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_第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_第2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_第3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_第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知识与能力》

--小学版1教师资格认定有关知识1、怎样成为一名教师?(1)具有条件----(2)参与课程考试---(3)认证教师资格--(4)参与教师岗位招考--(5)见习----(6)转正22、获得教师资格证需要具有哪些条件?(1)良好的德行(2)合格的学历条件幼师:幼师学校毕业小学:师范学校(中专)以上初中:大专以上高中:本科以上大学:本科以上(3)良好的教学能力(4)健康的身体33、获得教师资格须参与哪些课程考试?(1)综合素质(2)教育知识与能力(3)一般话4教师资格考试命题导向:命题突出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根据考试原则和考试大纲,重要考察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考察死记硬背知识,不指定教材。

5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考核指标6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一《教育知识与能力》7《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模块比例题型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

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德育68%单项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

中学课程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32%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合计100%单项选择题:30%非选择题:70%8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20×2=40分2、简答题:3×10=30分3、材料分析题:2×20=40分4、教学设计1x40=409《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第一章:教育基础1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2.小学的组织与运行3.教育学基础知识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5.教师专业发展6.教育科学研究10第二章:学生指导1、心理学基础知识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3、小学小朋友学习4.小学德育5.美育6.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11第三章:小学班级管理1、班级与班级管理2.班主任3.班级活动4.班队活动5.课外活动12第四章:学科知识1、小学课程及其发展2、小学课程原则13第五章: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前期2.教案设计与编写3、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4、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14第六章:教学实行1、教学概述2.教学过程3.教学原则与措施4.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模式5.课堂教学实行6.学习动机7.学习方式15第七章: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2、教学反思16第一章:教育基础17一、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1)特性:①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措施重要史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②教育没有阶级性。③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络。18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特性:①古代学校的出现。最早在埃及,大概在公元前25;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数年的商代。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③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结论: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2)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性:①教育目的: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和骑士;②学校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③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④教育措施:严格的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⑤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思想。19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1)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特性:①教育目的: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同步予以广大劳感人民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②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③课程构造、内容得到了不停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措施不停出现;④师生关系民主化;⑤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双轨制:(2)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特性:①教育目的: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③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措施论的基础。204.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简答)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21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3、教育者:包括:(1)教师(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3)教育管理人员(4)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4、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各级各类学生。(1)学生的一般特性:实践活动必须遵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2)特殊性表目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伴随外界影响不停变化的。5.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简答)22三、教育学的来源与发展神话来源说: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评价:1、非科学的2、反应了认识水平的局限2、生物来源论评价:(1)标志着教育来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2)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23、心理来源论代表人物: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评价:(1)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来源论;(2)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物的类本能的界线,离生物来源说并不远。4、劳动来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米丁斯基(苏联)《世界教育史》245、生活需要来源说代表人物:杨贤江、钱亦石评价:该学说的局限性在于未考虑到从需要到现实的限制原因和中介原因252、中国的教育萌芽孔子:《论语》

孟子:《孟子》

无名氏:《中庸》

无名氏:《大学》26重要教育学家:1、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试验科学鼻祖”奉献:初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2、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奉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273、康德:德国哲学家奉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4、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奉献:《一般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285、洛克:英国哲学家奉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6、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奉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29四、现代教育的特性(简答)(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二)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实行人的全面发展(三)教育逐渐实现了法律到实际上的平等。(四)实现法律上平等(五)教育科学研究法论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30我国教育的目的?(简答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规定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脑力和体力的友好发展适应时代规定,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1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1)《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义务教育法实行细则》:1992年国务院颁(3)《宪法》有关精神义务教育法的详细内涵:(1)实行对象:6岁入学,义务教育9年;326、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7、小学教育的基本特性(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33义务教育法的详细内涵:(1)实行对象:6岁入学,义务教育9年;(2)学制:“6+3”、“5+4”、“九年一贯制”(3)管理体制:财政分管(乡)、人权共管(县)、业务统管(县)(4)办学条件:经费+师资6、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简答)(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7、小学教育的基本特性(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34二、小学教育的目的1、小学教育的意义与根据(1)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小学教育目的具有鼓励作用(3)小学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2、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根据(1)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特定阶段的社会现实特定期期的社会政治不一样国家的文化背景(2)小朋友身心发展规律(3)教育理想教育理想----《大学》:35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关键理念(简答)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6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简答1、总体目的:基础教育课改关键价值追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总体目的:培养四有新人2、培养目的:(1)全面贯彻党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2)学生具有民主法制意识(3)形成对的价值观人生观(4)培养四有新人。37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详细目的?(简答)

