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南_第1页
三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南_第2页
三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南_第3页
三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南_第4页
三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南TOC\o"1-2"\h\u27169第一章总则 4193921.1章节概述 4288931.2宅基地管理基本原则 4163301.2.1合法性原则 49361.2.2公平公正原则 491711.2.3统一规划原则 4181621.2.4节约用地原则 5158431.2.5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5139771.2.6民主管理原则 5308581.2.7动态调整原则 58299第二章宅基地使用权取得 5189072.1宅基地使用权申请条件 5275902.1.1申请人条件 5263722.1.2用地条件 5243822.2宅基地使用权申请程序 5209612.2.1申请 5236662.2.2审查 6307242.2.3批准 629272.2.4登记 658842.3宅基地使用权取得方式 6313212.3.1初始取得 6306972.3.2继承取得 669622.3.3转让取得 6257582.3.4赠与取得 66385第三章宅基地使用权登记 627843.1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程序 716163.1.1提交申请 7262373.1.2受理审查 7153443.1.3现场勘验 7208243.1.4登记发证 7104433.2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发放 742543.2.1证书内容 7120463.2.2发放程序 8124703.3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8145333.3.1变更情形 8198903.3.2变更登记程序 819212第四章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851944.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条件 8214064.1.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8265344.1.2宅基地使用权权属清晰 930614.1.3流转双方自愿、平等、有偿 9149784.1.4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 9262054.2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程序 9241824.2.1流转申请 9237164.2.2审核审批 9251824.2.3登记备案 9300334.2.4流转合同备案 985144.3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 9152384.3.1加强流转监管 9279404.3.2建立流转信息平台 917844.3.3保障流转双方权益 9239714.3.4加强流转用途管理 1073294.3.5健全流转纠纷解决机制 1018517第五章宅基地使用权收回 10138555.1宅基地使用权收回条件 10228475.1.1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非法占用宅基地的。 10114775.1.2宅基地使用权人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 10132795.1.3因公共利益需要,经有关部门批准收回宅基地的。 10121075.1.4宅基地使用权人已转为非农业户口,且不再需要宅基地的。 1024595.1.5宅基地使用权人去世,无合法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 10231385.1.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0144845.2宅基地使用权收回程序 1075125.2.1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收回宅基地使用权进行公告,公告期不少于30日。 10241135.2.2在公告期内,宅基地使用权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异议。 10180915.2.3有关部门应当对异议进行审查,并在收到异议之日起15日内作出答复。 10253075.2.4对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作出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的决定,并通知宅基地使用权人。 10187845.2.5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的决定应当依法送达宅基地使用权人,并办理宅基地使用权注销手续。 10288675.3宅基地使用权收回补偿 1013385.3.1宅基地使用权收回时,应当依法对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给予补偿。 1055425.3.2补偿标准应当参照当地同类宅基地的市场价值,结合宅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 11291505.3.3补偿方式可以采用货币补偿、实物补偿或者货币与实物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1140785.3.4宅基地使用权收回补偿的具体事宜,应当由有关部门与宅基地使用权人协商确定。 11194595.3.5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112468第六章宅基地使用权争议处理 1174436.1宅基地使用权争议类型 11225306.1.1面积争议 11309576.1.2权属争议 11196396.1.3使用权期限争议 11273056.1.4其他争议 11199856.2宅基地使用权争议处理程序 1142386.2.1提交申请 11219286.2.2受理 11103916.2.3调查 12126146.2.4调解 1267106.2.5裁决 12266.2.6实施裁决 12121006.3宅基地使用权争议调解与裁决 12303286.3.1调解 12320486.3.2裁决 121212第七章宅基地规划管理 12186717.1宅基地规划编制 1287037.1.1编制原则 12172207.1.2编制内容 13168357.2宅基地规划审批 13103187.2.1审批程序 13296397.2.2审批要求 13257287.3宅基地规划实施与监督 13265207.3.1实施主体 13129177.3.2实施措施 1365637.3.3监督管理 1457第八章宅基地建设管理 14240138.1宅基地建设审批 1481868.1.1审批程序 14235238.1.2审批条件 14100608.1.3审批材料 14297828.2宅基地建设标准与规范 15146798.2.1建设标准 15307608.2.2建设规范 1570818.3宅基地建设质量监管 15135588.3.1质量监管主体 15129438.3.2质量监管内容 1577998.3.3质量监管措施 1510515第九章宅基地保护与利用 16268719.1宅基地保护措施 16271579.1.1建立健全宅基地保护制度 16175499.1.2加强宅基地用途管制 16315219.1.3保障宅基地合理分配 16100149.1.4加强宅基地审批和监管 1638179.2宅基地利用政策 16172669.2.1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 1652579.2.2推进宅基地流转 16322229.2.3宅基地复垦与开发 17291889.2.4优化宅基地布局 17295219.3宅基地利用效益评价 17193579.3.1社会效益评价 1735329.3.2经济效益评价 1717829.3.3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1714727第十章法律责任与监管 172869410.1宅基地管理法律责任 171032310.1.1法律责任概述 172247810.1.2行政责任 171561010.1.3民事责任 173227310.1.4刑事责任 181808910.2宅基地管理监管措施 182873010.2.1监管 181348410.2.2部门协作 1859910.2.3社会监督 182790510.3宅基地管理违规处理 18100710.3.1违规审批 18116810.3.2违规使用 18508910.3.3违规流转 181997110.3.4其他违规行为 18第一章总则1.1章节概述本章旨在明确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及相关规定,为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操作依据。