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咏雪》过关训练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咏雪》过关训练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咏雪》过关训练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咏雪》过关训练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咏雪》过关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咏雪》(过关训练)知识卡片文言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解题技巧:(1)概览全文,整体把握。首先,一定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即使碰到个别词义或句意一时把握不准的情况,也应毫不犹豫地读下去,原先的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2)内容梳理。明确文中讲解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内容和作者的联系。(3)筛选文章的关键信息。首先,是检索性筛选。其次,是理解性筛选。(4)读懂作者的情感态度。熟悉课内文本,联系课内人物形象。注意从选文的开头句、中心句、结尾句入手,把作者的评价或对事理分析的句子找出来,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一步分析人物的形象。★解题要点1、寻找标题或文中直接评价人物的词语或句子。2、主人公做了哪些事,或者找出文章中描写的内容和作者之间的联系,从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3、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加以分析。4、注意人物之间的对比。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2秋·湖南常德·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青的一代人。C.《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D.《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2.(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咏絮之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用来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C.王凝之,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曾任左将军。D.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二、情景默写3.(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填空。(1)“,”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三、翻译4.(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5.(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重点字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6.(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四、课内阅读(一)(2022秋·辽宁大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3)未若柳絮因风起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二)(2022秋·河南洛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B.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C.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像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风:因为风。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撒盐空中差可拟12.谢道韫的才华在“咏雪”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13.古人多才智。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谢道韫和黄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链接材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舍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五、对比阅读(一)(2022秋·安徽安庆·七年级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校考期中)【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犹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众咸以为神童。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儿女:

(2)俄而:

(3)骤:(4)拟:

(5)以为:15.翻译下面的句子。(1)未若柳絮因风起。(2)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16.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白雪纷纷/何所似C.与儿女/讲论/文义 D.未若/柳絮因/风起17.甲文中谢道韫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被称为“咏絮才女”,乙文中徐孺子被大家称为“神童”,请分别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二)(2022秋·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两篇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乙】谢公①与人围棋②,俄而谢玄③淮上④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⑤。客⑥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谢公:谢安,世称谢太傅。②围棋:下围棋。③谢玄:东晋名将,谢安之侄。④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淝水战场上。⑤向局:面向棋局。⑥客:客人,这里指同谢公一同下围棋的人。1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1)未若柳絮因风起(2)看书竟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20.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欣然曰”和“默然无言”中的“然”意思一致。B.“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因”解释为“趁、乘”。C.“意色举止”的“色”是“颜色”的意思。D.“徐向局”的“徐”是“慢慢地”的意思。21.甲文中太傅为什么“大笑乐”?22.甲乙两文塑造人物的侧重点不同,甲文主要突出谢道韫机敏的性格特点,乙文突出了谢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三)(2021秋·广西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2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 B.白雪纷纷何所似

归心似箭C.太丘舍去

舍生忘死 D.元方入门不顾

奋不顾身24.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陈太丘/与友/期行C.陈太/丘与友期/行 D.陈太/丘与友/期行25.下列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B.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文: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D.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车。26.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谢安“大笑乐”是因为他更欣赏谢朗“撒盐空中差可拟”的说法。B.【乙】文中陈太丘是依照约定行事的,他等到“过中”不见朋友才“舍去”。C.两文都塑造了聪慧孩子的形象:【甲】文的谢道韫才华横溢,【乙】文的元方懂礼守信。D.【甲】文中的“大兄”指的是长兄,【乙】文中的“尊君”指对方的父亲,“家君”指自己的父亲。27.把“文言文阅读”【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撒盐空中差可拟。(四)(2022秋·福建三明·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真的)然。28.解释下列加点词。(1)内集(2)差可拟(3)竞走取之(4)取之29.翻译下列句子:(1)未若柳絮因风起(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30.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停顿一处)(1)撒盐空中差可拟(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诸儿竞走取之31.甲文中的谢太傅给你何种印象?同样是少有才名,谢道韫与王戎有何区别?(五)(2022秋·广东广州·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3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相委而去

