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评价技术导则》_第1页
《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评价技术导则》_第2页
《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评价技术导则》_第3页
《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评价技术导则》_第4页
《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评价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编号

代替团体标准编号

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评价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evaluatingindoor

environmentalsatisfactionofbuilding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

1总则

1.0.1为提高建筑使用者对室内环境的感知度和满意度,指导建筑环境满意度

的评判和优化调控,实现室内环境性能的提升,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建筑内环境综合满意度评价。

1.0.3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评价技术除应参照本导则外,尚应参照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个体满意度Individualsatisfaction

个体满意度指个人对所处环境的满意度。

2.0.2客观满意度Objectivesatisfaction

基于客观环境参数的测量值所计算出的满意度。

2.0.3主观满意度Subjectivesatisfaction

基于面向用户的调研问卷所获取的满意度。

2.0.4局部空间满意度Localspatialsatisfaction

通过客观方法计算得到的建筑主要功能空间的人员室内环境满意度,该指标

取值为百分比。

2.0.5整体满意度Overallsatisfaction

整体满意度指所调研对象的整体满意度,该指标取值为百分比。采用主观法

进行调研时,该指标取值为所调研对象内的个体满意度为满意的个体数量占所调

研总个体的比例。采用客观法进行计算时,应将计算所得的局部空间满意度按面

积加权的方法计算得到。

2.0.6分项满意度评价Classifiedsatisfactionevaluation

对室内光环境、热环境、空气品质和声环境质量分别做出的单项室内环境质

量的满意度评价。

2.0.7综合满意度评价Comprehensivesatisfactionevaluation

对室内光环境、热环境、空气品质和声环境质量综合做出的整体室内环境质

量的满意度评价。

2.0.8动态参数Dynamicparameters

指随时间波动变化的参数,本导则中主要指室内外环境参数,如室内温度、

湿度、照度、PM2.5浓度、室内噪声A声级等。

2.0.9静态参数Staticparameters

指建筑建成投入运行后,固定不变的参数,本导则中主要指建筑的空间参数

和材料属性,如建筑的朝向、窗墙比、层高、工位距窗距离及玻璃透光率等。

2.0.10检测Test

2

在一定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方法,通过测量仪器对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测试

并获得其数据的技术操作。

2.0.11监测Monitoring

通过监测仪表对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自动测试获得其数据,并上传、存储及

处理的过程。

2.0.12室内环境监测仪器Monitorforindoorenvironment

用于测量民用建筑室内声、光、热、空气品质等环境质量的参数,且能够实

现参数的连续测量和测量信息的传输、储存和显示的仪器

3

3基本规定

3.0.1人员满意度评价应包含满意度评价、参数测量两方面技术要求。

3.0.2室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应包括室内光环境满意度、热环境满意度、声

环境满意度、空气品质满意度4类分项满意度评价指标及1项综合满意度评价指

标。

3.0.3满意度评价方法应包括主观方法、客观方法以及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

3.0.4参数的测量包含动态参数选择和测量仪器、仪器测点位置选择及数量、

测量时间频率及跨度、静态参数的选择等。

4

4满意度评价

4.1满意度评价方法

4.1.1满意度评价方法应采用主观方法、客观方法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计

算分项满意度评价指标和综合满意度评价指标。

4.1.2主观满意度评价指标应通过在建筑主要功能空间进行满意度调研获得。

满意度调研问卷的调研位置、调研样本、调研时间应具有代表性。

4.1.3主观满意度评价应按照“5级打分法”或“7级打分法”进行人员问卷

调研。调研问卷可按照附录A执行,评价流程应按照附录B执行。

4.1.4客观满意度评价可通过公式法或机器学习法进行计算。

4.1.5客观满意度评价采用公式法时,应采集室内环境参数和建筑空间参数,

并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评价流程应按照附录C执行。

푃푂=0.229푃푂퐿+0.274푃푂푇+0.260푃푂퐴+0.237푃푂푁(4.1.5-1)

푒휃

푃=(4.1.5-2)

푂퐿1+푒휃

2

휃=−0.361+0.712×(W=1)−0.333×퐷퐶+0.784×퐼−0.035×퐼(4.1.5-3)

푃푂푇=1−푃푃퐷(4.1.5-4)