农村宅基地管理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本章将简要介绍农村宅基地的概念、特点、管理目标及任务,为后续章节的详细阐述奠定基础。1.2宅基地管理基本原则1.2.1合法性原则农村宅基地管理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保证宅基地的审批、使用、流转等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各级和相关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1.2.2公平公正原则农村宅基地管理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保证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等环节公平合理,维护农民利益。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保障农民的居住权益。1.2.3统一规划原则农村宅基地管理应遵循统一规划原则,按照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要求,合理布局农村宅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1.2.4节约用地原则农村宅基地管理应贯彻节约用地原则,合理控制宅基地规模,提倡节约用地、合理布局,防止土地资源浪费。1.2.5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农村宅基地管理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遵循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证宅基地使用过程中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2.6民主管理原则农村宅基地管理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行民主管理,保障农民在宅基地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1.2.7动态调整原则农村宅基地管理应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宅基地政策,保证宅基地管理与时俱进,满足农民需求。第二章宅基地使用权取得2.1宅基地使用权申请条件2.1.1申请人条件(1)具有我国农业户口,且户籍所在地在申请宅基地的村内;(2)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无住房或者住房条件紧张,确需申请宅基地的;(4)符合国家有关宅基地面积标准。2.1.2用地条件(1)申请的宅基地位于本集体经济组织规划区内;(2)用地符合村庄规划,不得占用基本农田;(3)用地应当尽量利用荒地、空闲地,避免占用耕地;(4)申请的宅基地不得与相邻宅基地存在权属争议。2.2宅基地使用权申请程序2.2.1申请(1)申请人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1)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2)户籍证明;(3)家庭住房情况证明;(4)宅基地用地规划图;(5)其他相关材料。2.2.2审查(1)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实地调查;(2)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2.2.3批准(1)审查通过的,报乡(镇)人民审批;(2)乡(镇)人民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决定。2.2.4登记(1)批准后,申请人应当依法办理宅基地使用权登记;(2)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由乡(镇)人民颁发。2.3宅基地使用权取得方式2.3.1初始取得(1)申请人按照申请程序,经审查批准后,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2)初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应当一次性支付土地使用费。2.3.2继承取得(1)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2)继承人应当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2.3.3转让取得(1)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2)转让人应当与受让人签订转让合同,报村集体经济组织备案;(3)转让后,受让人应当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2.3.4赠与取得(1)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赠与;(2)赠与人应当与受赠人签订赠与合同,报村集体经济组织备案;(3)赠与后,受赠人应当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第三章宅基地使用权登记3.1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程序3.1.1提交申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使用宅基地前,应向所在地的乡镇或土地管理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1)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2)户口簿复印件;(3)宅基地使用权申请表;(4)宅基地使用权界址图;(5)其他相关材料。3.1.2受理审查乡镇或土地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审查内容包括:(1)申请人的资格条件;(2)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符合要求;(3)宅基地使用权是否符合规划要求。3.1.3现场勘验审查合格后,乡镇或土地管理部门应组织现场勘验,确认宅基地使用权界址、面积等基本情况。3.1.4登记发证现场勘验合格后,乡镇或土地管理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并核发《宅基地使用权证》。3.2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发放3.2.1证书内容《宅基地使用权证》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宅基地使用权人姓名(名称);(2)宅基地使用权面积;(3)宅基地使用权用途;(4)宅基地使用权界址;(5)宅基地使用权取得时间;(6)其他相关事项。3.2.2发放程序乡镇或土地管理部门在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宅基地使用权证》发放给宅基地使用权人。3.3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3.3.1变更情形以下情况需要进行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1)宅基地使用权人姓名(名称)变更;(2)宅基地使用权面积变更;(3)宅基地使用权用途变更;(4)宅基地使用权界址变更;(5)其他依法需要变更的情形。