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91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大国崛起》一书认为:“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这充分肯定了拿破仑()A.是法国大革命的领袖B.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C.击退了反法联盟进攻D.保护了欧洲封建势力2、周学熙的华新纱厂以“互助合作”的“华新精神”立厂,郭乐、郭泉的永安集团践行“同号相连,同舟共济”的“永安精神”。蔡声白的美亚织绸厂始终坚持“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这些近代企业塑造的精神A.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B.消除了企业间壁垒C.凸显强烈的国家意识D.提高了企业的地位3、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成功申遗说明()

①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②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有利于促进中亚地区乃至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19世纪末,一些美国人担心自己的国家不久将会落后。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享利卡波特洛奇警告说:“美国一定不能在竞争中落后。”为此他们把社会达尔文主义运用于国际事务中。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美国()A.秉持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理念B.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世界的活动C.具有落后就会挨打的忧患意识D.同欧洲列强对比出现力量失衡5、下图是唐墓中出土的胡人牵骆驼俑,形象生动,驮着一捆捆的丝绸,附挂着水壶等物品。对于唐人来说,骆驼能在荒凉的戈壁沙漠走过令人望而生畏的道路无疑是奇迹。该俑()

①印证了东西方经济交流②讴歌了对外开拓的精神。

③反映了和而不同的观念④体现了世界物种大交流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6、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7、生产方式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材料一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西亚和希腊经济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对文明形态的影响。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伟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及。

——摘编自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材料三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摘编自(美)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2)综合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安史定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太平广记》材料二东周(洛阳)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间畿内(指洛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覃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材料三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州名。

苏州。

鄂州。

洪州。

饶州。

吉州。

衡州。

邵州。

泉州。

汉州。

开元。

户数。

68093

19190

55404

14062

34381

13513

12330

30754

477

元和。

户数。

100808

38618

91129

46116

41025

18047

18000

35571

889

——《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年;美国拉上英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出师的借口是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实则是趁机清除反美的萨达姆政权。这场战争致使16.2万伊拉克人丧生,数百万平民沦为难民。

材料二2015年9月2日;年仅3岁的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在偷渡途中溺死,遗体俯卧在土耳其伯顿海滩上的照片顷刻间传遍世界,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反应和同情。一时间,“救救难民”成了席卷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正确”。然而仅仅10多天后,这种“一边倒”的“政治正确”却出现了迅速而微妙的变化:许多不久前才表示对难民“有条件接纳;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接纳”的欧洲国家,如今正迫不及待“关门大吉”。

——《欧洲难民问题的来龙去脉》(1)根据材料一;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按这则材料,哪一国家应该在这一问题上负责?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对待难民问题,材料二中前后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难民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孔子说,“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孙子反对战争,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翟更为博爱,他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习近平多次赞誉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天下一家”,“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孔子说,“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孙子反对战争,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翟更为博爱,他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习近平多次赞誉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天下一家”,“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摘编自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200材料二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250060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民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该如何应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多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摘编自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等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材料二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年中国说”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进行解释。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共同之处。13、语言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汉语的传播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前,《周礼》及《礼记》中就提到“通译”。东汉初年,随着佛教等宗教文化传播,也有大批外国人或外族人到中国学习汉语,唐代达到一个顶峰,明清也出现过热潮。追溯外国的汉语教学历史,早在公元372年朝鲜就正式设立太学讲授汉语;公元1世纪至10世纪佛教传入越南,为研读佛经,越南人开始学习汉语和汉字;据史料记载,大约公元一世纪,我国汉字开始传入日本。古汉语的传播促进了日语中的平假名;片假名的产生,丰富了日语词汇,对日本语音也有一些影响。

——李文《跨文化语境中古汉语传播的语言学意义》(1)据材料一;古汉语的对外传播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汉语不断外传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形式应该是民族的,字母和方案都要根据现有汉字来制订。”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据统计,即使是一般农民,15到20个小时就能掌握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100个小时就能识字1500个。从此,汉语拼音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网络整理(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语拼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广汉语拼音的积极作用?

(4)综上,概括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1题,共2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本英文书的要素材料书籍不仅是人类思想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而且书籍本身也留下了不同文明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浓厚印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本现代的英文书。它所涉及到的要素主要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已经基本上厘清了这四大要素的大致传播路线,相关情况见下表。书籍不仅是人类思想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而且书籍本身也留下了不同文明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浓厚印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本现代的英文书。它所涉及到的要素主要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已经基本上厘清了这四大要素的大致传播路线,相关情况见下表。。英国西欧大陆内部的传播中介传播者原创者英文字母(公元7世纪)如尼字母(公元2世纪)拉丁字母(公元前7—公元前3世纪)←希腊字母(公元前9世纪末至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字母(公元前11世纪中叶)←西闪族字母(即原始迦南字母,约公元前19世纪中叶)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2700年)造纸术(1494年)法国(1189年)←西班牙(1150年)←摩洛哥(1100年)←埃及(10世纪);瑞士(1350年)德国(1312年)←意大利(1276年)←阿拉伯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中叶)古代中国(公元前2世纪)页码(数字,13世纪后期)其他西欧大陆国家(公元10世纪后期至13世纪初)←穆斯林西班牙(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数字(公元8世纪后期)成熟印度数字(公元8世纪)←笈多王朝数字(公元4—6世纪末)←婆罗米数字(公元前3世纪)印刷(1477年)法国←意大利←德国(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德国、意大利等欧陆国家(15世纪前期,雕版印刷)阿拉伯帝国(14世纪)波斯(13世纪末14世纪初)中国西北少数民族(9—10世纪;木活字12—13世纪)古代中国(公元前7世纪)——徐善伟《全球史视阈中的一本英文书——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