1、以学生的全面、积极发展作为课程目的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构造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3、变化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4、鼓励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5、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重视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38四、新课改基本理念(简答)1.以人为本2.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3.树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4.强调整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目的体系5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6.明确终身学习理念7.树立评价促发展观。39课程实行【学生观】-以人为本(材料必考)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人学生是生命活力的人【教师观】:(材料必考)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和学生发展的增进者。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心理的辅导者从学校教师转变为开放教师40第六节教育科学研究1、小学教育科研的特性:(1)目的上:重视应用性(2)主体上,强调广泛性、群众性(3)内容上,强化实践性(4)措施上,倡导行动研究二、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势(1)研究领域不停扩展(2)研究措施生态化、多样化和41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措施简答1、教育观测法2、教育调研法3、教育试验法4、行为研究法5、文献法6.教育叙事法42感觉、知觉、注意、记忆、遗忘思维、人格模块二学生指导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43

(一).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简答)1.从无意识记忆为主向故意识记为主发展2.从机械识记忆为主向意义记为主过渡3.从形象记忆为主向语词逻辑记忆为主过渡4小学生的记忆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1、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1)小学生观测力发展特点:观测目的性较差;观测缺乏精确性;观测缺乏次序性;观测缺乏深刻性;44故意记忆逐渐增强意义记忆迅速发展(3)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简答)A、故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期作用B、注意的范围仍然有限C、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D、注意的分派和转移能力较差45、故意想象增强B、想象更富于现实性C、想象的发明性成分日益增多5、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简答)(1)由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46第二节: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一)小学生心剪发展的一般特性?(简答)1.认知发展(详细形象为主向抽象概括过渡)2.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克服困难的毅力在增强,但整体水平不高)3.人格发展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简答)次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简答)1.从表面到内部(2)从简朴到复杂(3)从呆板到灵活4.从详细形象思维导抽象逻辑思维(5)从零碎、间断性的想法系统综合性思想。47(二)气质差异与教育教师怎样针对学生气质进行教育?(案例)对胆汁质的学生在他们直爽、勇敢、顽强、生机勃勃培洋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和耐心。对黏液质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向踏实,从容冷静方向发展对抑郁质的学生引导他们向思维敏捷、细腻、情感深刻发展。483)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A、故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期作用B、注意的范围仍然有限C、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D、注意的分派和转移能力较差(4)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简答)A、故意想象增强B、想象更富于现实性C、想象的发明性成分日益增多49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简答)(1)由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第三节小学生小朋友学习(一)教师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的爱好。运用课程特点,引起学习的爱好。讲究教学艺术,调动学习的爱好。做好家长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爱好。50(二)怎样指导培养小学生的预习(1)教师对学生预习提出明确规定(2)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尝试处理发现问题争取自己会。(3)预习要循序渐进,合理时间。51第四节小学德育1.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简答)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互相作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活动和交往中逐渐形成。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转化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停提高过程。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简答)逐渐形成比较友好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从不稳定到比较稳定道德言行从比较一致到逐渐分化52德育的基本原则?(案例)导向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规定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第五节美育(理解)第六节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安全学会防止和保护)531.常专心理辅导行为措施?(单项选择)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临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惩罚法心理调适的基本措施?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放松疗法、心理辅导的认知疗法理性-情绪治疗、ABC理论54第三章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二、班集体1、班集体构成要素(1)共同的目的(2)共同的生活准则(3)一定的组织构造(4)一定的心理气氛、情感纽带55四、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班级管理机制(案例)