2

푃푂퐴=−0.000678CCO2−0.00978CCO2+0.9426(4.1.5-5)

푃푂푁=−0.0032N+0.9853(4.1.5-6)

式中:푃푂——综合满意度;

푃푂퐿——光环境满意度;

푃푂푇——热环境满意度;

푃푂퐴——空气品质满意度;

푃푂푁——声环境满意度;

휃——中间计算变量;

W——天气状况(阴天取值为0,晴天取值为1);

퐼——室内照度/100(lux);

퐷퐶——距窗距离(m);

푃푃퐷——热环境预测不满意百分比;

5

CCO2——二氧化碳浓度(ppm);

N——噪声值(dB)

4.1.6当所研究的对象建筑记录了必要的运行数据及用户满意度数据时,客观

满意度评价可采用机器学习法。采用本方法时,应同时提供本地模型或计算流程

的合理性分析。

4.1.7主客观结合的满意度评价应在计算出主观满意度评价指标和客观满意度

指标的基础上,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1

푃=(푃+푃)(4.1.7)

퐶2푆푂

式中:PC——主客观结合的满意度;

PS——主观满意度;

PO——客观满意度

4.2满意度判定

4.2.1某个体在填写问卷时选择“十分(很)满意、满意、较满意、刚好(基

本)满意”应判定该个体满意度为满意。

4.2.2采用主观法进行满意度测量时,整体满意度应为调研满意样本数量占调

研总样本数量的比例。

4.2.3采用客观法进行满意度评价时,应将评价所得局部空间满意度按面积加

权的方法计算建筑整体满意度,并对局部空间的环境参数的典型性及其可代表的

空间进行合理性说明,计算公式如下:

푃OZ=∑푖=1(푆푖×푃oi)(4.2.3)

式中:푃OZ——建筑整体满意度;

i——局部空间序号,取值为1,2,······n

푆푖——第i个局部空间的面积;

푃푂푖——第i个局部空间的满意度

6

5参数测量

5.1动态参数选择和测量仪器

5.1.1动态参数应包括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照度、CO2浓度、室内噪声(A声

级)、室外温湿度。

5.1.2室内动态参数的获取宜采用室内环境监测仪器,当建筑不具备室内环境

监测仪器安装条件时,可采用现场检测的方式采集动态参数。

5.1.3室内环境环境监测仪器和检测仪器,仪器的外观质量、精度及电气安全

等性能要求应符合《民用建筑多参数室内环境监测仪器》T/CECS10101-2020及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2012的规定。

5.1.4测量仪器应具有在效期内的检定、校准或检测证书。

5.2仪器测点位置选择及数量

5.2.1测量位置应选择室内人员的工作区域,同时应避开窗户附近、门进出口

处、冷热源附近、送风口和内墙角处。选择就地长期检测时,测量位置可根据

室内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5.2.2测量位置距墙的水平距离应大于0.5m。

5.2.3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照度、CO2浓度、PM2.5浓度、噪声的测量高度

宜距离地面0.6~1.1m。

5.2.4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结合房间或区域面积确定,且应具有典型性。

5.3测量时间频率及跨度

5.3.1一年应至少在制冷季、供热季和过渡季各进行一次参数测量。

5.3.2宜在建筑常规使用时段进行现场检测,检测时间不得少于12h,测量时

间间隔应小于30min;当测量周期无法保证时,应确保每个环境参数测量读数不

少于3次。

5.3.3采用环境监测仪器时,可按需进行参数的连续测量和测量数据的传输、

储存和显示,且测量周期宜为2周,数据记录间隔不得大于15min。

5.3.4测量前,测量仪器的读数应在待测环境中趋于稳定。

7

5.3.5测量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等参数的时间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测试参数的平均值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푛푡

푡=푖=1푟푚,푖(5.3.5-1)

푟푚푛

∑푝푡

푡=푗=1푖,푗(5.3.5-2)

푟푚,푖푝

式中:푡푟푚——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的参数平均值;

푡푟푚,푖——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内第i个测点的参数平均值;

n——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内测点的采样个数;

