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保险监管第一节保险监管概述第二节保险监管理论及其学说第三节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第四节保险监管的国际化第一节保险监管概述
一、保险监管的概念
保险监管,是政府对保险业监督管理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的保险监督执行机关依据现行法律对保险人和保险市场实行监督与管理,确保保险人的经营安全,同时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利,保障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并促进保险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二、保险监管的原因
(一)保险业涉及公众利益
(二)保险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三)保险业是最易于产生过度竞争的行业
三、保险监管的目标
(一)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由于被保险人对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产品的认知程度极为有限,现实与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法律和规则,对供给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制约,还有一些强制的信息披露要求,让需求者尽量知情。同时也鼓励需求者自觉掌握尽量多的信息和专业知识,提高判断力,并且应当对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承担相应的风险。
(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目标可以理解为第一目标的延伸。同时,监管者也要明白,自己的使命是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而不是为了“秩序井然”而人为地限制、压制竞争。
(三)维护保险体系的整体安全与稳定
维护保险体系的整体安全与稳定是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客观要求和自然延伸。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维护保险体系的整体安全稳定是前两个目标的自然延伸,而不是单一的和惟一的目标;二是维护保险体系的整体安全稳定,并不排除某些保险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因经营失败而自动或被强制退出市场。监管者不应当、也不可能为所有保险机构提供“保险”。监管者所追求的是整体的稳定,而不是个体的“有生无死”。
(四)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对不同的保险人而言,保险产品的实质性差别很小,因此从产品的角度看,其性质属于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的产品。当保险市场主体达到足够多时,一个具有垄断竞争特性的市场必然产生以降价为吸引客户的手段这一竞争趋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外部力量进行干预,最后达到的市场均衡是有利于消费者和厂商双方的。四、监管的体系
第一,保险监管法律。
第二,监督管理机构。
第三,保险行业自律组织。
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性质如下:
(1)是一种民间社团组织,不经营保险业务;
(2)致力于促进、发展和保护成员的利益;
(3)通过各种形式约束会员的行为。五、保险监管方式
(一)非现场监控与公开信息披露
监管机构应当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应当设定辖区内保险公司提供财务报告、统计报告、精算报告以及其他信息的频率和范围;设定编制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确定保险公司外部审计机构的资格要求;设定技术准备金、保单负债及其他负债在报告中的列示标准。
(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可以为监管机构提供日常监督所无法获得的信息,发现日常监督所无法发现的问题。监管机构可借机与公司管理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现场检查评估管理层的决策过程及内部控制能力,制止公司从事非法或不正当的经营行为。监管机构可以借现场检查的机会分析某些规章制度产生的影响,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收集制定规则所需的信息。六、保险监管的手段
(一)法律手段
(二)行政手段
(三)经济手段
(四)计划手段
七、保险监督的原则
(一)依法监督管理原则
(二)独立监督管理原则
(三)公开性原则
(四)公平性原则
(五)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原则
(六)不干预监督管理对象的经营自主权的原则
八、保险监管的模式
(一)强势监管
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采取的是典型的强势监管模式。明显的特征是既从定性的角度通过对保险经营各个环节的监管来保证偿付能力的实现,又从定量的角度通过法定偿付能力额度的规定来保证被监管保险公司处于有偿付能力的状态,是一种对市场行为、偿付能力和信息披露要求都相当严格的一种监管方式,强调对保险条件和费率的预防性监督。
(二)弱势监管
英国型的监管是一种弱势监管。这种形式的监管给予保险公司很大的自由度,同时也给予它们更大的责任。在这种监管形式下,保险公司在确定费率和保险条件时享有很大的余地,监管者的精力集中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上,只规定保险公司应该保持的法定偿付能力额度。如果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保持在法定偿付能力额度或其上,则认为保险公司是有偿付能力的。
(三)折中式监管
折中式监管是一种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兼及市场行为监管和信息监管的一种监管方式。折中式监管方式是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监管方式。第二节保险监管理论及其学说
一、“公共利益”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该理论认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应当是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问题是如何来衡量所谓的社会福利。该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政府是为了矫正市场失灵而存在的,其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率最大化。该理论假设政府会为全体公众利益服务,会超脱于各种利益集团的冲突。该理论的特性为:
第一,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第二,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第三,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二、“私人利益”理论
“私人利益”理论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该理论认为,监管者为了获得来自行业的资金以及其他支持,可能会表现出倾向行业(保险人)的偏见;相反,为了获得消费者(选民)的支持,则可能会表现出倾向于消费者的偏见,即使长期效果是有害的。三、“经济管制”理论
“经济管制”理论也被称做“政治”监管理论。该理论认为监管将在现有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内,通过不同私人利益集团的讨价还价而确立。这些集团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讨价还价的结果也会依监管事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第三节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保险组织监管
(一)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目前国际上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国有公司、股份公司、相互保险组织和个人保险机构等。根据我国《保险法》第七十条的规定,我国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种: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二)保险公司的设立