1、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五、班级管理原则(简答)方向性原则、全面管理原则、自主参与原则、教管结合原则、全员鼓励原则、平行管理原则六、突发事件处理原则(简答)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562、个别教育工作(案例)(1)先进生工作(2)中等生工作(3)后进生工作1.关怀爱惜后进生,尊重他们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4.根据个别差异,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措施。57第三节班级活动1.班级活动具有自愿性、差异性、广泛性、自主性、灵活性特点2.常见有平常班级活动管理和阶段性班级活动3.怎样认识竞赛活动(案例)1.把取胜看作参赛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唯一目的2.有更多人有参赛机会3.结合参赛准备和实践提高参赛者心理素质4.通过参赛带动班级平常活动5.增强班级荣誉,注意处理班与班,校与校之间关系。58第四节班队活动诞生于1924年,劳动童子团1949.10.13:中国少年小朋友队1953.6:更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少先队辅导员的作用、职责?(简答)做好少年小朋友人生追求的引导者做少年小朋友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做少年良好发展气氛的营造者做少年小朋友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做少年小朋友合法权益的维护者59七、班里突发事件处理的措施(案例)1.从容冷静面对2.机智坚决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5.保证教学进度第四章学科知识(自看理解)第一章小学课程及其发展第一节小学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60第二章小学生学习心理与指导

第一节小学生学习

影响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案例)一主体原因大脑神经系统的状态学习动机与学习爱好情绪状态。已经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二客体原因自然环境2.校园文化3.教学的设备设施4.学习内容5.教师素质与人格魅力6.家庭教育对学生影响。61四、小学语文课程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什么?(简答)

1.、《小学语文科课程原则》重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序言、课程目的、实行提议和附录(1)序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2)课程的基本理念(3)课程原则的设计思绪(2)课程目的(1)总目的(2)阶段目的(3)实行提议(4)附录62

第五章教学设计(背试卷案例)

小学教学设计的原理教学设计和教案一、教学设计完整教案有那几内容?(简答)(1)全面详细的教学目的(2)定位精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3)实用、必需的教具学具(4)切中要害的学情分析(5)突出活动的教学过程(6)务实灵活的练习设计(7)美观助学的板书设计(8)有利成长的教学反思63第六章教学实行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规律(发展性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规律(双边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规律(教育性规律)64学习方式划分:接受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措施(简答)理论联络实际原则直观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65学习方式划分:接受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措施(简答)理论联络实际原则直观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66第四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模式教学形式:1.个别教学2.班级讲课制(德国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我国也是该学制)3.分组教学二、班级讲课制的长处(简答)1.有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有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4.有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三、班级讲课制的局限性(简答)1.教师为主,学生主体地位有一定限制2.学生学习是接受现成,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3.教师面向全班学生,难以做到照顾个别差异4.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灵活有限67第五节课堂教学的实行课堂教学实行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估五个环节【备课】:钻研教材、理解学生与设计教法。上好课的规定?(简答)目的明确2.内容对的3.措施得当4.体现清晰5.气氛热烈2.作业的布置与批改1.作业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合适,难易要适度3.有明确规定,规定期间4.常常检查和批改学生作业。68第六节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有学习需要和诱因构成奥苏泊尔将学习需要分为:认知内趋力、自我提高内趋力、附属内驱力(单)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案例)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步,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亲密有关:任务较轻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学习动机的理论69学习动机的理论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案例重要)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高成就、独立性、他人的认同】(以上四种统称为缺失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获得知识、理解世界、理解新奇事物】,审美需要【获得秩序感、美感】,自我实现的需要。(以上三种统称为生长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705.成败归因理论(案例重要)维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把行为的原因提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能力是内部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控的;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控的。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种人解释自己行为成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谢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生气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原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原因,学习的积极性也许提高也也许减少。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原因,会减少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原因,则也许提高学习的积极性。71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努力获得成功的动机。最初由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提出。成就行为体现由于趋向成功和防止失败。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承担任务,从完毕任务中获得满足感。防止失败者他们一般选择尤其轻易或尤其难的任务。724.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与否成功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成果原因即强化包括直接强化(直接予以个体奖励)替代性强化(观测楷模所获得强化)自我强化(个体按照一定原则予以自己的强化)先前原因即期待,包括成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影响原因有: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测、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73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2)学习动机的培养(3)学习动机的激发(简答)1.树立自信心(1)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2)设置合理的目的(3)进行归因训练2.增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1)使任务更有趣(2)引起认识冲突(3)合理使用表扬(4)合理反馈。74第七节学习方式学习方略的分类:认知方略、元认知方略、资源管理方略认知方略:复述方略、精细加工方略、组织方略元认知方略:计划方略、监控方略、调整方略资源管理方略:时间管理方略、环境管理方略、努力管理方略、资源运用方略知识和技能,知识越丰富越有助于技能的掌握75第七章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类型1.诊断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总结性评价2.学生学习心理品质评价?学习态度、学习爱好、学习意志教学评价改革的对策(简答)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3.从侧重辨别性功能到发挥鼓励性功能反思类型:纵向反思、个体反思、集体反思76第二节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反思类型:纵向反思、个体反思、集体反思补充知识点77