委以重任B.入门不顾

顾全大局C.去后乃至

胜败乃兵家常事D.白雪纷纷何所似

光阴似箭33.翻译下列句子(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3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下雪天,谢太傅与小辈们在家里谈论文章的义理,营造了和谐、融洽,具有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B.谢道韫把冬雪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以冬季之冷景写出眼下春季之暖景,更见诗意。C.《陈太丘与友期》中客人是无礼无信,语言粗野,不堪入耳,而元方则是针锋相对,义正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D.《陈太丘与友期》篇幅虽然短小,可是仍善于借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六)(2022秋·广东佛山·七年级统考期末)【材料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材料二】诗歌内容画线句释义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但是白雪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1)完成下面词语归类卡。时间词卡一会儿时间词:顷刻、少时、①______(用原文词语填写)一词多义卡日例句1:意与日去。日:岁月例句2:吾日三省吾身。日:②______例句3:寒雪日内集。日:日子、天语境义卡儿女释义:子女,这里泛指③______(2)阅读材料一,完成下列表格。句子翻译相同点撒盐空中差可拟①______写作对象:③______未若柳絮因风起②______修辞方法:④______(3)材料二中哪一个画线句与“柳絮因风起”的情形更相似?请简要分析。(七)(2022秋·广东清远·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3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3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乙】谢安折屐①玄等既破坚②,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③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选自《晋书•谢安传》)【注】①屐:木头鞋,泛指鞋。②玄等既破坚:指谢玄等人在谢安的指挥下率领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抵御住了前秦的进攻。③户限:门槛。3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看书既竟

(2)棋如故3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40.《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不同门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如果要将“谢安折屐”的故事编入《世说新语》,你会选择下列门类中的哪一类?结合内容说明理由。言语

政事

方正

雅量

识鉴(八)(2023秋·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咏雪》)4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即公大兄无奕女4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乙】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元年③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⑤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节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元年:汉桓帝年号,即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诏:皇帝的命令。4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为魏郡太守(2)即以其言应诏4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45.【甲】文中谢道韫与【乙】文中黄琬的才情分别体现在哪里?(九)(2023·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讲论文义③俄而雪骤④撒盐空中差可拟(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②未若柳絮因风起。【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几何。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选自《后汉书•黄婉传》)(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B.黄琬幼而慧

相委而去C.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尊君在不D.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①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②甲乙两文都表现出我国古代儿童怎样的特点?(十)(2022秋·广东惠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俄而雪骤。(2)下车引之。(3)陈太丘与友期行。48.翻译下面句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2)元方入门不顾。4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既温馨又民主的世家所特有的文化氛围。C.《陈太丘与友期》中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两文都是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中考模拟一、对比阅读(一)(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选择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谢玄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②。太傅_______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注释】①谢玄,谢安侄子。②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1.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加点字适合放在乙文横线处(

)A.策之不以其道 B.讲论文义C.安陵君其许寡人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B.甲文“公大笑乐”一句,没有直接言明对两个比喻的评价,表达含蓄,意蕴丰富。C.“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D.乙文连用“赌”“得”“烧”等动词刻画谢太傅欺骗孩子的虚伪狡诈形象。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未若柳絮因风起(2)乃谲与赌,得即烧之。4.谢安的夫人曾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侄们?”,对于谢夫人的质疑,请结合甲乙文具体谈谈你的看法。(二)(2020·山东枣庄·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乙】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③元年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⑤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⑥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⑦?”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⑥诏:皇帝的命令。⑦初:一开始,刚刚。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俄而雪骤(2)未若柳絮因风起(3)为魏郡太守(4)即以其言应诏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7.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A.俄而雪骤 B.黄琬幼而慧 C.学而不思则罔 D.而深奇爱之8.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B.甲文中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出雪的洁白和轻盈。C.乙文中的黄琬用初月类比日食,形象说明了日食的形状,表现出他聪慧的才思。D.乙文中黄琬父亲黄琼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后,并更加喜爱他。(三)(2020·山东东营·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校考二模)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③孔子东游

