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支持方案TOC\o"1-2"\h\u29928第一章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概述 2128781.1环保行业现状 2284771.2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26780第二章大气污染物识别与监测技术 3282382.1大气污染物分类 3161562.2监测技术概述 3166612.3监测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44721第三章工业废气处理技术 5151543.1工业废气来源及特点 5169933.2废气处理技术概述 5247533.3典型废气处理工艺 5405第四章燃烧源污染治理技术 695054.1燃烧源污染概述 6314284.2燃烧源污染治理技术 6524.2.1预处理技术 6182524.2.2燃烧过程控制技术 6277704.2.3污染物捕集技术 6193254.2.4废气处理技术 6186894.3案例分析 711837第五章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 773875.1机动车尾气污染概述 738385.2汽油车尾气治理技术 7296495.2.1内燃机燃烧优化技术 7297135.2.2排气后处理技术 714975.2.3电动尾气治理技术 8319615.3柴油车尾气治理技术 899875.3.1柴油机燃烧优化技术 8323755.3.2排气后处理技术 8112525.3.3生物燃油技术 89950第六章扬尘污染治理技术 838916.1扬尘污染概述 8249406.2扬尘污染治理技术 8178656.2.1源头控制技术 8208676.2.2过程控制技术 9261256.2.3末端控制技术 968416.3扬尘污染治理案例分析 965386.3.1某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案例 9111466.3.2某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案例 923395第七章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 1099177.1二氧化硫污染概述 10201407.2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 10104617.2.1预处理技术 1052467.2.2脱硫技术 10211007.2.3二氧化硫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0157.3案例分析 111213第八章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技术 11137468.1氮氧化物污染概述 11283128.2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技术 11228518.2.1燃烧前处理技术 11120598.2.2燃烧过程控制技术 11108058.2.3烟气脱硝技术 11185448.2.3.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11283778.2.3.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12105668.2.3.3活性炭吸附法 1277308.3案例分析 122886第九章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管理与评估 12305209.1项目管理概述 1255759.2项目评估方法 13243449.3项目实施与监督 1328565第十章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发展趋势 13985710.1国际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133264910.2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14568810.3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前景展望 14第一章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概述1.1环保行业现状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保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环保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市场之一。(2)环保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为环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3)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环保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2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大气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大气污染治理在环保行业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大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大气污染治理,可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轻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2)保护生态环境。大气污染会对土壤、水体、植被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生态平衡。(3)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大气污染治理需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这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绿色经济的健康发展。(4)提升国际形象。大气污染治理是我国履行国际环保责任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提升我国在国际环保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5)实现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治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治理在环保行业中的地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二章大气污染物识别与监测技术2.1大气污染物分类大气污染物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臭氧(O3)、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2)颗粒物:包括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以及直径小于1微米的超细颗粒物(PM1)。(3)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包括铅(Pb)、汞(Hg)、镉(Cd)等。(4)酸性污染物:如硫酸雾、硝酸雾等。(5)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2.2监测技术概述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技术、光学检测技术、电化学检测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等。(1)化学分析技术:通过采样、富集、分离、分析等步骤,对大气污染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2)光学检测技术:利用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检测。常见的光学检测技术有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激光雷达等。(3)电化学检测技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大气污染物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检测。常用的电化学检测技术有电导检测、电位检测、电流检测等。(4)生物检测技术:利用生物传感器,将大气污染物与生物分子结合,产生生物信号进行检测。常见的生物检测技术有酶联免疫吸附、生物传感器等。2.3监测设备的选择与应用在选择监测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污染物种类:根据监测对象选择相应的监测设备,如针对气态污染物,可选择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设备;针对颗粒物,可选择颗粒物检测仪、激光雷达等设备。