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产农业技术集成应用手册TOC\o"1-2"\h\u23491第一章高产农业技术概述 2257881.1高产农业技术的意义与作用 235871.1.1高产农业技术的意义 268521.1.2高产农业技术的作用 369631.2高产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393491.2.1科技创新驱动 3114221.2.2资源整合优化 372541.2.3产业链延伸拓展 362941.2.4环保型农业技术 3223451.2.5跨界融合创新 332711第二章种植资源优化配置 470982.1种植资源调查与评价 4322722.2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443992.3种植结构调整 421341第三章耕作制度改革 5236513.1耕作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5194753.2耕作制度的改革措施 6123983.3耕作制度改革的效益分析 611784第四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798334.1土壤管理与改良的原则 7220534.2土壤改良技术 7304684.2.1物理方法 7215344.2.2化学方法 7199354.2.3生物方法 8319724.3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 8278194.3.1土壤质量监测 8291234.3.2土壤质量评价 817505第五章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8187595.1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原理 874335.2主要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9123735.2.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9268605.2.2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9197505.2.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915755.3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915111第六章农业病虫害防治 1025466.1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10279016.2病虫害防治技术 10192366.3病虫害防治的生态环保策略 1130411第七章农业节水技术 11198867.1农业节水技术概述 11304457.2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 11325557.2.1节水灌溉技术 11290467.2.2水资源合理调配技术 12298787.2.3土壤水分管理技术 12110117.2.4作物水分生理调控技术 1273307.3农业节水技术的效益分析 12194867.3.1经济效益 12109597.3.2生态效益 1263337.3.3社会效益 1331908第八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394158.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13230448.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3301548.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推广策略 1325266第九章智能农业技术 14172159.1智能农业技术概述 14133069.2智能农业技术体系 14210102.1信息感知与采集技术 14288372.2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1433992.3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 14259822.4农业与自动化装备 14197029.3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458633.1应用领域 1515233.2推广措施 1510336第十章高产农业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151224910.1高产农业技术集成原则 152173110.2高产农业技术集成模式 152363610.3高产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6第一章高产农业技术概述1.1高产农业技术的意义与作用1.1.1高产农业技术的意义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高产农业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高产农业技术是指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等手段,实现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升。高产农业技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国家稳定发展奠定基础。(2)提高农业效益:通过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促进农业现代化:高产农业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提升农业整体水平。(4)保护生态环境:高产农业技术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1.1.2高产农业技术的作用(1)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进栽培技术等手段,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善农产品品质:通过选育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加工技术等,提升农产品品质。(3)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4)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1.2高产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1.2.1科技创新驱动科技的不断进步,高产农业技术将更加依赖科技创新。未来,高产农业技术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例如:智能农业装备、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等。1.2.2资源整合优化高产农业技术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人才等。未来,农业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将成为高产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1.2.3产业链延伸拓展高产农业技术不仅关注生产环节,还要关注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未来,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将有助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1.2.4环保型农业技术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型农业技术将成为高产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生物农药、有机肥料、节水灌溉等。1.2.5跨界融合创新高产农业技术发展将与其他领域技术相互融合,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形成跨界融合创新的新模式。第二章种植资源优化配置2.1种植资源调查与评价种植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是优化配置的基础。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信息。调查过程中,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以获取准确、实时的数据。在资源评价阶段,需对种植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潜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标准应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还需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评估种植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优化配置提供依据。2.2资源优化配置方法资源优化配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数学模型法:运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数学模型,对种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该方法可充分考虑各种资源的约束条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2)系统分析法:将种植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3)多目标优化法:在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还需关注以下几种方法:(1)动态规划法:考虑时间因素,对种植资源进行动态优化配置。该方法适用于资源分布不均、种植结构调整周期较长的地区。(2)遗传算法:借鉴生物进化原理,通过迭代搜索,找到种植资源的最佳配置方案。该方法适用于资源复杂、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3)灰色关联度法:通过分析种植资源之间的关联性,找出关键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该方法适用于资源信息不完全、评价标准不一的情况。2.3种植结构调整种植结构调整是种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种植结构调整策略:(1)优化作物布局: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规划作物种植区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2)调整作物结构: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等种植面积,提高农业产值和经济效益。(3)推广轮作制度:通过轮作制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种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种植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种植结构调整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政策导向、资源状况等因素,保证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需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素质,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种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种植结构调整,可提高农业产值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不断摸索新的种植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和种植结构调整策略,以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6)发展绿色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土壤改良水平、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等,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基础保障。(8)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现种植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提高农业产值和竞争力。