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云南专用)(全解全析)_第1页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云南专用)(全解全析)_第2页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云南专用)(全解全析)_第3页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云南专用)(全解全析)_第4页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云南专用)(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云南专用)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考试范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范文澜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

)A.中国被迫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 B.有识之士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C.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D项正确;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发生的“根本变化”指的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既不是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也不是有识之士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排除A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完全解体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A.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有一天,有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和所学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C项正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通过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湘籍名臣”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湘籍名臣”等信息有关的是左宗棠,B项正确;曾国藩、张之洞和李鸿章都与收复新疆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4.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殉国黄海的民族英雄是(

)A.陈化成 B.沈葆桢 C.邓世昌 D.林则徐【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C项正确;陈化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抗英名将、民族英雄,排除A项;沈葆桢是洋务运动时期人物,主持福州船政局,创办南洋海军,排除B项;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排除D项。故选C项。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赔款白银4.5亿两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项正确;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排除A项;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从此,东交民巷成了外国人为非作歹的不法之地,也成为他们侵略中国的基地和跳板,排除C项;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列强开始用控制军事手段控制中国,排除D项。故选B项。6.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其客观上起到的进步作用是(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答案】D【详解】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项正确;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不符合历史史实,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统治的瓦解,排除A项;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是洋务运动的手段,不是作用,排除B项;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7.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约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排除B项;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自救运动,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辛亥革命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丽莎同学根据课本内容绘制了下图,据图分析,该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物是(

)A.洪秀全 B.李鸿章 C.孙中山 D.毛泽东【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图片“民族”、“民权”、“民生”和所学可知,这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根据材料图片三把刀及“清”字和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项正确;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排除B项;毛泽东并未提出三民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9.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光复会成立 D.武汉会战【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武汉包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武汉也因此被称为“首义之城”,B项正确;戊戌变法与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无关,排除A项;1904年在上海建立光复会,与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无关,排除C项;1938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不符合“首义之城”,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2021年年初的热播剧《觉醒年代》中,李大钊谦虚地向陈独秀请教救国救民之路。陈:“中国的问题积重难返,靠换人、换政府能解决吗?”李:“那照您这么说,中国岂不是没有出路了?陈:有!但出路不是老路,只有找到一条新路,中国才不会亡。”陈独秀等人找到的“新路”是(

)A.提高中国的生产技术 B.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C.促进中国的教育发展 D.进行思想文化的革新【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但出路不是老路,只有找到一条新路,中国才不会亡。”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无政府主义等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并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运用社会主义思潮,为中国开辟出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即进行思想文化的革新,改变中国国人的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D项正确;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器物,提高中国的生产技术,排除A项;维新派已经探索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促进中国的教育发展与陈独秀寻找的“新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B.中共一大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中共一大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答案】C【详解】据题干“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是对中共一大即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历史事件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C项正确;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是对中共一大这一历史事件的具体表述,不是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不属于历史解释,排除A项;中共一大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是对中共一大这一历史事件的具体表述,不是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不属于历史解释,排除B项;中共一大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对中共一大这一历史事件的具体表述,不是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不属于历史解释,排除D项。故选C项。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道:“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早在1919年5月4日,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爱国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体现的精神是(

)A.不怕牺牲、艰苦奋斗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C.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1919年5月4日”可知这场运动是指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青年学生率先掀起了这场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3.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以为标志(

)A.中共一大召开 B.中共二大召开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国民党二大召开【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C项正确;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排除A项;中共二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B项;国民党二大,是1926年1月1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大会在中共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努力下,决定继续贯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坚决维护革命统一战线,排除D项。故选C项。14.1927年11月,大别山的农民们以极简陋的武装与敌激战,部队撤入山区时仅余72人。1930年初,中国出现了中央,湘鄂西,鄂豫皖三大革命根据地,另有10余个较小根据地散布各地,工农红军已达7万余人,地方武装达10万人。与这些史实相符合的论断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抗日战争是持久战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D.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1927年11月,大别山的农民们以极简陋的武装与敌激战,部队撤入山区时仅余72人。1930年初,工农红军已达7万余人,地方武装达10万人。”可知,材料说明了1930年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比1927年时更强大。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开始攻占了一些县城,但损失严重。在分析了革命形势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展,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其影响下出现了众多根据地。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项正确;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排除B项;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与古田会议有关,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长征始于1934年,排除D项。故选A项。15.瑕瑕同学所在的班级为庆祝党的生日制作黑板报,板报出现了如下板块:“五四风雷”“开天辟地”“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风雷”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天辟地”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星火燎原”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万里长征”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征。这些历史史实都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D项正确;材料中事件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侵略与反抗不是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排除A项;近代化探索主要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中华民国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16.“(西安)事变之前,南京中央对日是'决不能战’!事变之后,则是'决不能不战’!--何以如此?”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矛盾的加剧B.九一八事变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卢沟桥事变【答案】C【详解】根据“(西安)事变之前,南京中央对日是'决不能战’!事变之后,则是'决不能不战’!--何以如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后又准备侵占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所以(西安)事变之前,南京中央对日是‘决不能战’!事变之后,则是‘决不能不战’,C项正确,排除B项;阶级矛盾的加剧,不是南京中央对日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卢沟桥事变发生在西安事变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17.1937年,日本国内武力侵华激进派鼓吹“对华一击”。据载,1937年夏,东京政界的一些消息灵通人士中私下盛传:“七夕之夜,华北将重演像柳条沟一样的事件。”不意这些谣传后竟然成为事实。该“事实”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从此开始 B.中国全面抗战最终爆发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七夕之夜,华北将重演像柳条沟一样的事件。’不意这些谣传后竟然成为事实”和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B项正确;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国局部抗战从此开始,排除A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1937年9月,七七事变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18.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羞愧,也为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A.北京 B.南京 C.天津 D.上海【答案】B【详解】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罪行,日本占领了南京后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我军民三十万人以上。故选B项。19.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万家岭大捷【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20天,歼灭日军1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武汉会战标志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C项;万家岭战役是1938年9月中日双方在赣北战场上的空前恶战,日军被歼三千多人,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排除D项。故选B项。20.以下属于抗战时期彭德怀指挥的战役是(

