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1页
四川省简阳市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2页
四川省简阳市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3页
四川省简阳市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4页
四川省简阳市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情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竹篾工艺B.犁地耕田C.蜀锦制作D.川剧吐火2.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在实验室,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食盐和蔗糖B.直接点燃实验室制取的氢气C.将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浓氨水的气味D.用湿抹布盖灭在实验桌上燃烧的少量酒精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一定参与了反应 B.铜绿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二氧化碳一定参与了该反应 D.水一定没有参与该反应4.让“绿色大运”成为成都大运会闪亮的底色。下列行为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倡导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B.倡导低碳办公,尽量使用自然光源C.倡导清洁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倡导垃圾分类,综合利用生活资源5.化学学习要构建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化学观念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B.分类观:CO2和C2H5OH都属于氧化物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一氧化碳由分子构成6.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F2表示2个氟原子B.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Ca2+表示一个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D.Na2CO3表示2个碳酸根离子7.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A.A B.B C.C D.D8.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首次采用“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燃料。如图所示为制备甲醇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生成了三种新物质B.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4C.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D.反应中若不使用纳米纤维,生成甲醇质量会减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可以切割玻璃B.用嘴吹灭蜡烛是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D.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10.锂电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1个锂原子的质量约为()A.1.15×10-26kg B.13.8gC.52.0 D.1.38×10-25kg11.某同学在量筒读数时,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8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3mL,则该同学倒出液体的体积()A.大于5mL B.等于5mL C.小于5mL D.无法判断12.秋冬季节的银杏给蓉城带来了别样的风采,银杏果中含有的银杏酸(C12H34O3)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有关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银杏酸是由1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B.银杏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4:3C.银杏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63.7%D.银杏酸中含有臭氧(O3)分子13.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乙是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B.图甲、乙中的所有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C.若Y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则m的值可能为4D.若硫原子与Y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n等于6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220X2反应后的质量/g528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的值为11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17:81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探究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鉴别硬水、软水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A.A B.B C.C D.D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①②③④A.图①: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B.图②:一定量的硫在氧气中燃烧C.图③: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D.图④: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9分)17.根据图文回答问题。(1)I.图1为小明自制的简易净水器。

装置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作用,活性炭是因为具有结构而具有吸附性;(2)天然水经图1装置净化后,不能直接饮用的原因是,在生活中我们常采用的方法使之达到饮用标准。(3)Ⅱ.研究自然界碳元素的循环(图2),有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煤、石油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它们都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燃烧煤不仅会引发酸雨,还可能释放有毒气体,请写出煤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提高煤的利用率,除了可以鼓入更多氧气,还可以(填一种即可)。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18.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M管口产生的气体的方法,M管、N管收集气体的质量比为,请说出M管、N管收集气体体积比小于1:2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2)该实验向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3)若要用电解水的方式制得6.4kg的氧气,求消耗水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19.(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②。(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A-D中的装置(选填序号)的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选用C装置制H2,该装置优点有。(4)实验室常用F装置收集NH3,可知NH3具有的性质。(5)实验室可用次氯酸钠粉末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据此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E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填“a”或“b”)口进。20.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上册中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表示转化关系),其中A与B、E与F的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A、B是液体,D、C、E、F是气体,G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H是一种白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写出D物质做燃料的一个优点。(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为。(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21.某小组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奥秘”为主题开展如下的项目式学习:(1)【任务一】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该小组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且等量的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实验编号药品①块状大理石、7%稀硫酸②块状大理石、7%稀盐酸③粉状大理石、7%稀盐酸上表中实验③对应图1曲线(选填“甲”“乙”或“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选择实验①中药品的原因是;实验③比实验②反应速率快的原因是。(2)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任务二】选择收集方法已知:实验室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不同液体中的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种类水酒精饱和NaHCO3溶液每毫升液体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1mL3.6mL几乎不溶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理由是。(4)【任务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将干燥的CO2气体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一段时间后: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通过a和b实验(选填“能”或“否”)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原因是。(5)实验过程中d处发生的现象是,由此得到启示,二氧化碳可用于。(6)停止通入CO2,再过一段时间b处又会褪色,其原因是。

答案【解析】【解答】A、竹篾工艺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犁地耕田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蜀锦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川剧吐火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在化学实验中,不能尝任何化学试剂的味道,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的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要验纯,故B不符合题意;

C、闻化学试剂的气味应该用扇闻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少量酒精失火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实验室的规则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可燃性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闻气体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使用酒精灯的相关安全事故的正确处理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由于铜是在空气中发生化合反应而生成,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可知,水和二氧化碳一定参与了,氮气一定没有参加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出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铜是在空气中发生化合反应而生成,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可知,水和二氧化碳一定参与了,故C符合题意;

D、由于铜是在空气中发生化合反应而生成,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可知,水和二氧化碳一定参与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大力发展交通,会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A错误;

B、自然光源的使用有利于绿色环境的创建,B错误;

C、化石燃料会加大环境污染,但是不能禁止使用,可合理、适当使用,C正确;