(9)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种植结构调整,保障农民收益。同时加强监管,保证政策执行到位。(10)发展多功能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以上种植结构调整措施,实现种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产值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不断摸索新的种植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和种植结构调整策略,以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第三章耕作制度改革3.1耕作制度的历史与现状耕作制度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与我国农业文明紧密相连。自古以来,我国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不同地域、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耕作制度。从早期的粗放耕作到精细化耕作,再到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耕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粗放耕作阶段:这一阶段的耕作制度以人力、畜力和简陋的工具为主,土地利用率低,产量不稳定。(2)精细化耕作阶段: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民开始采用轮作、间作等耕作方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量。(3)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现阶段,我国耕作制度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耕作制度体系。3.2耕作制度的改革措施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在耕作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2)优化作物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优化作物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推行轮作制度:轮作制度可以减轻土壤病虫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4)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效、节地、节水、节能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出。(5)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农业、生物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3耕作制度改革的效益分析耕作制度改革的实施,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效益:(1)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作物布局、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轮作制度等措施,有利于减轻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4)提高农业竞争力:通过改革耕作制度,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5)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耕作制度改革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第四章土壤管理与改良4.1土壤管理与改良的原则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管理与改良的目的在于保障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壤的生产力和环境质量。以下是土壤管理与改良的基本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优先保护现有耕地资源,防止耕地质量下降,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特点,合理配置资源,采取适宜的土壤管理与改良措施。(3)综合施策原则:采用工程、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综合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质。(4)可持续发展原则:土壤管理与改良应考虑长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2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改良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4.2.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深翻、松土、镇压、客土改良等。深翻和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水性和通气性;镇压和客土改良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肥力。4.2.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施用石灰、磷肥、钾肥等。施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性,提高土壤pH值;施用磷肥和钾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4.2.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料等。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微生物活动。4.3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是土壤管理与改良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土壤状况,为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4.3.1土壤质量监测土壤质量监测主要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三个方面。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等;化学性质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等;生物性质包括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等。4.3.2土壤质量评价土壤质量评价是根据土壤质量监测数据,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法包括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单项指标评价是根据某一指标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综合指标评价则是将多个指标综合起来,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可以为土壤管理与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作物高产栽培技术5.1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原理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原理是在充分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2)土壤管理:采用深翻、松土、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3)播种技术:合理确定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等,保证种子萌发和生长。(4)水分管理: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合理调配水资源,保持土壤水分适宜。(5)肥料管理:根据作物需肥规律,科学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6)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5.2主要作物高产栽培技术5.2.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抗逆、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2)育秧技术:采用湿润育秧、旱育秧等方式,提高秧苗素质。(3)移栽技术:合理确定移栽期、密度,保证水稻生长。(4)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排水。(5)肥料管理:施足底肥,适时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6)病虫害防治:综合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5.2.2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抗逆、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2)播种技术:合理确定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3)土壤管理:采用深翻、松土、施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4)水分管理:根据小麦需水规律,合理调配水资源。(5)肥料管理:科学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6)病虫害防治:综合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5.2.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抗逆、优质、高产玉米品种。(2)播种技术:合理确定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3)土壤管理:采用深翻、松土、施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4)水分管理:根据玉米需水规律,合理调配水资源。(5)肥料管理:科学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6)病虫害防治:综合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5.3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提高我国农业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为了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强农业科研、培训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等。(1)加强农业科研:投入资金,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高产栽培技术研究。(2)培训农民: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3)推广农业新技术: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等手段,推广高产栽培技术。(4)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等服务体系。(5)加强政策宣传: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高产栽培技术的好处,提高农民的认知度。通过以上措施,我国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继续加强高产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第六章农业病虫害防治6.1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农业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通过加强农业栽培管理、选用抗病品种、优化生态环境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一旦发觉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2)综合防治。