3.3.2变更登记程序(1)提交申请: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向所在地的乡镇或土地管理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①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②户口簿复印件;③《宅基地使用权证》原件;④变更登记申请表;⑤其他相关材料。(2)受理审查:乡镇或土地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3)变更登记:审查合格后,乡镇或土地管理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并核发新的《宅基地使用权证》。第四章宅基地使用权流转4.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条件4.1.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规定。4.1.2宅基地使用权权属清晰流转的宅基地使用权应当权属清晰,无权属争议。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是确认权属的重要依据。4.1.3流转双方自愿、平等、有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当遵循自愿、平等、有偿的原则,流转双方应当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面积、期限、用途、价款等内容。4.1.4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不得改变土地用途。4.2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程序4.2.1流转申请流转申请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提交以下材料:身份证、户口簿、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流转合同等。4.2.2审核审批乡镇人民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县级人民审批。4.2.3登记备案经县级人民批准,流转双方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4.2.4流转合同备案流转双方应当将签订的流转合同报乡镇人民备案。4.3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4.3.1加强流转监管各级应当加强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监管,保证流转行为合法、合规。4.3.2建立流转信息平台乡镇人民应当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流转信息,提高流转效率。4.3.3保障流转双方权益各级应当保障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防止流转过程中出现侵权行为。4.3.4加强流转用途管理各级应当加强对流转后宅基地的用途管理,保证流转土地用于合法用途,防止土地资源浪费。4.3.5健全流转纠纷解决机制各级应当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处理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纠纷。第五章宅基地使用权收回5.1宅基地使用权收回条件5.1.1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非法占用宅基地的。5.1.2宅基地使用权人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5.1.3因公共利益需要,经有关部门批准收回宅基地的。5.1.4宅基地使用权人已转为非农业户口,且不再需要宅基地的。5.1.5宅基地使用权人去世,无合法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5.1.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5.2宅基地使用权收回程序5.2.1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收回宅基地使用权进行公告,公告期不少于30日。5.2.2在公告期内,宅基地使用权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异议。5.2.3有关部门应当对异议进行审查,并在收到异议之日起15日内作出答复。5.2.4对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作出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的决定,并通知宅基地使用权人。5.2.5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的决定应当依法送达宅基地使用权人,并办理宅基地使用权注销手续。5.3宅基地使用权收回补偿5.3.1宅基地使用权收回时,应当依法对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给予补偿。5.3.2补偿标准应当参照当地同类宅基地的市场价值,结合宅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5.3.3补偿方式可以采用货币补偿、实物补偿或者货币与实物相结合的补偿方式。5.3.4宅基地使用权收回补偿的具体事宜,应当由有关部门与宅基地使用权人协商确定。5.3.5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第六章宅基地使用权争议处理6.1宅基地使用权争议类型6.1.1面积争议宅基地使用权面积争议,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之间,或使用权人与其他土地使用者之间,对宅基地实际使用面积产生的争议。6.1.2权属争议宅基地使用权属争议,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宗宅基地的使用权归属产生的争议。6.1.3使用权期限争议宅基地使用权期限争议,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之间,或使用权人与其他土地使用者之间,对宅基地使用权期限产生的争议。6.1.4其他争议其他争议包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继承、互换等方面的争议。6.2宅基地使用权争议处理程序6.2.1提交申请当事人应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或土地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说明争议的事实、理由、证据等。6.2.2受理乡镇人民或土地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应予以受理。6.2.3调查受理申请后,乡镇人民或土地管理部门应组织调查组,对争议事实进行调查核实。6.2.4调解调查组应在调查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应坚持自愿、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6.2.5裁决调解不成的,乡镇人民或土地管理部门应在调解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作出裁决。裁决书应送达当事人。6.2.6实施裁决当事人应在裁决书生效后30个工作日内,按照裁决结果履行相关义务。6.3宅基地使用权争议调解与裁决6.3.1调解调解是解决宅基地使用权争议的重要方式,旨在通过协商、沟通,使当事人达成共识,化解争议。调解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当事人意愿,坚持自愿原则;(2)坚持合法原则,保证调解结果符合法律法规;(3)坚持公正原则,保证调解过程公平公正;(4)坚持公开原则,提高调解工作的透明度。6.3.2裁决裁决是乡镇人民或土地管理部门对宅基地使用权争议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裁决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裁决,保证裁决结果符合法律法规;(2)公正裁决,保证裁决过程公平公正;(3)及时裁决,提高争议处理效率;(4)透明裁决,保证裁决结果公开透明。