(2)监测精度: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具有较高精度的监测设备,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3)设备稳定性:选择稳定性好的监测设备,以保证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4)设备成本:在满足监测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监测设备,以降低监测成本。以下为几种常见监测设备的应用:(1)气相色谱:用于检测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具有高灵敏度和分离效果好等优点。(2)高效液相色谱:用于检测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具有高分离度和检测限低等优点。(3)原子吸收光谱:用于检测重金属污染物,如铅、汞等,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等优点。(4)颗粒物检测仪:用于检测颗粒物,如PM10、PM2.5等,具有实时监测、快速响应等优点。(5)激光雷达:用于检测颗粒物浓度分布,具有高精度、远距离监测等优点。第三章工业废气处理技术3.1工业废气来源及特点工业废气主要来源于各类工业生产过程,其产生环节包括燃烧过程、化学反应过程、物料输送过程以及产品生产过程等。工业废气的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有机挥发性化合物(VOCs)、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颗粒物(PM)、碳氢化合物等。这些废气具有以下特点:多样性:不同的工业过程排放的废气成分和浓度各不相同。波动性: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波动会导致废气排放的浓度和排放速率产生变化。有毒性:部分工业废气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刺激性:某些废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3.2废气处理技术概述针对工业废气的特点,其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源头减排、末端治理和回收利用三个方面。源头减排: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优化操作流程等方式减少废气的产生。末端治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回收利用:对废气中的有价值成分进行回收,实现资源的再利用。3.3典型废气处理工艺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吸收法:利用液体吸收剂与废气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常用的吸收剂包括水、碱液、酸液等。吸附法:采用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有机物或恶臭物质进行吸附,适用于低浓度废气的处理。催化氧化法: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生物滤池法:利用微生物对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适用于处理浓度较低、生物降解性较好的有机废气。等离子体法:通过高能电子与废气中的污染物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其分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适用于处理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将废气中的污染物与洁净气体分离,适用于处理含有特殊成分的废气。每种工艺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气的具体成分和浓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第四章燃烧源污染治理技术4.1燃烧源污染概述燃烧源污染主要是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在我国,燃烧源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在工业、交通和生活领域中,燃烧源污染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4.2燃烧源污染治理技术4.2.1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燃料改性和燃烧设备改进。燃料改性是通过改变燃料成分,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燃烧设备改进则是对燃烧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4.2.2燃烧过程控制技术燃烧过程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燃烧优化、燃烧温度控制和燃烧气氛控制。燃烧优化是通过调整燃烧参数,使燃烧过程更加稳定、高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燃烧温度控制是通过调节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燃烧气氛控制是通过调整燃烧气氛,降低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4.2.3污染物捕集技术污染物捕集技术主要包括颗粒物捕集、二氧化硫脱除、氮氧化物还原和一氧化碳氧化。颗粒物捕集技术有袋式除尘、电除尘等;二氧化硫脱除技术有湿式脱硫、干式脱硫等;氮氧化物还原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非选择性催化还原等;一氧化碳氧化技术有催化氧化、热氧化等。4.2.4废气处理技术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废气净化、废气处理设施优化和废气排放控制。废气净化技术有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等;废气处理设施优化是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处理效率;废气排放控制是通过调整排放参数,保证排放浓度达标。4.3案例分析以下以某火力发电厂为例,分析燃烧源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某火力发电厂采用预处理技术,将原煤进行改性,降低硫分和挥发分,同时改进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在燃烧过程中,通过燃烧优化和温度控制,减少氮氧化物的。采用袋式除尘器捕集颗粒物,湿式脱硫塔脱除二氧化硫,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还原氮氧化物。通过废气处理设施优化和排放控制,保证排放浓度达标。通过以上燃烧源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某火力发电厂的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对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五章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5.1机动车尾气污染概述机动车尾气污染是指由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排放出的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尾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等,对大气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均产生严重影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5.2汽油车尾气治理技术针对汽油车尾气污染,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治理技术:5.2.1内燃机燃烧优化技术通过对内燃机燃烧过程的优化,降低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燃油喷射压力、优化喷油时刻、改进燃烧室设计等。5.2.2排气后处理技术排气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三元催化器、氧化型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三元催化器能够同时降低尾气中的CO、HC和NOx排放;氧化型催化器主要用于氧化CO和HC,降低排放;颗粒捕集器则用于捕集尾气中的颗粒物。5.2.3电动尾气治理技术电动尾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电动尾气净化器和电动尾气吸附器。