高度:

l1=v0t-12gt2

空管下落:

l2=12at2

小球上升的高度和空管下落的高度之和刚好为空管的长度:

L=l1+14.(1)由图线的斜率可知k=ΔFΔx=40(10-6)×0.01N/m=1000N/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