푡푟,푗——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内第j个测点的第i个测试时刻参数值;

p——检测持续时间内受检房间内测点的个数

5.4静态参数的选择

5.4.1静态参数应至少包括如建筑的朝向、窗墙比、层高、工位距窗距离等建

筑空间参数,以及玻璃透光率等材料属性。

5.4.2静态参数的获取宜通过读取BIM模型内信息的方式直接获得,当建筑不

具备BIM模型时,可采用现场测量、图纸查阅、问卷调研或其他合理的方式采集。

8

附录A: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示例

__________办公建筑人员室内环境满意度问卷(___季)

一、受访者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年龄:□<30□31-40□41-50□51-60□>60

3.您工作所在的楼层是第_____层,房间号为______(若有)

4.您平均每周在本建筑中的驻留时间?□<10小时□11-20小时□21-40小时

□>40小时

5.工作日,您上班进入办公室的时间为_____,下班离开办公室的时间为_____。

二、室内环境满意度

1.热环境(调研时刻的人员感受)

(1)您现在的冷热感觉是

□很冷□凉□稍凉□正合适□稍热□热□很热

23

-3-2-101

(2)您觉得室内空气

□很干燥□干燥□稍干燥□正合适□稍潮湿□潮湿□很潮湿

-3-2-10123

(3)您对室内热环境的满意度是

□很不满意□不满意□稍不满意□基本满意□较满意□满意□很满意

23

-3-2-101

2.空气品质(调研时刻的人员感受)

(1)室内空气清新程度如何?

□差□一般□空气清新

-101

(2)您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满意度是

□很不满意□不满意□稍不满意□基本满意□较满意□满意□很满意

-3-2-10123

9

3.光环境(调研时刻的人员感受)

(1)室内亮度感受如何?

□非常暗□暗□偏暗□适中□偏亮□亮□非常亮

-3-2-10123

(2)您对室内整体光环境的满意程度是

□很不满意□不满意□稍不满意□基本满意□较满意□满意□很满意

-3-2-10123

4.声环境(调研时刻的人员感受)

(1)您觉得房间里

□无声□轻微声响□中等声响□强声响□不能忍受的声响

12

-2-10

(2)您对室内声环境的满意程度是

□很不满意□不满意□稍不满意□基本满意□较满意□满意□很满意

23

-3-2-101

5.综合考虑热、空气品质、光、声环境,您对当前室内环境总体的满意程度是

□很不满意□不满意□稍不满意□基本满意□较满意□满意□很满意

-3-2-10123

10

附录B:基于主观参数的满意度评价流程

基于主观参数的满意度评价流程图

11

附录C:基于客观参数的满意度评价流程

基于客观参数的满意度评价流程图

12

本导则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导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

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

定”或“应按……执行”。

13

引用标准名录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20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6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2012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

《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T/CECS615-2019

《民用建筑多参数室内环境监测仪器》T/CECS10101-2020

14

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编号

代替团体标准编号

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评价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evaluating

indoorenvironmentalsatisfactionof

building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

15

1总则

1.0.1建筑室内人员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研究对室内热湿环境、声环

境、光环境和空气品质几个影响因子的关注度较高,部分研究考虑到了空间因素,

如视野、装修风格等,但考虑的重点更偏向于空间因素对于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

同时,建筑室内人员满意度研究大多采用调查问卷和客观环境参数测试结合的方

法,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到满意度模型,并用实测数据进

行验证。BIM技术的不断成熟加速了建筑设计及暖通设计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发

展,在此背景之下,如何融合空间因素和环境因素之下综合考量人员满意度,需

要进一步的研究。此导则的制定将为人员满意度与BIM技术的融合提供依据。

目前国内仅有适用于民用建筑热湿环境的评价导则。本导则以办公建筑室内

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空气品质等综合环境的人员满意度为评价对象,结

合环境参数、BIM信息提取及人员主观评价等方式,确定建筑室内环境的综合评

价模型和方法,为BIM技术应用背景下建筑环境舒适性的评判和动态调控提供

参照依据,实现对建筑人本特性的综合考量。

该导则预期可供工程设计、咨询人员在设计阶段预判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以

优化设计,为BIM运维平台的室内环境综合评价模块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同时,可用于物业管理人员在运维阶段动态调控室内环境,以提升舒适度。