④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10.你从两文中的小儿女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11.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咏雪》(过关训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2秋·湖南常德·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青的一代人。C.《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D.《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此句化静为动,展现了雪花随风飘飞的画面,以春景写冬景,富有新意;“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分析有误;故选C。2.(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咏絮之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用来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C.王凝之,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曾任左将军。D.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答案】A【详解】A.《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而非他本人编写。故选A。二、情景默写3.(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填空。(1)“,”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答案】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撒、柳絮、至、骂”等字词容易写错。三、翻译4.(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答案】子女,课文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子女或男女【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句意: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儿女,古义:子女,课文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子女或男女。5.(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重点字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不久,一会儿急高兴的样子大体相比不如,不及趁、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句意:太傅高兴地说。欣然:高兴的样子。(4)句意: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5)句意: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6.(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急(3)大体(4)不如,不及【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未若”,不如,不及。四、课内阅读(一)(2022秋·辽宁大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3)未若柳絮因风起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答案】7.(1)和

(2)急(3)趁、乘8.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9.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作者欣赏并赞扬她的文学才华。【解析】7.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与儿女讲论文义”的句意是:和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与:和,同。(2)“俄而雪骤”的句意是:不久,雪下得更大更急了。骤:急。(3)“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句意是: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因:乘,趁。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语句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撒(抛撒)、差(大体)、拟(相比)”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9.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从文章叙写的内容看,谢道韫将飘飞的雪比作“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只是“大笑乐”,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用“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同时也暗示作者对谢道韫才气的欣赏和赞扬。【点睛】参考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二)(2022秋·河南洛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B.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C.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像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风:因为风。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撒盐空中差可拟12.谢道韫的才华在“咏雪”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13.古人多才智。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谢道韫和黄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链接材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舍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答案】10.D11.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12.①谢道韫把纷纷扬扬的白雪比喻为柳絮乘风而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②“柳絮”是轻盈的,这一比喻富有新意和美感,充分展示了谢道韫的才华。13.谢道韫和黄琬都聪慧过人,善用比喻。启示:人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要放开思维、开动脑筋、善于发挥想象力,并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解析】10.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D.“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因:乘,趁。不是“因为”。故选D。11.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本句重点词语:撒盐空中,把盐撒在空中;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12.考查内容理解。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是咏雪的佳句,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谢道韫既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又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这个比喻句得到谢太傅的称赏,遂传为一时佳话,谢道韫从此也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13.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中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是咏雪的佳句,不仅得到她叔父的称赏。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公大笑乐”可以推知,谢道韫虽然当时年纪不大,但善于观察事物且机智聪慧。从材料中“琬年七岁”“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可以看出,黄琬小小年纪,也是善于观察事物的特点,表现出机智聪慧的特点。两人的表现告诉人们:人要放开思维、开动脑筋,对待问题,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思考和分析。意对即可,答案不唯一。【点睛】参考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链接材料: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报告(朝廷),太后召见他问他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当时)年仅七岁的黄琬,在旁边说道:“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就像初升之月呢?”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报告太后,并且认为黄琬十分与众不同,便十分喜爱他。五、对比阅读(一)(2022秋·安徽安庆·七年级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校考期中)【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犹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众咸以为神童。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儿女:

(2)俄而:

(3)骤:(4)拟:

(5)以为:15.翻译下面的句子。(1)未若柳絮因风起。(2)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16.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白雪纷纷/何所似C.与儿女/讲论/文义 D.未若/柳絮因/风起17.甲文中谢道韫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被称为“咏絮才女”,乙文中徐孺子被大家称为“神童”,请分别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答案】14.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不久、一会儿急相比认为15.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16.D17.甲文中谢道韫把雪比作柳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飞的优美轻盈之态,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境很美,因此被称为“咏絮才女”。乙文中徐孺子由月亮联想到眼睛,把月中之物比作眼睛中的瞳孔,思维敏捷,因此被称为“神童”。(意思大致对即可)【解析】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句意: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2)“俄而雪骤”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俄而:不久、一会儿(3)“俄而雪骤”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骤:急。(4)“撒盐空中差可拟”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5)“众咸以为神童”句意:众人都认为他是神童。以为:认为。1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未若:不如;因:凭借;(2)尝:曾经;戏:玩耍。1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D.句意: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柳絮”是“因风起”的主语,应该在主语后面停顿;故断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故选D。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中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形容雪景,将纷纷扬扬的雪花比作乘风而起的柳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雪花飞舞时的轻盈之态,取柳絮比拟飞雪的形状,说明飞雪骤且大的特征,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以春景写冬景,富有意蕴美,所以谢道韫被称为“咏絮才女”。乙文“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犹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徐孺子将月中之物比作眼睛中的瞳孔,将月中无物的状态类比人眼中没有瞳孔的状态,才思敏捷,因此被称为“神童”。【点睛】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应该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众人都认为他是神童。(二)(2022秋·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两篇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乙】谢公①与人围棋②,俄而谢玄③淮上④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⑤。客⑥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谢公:谢安,世称谢太傅。②围棋:下围棋。③谢玄:东晋名将,谢安之侄。④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淝水战场上。⑤向局:面向棋局。⑥客:客人,这里指同谢公一同下围棋的人。1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1)未若柳絮因风起(2)看书竟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20.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欣然曰”和“默然无言”中的“然”意思一致。B.“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因”解释为“趁、乘”。C.“意色举止”的“色”是“颜色”的意思。D.“徐向局”的“徐”是“慢慢地”的意思。21.甲文中太傅为什么“大笑乐”?22.甲乙两文塑造人物的侧重点不同,甲文主要突出谢道韫机敏的性格特点,乙文突出了谢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答案】18.(1)未若:不如,不及(2)竟:完毕,结束19.(1)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2)(谢公说话时的)神态举止,和平常没有什么差异。20.C21.①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②又有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为他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而快乐。③既有自己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④又有侄女诗才更在侄子之上的赞赏(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在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22.乙文中谢安收到军情书信,却安然自若,突出他遇事冷静、沉着的性格特点。【解析】1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未若:不如,不及;(2)句意:谢公看完书信之后。竟:完毕,结束。19.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1)俄而:不久,不一会儿。骤:急,紧。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2)色:神色;异:不同。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意色举止”意为:谢公的神色举止。色:神色;故选C。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甲文“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公大笑乐”的原因是:谢太傅在家庭聚会中以“雪”为命题,激发了子之辈的参与热情,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欣慰;同时,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再次,文中虽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以“公大笑乐”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2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乙文“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可看出谢安沉重冷静、从容镇定的性格特点。【点睛】参考译文:(甲)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的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的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谢公与别人下围棋正在下围棋,不一会儿淮上的谢玄的书信到了,谢公看了之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和客人下着棋,客人问淮上的军情如何,谢公回答说:“那些小子大破敌军。”在说话时,谢公的神色举止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三)(2021秋·广西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2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 B.白雪纷纷何所似

归心似箭C.太丘舍去

舍生忘死 D.元方入门不顾

奋不顾身24.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陈太丘/与友/期行C.陈太/丘与友期/行 D.陈太/丘与友/期行25.下列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B.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文: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D.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车。26.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谢安“大笑乐”是因为他更欣赏谢朗“撒盐空中差可拟”的说法。B.【乙】文中陈太丘是依照约定行事的,他等到“过中”不见朋友才“舍去”。C.两文都塑造了聪慧孩子的形象:【甲】文的谢道韫才华横溢,【乙】文的元方懂礼守信。D.【甲】文中的“大兄”指的是长兄,【乙】文中的“尊君”指对方的父亲,“家君”指自己的父亲。27.把“文言文阅读”【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撒盐空中差可拟。【答案】23.D24.B25.D26.A27.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解析】23.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骤:都是“急”;B.似:都是“像”;C.舍:都是“放弃”;D.顾:回头看/考虑,顾及;故选D。24.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B.语句“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意思是: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根据主谓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停顿,正确有句读是:陈太丘/与友/期行。故选B。25.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D.“友人惭,下车引之”的意思是: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不是选项中的“拉车”。故选D。2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A.文中谢太傅“大笑乐”,是因为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这样的比喻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同时也体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故选A。2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语句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撒(抛撒)、差(大体)、拟(相比)”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点睛】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四)(2022秋·福建三明·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真的)然。28.解释下列加点词。(1)内集(2)差可拟(3)竞走取之(4)取之29.翻译下列句子:(1)未若柳絮因风起(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30.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停顿一处)(1)撒盐空中差可拟(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诸儿竞走取之31.甲文中的谢太傅给你何种印象?同样是少有才名,谢道韫与王戎有何区别?【答案】28.(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大体

