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五水共治的实践调研报告_第1页
杭州五水共治的实践调研报告_第2页
杭州五水共治的实践调研报告_第3页
杭州五水共治的实践调研报告_第4页
杭州五水共治的实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五水共治”实践调研报告经贸管理学院物流工程(1601)二0一七年四月组长:金建华组员:高龚晨,高超,郭志勇,刘自昂李江涛,孙阳,王立丰,杨伟委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引言 2\o"CurrentDocument".调研背景 2\o"CurrentDocument"历史文化依据 2\o"CurrentDocument"科学思维 3\o"CurrentDocument"现实意义 5\o"CurrentDocument".具体举措 6\o"CurrentDocument"多中心治理主体 7\o"CurrentDocument"多中心治理手段 7\o"CurrentDocument".调研内容 8.显著成果 8全面消灭黑臭河水质显著提升 8\o"CurrentDocument"改善民生产业转型成功 9\o"CurrentDocument"美丽浙江建设“三五治理”硕果累累 9\o"CurrentDocument"获批“国家生态”市生态宜居绿色发展 10.实践分析 10问卷调查分析 10\o"CurrentDocument"当代大学生在行动 23.问题及措施 24存在问题 24\o"CurrentDocument"采取措施 25引言治水就是生态,就是民生,就是转型。“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作为浙江省会的杭州是著名的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杭州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此外浙江省杭州市凭借“五水共治”策略的实施,不仅能有效缓解城市不断扩展与自然生态日益萎缩的发展矛盾,也能切实改善民生保障、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型宜居城市,让群众乐享品质生活,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小组决定对杭州在实施五水共治过程中取得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五水共治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矛盾,并根据存在的矛盾,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推动五水共治战略的实施。.调研背景“五水共治”是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八八战略”,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认真研究“五水共治”工作中蕴含的丰富理论内涵,进一步领会“五水共治”的精神实质和实践逻辑,对于全省上下更好地统一思想认识,坚决把“五水共治”进行到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文化依据.“五水共治”展现了“善治国者先治水”的治理理念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江河流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造成对人们生存的威胁。历代王朝都把治水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之一,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大兴水利工程建设。从大禹”改“堵”为“疏”成功治水,到秦始皇“兴水利,定地势”,起用李冰修建都江堰,到隋炀帝开挖京杭大运河,历史上留下了无数治水佳话。近现代以来,无论是我国的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还是浙江的新安江水库、千里海塘坝建设等,无不体现对治水的孜孜追求。现在我省推出的“五水共治”,正是顺应时势、回应民声,延续了千年中华治水传统,同样展现了为民治水的博大情怀。.“五水共治”展现了“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治理智慧。在“除水患、兴水利”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逐步意识到水是万物之源,河是大地之脉,治理好大江湖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彻底把水治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华大智慧,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超脱情怀,积淀以水为要、整体协调的传统生态观。“五水共治”创造性地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有机联系,共同推进,既与中华传统生态观高度契合,也找到了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现实途径。.“五水共治”展现了“强国惠民、孜孜不息”的治理文化通过治水,人们不断加强对自然的认识,把物质的抗争升华到精神的境界,产生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等诸多与治水相关的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大禹治水精神体现出的创新的勇气、超凡的能力、“顾大家舍小家”的品质在历史进程中得到不断传承,为后人所敬仰。“五水共治”站在特定的历史方位,同样从社会和群众对水的需求出发,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以现代大禹的精神开展治水,体现了与中华治水文化的一脉相承。1.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我们谋思路、想方法、抓工作要遵循的“宝典”。