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6走向近代一.选择题(共35小题)1.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值是1:10。这说明()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越 B.封建庄园经济彻底瓦解 C.英国贵族善于经营农场 D.农业人口大量流向城市2.如图所示现象()A.瓦解了西欧封建社会 B.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 C.助推了城市自治运动 D.加速了租地农场的衰落3.有位美国学者说:“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将文明带往美洲,使今天的美洲得以享有进步的生活。所以,海外拓殖运动对未开发国家是有好处的。”与这位学者的说法相矛盾的史实是()A.亚洲的香料、丝绸更加顺利地输往欧洲 B.美洲的古文明被毁灭,土著居民大量灭绝 C.新大陆的作物传入亚洲,增加了粮食作物的种类 D.促进东西文化交流,扩展彼此视野4.“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B.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5.人文主义者反对孤独隐居的文人。以但丁为榜样,他们主张只有建立起文明的社会,居于其中的人们才能够获得完善。由此可见,文艺复兴运动()A.逐渐偏离人文主义思想 B.强调文人的参政意识 C.以反对文人为首要任务 D.建立起文明合理社会6.“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下列图示反映的重要史实是()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新航路的开辟7.据统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A.稳定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 B.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C.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D.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8.“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是向外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C.是为了掠夺财富开拓市场 D.是为了满足对东方财富的向往9.表格中史实反映的主题是()时间国家史实16世纪葡萄牙在澳门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16世纪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取马六甲A.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B.殖民掠夺与殖民扩张 C.“三角贸易”的罪恶 D.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10.如图是“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动”图,推知该地区人口锐减的主要因素是()A.大批土著居民被卖为奴隶 B.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减少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分布 D.殖民屠杀以及传染病致死11.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文艺复兴的选项中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A.文艺复兴将古代文化发扬光大 B.文艺复兴推动了文学艺术发展 C.文艺复兴促进人们思想大解放 D.文艺复兴要建立资产阶级政权12.如表摘自M.史密斯《土地、血缘关系和生活周期》,记录了英国德比郡庄园里雇工队伍的变化,由此可知()年份1363138114451520身份农夫雇工农夫雇工农夫雇工农夫雇工总计105561248374745058雇工所比(%)35%40%50%54%A.庄园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 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始出现 C.庄园附近的垦殖运动不断发展 D.集中的手工工场不断兴起13.“青春是多么美丽啊,但是,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该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A.神权至上 B.禁欲修行 C.人文主义 D.君权神授14.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仅土豆一项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年两百年间增长25%,使欧洲城市化率增加27%到35%,并帮助催化工业革命的产生。由此可知()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B.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巨大变化 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作物15.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水乳交融,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乘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 B.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 C.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 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16.“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旨在说明影响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变化的因素是()A.人民的参与程度 B.决策者的作用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外来文明的传入17.从全球史和经济史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它使()A.欧洲逐渐走向强大 B.基督教走向新大陆 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新思想进一步传播18.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其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资本主义化的共同表现是()A.租地农场的出现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D.雇主与雇工形成雇佣劳动关系19.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拉开了。在早期的殖民扩张中,首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两个国家是()A.英国、法国 B.英国、葡萄牙 C.葡萄牙、西班牙 D.法国、西班牙20.文艺复兴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的“美术三杰”不包括()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琪罗 D.薄伽丘21.“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时代”的先驱及其作品是()A.但丁《神曲》 B.司马迁《史记》 C.达•芬奇《蒙娜丽莎》 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22.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开采金、银矿,攫取了数量惊人的贵金属;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仅贩运香料一项了,利润率就达30倍左右。这些财富被运回欧洲后,大部分作为资本被投入工商业特别是工业生产中。可见,新航路开辟()A.导致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B.增加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C.激起了殖民地人的抗争 D.密切了欧洲与其他洲之间的商业联系23.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A.给亚非拉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B.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4.印度洋西部的毛里求斯岛,在1505年葡萄牙人到达此地后,称之“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将其改名为“莫里斯王子岛”;1715年,法国人重新命名为“法兰西岛”;1810年,英国人占领该岛后,又取名为“毛里求斯”。毛里求斯岛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加强 B.欧洲殖民扩张争夺激烈 C.印度洋地区影响力上升 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加快25.图表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A.①阶段人口减少,原因是黑奴贸易盛行 B.①阶段人口减少,背景是英国殖民活动 C.②阶段人口增加,原因是黑奴和移民到来 D.②阶段人口增加,背景是资产阶级革命26.如图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它说明()A.租地农场兴起 B.开始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兴起 D.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27.恩格斯说:“它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它“指的()A.法国 B.意大利 C.希腊 D.