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专题限时集训(三)(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24·邵阳市联考)《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疆》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得淡水求生的经验。甲图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乙图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改变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图甲图乙1.该集水装置在获得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 B.降水C.水汽输送 D.径流2.据图乙推断获得淡水的最佳时段是()A.日出前后 B.中午前后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3.目前沿海地区没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缘由是()A.效率低 B.破坏环境C.成本高 D.技术不成熟1.C2.B3.A[第1题,集水装置中,海水蒸发体现了水循环的蒸发;海水蒸发后遇见温度较低的塑料膜,遇冷凝聚成水滴,最终汇聚至塑料薄膜最低处往下滴落到集水器中,这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降水过程;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汽输送为水汽上升到空中,随气流运动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的过程,该试验中没有体现;装置中海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汽遇冷凝聚后形成的水滴流至薄膜最低处的过程,这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径流过程。故本题选择C项。第2题,获得淡水最佳时期是薄膜上气温柔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此时膜下气温高,蒸发旺盛,水汽上升遇到较冷的薄膜就会在薄膜上冷凝,所以温差最大时,水汽凝聚最多。从图乙中可以看出,二者相差最大的时段在中午前后,故本题选择B项。第3题,这种方法是应急的简易集水装置,此法的效率低,若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须要很大的厂区面积,造成土地资源的奢侈。但此法对环境影响小,成本不高,简易便利,没有太大技术难度,故本题选择A项。](2024·济宁3月模拟)囊谦县位于青海省最南端,该县已发觉的29处盐泉,是世界上已发觉矿化度最高的盐泉群。下图为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推想囊谦地区地下岩盐层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隆起—海退成湖—湖水蒸发—盐分沉淀B.地壳下沉—河水成湖—湖水蒸发—盐分沉淀C.地壳隆起—淡水流出—盐度变大—盐分析出D.地壳下沉—形成海洋—盐分沉淀—隆起抬升5.图中盐泉中盐类物质的来源是()A.泉水蒸发后盐类物质积累B.封存在地层中的海水C.地下水溶滤的岩盐中的盐分D.高山沉积物的盐分积累4.A5.C[第4题,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该地盐泉群矿化度较高,推想其曾经可能为海洋。因此地下岩盐层的形成过程为,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海水退去,低洼处形成湖泊(海迹湖),由于湖水补给小于蒸发,盐度不断变大,盐分沉淀、积累,固结形成岩盐层。第5题,由图可知,山地降水较多,雨水下渗后,地下水沿地下裂隙流经岩盐层,溶滤了岩盐的盐分,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裂隙出露形成盐泉。](2024·福建高三质检)图1示意荆南三口水系,该水系在汛期分泄长江(荆江段)水沙进入洞庭湖。图2示意1956~2024年荆南三口水位、流量及流域降水量的改变。图中数值是各时段的均值。据此完成6~8题。图1图26.与图示荆南三口各时段水位改变呈正相关的是()①三口径流量②流域降水量③流域蒸发量④荆江输沙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03~2024年时段荆南三口平均水位较之前显著降低,对此影响最大的是()A.荆江补给量 B.流域降水量C.流域用水量 D.河床淤沙量8.一年中荆南三口水位改变最小的时段是()A.4~5月 B.6~9月C.10~11月 D.12月~次年3月6.B7.A8.D[第6题,读1956~2024年荆南三口水位、流量及流域降水量的改变图可知,三口径流量越大,河流的水位越高,①正确;流域降水量较少时,水位反而较高,②错误;流域蒸发量越大,水位越小,③错误;荆江输沙量越大,荆南三口的水位越高,④正确,故B项正确。第7题,依据“1956~2024年荆南三口水位、流量及流域降水量的改变图”可知,流域降水量与荆南三口平均水位较之前显著降低没有关系。由文字材料“荆南三口水系在汛期分泄长江(荆江段)水沙进入洞庭湖”,说明荆南三口平均水位受荆江补给量影响大,A正确,B、C、D错误。第8题,依据分析可知,荆南三口水位改变主要受水源补给量影响。长江中下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补给少,此时荆南三口水源补给主要靠地下水,径流最小,水位改变小,故D项正确。](2024·日照市4月模拟)台湾岛东北海疆常年存在几个冷水区,其中心温度比四周低2~4℃,深度可达100米。冷水区的位置和强弱随着季节改变而改变。