(一)教师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简答)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的爱好。运用课程特点,引起学习的爱好。讲究教学艺术,调动学习的爱好。做好家长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爱好。(二)怎样指导培养小学生的预习?(简答)(1)教师对学生预习提出明确规定(2)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尝试处理发现问题争取自己会。(3)预习要循序渐进,合理时间。第三章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78第一节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简答)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互相作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活动和交往中逐渐形成。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转化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停提高过程。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逐渐形成比较友好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从不稳定到比较稳定道德言行从比较一致到逐渐分化79第二节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

怎样合理运用惩罚?(案例)不得有伤学生的人格自尊;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惩罚不是最终目的,予以学生惩罚应公正合理,讲清道理惩罚应与学生的不良行为想对应,就事论事。应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对的的行为,以利学生良好思想品行替代被惩罚的行为。第四节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简答)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个别看待的原则坚持发展为主的原则尊重学生,保护隐私的原则。80三、课外活动设计重要原则(简答)

1、以学生年龄特性和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基础2、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重要目的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课外、校外活动实行基本规定?(简答)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要照顾学生的爱好和专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和个体差异。充足发挥学生的积极积极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充足发挥学校、家庭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协同作用。不能把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继续,甚至成为变相的课堂教学。812.小学数学课程原则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关键知识是什么?(简答)《小学数学课程原则》的关键知识点重要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记录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82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的原理一、教学设计1、概念为到达预期教学目的,运用系统观点和措施,遵照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过程。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简答)(1)确定教学目的(2)分析教学任务(3)分析教学对象(4)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开发(5)教学传媒的运用(6)分析教学环境规定(7)教学措施与方略的选择(8)教学模式的建立(9)教学成校的测评。833、教学设计的原则(简答)(1)系统原则(2)程序原则(3)可行原则84第三节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课堂行为:课堂管理行为、重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教学行为缺失的原因?1.功利主义价值取向2.课堂管理失范3.教学方式操作偏差85第二节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简答)理论联络实际原则直观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86材料分析总体规定:从材料中来,回实践中去1、题干分解2、材料的理解性归纳3、材料反应的理论问题4、实践中怎样应用要点:1、基本观点对的,且观点鲜明;2、联络实际一定要围绕观点来论述,不能跑题;3、答题一定要有条理,卷面要整洁87教学设计题:多看、多写、多背88总复习一、有关单项选择题解题法1:深度记忆,做到精确无误1、教育规律是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