这些设备通过电能驱动,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5.3柴油车尾气治理技术针对柴油车尾气污染,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治理技术:5.3.1柴油机燃烧优化技术通过优化柴油机燃烧过程,降低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燃油喷射压力、改进喷油嘴设计、优化燃烧室形状等。5.3.2排气后处理技术排气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氧化型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SCR技术通过喷射尿素溶液,将尾气中的NOx转化为N2和H2O;氧化型催化器用于氧化CO和HC,降低排放;颗粒捕集器则用于捕集尾气中的颗粒物。5.3.3生物燃油技术生物燃油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石油燃料,从而降低柴油车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生物燃油具有较好的环保功能,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第六章扬尘污染治理技术6.1扬尘污染概述扬尘污染是指由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产生的颗粒物在空气中的悬浮状态,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污染形式。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工地、道路、工业生产、煤炭装卸等环节。根据颗粒物的直径大小,扬尘污染可分为PM10、PM2.5等不同等级,其中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6.2扬尘污染治理技术6.2.1源头控制技术源头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对建筑工地进行绿化、硬化、围挡等,减少扬尘产生;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绿色施工材料,降低扬尘排放。(2)道路扬尘治理:加强道路清扫、洒水作业,提高道路保洁频率;对重点路段实施机械化清扫,降低扬尘污染。(3)工业生产扬尘治理: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产品等进行封闭储存和运输,减少扬尘排放;采用高效除尘设备,降低排放浓度。6.2.2过程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湿法作业、封闭作业等措施,降低扬尘产生。(2)道路扬尘治理:在道路施工、养护过程中,采用洒水、喷淋等措施,减少扬尘排放。(3)工业生产扬尘治理:在原料破碎、输送、筛分等环节,采用封闭、湿式作业,降低扬尘排放。6.2.3末端控制技术末端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在工地出入口设置洗车台、喷淋设施,对进出车辆进行清洗,减少扬尘排放。(2)道路扬尘治理: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防风林等,降低扬尘浓度。(3)工业生产扬尘治理:采用高效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设备,对排放气体进行处理,降低扬尘排放。6.3扬尘污染治理案例分析6.3.1某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案例某建筑工地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较大,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扬尘。针对该工地扬尘污染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工地进行绿化、硬化、围挡,降低扬尘产生。(2)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绿色施工材料,减少扬尘排放。(3)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湿法作业、封闭作业等措施,降低扬尘产生。(4)在工地出入口设置洗车台、喷淋设施,对进出车辆进行清洗。6.3.2某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案例某城市道路位于市区,车流量较大,道路扬尘污染严重。针对该道路扬尘污染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道路清扫、洒水作业,提高道路保洁频率。(2)对重点路段实施机械化清扫,降低扬尘污染。(3)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防风林,降低扬尘浓度。第七章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7.1二氧化硫污染概述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以及金属冶炼等。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较大,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危害包括: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引发哮喘、肺炎等疾病;对环境的影响,导致酸雨、土壤盐渍化等。7.2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7.2.1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燃料脱硫、烟气脱硫和尾气处理。燃料脱硫是指在燃烧前对燃料进行处理,降低其硫含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烟气脱硫是指在燃烧过程中对烟气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硫。尾气处理是指在排放前对尾气进行处理,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7.2.2脱硫技术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式脱硫、干式脱硫和生物脱硫。(1)湿式脱硫:湿式脱硫技术采用液体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根据吸收剂的种类,可分为石灰石石膏法、钠碱法、氨法等。湿式脱硫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适用范围广等优点。(2)干式脱硫:干式脱硫技术采用固体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根据吸收剂的种类,可分为活性炭法、分子筛法、氧化锌法等。干式脱硫具有投资较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3)生物脱硫:生物脱硫技术利用微生物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从而实现脱硫。生物脱硫具有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7.2.3二氧化硫资源化利用技术二氧化硫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硫酸生产、硫磺回收和石膏制备等。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将二氧化硫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7.3案例分析以某火力发电厂为例,该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湿式脱硫技术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进行治理。对燃煤进行预处理,降低硫含量;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湿式脱硫技术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对脱硫后的尾气进行监测,保证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排放标准。通过采用先进的脱硫技术,该厂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硫排放,减轻了大气污染。第八章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技术8.1氮氧化物污染概述氮氧化物(NOx)是一类含氮和氧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分之一,其主要来源包括燃煤、燃油、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氮氧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可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刺激等。8.2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技术8.2.1燃烧前处理技术燃烧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燃料脱氮、燃烧优化等。