D、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垃圾,保护环境,D错误。

【分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解析】【解答】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CO2是氧化物,而C2H5OH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转化成水,水电解又能转化成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氧化物的判断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氢气和水的转化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F2表示一个氟气分子中含有2个氟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符合题意;

C、“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C不符合题意;

D、“2”表示碳酸钠中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2:1,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18g水中有6.02x1023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两种相溶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小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导致,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大小、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的物质氢气不是生成物,而是反应剩余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中的氢分子反应后有一个剩余,所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3,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甲烷的分子模型可判断甲烷的化学式为CH4O,故C符合题意;

D、纳米纤维是催化剂,它只会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物的产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石墨质软是不能切割玻璃的,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A不符合题意;

B、吹灭蜡烛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而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使蜡烛熄灭,因为着火点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是难溶于水的,水不能吸收或除去一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气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以冶炼金属,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氢气的还原性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由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得,,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简单计算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开始时俯视读数为18mL,由于俯视时读数大于实际体积,所以开始量筒中液体体积V1小于18mL,倒液后仰视读数为13mL,由于仰视时读数小于实际体积,故剩余液体体积V2大于13mL,因此实际倒出液体体积V=V1-V2<5mL,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解析】【解答】A、一个银杏酸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银杏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不符合题意;

C、银杏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C符合题意;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银杏酸中含有氧元素,不含有臭氧分子,银杏酸是由银杏酸分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原子由分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X是氯元素,质子数为17,而Y元素的原子只有两个电子层,所以Y元素的质子数不可能达到17,X和Y元素不可能是同种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元素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而图乙中Y元素原子只有2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甲、乙中的所有元素不位于同一周期,故B符合题意;

C、当m的值为4时,Y元素是铍元素,是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当n=6时,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此时Y原子与硫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元素的总称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在主族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22g+20g+Xg+2g=5g+28g+Xg+Yg,解得Y=11,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2g-5g=17g,则甲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增加了28g-20g=8g,则乙为生成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则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1g-2g=9g,则丁为生成物,该反应为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和丁。

A、由上述分析可知,Y的值为11,故A不符合题意;

B、物质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没有变化,它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和丁,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2g-5g=17g,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增加了28g-20g=8g,所以甲乙变化的质量比为17:8,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该实验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酚酞溶液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该实验可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但是该实验缺少对比实验,不能探究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故A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将等量肥皂水分别加入两个样品中,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若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对比实验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鉴别硬水和软水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剩余固体最后的质量不会减小到0,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定量的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一直上升,故B符合题意;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装置内的气压会逐渐升高,当熄灭装置逐渐冷却至室温,气压又会下降,最终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导致装置的最终气压是小于起始气压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这一结论,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产生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固体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一定量的硫燃烧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实验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1)小卵石、石英砂分别堆积在一起,利用剩余的缝隙对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起过滤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而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故答案为:过滤;疏松多孔;

(2)图1装置没有对水进行消毒杀菌,因而不能直接饮用: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且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故答案为:没有消毒杀菌;煮沸;

(3)煤和石油在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它们中物质成分不单一,均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混合物;

(4)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因此煤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为:;为了提高燃料利用率,一是鼓入更多氧气,二是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故答案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分析】(1)根据净水的实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碳燃烧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1)M管连接的是电源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检验氧气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M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由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生成氧气与氢气质量比为32:4=8:1;理论上生成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实际测量值却小于1:2,主要原因是同等情况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M管口,木条复燃,为氧气;8: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

(2)纯水的导电性较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常在水中加硫酸钠等物质;

故答案为:增强水的导电性;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仪器②是水槽;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为固体,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选择排水集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择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AD;;

(3)实验室制取氢气选择稀硫酸与金属锌,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化学方程式为:;在装置C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故通过对弹簧夹开关的控制,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故答案为:;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氨气从右侧口进气,且需要植物油进行隔离氨气和水,表明氨气易溶于水且可与水反应、而不易溶于植物油;

故答案为:氨气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5)次氯酸钠粉末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此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反应,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应盛放在密闭容器中,故发生装置选B;如果用E装置收集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从b口进气;

故答案为:B;b。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氯酸钾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氨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氯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G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因此,G为铜,E在光合作用下反应生成C,且C和E均为气体,因此,C为氧气,E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E)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与碳酸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因此,H为碳酸钙,A与黑色固体I打作用下反应生成B和氧气(C),且A和B为液体,而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因此A为过氧化氢,B为水,黑色固体I为二氧化锰,水在一点过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C)和D(为气体),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D为氢气,氢气(D)与黑色固体J反应生成铜(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铜元素均由黑色固体J提供,因此黑色固体J为氧化铜(氧化亚铜为红色),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

(1)由上可以知道C是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焊接等;D是氢气,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环保,且热量高;

故答案为:医疗急救;环保;

(2)A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B水和C氧气,因此,该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3)E是二氧化碳,H是碳酸钙,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是CO,G是铜,J是氧化铜,该反应是氧化铜在CO的还原下生成铜,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流程图的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