“五水共治”从基层实际出发,抓住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发展之要关键因素,生动地运用科学思维,体现了方法论与认识论的高度一致。.“五水共治”充分运用了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文明建设要用系统思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省委把“五水共治”作为“牛鼻子”来抓,提出抓治水就是抓有效投资促转型,就是抓社会治理促平安,就是抓现代文明树新风,就是抓绿色发展优环境,就是抓干部队伍转作风。显而易见,“五水共治”正是系统考虑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民生问题,以水为纽带,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是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好抓手、好载体。.“五水共治”充分运用了辩证思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命题。省委在看到我省经济发展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时,创造性地以辩证思维作出“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把发展与治理同步联系起来,转型与整治协同推进,水里与岸上相结合,在“矛盾”中找到“统一”之法,在解决“对立”中发现“转化”之机,在超越“两难”困境中找到“双赢”之道,突破了“先污染后治理”旧发展模式的制约,解决了治标不治本的根本性问题,确实是发展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有效实践和创造性运用。.“五水共治”充分运用了创新思维“五水共治”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工作,我省大胆创新,开全国之先河,把专项工作提到中心工作位置,举全省之力,以空前的力度抓宣传、抓落实,抓推进,形成全民抓治水的破竹之势。在工作中坚持以治污水为龙头,实行五管齐下,大力推行河长制,全面推进全域全程治水,彻底清除黑河臭河垃圾河,努力提升河道水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真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三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浙江治水成为了全国推广的经验典型。1.3现实意义实施“五水共治”,倒逼浙江省发展战略的转型,是由其现阶段的客观发展规律、特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目的决定的。浙江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的决策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社会、生态上都具有战略性意义。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看、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可以说,“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抓治水就是抓改革、抓发展,意义十分重大。1、政治意义治水就是抓深化改革惠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明年的改革,要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抓治水完全符合这“四个改起”的要求,符合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整改的要求。治水是新形势下浙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政治文明建设的追求。必须通过治水牵一发动全身,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治水和转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经济意义:从经济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有效投资促转型。治水的投资,就是有效的投资;治水的过程,就是转型的过程。在目前民间投资意愿下降、优质外资难引、政府投资受限的情况下,好的投资项目对保持有效投资增长至关重要。治水能够为人民提供一大批优质项目,特别是水利工程项目,这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具有现实意义。2、文化意义从文化的深度看,治水就是抓现代文明树新风。水,不仅是资源要素,也是文化元素,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治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史。水文化直接触及人们的灵魂,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和智慧能力。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强调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如果大家切实从增强全社会的亲水、爱水、保水意识抓起,继而从日常节材、节电、节煤、节油、节粮的良好习惯做起,就一定能掀起一股节约、节俭的新风和正气。3、社会意义从社会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平安稳定促和谐。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问题,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古往今来,听风声雨声读书声,看家事国事天下事,而治水从来都是江山社稷、国泰民安的大事、要紧事。浙江必须下定决心铁腕治水。