燃料脱氮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降低燃料中氮含量,减少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燃烧优化技术是通过改进燃烧设备、优化燃烧参数,降低氮氧化物的。8.2.2燃烧过程控制技术燃烧过程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低氮燃烧技术、分级燃烧技术、烟气再循环技术等。低氮燃烧技术是通过降低燃烧温度、优化燃烧工况,减少氮氧化物的。分级燃烧技术是将燃烧分为两个或多个阶段,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烟气再循环技术是将部分烟气引入燃烧室,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8.2.3烟气脱硝技术烟气脱硝技术是通过对烟气进行处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主要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活性炭吸附法等。8.2.3.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一种高效、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还原剂(如氨、尿素等)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SCR技术具有脱硝效率高、运行稳定、适用范围广等优点。8.2.3.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是通过向烟气中喷射还原剂,在适当的温度下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SNCR技术具有投资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脱硝效率相对较低。8.2.3.3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对氮氧化物进行吸附,然后通过加热再生,将氮氧化物分解为氮气和水。活性炭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投资成本较低等优点,但脱硝效率相对较低。8.3案例分析案例一:某火力发电厂采用SCR技术进行烟气脱硝,脱硝效率达到9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稳定在50mg/m³以下,显著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案例二:某化工厂采用SNCR技术进行烟气脱硝,脱硝效率达到6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至100mg/m³以下,有效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案例三:某城市交通污染治理项目,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机动车尾气进行处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至50mg/m³以下,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第九章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管理与评估9.1项目管理概述大气污染治理项目作为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项目管理对于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策划、项目组织、项目实施、项目监督与控制、项目验收五个阶段。(1)项目策划:根据大气污染治理需求,明确项目目标、治理范围、技术路线、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等,为项目实施提供基础。(2)项目组织:建立健全项目组织结构,明确各成员职责,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3)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证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4)项目监督与控制: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并解决问题,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5)项目验收: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目标,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参考。9.2项目评估方法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评估是对项目实施过程及成果的全面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经济效益评估:分析项目投资回报、成本效益、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2)技术评估:对项目采用的技术方案、设备选型、治理效果等进行评价,保证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3)环境效益评估:分析项目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贡献,评价项目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效果。(4)社会影响评估:分析项目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9.3项目实施与监督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实施与监督是保证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具体内容:(1)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计划,开展治理工程,包括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等,保证项目按期完成。(2)进度监督: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项目按照计划推进,发觉进度滞后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3)质量监督:对项目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项目达到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部分进行整改。(4)安全监督: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证人员、设备安全,预防发生。(5)沟通协调:建立健全项目沟通机制,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保证项目顺利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讲《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
- 2024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高中生物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 2024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1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练习含解析
- 202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二含解析
- (4篇)2024大学社团活动工作总结
- 工程质量检测试验
- 保洁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 海关报关实务4-第三章2知识课件
- 管理研究方法论for msci.students maxqda12入门指南
- 基于“产教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 TSEESA 010-2022 零碳园区创建与评价技术规范
- GB/T 3003-2017耐火纤维及制品
- GB/T 19867.5-2008电阻焊焊接工艺规程
- GB/T 18920-20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 2023年市场部主管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 GB 17267-1998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 上期开特下期必开特规律
- 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审批表(学校事业单位台账记录表)
- 30第七章-农村社会治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