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语义指向分析_第1页
第六章-语义指向分析_第2页
第六章-语义指向分析_第3页
第六章-语义指向分析_第4页
第六章-语义指向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语义指向分析(一)什么是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跟另一成分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的直接关联性。

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叫做语义指向。句法成分的语义联系的方向称为“指”,句法成分的语义所指向的目标叫做“向”。

汉语语法学界讨论的语义指向一般指附加性句法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同句法结构中其他成分的语义联系。

由于语义指向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在实际分析中,人们一般用“→”来表示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二)什么是语义指向分析

通过分析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并说明、解释某一或某些语法现象的句法分析方法就叫语义指向分析法。(三)语义指向分析理论的形成过程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随着语法分析方法的改进和理论的多元化,学界对语义指向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1、朦胧阶段,即从《马氏文通》问世到60年代初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的出版。

2、萌芽阶段,即从60年代初文炼(1960)、李临定(1963)提出“说明”的概念,到80年代中期刘宁生(1984)提出完整的“语义指向”概念。

3、探索阶段,即从刘宁生(1984)首次使用“语义指向”术语到现在。(四)语义指向分析的内容(范围)目前对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存在四种意见:

(1)以研究的需要来确定范围,如动词是否应包括在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之内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来定;

(2)以形成不同语义联系的位置来控制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

(3)语义指向只研究非直接成分之间存在的语义联系;

(4)比较宽泛,凡有语义联系的结构单位都可进行语义指向分析。首先,从句法成分看:

1、谓语[1]我找个老师问一下。[2]我找个老师教一下。[3]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4]我找个人一起去。[5]三顿饭就把他吃厌了。

2、定语[1]他晚年过着幸福的生活。[2]他干了一整天的活。[3]孩子们每人买了两块钱的菜。[4]他做了50块钱的衣服。[5]她昨天想了一天的心事。[6]小王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3、状语[1]我没买多少书,只买了一本书。[2]我没买什么,只买了一本书。[3]我没做什么,只买了一本书。[4]小王慢慢地走上领奖台。[5]我圆圆地画了一个圈。[6]我狼狈地摔了一跤。4、补语[1]砍倒了。[2]砍累了。[3]砍钝了。[4]砍快了。[5]砍破了。补语在语义上则可以指向不同的句法成分,这些成分跟补语有的是直接成分关系,有的则是非直接成分关系,如“砍倒了”的“倒”一般指向受事,“砍累了”的“累”则指向施事,“砍钝了”的“钝”又指向了工具,“砍快了”的“快”才真正指向述语,而“砍破了”的“破”则既可能指向受事,也可能指向施事,还可能指向工具,这说明单个的“砍破了”是有歧义的,这里的歧义就在于补语“破”有不同的语义指向的可能。其次,从类型学上看:前后、顺逆、邻隔、交错、专兼、单多。从类型学上讲,汉语属于SVO型语言,句子总体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现在的问题是,无论S部分,还是V部分,亦或O部分,都有可能分出修饰语和中心语来,那么它们在句中的语义指向方向或方式究竟是怎样的?有没有系统性和规律性?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它们的指向方向或方式?此处重点讨论第一个问题,力求从不同侧面概括出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同时也对不同的结构模式的生成机制作一些初步的讨论。1、前指与后指

前指就是在一个语义指向结构体中,指向成分前指被指成分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后指则是指向成分后指被指成分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1]领导在开会。[2]领导开完会了。“开会”前指“领导”。“完”后指“会”。

区分前指和后指有助于考察结构相同,但语义所指的方向或方式可能不同的同形结构。例如:[3]小晴小心翼翼地捧着花篮。[4]小晴稳稳当当地捧着玫瑰花篮。

同是状语,“小心翼翼”前指“小晴”,而“稳稳当当”后指“花篮”。

值得一提的是,前指后指的分别有助于揭示某些成分,尤其是某些副词的说一不二的指向情况。例如(星号代表句子有语病,下同):[5]a.他们共同学习。

b.他们共同学习英语和法语。*c.他共同学习英语和法语。[6]a.他们互相学习。*b.他们互相学习英语和法语。*c.他互相学习英语和法语。

从对比句看出,“共同”和“互相”都只能前指主语,而且主语须是复数人称。不同之处是“共同”修饰的及物动词还可以带宾语,“互相”修饰的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副词也有只能后指的,例如:[7]a.究竟谁是班长?*b.谁究竟是班长?*c.究竟张三是班长。[8]a.到底什么是语言学?*b.什么到底是语言学?*c.到底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

究竟”和“到底”用法一样。但是它们的用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们所指向的成分须是一个有形的疑问成分。二是它们所指向的疑问成分必须置于它们的后面(即只能后指)并尽量靠近。试比较(句前的问号代表该句可接受性弱,下同):[9]a.你吃过晚饭后究竟去不去看电影??b.你究竟吃过晚饭后去不去看电影?[10]a.你下班后到底去哪儿??b.你到底下班后去哪儿?