下图示意台湾岛东北部海底地形与海洋表面平均水温分布。据此完成9~11题。9.冷水区形成的缘由可能是()A.日本暖流遇海底地形抬升,底部冷海水上泛B.寒流来水受岛屿阻挡,冷海水在该区域聚集C.受洋流的影响蒸发量大,海水热量损失严峻D.东北信风吹拂形成离岸流,底部冷海水上泛10.冷水区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1.冷水区旁边()A.通行难度增大 B.渔业资源丰富C.台风灾难频繁 D.垃圾大量聚集9.A10.B11.B[第9题,由材料可知,冷水区位于台湾岛东北海疆,沿岸受日本暖流影响。读图可知,台湾岛东北海疆等深线弯曲度较大,说明海底地形起伏大,日本暖流遇海底地形抬升,底部冷海水上泛形成冷水区,A正确,B错误;受洋流蒸发影响导致海水热量损失,台湾岛东部均出现水温下降现象,而不是仅仅在东北海疆出现冷水区,C错误;东北信风吹拂形成向岸流,导致海水下沉,底部冷海水不行能上泛,D错误。第10题,海水温度垂直分布规律是1000米以上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改变不大,常常保持低温状态。夏季时,表层海水升温快速,水温高,底层水温低,底部冷海水和表层暖海水温差达到最大,冷水区最明显,B正确;春秋季和冬季表层水温较低,和底部冷海水温差相对较小,冷水区不太明显,A、C、D错误。第11题,冷水区是由于底部冷海水上泛而形成,冷海水上泛,将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供应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冷水区中心温度比四周低2~4℃,对船只通行影响不大,A错误;台风形成在热带、副热带温度在26℃以上的广袤洋面上,是一种剧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冷水区旁边气温较低,不利于台风形成,台风灾难会减轻,C错误;冷水区底部冷海水上泛,不利于垃圾大量聚集,D错误。]二、非选择题12.(2024·长沙市一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引起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现存的古湖岸线有8~10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纳木错面积194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718米,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的重新测量发觉,纳木错最深处超过120米,为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中国其次大咸水湖。纳木错南面和东面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面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整个区域是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10毫米。据计算,进入湖泊的冰川融水为1.24亿立方米/年,降水径流为13.34亿立方米/年,湖泊的换水期为34.15年。下图示意纳木错位置及水系分布。(1)分析纳木错古湖岸线由湖泊边缘向湖泊中心推动的缘由。(2)概括汇入纳木错河流的水系特点,并阐释其形成缘由。(3)说明纳木错水循环周期较长的主要缘由。(4)分析纳木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远低于降水补给量的缘由,并预料两大补给水源的改变趋势。[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分析可知,纳木错古湖岸线由湖泊边缘向湖泊中心推动说明纳木错湖泊的面积缩小,水量削减,因此围绕纳木错湖面面积缩小进行分析即可。第(2)题,本题考查流域的水系特点,主要与地形结构有关,结合材料可知,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引起的地壳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湖泊地势低,纳木错南面和东面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面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四周山地高原地势高,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呈向心状水系;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四周高山上冰川广布,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利于河流的发育,河流数量多。第(3)题,本题考查湖泊水体更新周期的分析,结合材料可知,纳木错面积1940平方千米,最深处超过了120米,面积较大,湖泊较深,蓄水量较大,但因属于内流湖,进入湖泊的冰川融水为1.24亿立方米/年,降水径流为13.34亿立方米/年,水量补给有限;整个区域是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流域封闭,蒸发为湖水的主要排泄方式,因海拔高,气温低,湖泊蒸发微弱,湖泊的换水周期长达34.15年,湖泊水更新周期较长。