社会政策要托底,治水工程必须要顶起,这是很重要的底线。4、生态意义从生态的尺度看,治水就是抓绿色发展优环境。浙江“缺水”,有海岛地区资源性缺水制约,也有一些山区工程性缺水因素,但主要是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江南水乡没水喝”,根子就在过于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粗放增长模式。面对青山依旧、绿水不再的尴尬,浙江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对浙江可持续发展的担当,围绕治水目标,把水质指标作为硬约束倒逼转型,以短期阵痛换来长远的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具体举措开展“五水共治”以来,杭州市在多中心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多中心治理主体①政府。2014年初,杭州市成立了“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市不同部门抽调了30多名干部集中办公;随后组建了市、县、镇(街)、村(社)五级共2659名河长队伍,负责辖区内河道的“治、管、护”;同时配置685名河道警长,配合河长工作,重点打击涉水的违法犯罪。②企业。就企业的主体责任而言,涉水的重污染排放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转型、兼并重组、加强管理等手段,提高了自身的排放标准,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③公众。治水工作两年来,杭州市县两级治水办共聘请近1000多名民间河长,并集聚成为有热情、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高公民觉悟的市民群体,他们通过各级治水办与政府河长结对子,成为政府河长的得力助手,有效弥补了政府河长时间不足、精力不够、专业缺乏的不足。④媒体。媒体在治水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功能,它是社会和政府间的桥梁,同时起着曝光问题、引导社会、教化民众的作用。⑤社会组织。杭州市环保志愿者大队策划组织了民间护河队,目前巡护的河道达50条,覆盖主城区主要河道,还定期组织召开贴沙河保护圆桌会;绿色浙江、艾绿环保、大学生环境联盟等公益机构先后组织发起多场治水宣传与推广活动;⑥人大、政协。2015年,市人大专门就《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管理条例》进行了执法检查,对全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⑦公、法、检机关。2014年8月6日,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四家单位联合召开全市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共同商定新《环保法》实施后进一步加大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度的相关事宜。多中心治理手段为有效对接社会治理的多个群体组织,杭州市治水办创新两大工作手段:①河长制APP。此APP具有六大功能:信息公开、受理投诉、结果评价、河长办公、河长培训和经验交流。②微信群。目前杭州市建立“五水共治”市、县、镇(街)、村(社)及单条河道微信群高达1100余个,这些群呈金字塔式分布,各群主通常是各级河长、民间河长、各级治水办管理人员,其功能是“第一时间发现河道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整改问题”,并按照金字塔式进行层级管理。微信群的建立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提供了有效辅助。.调研内容(1)调研目的①让我们了解杭州市关于五水共治的实施现状以及改善情况。②让我们知道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措施对改善杭州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并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关于五水共治的实施意见。③提高我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2)调研地点:浙江省杭州市(3)杭州市五水共治理论及调研任务分配:■-(1)收集资料:王立丰(图像)金建华(文字)第八周I (2)制作问卷:高巽晨](3)问卷发放及回收(100份):孙阳I(4)问卷分析:刘自昂「(5)PPT制作:郭志勇李江涛第九周L(6)撰写报告:杨伟委高超第十周(7)PPT讲解:金建华(4)调查方法:了解询问,通过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并将问卷转发邀请不同阶段的人员进行问卷的填写,网上搜集政府相关报告以及会议记录等二手资料通过分析整理进行汇总。.显著成果全面消灭黑臭河水质显著提升目前,杭州已经累计完成71条460公里垃圾河,277条802公里黑臭河整治,全面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同时创新运用多种末端截流方式,整治河道排口9200多个,市区新增截污量25万吨/日。建成10座“清水入城”工程,每日可将800万吨清水引入城市内河,采用技术手段降低钱塘江引水体综合感官指标。目前,钱塘江11个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成为全省首条全流域三类水质的重要河流;运河出境断面全部消除劣五类,苕溪功能区100%达标,西部四县基本实现全域可游泳。“五水共治”离不开全民参与,累计发动2659名河长、685名警长、582名民间河长、5000名巡河志愿者、5800名河道保洁员共同参与治水。创新实施的“河长制”,还要在全国推广。改善民生产业转型成功在民生问题上,“暴雨看海”一直是城市内涝一大顽疾,市民的一大心病。通过治理,目前已较好实现了短时降雨道路积水及时排除、交通不中断、居民价值弄不进水的目标。同时还积极推进“千塘加固”和“六江固堤”工程,农村饮水工程提升项目快速推进,解决“供水品质”问题。