(3)跑

(4)摘取29.(1)不如把它比作柳絮随风飘舞(2)看见路旁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折了30.(1)撒盐空中/差可拟(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诸儿/竞走取之31.谢太傅:温和敦厚开明民主,注重后辈的教育,有方法,诗礼传家。谢道韫: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之才女,聪颖优雅而有创意。王戎:聪颖,善于思考,逻辑推断能力强,有主见。【解析】2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差可拟”句意: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3)“竞走取之”句意:争相跑过去摘李子。走:跑;(4)“取之”句意:摘李子。取:摘取。2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未若:不如;因:乘、趁;(2)道边:路旁;多子:结了很多李子;折枝:树枝弯折。3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1)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本句为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空中撒盐差可拟;应在状语“空中”后断一处;故断为:撒盐空中/差可拟。(2)句意: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左将军王凝之”为主语,“妻也”表判断;故断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句意: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本句应在主语“诸儿”后断一处;故断为:诸儿/竞走取之。3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第一问:结合甲文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的内容可知,谢太傅注重后辈的教育;结合甲文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内容可知,谢太傅和儿女们讲论文义时,忽逢下雪,他能抓住契机,即景命题“白雪纷纷何所似?”,让孩子们各抒己见。说明他是一个能结合身边的情境来提问,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结合甲文中“公大笑乐”的内容可知,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表现出谢太傅温和敦厚、开明民主。第二问:联系甲文中“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内容可知,将雪花比作飘飞的柳絮,以春景写冬景,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根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可知,谢道韫是诗礼传家,书香门第的才女。联系乙文中“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内容可知,小伙伴们高兴地竞相跑去摘那些李子,惟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动也不动,认为李子酸才未被别人摘取。表现出王戎聪慧善思,富有主见,具有较强的逻辑推断能力。【点睛】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五)(2022秋·广东广州·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3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相委而去

委以重任B.入门不顾

顾全大局C.去后乃至

胜败乃兵家常事D.白雪纷纷何所似

光阴似箭33.翻译下列句子(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3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下雪天,谢太傅与小辈们在家里谈论文章的义理,营造了和谐、融洽,具有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B.谢道韫把冬雪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以冬季之冷景写出眼下春季之暖景,更见诗意。C.《陈太丘与友期》中客人是无礼无信,语言粗野,不堪入耳,而元方则是针锋相对,义正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D.《陈太丘与友期》篇幅虽然短小,可是仍善于借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答案】32.D33.(1)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而下的白雪像什么?”(2)(那位)朋友感到惭愧,从车里下来拉他。34.B【解析】3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丢下,舍弃/委任;B.回头看/着想,顾及;C.才/是;D.都解释为“像”;故选D。3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1)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2)惭:感到惭愧。引:拉。3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B.“以冬季之冷景写出眼下春季之暖景”错误。谢道韫把冬雪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六)(2022秋·广东佛山·七年级统考期末)【材料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材料二】诗歌内容画线句释义A.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但是白雪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1)完成下面词语归类卡。时间词卡一会儿时间词:顷刻、少时、①______(用原文词语填写)一词多义卡日例句1:意与日去。日:岁月例句2:吾日三省吾身。日:②______例句3:寒雪日内集。日:日子、天语境义卡儿女释义:子女,这里泛指③______(2)阅读材料一,完成下列表格。句子翻译相同点撒盐空中差可拟①______写作对象:③______未若柳絮因风起②______修辞方法:④______(3)材料二中哪一个画线句与“柳絮因风起”的情形更相似?请简要分析。【答案】(1)①俄而