第(4)题,本题考查湖泊补给水源的特点及改变:纳木错南面和东面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面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四周雪山海拔高,终年气温偏低,暖季短促,积雪冰川溶化量少;纳木错流域年降水量410毫米,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除部分降水干脆汇入湖泊外,大部分降水转化为径流汇入纳木错,使降水补给量高于冰雪融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前期,随着气温上升,高山冰雪融雪量增加,湖泊面积增加,随着气温上升,湖泊的蒸发量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降水增多,因此前期两类补给水源量增多;后期,随着高山冰雪面积的缩小,冰雪融水量削减,湖泊面积减小,蒸发量削减,最终会使两大补给源水量削减。[答案](1)地质史上,喜马拉雅运动使纳木错周边山地高原不断抬升,阻挡海洋气流,纳木错流域降水削减;纳木错湖面面积减小,导致古湖岸线由湖泊边缘向湖泊中心推动。(2)纳木错是凹陷湖盆,湖泊地势低,四周山地高原地势高,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该地年降水少,且因气温过低,限制冰雪溶化,河流径流量较小;夏季降水较多,冰雪融水量较大,冬季断流,径流季节改变大;位于高海拔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河流结冰期长。(3)纳木错面积较大,湖泊较深,蓄水量较大,但因属于内流湖,水量补给有限;流域封闭,蒸发为湖水主要排泄方式,海拔高,气温低,湖泊蒸发微弱导致湖泊水更新周期较长。(4)缘由:纳木错四周雪山海拔高,终年气温低,暖季短促,制约积雪冰川溶化量;纳木错流域年降水量可达410毫米,因气温低,蒸发量小,除部分降水干脆汇入湖泊外,大部分降水转化为径流汇入纳木错。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先是因纳木错流域气温上升,高山冰雪融水量增加,湖泊蒸发量增加,降水增多,两大水源补给量增加;随着冰雪大量溶化,高山冰雪面积缩小,冰雪融水量削减,也使湖泊面积缩小,最终会使两大补给源水量削减。13.(2024·青岛市4月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西南狭长分布,湖长93km,平均宽度32km,湖水面积2339km2。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25km,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改变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稳状态。4月下旬起先,呼伦湖水位渐渐上升。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四周水系。(1)分析呼伦湖在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缘由。(2)分析呼伦湖水位从4月下旬起先渐渐上升的主要缘由。(3)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对此做出合理说明。[解析]第(1)题,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纬度较高,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气温较低,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表径流补给削减或停止,水面不上涨;降雪和蒸发对湖水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因此湖水量处于稳定状态。第(2)题,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纬度较高,4月下旬春季起先,气温回升快,河流进入解冻期,流域内的积雪溶化,注入湖内的径流量增加,呼伦湖水位起先渐渐上升;此期间湖面冰层处在溶化期,冰溶化、水体体积变大;湖面蒸发量小,水量损失较少。因此呼伦湖水位从4月下旬起先渐渐上升。第(3)题,呼伦湖盐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水量的增减和是不是排水湖(外流湖)。4月下旬起先湖泊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湖水通过新开河外排,成为排水湖(外流湖),盐格外排,湖水含盐量降低到肯定程度,属于淡水湖;当湖泊水量削减,水位下降,海拉尔河水位高时,湖水停止外排,海拉尔河水注入,成为内陆湖,盐分无法排出,湖水含盐量上升到肯定程度,形成咸水湖。[答案](1)在此期间,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洋环境遥感应用案例考核试卷
- 窗帘布艺的数字化定制服务考核试卷
- 纺织品及针织品区域市场特点与地方文化融合考核试卷
- 水产加工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考核试卷
- 拆船业废物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电子电路抗干扰设计考核试卷
- 慢阻肺疾病的护理查房
- 物联网在安全防范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环境保护税管理与实施考核试卷
- 果蔬汁饮料的消费者偏好研究考核试卷
-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论文
- 2024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十字拉伸强度的测定
- 《油气井增产技术》课件-63 拉链式压裂井场布置
- 水利工程竣工自查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
- 震后学校维修合同书
- 李白:《将进酒》经典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教师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