1.保险公司设立的方式
保险公司设立的方式主要有:
(1)发起设立。
(2)募集设立。
2.保险公司设立的原则
设立保险公司,应该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2)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保险业发展战略;
(3)有利于保险业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3.保险机构设立的条件
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股东或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的出资额或发起人认缴以及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2亿元;
(3)必须制定保险公司章程;
(4)保险公司名称,保险公司内部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6)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7)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4.保险公司的设立程序
设立保险公司的程序为:
(1)首先要向保监会申请,申请分初步申请和正式申请两个步骤;
(2)初步审查合格后,进行保险公司的筹建;
(3)保监会颁发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4)自许可证发出之日起6个月内无正当理由未办理公司设立登记的,其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自动失效。
(三)保险公司的变更监管
1.保险公司的合并
保险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订立合并协议,依照公司法和保险法的规定,不经过清算程序,直接合并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保险公司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类型。
2.保险公司的分立
保险公司的分立,是指一个保险公司因经营需要或其他原因而分开设立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的行为,有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两种方式。
3.保险公司的组织变更
保险公司的组织变更也称为保险公司的转型,是保险公司不中断其法人资格而由一种类型的保险公司变更为其他类型的保险公司的行为。保险公司的组织变更的特点是,公司不经过解散、清算、重设等程序而改组为另一种公司。
(三)保险公司整顿与接管
1.保险公司的整顿
保险公司的整顿是指在保险公司有违反《保险法》规定的某些行为,并且在保监会规定的期限未改正的情况下,保监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该保险公司进行整治、监督的行为。保险公司的整顿由保监会决定,并组织执行。
2.保险公司的接管
保险公司的接管是指保险监管机构委派接管组织直接介入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并由接管组织负责保险公司的全部经营活动的行为。接管的目的是对被接管的保险公司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恢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被接管的保险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变化。对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出的索赔,被接管的公司仍必须办理,不得拒绝。
(四)保险公司的终止
1.保险公司的破产
保险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同意,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保险公司被宣告破产的,由人民法院组织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同时应该注意,保险公司依法终止业务活动,应当注销其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特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向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
2.保险公司解散
保险公司解散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任意解散。
(2)强制解散。
3.保险公司的清算
保险公司的清算是指保险公司解散后,为了终结保险公司现存的各种法律关系,了结保险公司债务,而对保险公司资产、债权债务关系等,依照法律规定的严格程序进行清理处分的行为。保险公司的清算,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两种。二、保险经营监管
(一)保险经营业务范围
保险经营业务范围通常包含两层监管:一是保险组织能否同时经营财产保险业务与人身保险业务,即兼营问题;二是保险组织能否兼营保险以外的其他业务,及非保险组织能够兼营保险业务或类似保险业务,即兼业问题。我国保险经营的业务范围包括两层含义:
(1)禁止兼营。同一保险公司不得兼营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种业务。人身保险公司不得经营财产保险业务,财产保险公司不得经营人寿保险业务。
(2)禁止兼业。保险组织不得从事保险业务以外的业务;非保险组织不得经营保险或类似保险的业务。
(二)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监管
保险条款是保险人与投保人关于保险权利与义务的约定,是保险合同的核心内容。保险费率是各险种中每个危险单位的保险价格。费率过高,则会影响保险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对投保人不公;费率过低,虽然容易占领市场份额,但会导致公司准备金不足,财务状况不稳定,甚至影响其偿付能力。
(三)保险准备金监管
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款,根据政府有关法律法规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中或盈余中提取的一定量的资金。准备金是保险企业的负债。各国政府之所以对保险企业的准备金提存作出限制性规定,其主要目的有四个:一是为了充实保险公司营运资金,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二是维持公司适当的清偿能力,保障被保险人的权益;三是确立适当的准备金提存标准及评估制度,稳定保险公司;四是加强保险业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生活的安定。
(四)资金运用的监管
保险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两个方面。国家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监管的目的在于:确保资金运用的安全,维护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提高资金运用的收益,增强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提高资金运用的流动性,维持保险公司的变现能力;防止投机性或不当投资行为的发生,促进保险业履行社会责任。三、保险偿付能力监管
(一)偿付能力监管手段
第一,规定资本充足率要求,即要求保险公司设立时具有一定金额的实收资本金和公积金,在经营过程中要满足一定的风险资本管理的要求。
第二,非现场检查,即由保险监管部门制定一系列保险偿付能力的信息监管指标,由保险监管人员对其经营状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掌握监管信息,制定管理措施。
第三,现场检查,即保险监管部门派人到保险公司,对其经营管理活动及业务、财务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检查其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性、资产负债的匹配性以及偿债能力的适当性。
(二)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规定
1.偿付能力额度
偿付能力额度是指保险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一般在数量上反映为资本金和总准备金之和。在任何时刻,只要保险企业的资产大于负债,不论保险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即使发生超常赔偿与给付,保险企业的资产足以抵付负债,即偿付能力额度大于零,则此保险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具有偿付能力。