②每天

③子侄辈(2)①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②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③颜色白④比喻(3)B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白雪比作花儿。生动形象地形容了飞飞扬扬的大雪就像花儿一样在庭院中飞舞。与“柳絮因风起”的情形更相似,A句平铺直叙,没有运用任何手法,语言比较平淡。【详解】(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①根据题干要求,从原文中找到意思是“一会儿”的词语。“俄而雪骤”意思是: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这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②“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日,每天。③“与儿女讲论文义”意思是: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儿女:子侄辈。(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修辞手法。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语:差:差不多;拟:相比。此句译为: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②重点词语:未若:不如;因:凭借。此句译为: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③“撒盐空中差可拟”这里是把雪比作盐,“雪”和“盐”两者的相同点:都是白色的。④“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这里把雪比作随风而起的柳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柳絮因风起”意思是把雪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形容了大雪漫天飞舞的样子。A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意思是: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纷扬扬的大雪,这里只是平铺直叙,没有运用任何手法,语言比较平淡。B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意思是:但是白雪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一样在庭院树间穿飞,这里诗人把白雪比作花儿,纷纷扬扬的大雪就像花儿一样在庭院中飞舞,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与“柳絮因风起”的情形更相似。【点睛】参考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七)(2022秋·广东清远·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3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3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乙】谢安折屐①玄等既破坚②,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③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选自《晋书•谢安传》)【注】①屐:木头鞋,泛指鞋。②玄等既破坚:指谢玄等人在谢安的指挥下率领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抵御住了前秦的进攻。③户限:门槛。3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看书既竟

(2)棋如故3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40.《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不同门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如果要将“谢安折屐”的故事编入《世说新语》,你会选择下列门类中的哪一类?结合内容说明理由。言语

政事

方正

雅量

识鉴【答案】36.(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3)急37.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38.(1)战报(2)先前,原来39.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40.应选“雅量”。雅量是指人气度宽宏,举止从容平和,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遇事不改常态。当捷报传来时,谢安“了无喜色,棋如故”,可见其镇定,不改常态,不喜形于色,这正是他恢宏气度的体现;“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更衬托出他对情绪控制的自如程度。因此,雅量更为适合。【解析】3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句意: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3)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骤:急。3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差,大体;拟,相比;因,乘、趁。3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谢安)看完战报后。书:战报。(2)句意:依旧像先前一样下棋。故:先前,原来。3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下棋结束,(谢安)回内室,跨过门槛的时候,心里非常欢喜。故断为: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40.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言语”篇应该体现语言上的机智应对。“政事”篇应体现在国家大事上的看法等。“方正”篇应体现人物正直的品性,美好的品德。“识鉴”应体现见地和鉴别人才的能力。“雅量”是指人气度宽宏,举止从容平和,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遇事不改常态。根据乙文“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可知,在得知谢玄等人已经击败苻坚后,谢安下棋神色如常,可见其镇定,不改常态,不喜形于色,是他恢宏气度的体现;“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在跨过门槛的时候,心里非常欢喜,连木屐齿被弄折了都没有发觉,前后对比之下,可见其能控制情绪。可见适合编入“雅量”。【点睛】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谢玄等人已经击败苻坚后,有驿站传送的战报送到,谢安正在和客人下围棋,(谢安)看完战报后,便把战报放在床上,毫无高兴的神色,依旧像先前一样下棋。客人问他,(他)慢慢地答道,小儿辈已经击败了贼寇。下棋结束,(谢安)回内室,跨过门槛的时候,心里非常欢喜,连木屐齿被弄折了都没有发觉。他就是这样故意抑制情感,表现得镇定(使人无法猜透他)。(八)(2023秋·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咏雪》)4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即公大兄无奕女4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乙】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元年③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⑤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节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元年:汉桓帝年号,即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诏:皇帝的命令。4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为魏郡太守(2)即以其言应诏4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后琼为司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