运用多种防治方法,包括农业、生物、化学等手段,合理搭配,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3)科学用药。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范和标准,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4)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发觉病虫害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6.2病虫害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技术。主要包括轮作、间作、抗病品种选育、嫁接技术等,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和作物抗病性,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2)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如: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利用微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原菌。(3)物理防治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热处理、射线照射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4)化学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以迅速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6.3病虫害防治的生态环保策略(1)优化农业生态系统。通过调整作物布局、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手段,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降低病虫害的发生。(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警。通过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提高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5)提高农民防治意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技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七章农业节水技术7.1农业节水技术概述农业节水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无效水分消耗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节水灌溉、水资源合理调配、土壤水分管理、作物水分生理调控等方面。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重较大,因此,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对于保障国家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7.2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7.2.1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是通过改进灌溉方法、优化灌溉制度、提高灌溉设备效率等手段,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具体应用包括:(1)喷灌技术: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到作物上,实现灌溉的目的。喷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能、减少土地侵蚀等优点。(2)滴灌技术:将水通过滴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径流损失。滴灌技术适用于果园、蔬菜等高附加值作物。(3)微灌技术:将水通过微管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精确灌溉。微灌技术适用于花卉、药材等特殊作物。7.2.2水资源合理调配技术水资源合理调配技术是指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水分状况和水资源条件,合理分配灌溉水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应用包括:(1)灌溉制度优化: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需水规律,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减少灌溉用水量。(2)水资源调配:通过水资源调配,合理分配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7.2.3土壤水分管理技术土壤水分管理技术是指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等措施,实现土壤水分的合理调控。具体应用包括:(1)土壤改良:采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等手段,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2)覆盖保墒:采用地膜、秸秆等覆盖材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7.2.4作物水分生理调控技术作物水分生理调控技术是指通过调整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作物水分生理平衡。具体应用包括:(1)选择节水型作物品种:选用水分利用效率高、耐旱性强的作物品种。(2)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和种植比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3农业节水技术的效益分析7.3.1经济效益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灌溉用水量,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7.3.2生态效益农业节水技术有助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7.3.3社会效益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可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同时农业节水技术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八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8.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缓解我国农业资源压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8.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当前,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农业废弃物饲料化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藤蔓等经过处理后,转化为饲料,用于养殖业。(2)农业废弃物肥料化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提高土壤肥力。(3)农业废弃物能源化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经过处理后,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气等。(4)农业废弃物材料化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等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新型材料,如生物质板材、生物质纤维等。8.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推广策略为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我国应采取以下推广策略:(1)政策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明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和目标,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政策支持。(2)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3)示范推广: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4)资金扶持:设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项资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5)市场开发:引导企业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培育和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市场,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第九章智能农业技术9.1智能农业技术概述智能农业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的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的出现,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9.2智能农业技术体系智能农业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信息感知与采集技术信息感知与采集技术是智能农业技术的基础,主要包括遥感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实时获取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态、病虫害等信息,为智能农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2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智能农业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2.3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是智能农业技术的关键,主要包括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植保、智能收割等。这些技术能够根据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整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2.4农业与自动化装备农业与自动化装备是智能农业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机、自动化植保设备等。这些装备能够替代人力进行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局选址课程设计
- 综合课程设计学什么的
- 颜料生成课程设计
- 早教糖果主题课程设计
- 煤油换热器课程设计模板
- 招标文件课程设计体会
- 遥感课程设计专题图
- 领导的课程设计
- 顺丁烯二酸酐课程设计
- 鱼缸制造课课程设计
- 2025新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
- 《智慧城市概述》课件
- 2024年北京市家庭教育需求及发展趋势白皮书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中建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 拆机移机合同范例
- 智能停车充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 化学验室安全培训
- 天书奇谭美术课件
- GB/T 18916.15-2024工业用水定额第15部分:白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