16

3基本规定

3.0.1该导则致力于实现建筑用户满意度的可测量、可计算。导则中规定了满

意度的判定方法和规则,以及满意度判定所需要的参数的测量技术要求。本导则

提供了便于快捷运算满意度的算法。通过导则编制,可指导满意度主观调研和满

意度参数的客观测量。

3.0.2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研,确定了室内环境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子,并

归纳为室内光环境满意度、热环境满意度、声环境满意度、空气品质满意度4类

分项评价指标。综合满意度则作为衡量建筑综合满意度水平的1项指标。

3.0.3通过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进行满意度评价是满意度相关研究中常用的两

种方法。导则中给出了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下满意度评价的流程,另外还提出了

主客观结合的方法,作为常规方法之外的一种补充方法。

3.0.4通过客观方法进行满意度评价可通过导则给出的公式或者项目的本地模

型或计算流程进行,其中所需参数的测量需要加以规定,以确保测量参数的准确

性和适用性。参数主要包括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两大类。本导则中动态参数主要

指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照度、PM2.5浓度、室内噪声A声级,静态参数主要指

建筑的空间参数和材料属性,如建筑的朝向、窗墙比、层高、工位距窗距离及玻

璃透光率等。

17

4满意度评价

4.1满意度评价方法

4.1.1主观方法是通过调研问卷进行满意度采集(评价流程见附录A),客观方

法是将采集的室内环境参数和建筑空间参数带入满意度模型计算得到满意度(评

价流程见附录B)。其中,问卷调研是国内外进行建筑环境满意度采集的常见方

式;而满意度模型是环境参数、空间属性与人员满意度的函数化表达,可通过将

建筑环境空间参数直接带入模型计算获得对应位置的人员满意度,可为建筑空间

环境可视化管理提供支撑。

满意度评价应包括综合满意度评价和分项满意度评价。分项满意度评价包括

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品质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可指导建筑室内环境调

控。

4.1.2建筑主要功能空间为日人均逗留时间超过1小时的空间。某些空间并不

是每天使用,但若在使用期间日人均逗留时间超过1小时,则也将其划定为主要

功能空间。

进行单次满意度调研时,应在建筑低区、中区、高区各选择至少一个典型空

间进行满意度调研,各典型空间被调研人员位置分布应覆盖不同距窗距离;针对

满意度调研问卷样本数量的要求如表x所示;问卷调研应在制冷季、供热季和过

渡季工况各进行至少1次。

表4.1.3办公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问卷调研样本数量要求

建筑人数(人)样本数量要求(份)

<300≥30

300-1000不少于建筑人数的10%

>1000不少于建筑人数的5%

4.1.3本导则中的调研问卷问题按照“5级打分法”或“7级打分法”进行设置。

研究发现,调研的可信度随着评价尺度从2个递增到7个而递增,但可信度

在评价尺度大于7个之后基本维持不变;同时,调研发现,评价尺度为5个的问

卷可以增加问卷的回复几率和回复质量,并且降低受访者回答问卷时的负面心理。

18

综上考虑,建议调研问卷宜按照“5级打分法”或“7级打分法”设置。

其中,“5级打分法”可设置为“十分满意、满意、刚好满意,略有不满,十

分不满”五档,“7级打分法”可设置为“很满意、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稍

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七档。

4.1.5本条基于编制单位研究成果,得出室内环境综合满意度和各分项满意度

的计算公式,其中,热环境满意率中预测不满意率PPD的计算可参照《民用建

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2012执行。

对于光环境满意度,根据前期调研结果,除了室内照度,天气状况和距窗距

离对其也有较大影响。鉴于天气状况和光环境满意度均为分类变量,线性回归模

型已不再适用,应采用非线性模型建立光环境满意度与客观参数的关系。Logistic

回归是针对因变量为分类变量而进行回归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Logit变换

(出现某种结果的概率与不出现该种结果的概率之比称为比值(odds),即

odds=P/(1-P),取其对数ln(odds),即称为Logit变换)来实现。通过变换,Logit

P的取值范围被扩展为以0为对称点的整个实数区间(-∞,+∞),这使任何自变

量取值对P值的预测均有实际意义。其次,大量实践证明,Logit(P)往往和自变

量呈线性关系,从而可以通过该变换将曲线直线化。因此,只需要以LogitP为

因变量,建立包含n个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

由上式可逆推得:

푒휃

P=

1+푒휃

空气品质满意度和声环境满意度计算模型,基于编制组进行的广泛问卷调研

数据拟合得到。

4.1.6相比于本导则4.1.5条的公式计算,根据实际运行大数据进行计算时,应

增加满意度样本的静态参数(静态参数的选择请参照本导则5.4节)。

在静态参数匹配前,宜进行监测数据的预处理,包括校正、按照数据间隔进

行规整、剔除漂移值、断点标记等。

在满意度计算前,宜进行样本筛选,筛选内容包括:样本各参数数据完整、

样本量合适、样本所处时间为建筑主要使用时间、不同个人的样本均匀分布以及

不同满意度样本的均匀分布。

在满意度计算前,宜检验静态参数与最终满意度的相关性。对于相关性不显

19

著的静态参数,无需参与满意度计算。

在满意度计算前,应将满意度样本划分为参与计算的训练样本集和检验样本

集,以及不参与计算仅进行检验的坚持样本集。

在满意度计算时,宜采用监督式学习算法,例如,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随机

森林、支持向量机等算法。也可采用逻辑回归算法,此时应将照度、温度、湿度

的平方值以及温度与湿度的乘积作为参数加入计算。

通过计算得出模型后,模型在检验样本集的有效性应达到选用模型对有效性

的规定。

当模型对新样本的有效性降低到选用模型对有效性的规定以下时,宜更新模

型,或定期更新模型。

4.1.7鉴于主观评价法具有一定随机性,主观问卷调研辅以客观参数预测,可

以使满意度评价结果更为精确。将主观满意度评价指标和客观满意度评价指标权

重各设置为50%后加和,则可得出最终满意度。

4.2满意度判定

4.2.1由于主观满意度评价时按照“5级打分法”或“7级打分法”开展,因此

在满意度结果处理时将“十分(很)满意、满意、较满意、刚好(基本)满意”

均判定为“满意”。

4.2.3根据4.1.5公式计算得到P为主要功能空间的满意度。建筑主要功能空

间的内部环境营造及人员活动效果具备代表性,在开展满意度调研时调研样本的

选取应充分考虑主要功能空间的抽样均匀性。根据该数值可预测得出点位覆盖区

域的分项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情况,通过面积加权计算得到建筑整体满意度。

20

5参数测量

5.1动态参数选择和测量仪器

5.1.1室内CO2浓度可以表征室内新风量的大小,可以间接表明室内有机物浓

度的高低,同时CO2浓度测试仪器比较稳定,所以需要动态监测该参数。

5.1.2采用环境监测仪器自动获取和记录室内环境参数时,不影响建筑的正常

使用,可以获得丰富的测量数据,分析结果更为客观,所以优先建议使用监测仪

器测量。

5.1.3综合《民用建筑多参数室内环境监测仪器》T/CECS10101-2020和《民

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2012,仪器精度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5.1.3-1温度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性能参数分辨率/℃量程/℃示值误差/℃响应时间/s

温度0.1-10~50±0.5℃60

表5.1.3-2湿度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性能参数分辨率量程示值误差响应时间/s

相对湿度1%0%~100%±5%60

表5.1.3-3照度传感器的性能要求1

性能参数分辨率/lux量程/lux示值误差响应时间/s

照度0.10~20000±8%读数5

表5.1.3-4照度传感器的性能要求2

分类误差绝对值

V(λ)匹配特性≤8%

余弦特性(方向性响应)≤6%

线性度≤2.5%

紫外区域响应特性≤2.5%

红外区域响应特性≤4%

疲劳特性≤1%

温度特性≤3%

湿度特性≤3%

表5.1.3-5噪声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性能参数分辨率/dB量程/Hz示值误差/dB响应时间/s

噪声0.131.5~8000±12

21

表5.1.3-6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性能参数二氧化碳

分辨率/(μmol/mol)10ppm

量程300ppm~5000ppm

300ppm<R≤2000ppm±50ppm

示值误差

2000ppm<R≤5000ppm±3%FS

响应时间/s≤60

5.1.4测量仪器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可以确保仪器具备良好的工作状

态,检测结果真实可信。可参照《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GB/T50785-

2012表4.0.3。

5.2仪器测点位置选择及数量

5.2.1参考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2012条例

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