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一本英文书的要素”设计一个主题,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多角度、多层次涵盖材料提供的信息;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2分)15、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6、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17、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可知,这充分肯定了拿破仑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传播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的领袖、击退了反法联盟进攻,故A、C两项排除;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故D项错误。2、A【分析】【详解】

据材料可知,近代民族工业的企业文化都体现了“和”、“合”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A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民族特色不能完全消除企业间壁垒,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族特色,未涉及国家意识和企业地位,C、D排除。3、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有利于加强三国之间文化交流,即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①正确;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正确;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很好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正确;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是对世界文化多样的尊重,有利于加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推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发展,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4、B【分析】【详解】

题干所示为19世纪末,美国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加紧对外扩张,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世界的活动,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亨利卡波特洛奇警告说:“美国一定不能在竞争中落后”,同时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延伸至社会领域,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B项正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不等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排除A项;美国在垄断阶段积极参与瓜分世界的扩张思想并非落后就会挨打的忧患意识,排除C项;题干没有美国与欧洲列强之间力量对比的信息,无法得出失衡,排除D项。故选B项。5、A【分析】【详解】

根据“唐墓中出土的胡人牵骆驼俑,驮着一捆捆的丝绸”可知,是唐代中外贸易的重要见证,也显示了丝绸之路的繁华,①正确;根据材料中的“骆驼能在荒凉的戈壁沙漠走过令人望而生畏的道路无疑是奇迹”说明道路艰险,对外开拓的精神令人敬仰,②正确;“和而不同”是一方面教导人们要与他人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又需要人们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材料没有相关的信息,③错误;材料仅是中外的经济交流,不是世界物种大交流,④错误。综上,①②正确,A项正确;③错误,排除B项;④错误,排除C项;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6、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特点:古代西亚农耕经济占主导;古代希腊工商业经济占重要地位(海外贸易发达)。

影响:两河流域形成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古代希腊形成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8、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得出将东西方文化进行兼容并包,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宗教传统,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原因: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主要原因包括地处东西方的传统商路的中心;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疆域的扩大;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及民众的好学精神及知识创造等。

(2)作用:根据“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可得出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传播各民族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等。【解析】(1)特点:将东西方文化进行兼容并包;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宗教传统,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原因:地处东西方的传统商路的中心;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疆域的扩大;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及民众的好学精神及知识创造等。

(2)作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传播各民族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9、略

【分析】【详解】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反映的是因避乱而人口南迁;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材料三反映的则是江南人口急剧的增加。

(2)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主要从北方战乱多;南方战乱少;所以人口大量的南迁导致了江南人口的急剧增加。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从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经济中心南移打下基础、改变人口布局等角度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即可。【解析】(1)材料一反映的是为逃避战乱,北方居民纷纷迁往南方;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材料三反映的是南方与北方的情况相反,南方人口数量剧增。

(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破坏主要在北方,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迁。

(3)导致我国人口的大迁移,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促进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要影响。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这一关键信息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美国拉上英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这一信息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政治正确”“关门大吉”等信息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恐怖主义等问题依然存在。【解析】(1)原因: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国家:美国。

(2)变化:由最初的愿意接纳难民到后来关闭国境不愿提供援助。原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恐怖主义等问题依然存在。11、略

【分析】【详解】

详解

(1)精神内涵: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得出是“仁”;“爱”、“和”;历史作用:根据“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可得出中华传统文化维护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有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应该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解析】(1)精神内涵:“仁”;“爱”、“和”;历史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维护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有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

(2)我们的应对: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我们应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1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梁启超;李大钊等人指出当时中国是苟延残喘的“老大中国”,对少年中国充满期望。结合20世纪早期的时代特征,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进行分析;政治上,列强侵略,封建统治腐朽,各阶级阶层进行探索;经济上落后;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可得出,借助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第二小问,从背景、影响等角度对南京国民政府关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行简要分析;背景方面,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国,各类思潮和主义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影响方面,从民族意识、民主革命进程、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

(3)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少年中国说”和南京国民政府对传统文化的相关态度都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复兴的期望;有利于促进民族觉醒与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解析】(1)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封建专制统治和经济的落后;中国各个阶层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与探索;西方各种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武器。