2.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
保险监管机构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具备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一般称为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低于这个标准是保险企业处于“危险”状态的早期信号。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一般不同,但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是对保险企业提出的法定最低要求。
3.最低偿付能力额度
我国保监会于2003年初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就是在开放保险市场的前提下,与国际监管接轨的产物。其中要求保险公司应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
4.实际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的另一层含义为实际偿付能力,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额度等于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四、对保险中介人的监管
(一)保险代理人的监管
1.保险代理人的国家监管
国家对于保险代理人的监管主要包括:
第一,对保险代理机构资格的监管。
第二,对保险代理人代理资格的监管。
第三,对保险代理人业务经营的监管。
2.保险代理人的行业自律
保险代理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保险代理行业自律的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1)利用行规行约方式调整会员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互监督。
(2)实行保险代理人登记制度。
(3)设立专门机构,接受有关查询和起诉。
(4)采取指导、汇报、检查的方法,以监理例会制度进行监督。
(二)保险经纪人的监管
国家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经纪人的市场准入进行严格控制。一般规定,保险经纪人应具备以下三个从业条件:
(1)具备保险监管部门规定的资格;
(2)取得保险监管部门颁发的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
(3)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很多国家还要求缴存保证金或者投保执业责任保险。
(三)保险公估人的监管
1.保证金的监督
保险公估机构应当缴存保证金或者投保职业责任保险。保险公估机构的保证金按其注册资本或者出资额的5%缴存;保险公估机构的保证金达到最高限额100万元后,可以不再增加。保证金可以以银行存款形式或者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其他形式缴存。保险公估机构应当自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20日内投保职业责任保险或者缴存保证金。保险公估机构应当自投保职业责任险或者缴存保证金之日起10日内,将职业责任保险保单复印件或者保证金存款协议复印件、保证金入账原始凭证复印件报送中国保监会。
2.许可证的管理
中国保监会依法批准设立保险公估机构、保险公估分支机构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保险公估机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延续。中国保监会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对保险公估机构前3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综合评价,并作出是否批准延续许可证有效期的决定。第四节保险监管的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种风险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在封闭的监管环境下,单个保险监管机构无法应对全球一体化和保险市场国际化环境下保险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挑战,因此,各国保险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就显得尤为必要,保险监管也呈现出国际化的客观需要。一、保险监管国际化的背景
(一)保险业务国际化
导致保险业务国际化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市场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在完成本国保险市场份额的瓜分之后,进行保险资本的继续扩张并掀起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的浪潮,使得全球许多保险公司纷纷开展跨国保险业务。
(二)保险机构国际化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保险公司出于内在的发展需要和迫于外在的竞争压力,往往采取自身扩张和战略联盟的方式使自己成为国际性的保险机构。保险机构进行国际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保险人希望借此提高所有者权益的收益率。保险人可以通过参与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来使其收入来源多样化。当保险人本国的业务经营不佳时,由国外业务创造的利润就弥足珍贵了。国际扩张的吸引力就在于保险人的经济风险和承保风险都得到了分散,而且保险人还可以国际化的机构做平台,通过国际化的投资政策获得良好的收益。
(三)保险风险国际化
所谓保险风险国际化是指保险标的风险超越一国的国界而跨越两国或两国以上国界的风险。风险的客观性和广泛性决定了风险是无国界的。二、保险监管国际化的含义
保险监管国际化有着其明确的含义和特定的内容:
(1)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保单持有人和投保人的利益,防范系统性保险风险的跨国传播和蔓延,维护国际保险秩序的安全和稳定,各国保险监管机构之间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的组织和机制,从而形成一套为不同辖区的保险监管机构所广泛接受并自觉遵守的保险监管国际规则。
(2)所谓保险监管国际规则只能是对各国保险监管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共性抽象,以及对各国保险监管机构及其运作的基本要求和最低标准,所以保险监管国际化是不同国家保险监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理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15篇
- 2025年安防电子项目提案报告
- 2024-2025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康马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VSAT网络管理系统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混凝土泵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爱国主义演讲稿三分钟
- 会计类自荐信范文集合七篇
- 感恩父母的演讲稿范文集锦八篇
- 写景的作文300字集合8篇
- 你的名字动画电影观看感想
- 【企业杜邦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6000字】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富阳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题
- GB/T 5343.2-2007可转位车刀及刀夹第2部分:可转位车刀型式尺寸和技术条件
- GB/T 32285-2015热轧H型钢桩
- 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库
- FZ/T 91019-1998染整机械导布辊制造工艺规范
- 主持人培训 课件
- SHSG0522003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内容规定
- 制造部年终总结报告课件
- 企业大学商学院建设方案
- 粤科版高中通用技术选修1:电子控制技术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