英国28.13﹣14世纪,欧洲大多数贵族将其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一些富裕农民、骑士等则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表明当时欧洲()A.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发展 B.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基层地方自治模式出现 D.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29.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圣母、圣婴与圣安妮》里的圣母赤着脚,宛如一位村妇;拉婓尔《西斯廷圣母》里的圣母端庄而朴实,平易近人。这些作品说明()A.提倡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B.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C.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 D.宗教改革束缚人们思想30.“手工工场的繁荣、租地农场的出现、三角贸易的开展”,这三个事件,推动着西欧社会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里的“变化”指的是()A.西欧封建社会的繁荣 B.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封建的衰落与瓦解 D.西欧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31.“14、15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受过教育的商人子弟开始研读古典希腊罗马文学。……希腊罗马文化奠基在城市生活之上,正好与意大利这些因商业而兴起,又比较不受封建制度束缚的城市有相似之处,于是恢复古希腊文化精神成为此时文化运动所追求的目标。”这说明()A.文艺复兴是古典城市发展的产物 B.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推动思想解放 C.文艺复兴的根本目的是复兴古典文化 D.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已经形成32.“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和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材料表明()A.个人进取精神是人文主义的核心 B.文艺复兴为开辟新航路奠定思想基础 C.物质利益至上是人文主义的目标 D.海外冒险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形成33.《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于1497年所作,取材于基督教新约圣经记载的犹太背叛耶稣的故事。不同于之前的宗教题材绘画,达•芬奇从他们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更深刻地展现了这一场景。下面对这幅画作的艺术内涵分析最准确的是()A.宣扬基督教的宗教信仰 B.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C.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D.维护宗教神学思想权威34.《简明世界通史》中提到“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客观上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的产生并且发展起来。”材料中的“新文化”指的是()A.对古典文化进行再创作 B.发展资产阶级文化 C.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D.与宗教文化相结合35.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二.材料题(共12小题)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场运动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他们心目中,在古代希腊、罗马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欧洲国家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摘编自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材料三:……之后,就是西方海洋文化“冲出地中海”走向了“大西洋文明”的时代。这是一个四处侵夺的并充满血腥的奴隶贸易、靠奴隶生产的“时代”。西欧国家的海上航线开始始发于欧洲大陆西海岸……成就了大西洋沿岸荷兰和英国的崛起。——摘编自曲金良《西方海洋文明千年兴衰历史考察》(1)列举一例材料一图片人物的代表作。材料一文字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运动的实质。(2)材料二中开启“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标志性事件的重要意义。(3)材料三中“充满血腥的奴隶贸易”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掠夺产生的影响。37.一部棉花史,半部世界史。材料一: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王希《棉花帝国》中文版序(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的棉花种植和纺织生产呈现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状态是如何发生改变的。材料二:12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欧洲第一个棉花集散中心。然而,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原棉和棉纺织品的流转,打击了威尼斯的棉花产业。雪上加霜的是,1589年,英国商人从奥斯曼帝国手中获得了影响深远的贸易特权。——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威尼斯棉花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材料三:(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棉花最有可能出现在“三角贸易”中哪一行程?材料四:(4)依据材料四,指出英国棉产品出口价值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简析其变化的原因。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摘编自《世界历史》材料二:在意大利中部的阿诺河畔,有一座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鲜花之城”佛罗伦萨。14世纪,这里发展成为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业和银行业中心。当时,这里的豪商巨贾,竞相招引吸纳来自各地的诗人、学者和艺术家。经过长期发展,这个城市哺育了众多的文艺复兴巨匠,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的杰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材料三:材料四: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作物传入非洲,增加了食物供应,使得非洲人口急剧倍增,特别是西非,那里是17、18世纪在新大陆劳作的数百万奴隶的来源。同时,航海船只携带了疾病细菌,其传播使以前孤立的人口遭受了重大损失,如1500~1650年间,西班牙帝国控制的美洲人口从近5000万下降为大约400万。——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原因。(3)材料三中图示作品的创作者分别是谁?这些杰作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4)有人认为,新航路开辟导致了人口格局的调整与重组。你同意这一种看法吗?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理由。39.14﹣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旧观念,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集中的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租地农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它存在的目的是要谋取利润,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1)材料一中集中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代表着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材料二: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因素。材料三: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材料四: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但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航路的开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如何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40.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探险之船】材料一如图所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新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哥伦布的贡献是什么?请概括所给文字材料的意思。【友谊之船】材料二如图所示(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写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罪恶之船】材料三图表所示我们的港口是靠着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英国作家(3)材料三中船上的黑奴将运往哪里?你如何理解这位英国作家的话。(4)请归纳以上这些船所起的共同作用。41.