在产业转型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13家,整治低小散企业874家。比如,富阳造纸吨纸耗水由20吨下降到8吨,产品也由低端的白板纸向高端的食用药用纸转型。余杭关停8700亩的黑鱼和1572万平方米的甲鱼养殖,变身千亩荷塘、千亩花海,产值大大高于养殖,产业转型效益明显。美丽浙江建设“三五治理”硕果累累2016年,杭州市在美丽浙江建设上也是大步向前。杭州抓住G20峰会举办契机,整治更严了,环境更美了。强势推进“五气共治”。杭州全面淘汰和治理大、中、小三类燃煤锅炉,实现全市燃煤火电机组“清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并提前一年半完成国家和省的要求。全市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7630辆,淘汰总量居全省首位。同时,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车,主城区公交车全面使用清洁能源车和新能源车。目前,杭州已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2016年,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60天,大幅增加了18天,并突破性地创造了“三个首次”:优良率首次达到70%以上(71%)、PM2.5年均浓度首次降低到50g/m3以下(48.8g/m3)、PM2.5优良天数首次突破300天(306天),总体水平为新标准(AQI)实施以来最好。除了“五水共治”、“五气共治”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五废共治”。目前,主城区垃圾分类小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和清洁直运,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获批“国家生态”市生态宜居绿色发展杭州是一座生态宜居城市,近年来不难发现,家门口的绿色越来越多了。值得骄傲的是,2016年9月,杭州正式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也是副省级城市中首批命名的国家生态市。同时,通过“三改一拆”和“四边三化”行动,“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入围数量全省第一,整治后的33个入城口“颜值”大增,城乡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另外,以“一号工程”和“两区”建设为契机,杭州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广智慧应用,全市GDP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业GDP比重首次超过60%。培育创建省市特色小镇51个,其中省级特色小镇占全省四分之一。创新之余,传统产业也不断谋求转型。比如,大江东列入了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名单,获得中央资金支持1.1亿元。.实践分析问卷调查分析本次关于杭州市落实“五水共治”理论调研与实践的调查采用问卷星网上发放与回收的形式。问卷调查共回收102份(主要群体为杭州市所在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根据回收的102份问卷分析结果如下:

(1)客观题统计及分析.您的性别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男49 48.04%女53 51.9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如上图所示,此次调研的对象的性别48.51%为男,51.49%为女。.您的政治面貌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中共党员(含预备)37 136.27%B.入党积极分子8a7.84%C.共青团员4746.08%D.普通群众10. 9.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调研人群的政治面貌以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主,人数分别是37个和47个,入党积极分子人数8个,普通群众人数为10个。此次参加调研的人群政治思想觉悟普遍较高。详细比例见下图:

必飞兑员〔上预甘} R.入党积脸子 ■仁工0团员■口.普遢群数.您的年龄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18岁及以下1 0.98%B.19-25岁86 84.31%C.26-30岁11二 10.78%D.31-40岁1 0.98%E.41-50岁2 11.96%F.51岁及以上1 0.9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2参加此次调研的人群年龄大多在19-30岁之间,占比高达95.09%。具体年龄分布如下图:口31-4磅0L99%E51口31-4磅0L99%E51室及以上0.99%匚丁[>-1屿:10.89%A.L片及设下:Q丹牒H.19』59:04.L&%.您了解”五水共治”吗? [单选题]在调研人群中不了解“五水共治”的占了一半51个人,了解一点点的人数为43个,仅仅有8个人是了解“五水共治”的。说明绝大多数人对杭州市“五水共治”缺乏了解,应该加大对“五水共治”这一政策的宣传工作。具体比例如下:5T睇由5%5T睇由5%A.7K:7.92%I!.点点:4£57%.“五水共治”指的是哪五水?[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A.治污水10098.04%B.防雨水2221.57%C.排涝水8987.25%D.保饮水4544.12%E.抓节水7371.57%F.防洪水8684.31%G.治排水4544.12%H.保供水4746.0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在这个题目中,接受调研的102个群体中对“五水共治”中知道包含治污水的有100人,包含防洪水的有86人,包含排涝水的有89人,包含保供水47人,其中包含抓节水的有73人。说明在受调查的大多数人不了解“五水共治”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对于治污水、排涝水、防洪水和抓节水四项的诉求比较高。