第七章宅基地规划管理7.1宅基地规划编制7.1.1编制原则宅基地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2)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3)坚持节约用地、合理布局,保障农民合法权益。(4)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7.1.2编制内容宅基地规划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宅基地规模、布局、用途和建设标准。(2)明确宅基地分配、使用和退出机制。(3)制定宅基地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4)确定宅基地规划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主体。7.2宅基地规划审批7.2.1审批程序宅基地规划审批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宅基地规划方案。(2)乡镇人民对宅基地规划方案进行审查。(3)县级人民对宅基地规划方案进行审批。7.2.2审批要求宅基地规划审批应符合以下要求:(1)保证规划方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2)审查规划方案是否遵循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原则。(3)评估规划方案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程度。(4)审查规划方案的实施措施是否具体、可行。7.3宅基地规划实施与监督7.3.1实施主体宅基地规划实施主体为乡镇人民村民委员会和农民。7.3.2实施措施宅基地规划实施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2)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加强宅基地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4)建立健全宅基地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机制。7.3.3监督管理宅基地规划监督应遵循以下原则:(1)强化监管,保证规划实施符合法律法规。(2)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加强社会监督。(3)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4)加强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第八章宅基地建设管理8.1宅基地建设审批8.1.1审批程序农村宅基地建设审批应遵循以下程序:村民需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意见报乡镇人民;乡镇人民应在收到村民委员会的报告后15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将审批结果通知村民。8.1.2审批条件农村宅基地建设审批需满足以下条件:(1)申请者须为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村民;(2)申请者须具备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3)申请者须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4)申请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8.1.3审批材料农村宅基地建设审批需提交以下材料:(1)申请书;(2)身份证明;(3)宅基地使用权证明;(4)建筑设计方案;(5)其他相关材料。8.2宅基地建设标准与规范8.2.1建设标准农村宅基地建设应遵循以下标准:(1)占地面积:宅基地面积应根据家庭成员数量、经济条件和实际需求合理确定,一般不超过200平方米;(2)建筑高度: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两层,檐口高度不超过7米;(3)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现地方特色;(4)绿化要求:宅基地周边应进行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8.2.2建设规范农村宅基地建设应遵守以下规范:(1)建筑设计:建筑方案应经专业设计,保证结构安全、功能合理;(2)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应资质,保证施工质量;(3)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保证工程安全;(4)施工监管:施工过程中,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应加强监管,保证施工符合规范。8.3宅基地建设质量监管8.3.1质量监管主体农村宅基地建设质量监管的主体包括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和县级人民。8.3.2质量监管内容农村宅基地建设质量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队伍资质审查;(2)施工材料质量检测;(3)施工过程监督;(4)工程验收;(5)工程后期维护。8.3.3质量监管措施为保证农村宅基地建设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建设质量的认识;(2)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3)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4)引入第三方评估,保证工程质量。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建设的管理,提高建设质量,为村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第九章宅基地保护与利用9.1宅基地保护措施9.1.1建立健全宅基地保护制度为加强农村宅基地保护,我国应建立健全宅基地保护制度,明确宅基地的权属关系、使用范围、流转机制等,保证农民合法宅基地权益不受侵犯。9.1.2加强宅基地用途管制各地应加强宅基地用途管制,保证宅基地主要用于农民自住、自用,防止非法占地、乱占滥用现象。对违反规定的,依法进行查处。9.1.3保障宅基地合理分配农村宅基地分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农民合理分配宅基地。对符合条件的农民,优先保障其宅基地需求。9.1.4加强宅基地审批和监管各地应加强宅基地审批和监管,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保证宅基地审批公正、透明。同时对已审批的宅基地进行跟踪管理,保证宅基地使用符合规定。9.2宅基地利用政策9.2.1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各地应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置换其他土地资源。同时加强对退出宅基地的农民进行安置,保证其生活质量不受影响。9.2.2推进宅基地流转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流转宅基地,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各地应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机制,规范流转程序,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9.2.3宅基地复垦与开发鼓励各地将废弃、闲置的宅基地进行复垦,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摸索宅基地开发新模式,如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增加农民收入。9.2.4优化宅基地布局各地应结合村庄规划,优化宅基地布局,提高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