)A.卢沟桥血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D项正确;卢沟桥血战是指1937年29军宁死不屈与日寇血战卢沟桥,打响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第一枪,排除A项;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上的战役,由李宗仁指挥的,排除C项。故选D项。21.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与社评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渡江战役 C.重庆谈判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重庆谈判。1945年,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商讨建国事宜。C项正确;北平和平解放、渡江战役都在1949年,排除AB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1927年,排除D项。故选C项。22.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年代尺,其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中共中央和解放军开始转战陕北 B.辽沈战役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天,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向国民党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逼武汉,威胁南京,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正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排除A项;辽沈战役首先攻占锦州是为切断敌人向关内的退路,排除B项;渡江战役为解放军继续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2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A.威海卫战役 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答案】C【详解】据所学可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C项正确;威海卫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爆发的一场战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4.创办大生纱厂,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 B.荣氏兄弟 C.都锦生 D.范旭东【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因此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有位状元实业家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他是张謇,A项正确;荣氏兄弟是民族企业家,与题干状元实业家不符,排除B项;都锦生是民国时期织锦艺术巨匠,与题干状元实业家不符,排除C项;范旭东是民国时期化工实业家,与题干状元实业家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5.它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它是(

)A.《申报》 B.《东方杂志》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创办于上海,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申报》,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A项正确;1904年3月,《东方杂志》由商务印书馆创办,排除B项;《新闻报》创刊于清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1893年2月17日),排除C项;《解放日报》最早创刊于1941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早期刊物,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4大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0分,共50分。26.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民族危机加剧。(14分)材料一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1)材料一提到的“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3分)材料二1895至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到933家……外资企业已经伸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并把上海变成了它们在华纺织业的中心。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迅速发展为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排挤中国民族工业的产品。——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2)材料二中“列强在华设厂”与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根据材料概括这一行为产生什么影响?这一行为反映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手段发生怎样的变化?(5分)材料三如果有所谓“神圣的战争”的话,那么,(现在正在进行的)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在中国)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的战争”。——摘自德国《前进报》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谁?“神圣的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4分)(4)面对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2分)【答案】(1)事件:鸦片战争;(1分)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掠夺原料。(2分)(2)条约:《马关条约》;(1分)影响:外资企业数量激增;中国经济各部门广受冲击;对民族工业造成严重打击;(3分)变化: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1分)(3)八国联军;(2分)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分)(4)感想:落后就要挨打,应加强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详解】(1)事件、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一“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可知,起点指的是鸦片战争事件;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条约:根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影响: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列强在华市场总数激增到933家。”可知,外资企业数量激增;由材料“外资企业已经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可知,中国经济各部门广受冲击;由材料“迅速发展为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排挤中国民族工业的产品。”可知,对民族工业造成严重打击。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这行为反映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变成了资本输出。(3)剥削者、影响: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1900年。”可知,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以中国失败告终,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感想: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再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不断加重,使我们意识落后就要挨打。27.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这一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谁?李鸿章等人筹建了新式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个?(3分)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明定国是”诏书(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请列举这一运动中两位代表人物。(4分)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采。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求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3)据材料三,陈独秀等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请列举这一运动中两位代表人物。(5分)材料四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4)材料四中哪位革命先行者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答案】(1)洋务运动;(1分)奕䜣;(1分)北洋海军。(1分)(2)光绪帝;(1分)戊戌变法;(1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2分)(任举两位,符合题意即可)(3)新文化运动;(1分)民主和科学;(2分)李大钊、鲁迅、胡适等。(2分)(任举两位,符合题意即可)(4)孙中山;(1分)三民主义。(1分)【详解】(1)运动:根据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和所学可知,材料一是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反思。代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恭亲王奕䜣。海军: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2)皇帝:根据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明定国是’诏书”结合所学可知,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事件:结合所学可知,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戊戌变法)。变法历时103天,9月21日结束,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代表: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时期的领导人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3)运动:根据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求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宣扬民主与科学,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德先生”和“赛先生”:结合所学可知,“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西方民主、科学的形象称呼。代表: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鲁迅、胡适等。(4)先行者:根据材料四“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和所学可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8.“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红船精神】材料一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朱海《信念永恒》【井冈山精神】材料二敢闯新路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孙伟《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长征精神】材料三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摘编自刘统《中国红军长征记》【延安精神】材料四延安时期,我们党领导敌后根据地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原因是延安的党员干部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政治本色。——摘编自陈刚《信念与作风》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指的是哪一会议,并写出该会议的历史意义。(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井冈山道路”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会议”是哪一场会议?据材料三,概括该会议的直接影响。(3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在延安时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的“强大的敌人”是谁?(2分)(5)你认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2分)【答案】(1)中共一大;(1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2分)(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2分)(3)遵义会议;(1分)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2分)(4)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2分)(5)开天辟地、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勇于创新、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2分)【详解】(1)会议:根据材料一“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并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故该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