对“五水共治”中个项目知道的百分比如下图:口」聚职水:4336踞《其澳水:"二济口」聚职水:4336踞《其澳水:"二济E捅节水:71.29%B斯雨股2178%F.防洪水:射一HI院A.治污水:g402%HJ呆供水:46.4.3%44.55%•、.您关心水污染情况吗?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A.关心5856-56.86%B.偶尔关心373^7^ 36.27%C.不关心51 4.9%口.不了解21 1.9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在调研人群中超过了一半的人数关心水污染有58人,不关心和不知道的人数很少,只有7人。对于水污染的关注度还是很高的。具体占比如饼状图:8.您最关心的身边水环境问题是什么?[单选题]在最关心的身边水环境问题中选择A的有57人,选B的有35人,选C的有8人,选择其他的仅有2人。说明在调研的对象中对生活用水质量和河水水质恶化比较看重,显现的很关心。

R.巨它:1.98%民何水水辰诸化R.巨它:1.98%民何水水辰诸化:1金,6E%A,生於用水费量下冷56.44%C.1S市内濠7.92%9.你觉得平时自己的身体不适和水质有关系吗?[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有3534.31%B.一点点48 ।47.06%C.没有19 18.6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有35人选择了自己身体不适和水质有关系,48人觉得一点点关系,19人觉得没有关系。表明受调查的人群大部分对高水质问题的诉求比较大。10.您认为公众了解水质状况的主要途径是哪些?[多选题]

10.您认为公众了解水质状况的主要途径是哪些?[多选题]A.互联网8886^7^^^^^ 86.27%B.新闻、报纸7674.51%C.朋友告诉3534.31%D.亲身经历45 44.12%E.朋友、亲戚告诉2827.45%F.其它5I 4.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选项小计比例A.Q般幄:85.4^.56%匚朋友与后34.65%A.Q般幄:85.4^.56%匚朋友与后34.65%B新闻、报纸;75N5先F.耳它:4.95%E朋友、告信25.73%受调研人群对水质状况了解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互联网和新闻报纸。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交流逐渐迅速,公众了解水质的主要途径可以从互联网获取。.您认为造成水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多选题]A.人/施童格牛六埔扮人间中■口周边地区开焉速与生态喳醐裁■响受调研的人群对所给出的原因每一项都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有83.17%的人认为人们随意将生活垃圾投入河中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69.31%的人则认为是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造成水污染有影响;有91.09%的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企业将工厂污水未经处理就派去河中是影响因素;80.2%人认为包含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影响;47.52%认为农业污水的排放也有关系;8.91%人觉得还包含其他的因素。.您对下面的问题是怎样看待的,请选择您同意的观点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用多少水是我自己的事,反正用多少水交多少水费。109.8%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用水不会影响生活的质量。9391.18%□C.我觉得居民节水意义不大,主要是要节约工厂和公共场所用水。26 125.49%D.保护水资源是政府的事情,与我关系不大。87. |84%E.我不知道水费多少元一吨,反正应该很便宜。13a: ।12.7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

所有受调研的群体对五个答案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10人选择A,93人选择B,26人选C,8人选D,13人选择E。91.18%的人对于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用水不会影响生活的质量表示赞成,说明公众大多都是具有节水意识 的 。7.97%25.7^%17.97%25.7^%1『.87%、 9.9%\J91.09%A.M多少小是次口己见事.反止用密匚冰文室沙水舞口 E,节妁用水是每个公廓麦任.节约用水不会%明生活的展昱「我宽浮居的力港宜不4.主要呈琴节为TE金共场所用五 ■O标护水由源"如同的聿后.与他关至不儿二局不知迫水塞云少兀一收.反止而深淤便宜.您生活的环境在五水共治的政策出台过后有什么突出的改变吗?[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居民的节水意识有所提高46 45.1%B.周围的卫生环境有所改善46 45.1%C.城市绿化建设更加突出40 139.22%D.居民生活习惯有所改变25 124.51%E.周围环境改变不大41 40.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