(2)态度:借助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

解释: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国;各类思潮和主义风行,文化理念呈现多元化,“民族复兴论”的提出有助于中国知识分子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民族复兴论”的提出在推动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持久抗战和民族解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共同之处: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复兴的期望;有利于促进民族觉醒与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汉语的传播历史悠久”可得出历史悠久;从传播形式来看,有随着宗教文化传播。也有教学传播等,传播形式多样;根据材料“东汉初年,随着佛教等宗教文化传播,也有大批外国人或外族人到中国学习汉语”可知,随佛教传播而传播;从传播区域来看,主要影响东亚近邻国家。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语传播在汉唐时期传播较快,原因在于古代中国国力强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语传播与佛教等宗教文化传播同时,而后者得益于“丝绸之路”,因此汉语传播也得益于“丝绸之路”推动,对外交流频繁;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质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吸引力也是汉语传播的重要条件。

(2)原因: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分析。经济方面:根据材料“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密切各地联系;根据材料“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技术主导者,因此英语的地位自然提升。从政治角度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确立在近代世界的政治优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从文化角度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近代成为日不落帝国,推动英语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快,密切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强化英语的地位。

(3)特点:根据材料“文字必须改革形式应该是民族的;字母和方案都要根据现有汉字来制订”可知,突出民族性;根据材料“即使是一般农民,15到20个小时就能掌握汉语拼音”可知,语言简单,便于掌握;推广;根据材料“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可知,以立法形式推广。作用:根据材料“即使是一般农民,15到20个小时就能掌握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100个小时就能识字1500个”可知,有利于文化普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根据材料“汉语拼音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

(4)因素:从古代汉语传播、英语地位来看,语言传播受到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影响;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拼音改革可知,语言传播受到政治因素影响。【解析】(1)特点:历史悠久;传播形式多样;随佛教传播而传播;主要影响东亚近邻国家条件:古代中国国力强盛;“丝绸之路”推动对外交流频繁;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吸引力。

(2)经济上: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密切各地联系;美国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技术主导者政治上: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确立在近代世界的政治优势;美国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文化上:英国近代成为日不落帝国,推动英语传播。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快,密切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强化英语的地位。

(3)特点:突出民族性;语言简单;便于掌握;推广;以立法形式推广;作用:有利于文化普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

(4)综合实力、政治因素、国际影响力四、论述题(共1题,共2分)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问题要求涵盖材料提供的信息;可得出层次1:简单罗列材料中的显性信息,来进行主题设计的合理解释;层次2:从单一角度进行主题设计,并从知识层面和认识层面做出合理解释;问题要求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还要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可得出层次3:从多个角度综合进行主题设计,并从知识层面和认识层面做出合理解释。本题要求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一本英文书的要素”设计一个主题,所以主题应围绕材料中所给的英文书展开。

【示例1】主题:由表格的出处可得出主题:一本英文书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

理由: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书籍不仅是人类思想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可得出书籍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根据材料“书籍本身也留下了不同文明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浓厚印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本现代的英文书。它所涉及到的要素主要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可得出一本英文书所涉及到的要素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均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成果。结合表格中关于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这四大要素的大致传播路线,进行说明。比如从古埃及象形文字开始,历经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的发展,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现在通用的英文字母。造纸术由古代中国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大陆后不断发展、成熟。页码使用的数字从古代印度数字发展而来,历经阿拉伯人、西班牙人传播,在13世纪成为相对固定的页码符号。中国的印刷术一路向西传播,到15世纪西欧的印刷术成熟。最后与论题相呼应,可以陈述为一本英文书的各基本要素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性、共存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示例2】结合表格内容可知现代的英文书涉及到的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四大要素的大致传播路线中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得出主题: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

理由: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等优秀文明成果对现代英文书要素的作用。比如,中国汉代发明的造纸术,一方面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另一方面经埃及传入西欧,到15世纪末,用于书籍的印刷术在欧洲成熟。中国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后经波斯;阿拉伯地区传到西欧各地,15世纪后期西欧印刷术在书籍出版中得到发展。最后进行总结并且结合当今进行升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体现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论述,但主题必须围绕“一本英文书的要素”,论据则需要结合表中信息进行。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各个古代文明成就的角度设计主题,如: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埃及(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中介传播的角度设计主题,如:现代英文书的要素折射了阿拉伯人对文化的贡献;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在西欧内部传播的角度设计主题,如地中海沿岸国家对现代英文书的要素传播做出重要贡献。【解析】作答层次要求。

层次1:简单罗列材料中的显性信息;来进行主题设计的合理解释;

层次2:从单一角度进行主题设计;并从知识层面和认识层面做出合理解释;

层次3:从多个角度综合进行主题设计;并从知识层面和认识层面做出合理解释;

【示例1】

主题:一本英文书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

理由:书籍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一本英文书所涉及到的要素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均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成果。从古埃及象形文字开始,历经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的发展,公元7世纪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