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推动欧洲步入近代社会。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从达•芬奇个人角度,谈谈其取得成就的原因。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依据材料二,从活动区域方面,概括人类交往的发展趋势。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寻找黄金,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因此,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摘编自程佩璇《近代西欧国家现代化与文艺复兴之关系探析》(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的理解。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三个人物都是思想的引领者,是当时那个时代的骄傲。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材料四:地理大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使当时的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变,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任意列举出他们其中两个人的代表作品。(2)材料二米开朗琪罗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请你举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与《哀悼基督》类似的作品。(3)材料三中,胡适曾经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简要分析胡适这一观点的依据。(4)结合材料四,说出“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和“世界”发生的巨变分别是什么?新航路开辟带来了什么影响?43.14﹣16世纪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起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以上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世纪欧洲社会出现了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材料二: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Renaissance”。(2)材料中这一思想文化运动指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思潮?材料三:《欧洲中世纪史》的作者将中世纪的历史分为早期(500﹣1000)、中期(1000﹣1300)、晚期(1300﹣1500)三阶段。在第一阶段促成了欧洲的诞生。在第二阶段是中世纪盛期,经济起飞,城市兴起,政治文教发达,三百年间精彩叠现。第三阶段两百年“理性时代”的近代欧洲呼之欲出。(3)14﹣16世纪,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开始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推动世界出现这一变化的经济方面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事件出现的原因?材料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谁被称作海上马车夫?44.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哥伦布日记材料四:在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指出它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影响?(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3)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并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四表明,对于哥伦布的人物评价,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4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1世纪以后,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西欧农村纷纷开展是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一些领主把领主直营地出租,依靠租金生活,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随着土地的集中,一些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土地,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由于农产品的富余和城市需求的增加,农产品逐渐市场化。材料二:美第奇时代(1328﹣1464)意大利佛罗伦萨人的心灵从宗教转向哲学、从天堂转向地上;为学术疯狂的人们研究的题材是人,是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人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摘编自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材料三:这一切都有利于保障基督教的安全和保持他们主权的永久性,同时它还给基督教带来发扬光大的希望……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材料四: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饮食生活发生变化。美洲的可可,印度和马鲁古的香料、中国出产的茶叶、瓷器,阿拉伯人的咖啡,以及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大米、白糖等都是大量贸易的重要商品,都出现在欧洲的餐桌上。欧洲人第一次接触咖啡时,称这种诱人的饮料为“阿拉伯酒”。1615年,咖啡由埃塞俄比亚传到威尼斯,1643年传入巴黎,1650年传入英国,1686年传入荷兰。168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7.5~8万磅咖啡,695年增加到30~40万磅。——摘编自朱基福《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材料五:哥伦布航行到美洲时,与他同来的船员以及后来航行到这里的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新的病毒。这些疾病中最致命的是天花,土著对这种新的疾病毫无抵抗力,在16、17世纪期间,上百万的美洲土著死于天花。除了这种致命的病毒以外,黑死病、斑疹伤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百日咳、疟疾以及白喉等,都在很多地区流行,导致不少土著人的死亡。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人口就减少了90%之多,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材料六:地理大发现后,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增长,一些动物制成品不幸成为世界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有毛皮的动物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猎人猎取兽皮卖到中国、欧洲和北美。17世纪,估计每年有20万到30万张紫貂皮从西伯利亚流入世界市场。18世纪,有超过1600万张北美海狸皮被制成了帽子和斗篷。无节制地捕杀产毛皮的动物,很快使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并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些物种从前生存的环境。近代早期的猎人还大批量捕杀鹿、鳕鱼、鲸、海象以及其他动物,以满足世界市场对动物产品的需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出现了哪种新的经济形式?(2)根据材料二蕴含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材料三回答,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是什么?(4)材料四体现出新航路开辟在哪方面的影响?(5)材料五反映出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对美洲的影响是什么?(6)根据材料六概括地理大发现的影响?46.14﹣16世纪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起源于商品经济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设备许可管理办法
- 山西公寓收费管理办法
- 大件仓储基地管理办法
- 学校学校浴室管理办法
- 山东屠宰牲畜管理办法
- 小学读书活动管理办法
- 多式联运管理办法条例
- 2025年电建公司专业技能考试-供电公司营配信息集成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
- 学校项目采购管理办法
- 对外工作归口管理办法
- 必修第4册 人教B版(2019)新高中数学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高速公路巡视旁站监理实施方案
- GB/T 27693-2011工业车辆安全噪声辐射的测量方法
- GB/T 24808-2022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电磁兼容抗扰度
- FZ/T 92036-2017弹簧加压摇架
-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教材编写规定
- 2023年潍坊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小讲课教学设计课件
- 酸化土壤改良技术规范DB50-T 1146-2021
- 湖南省宇杰乳胶制品有限公司乳胶手套生产线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复古同学聚会青春回忆相册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