23.76%45.54%C颠市尉建设史力庆出 ■D,居民生活可懂有所政变396%人居提工下水茸在右弄堂营 23.76%45.54%C颠市尉建设史力庆出 ■D,居民生活可懂有所政变396%人居提工下水茸在右弄堂营 口,周围的卫生环境颉粒善■J苣圉环•会变不太五水共治政策出台后公众生活发生的变化情况去上图所示。选项小计比例A.治污水9593H4^^^^^K93.14%B.防洪水16■ 15.69%C.排涝水18彳 17.65%D.保供水21— 20.59%E.抓节水26 25.4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E抓石水:25.71%C■,排涝帆17.82%CiO^K:C■,排涝帆17.82%CiO^K:2(X79%儿治污水:9SD7%B明其水:15.84%.您愿意为“五水共治”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非常愿意46 45.1%B.比较愿意48 47.06%C.不愿意8= 7.84%D.非常不愿意01 1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匚硝意3嗝x/口非常不良篇㈱4琲常困意:44.!:5%氏比转聘:47.S?格如上图所示,有92.16%的民众愿意参与到为“五水共治”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说明五水共治贴近民众的诉求,支持度非常高。.您有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吗?[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有34 33.33%B.偶尔484706%C.没有20 - 19.6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

凡.白:凡.白:33.6696B,f际465皴结果如上图,说明五水共治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参与其中。.您向有关单位反映过水污染的情况?[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有11二二ZI10.78%B.偶尔20二二^119.61%C.没有71 ।二^169.6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2A布;地附先A布;地附先B福尔:19.8%Q泌有:G9.H%结果如上图表示,很少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水污染情况,要加强水污染监控力度,同时民众要勇于揭露生态水污染,加入到反对水污染的行列。.填完这份问卷后,您认为自己以后会注意保护水资源吗? [单选题]10.89%如上图结果显示,通过宣传和学习绝大部分民众是会注意保护水资源的。(2)主观题统计及分析问卷结束的问题是:关于五水共治,您觉得自己能做什么?受调研人群主要的行动表示如下:在生活和工作中从自我做起,节约用水,并呼吁周围同伴一起行动起来;注意生活污水的排放;监督污水管理,对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到河流、地下、海洋的行为表示零容忍;不随意丢弃垃圾,并注意垃圾的分类处理等。5.2当代大学生在行动今年,在全省范围内消除劣V类水质,全面打赢“劣V类水剿灭战”,是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作为新一代青年,投身剿灭劣V类水是当代大学生的光荣使命。近日,杭州各大高校学子纷纷唱响"剿灭劣V类水”的赞歌。3月22日,在余杭区“梦想小镇”,杭州师范大学志愿者代表沈吉吉带领该校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宣誓,决心以青春意志,投身“剿灭劣V类水”专项行动。为切实落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要求,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我省新时期治水的伟大实践,杭州师范大学推出“剿灭劣V类水,共建美丽浙江,千里治水,万里巡河”大型专项活动。2017年4月7日,300余名学生代表汇聚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成立首个浙江高校首个学习研究五水共治的学生社团——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五水共治学习研究会。这是是一个由大学生自发组成,专门从事“五水共治”及相关工作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实践的校级学生社团,接受校团委指导,环境学院和海洋学院、建工学院联合管理。学习研究会的成立,将有助于学校更加全面深入发动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教育宣传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学习研究会将积极整合浙江工业大学绿色环保协会等相关学生科技型社团的综合资源,以“助力五水共治,共建美丽浙江”为宗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对“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工作的认识,加强调查研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②组织主题实践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向社会各界普及“五水共治”的内容知识③开展科技创新,积极参与治水相关的课外科技学术竞赛项目,协助配合学校科研团队进行相关技术研究;④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大中小学生环保意识和治水实践能力,培养一支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的“河小二”青年志愿服务队伍。近期,学习研究会将围绕“剿灭劣V类水”专项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维护“五水共治”主题公园、建立“小河长”“河小二”培训基地、编写《五水共治环境教育读本》、录制视频公开课等内容开展特色工作。6.问题及措施存在问题当前杭州“五水共治”中多中心治理还只是初步的探索,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系统的顶层设计,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①参与的主体还不够深入。2015年底,杭州市统计局对全市2600个样本进行了抽查,发现“五水共治”的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