有一些前指副词或后指副词可能会因为它们限制的范围的不确定性,往往需要借助上下文提供语义联项(注:某些指向成分在跟被指成分组合成语义指向结构体时,这个被指成分还联系着另一个语义成分,这个跟被指成分同时联系着的语义成分叫做语义联项。),其语义指向才能具体明确。例如,“我只喝了一瓶牛奶”中的“只”,既可以限制动作行为的范围(“喝了牛奶”),也可以限制数量的多少(一瓶),还可以限制事物的种类(牛奶)。但在下列句子中,由于加点词语提供了语义联项,“只”的指向就变得明确具体了:

[11]a.我没干什么,只喝了一瓶牛奶。

b.我只喝了一瓶牛奶,他却喝了三瓶。

c.我只喝了一瓶牛奶,他还喝了一瓶柠檬汁。2、顺指与逆指

前指与后指是以指向成分为参照来考察被指成分与之在线形序列上位置的前后关系。下面是同一个语义指向结构体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反映出来的语义指向方式的顺逆问题。及物动词在语义上同时牵涉到施事和受事,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它们在线形序列上正常的次序应当是施事在前,受事在后。例如,“他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吃他”。形容词反映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因此,在一个形容词做谓语的简单述谓结构中,形容词置于所描述的事物的后面也是正常的语序。如“她聪明”,不能把“聪明”置于句首。我们把一个句法成分按照它和别的成分形成的自然的语义指向方式称为顺指。如果一个句法成分和别的成分的语义指向方式不是按照自然逻辑顺序形成的,我们便把这种语义指向关系称为逆指。前指与后指、顺指与逆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语义指向的。因此,前指可能是顺指,也可能是逆指;后指可能是逆指,也可能是顺指。例如:

[12]a.苹果他吃了三个。

b.他(吃苹果)吃坏了肚子。[12]a的“苹果”和“他”都是“吃”的前指成分,具体地说,“苹果”是“吃”的逆指受事,“他”是“吃”的顺指施事。在[12]b中,“肚子”同是“他”和“坏”的后指成分,但“他”顺指“肚子”(他的肚子),而“坏”则逆指“肚子”(肚子坏)。相对顺指而言,逆指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上和事实上的不对应性。因此,由逆指构成的语义指向结构往往更多地牵涉到说话人的表达意图(语用)、个人体验等因素。也因为这样,由逆指构成的语义指向结构体往往比顺指能附载更多的言外信息。试比较:[13]a.老王有一筐苹果烂了。

b.老王烂了一筐苹果。[14]a.有一个人从前面走来。

b.前面走来一个人。[15]a.三个人吃一锅饭。

b.一锅饭吃三个人。

[13]a的“烂”顺指“苹果”,b的“烂”逆指“苹果”,两相对比,b更强调老王所遭受的损失。[14]a的“走来”顺指“一个人”,b的“走来”逆指“一个人”,两相对比,b更强调事物从无到有,由远及近的呈现过程。[15]a和b相比,b更强调对“一锅饭”的处置情况。由于逆指是说话人因表达需要而采用的与客观事理逻辑相逆的一种手段,这种因指向方式变异而产生的附载于结构上的意义,事实上与说话人的主观认识或态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3、邻指与隔指

邻指就是指向成分与被指成分直接构成语义指向结构体,其间不插入别的与该语义指向结构无关的成分;隔指则是指向成分和被指成分之间插进了别的成分,致使指向成分间接地指向被指成分。例如:

[16]“小明有块金表很漂亮。”“很漂亮”邻指“金表”,“小明有块金表很得意。”“很得意”则隔指“小明”。邻指可以按指向成分所指方向的前后以及指向方式的顺逆,细分为四种情况。(1)前向顺邻指。前向顺邻指就是指向成分前向顺指它前面的被指成分,其间不插入别的成分。例如:

[17]“战士们个个都身怀绝技。”(2)后向顺邻指。

后向顺邻指就是指向成分后向顺指紧邻它后面的被指成分,主要包括及物动词后紧跟的受事,介词和连词所直接介引和关联的成分。就其涉及的范围看,后向顺邻指远不及前向顺邻指宽泛。

[18]“我吃苹果。”

[19]“我们在球场打球。”

[20]“我和小唐都去过北京。”(3)前向逆邻指。

前向逆邻指就是指向成分前向逆指它前面的被指成分,其间不插入别的成分。与后向顺邻指类似,前向逆邻指也是很受局限的。最典型的是受事成分直接充当主语时,跟谓语动词所构成的语义指向方式,例如:[21]“房间打扫干净了。”[22]“衣服穿旧了。”(4)后向逆邻指。

后向逆邻指就是指向成分后向逆指紧随其后的被指成分。与前向顺邻指类似,后向逆邻指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宽泛,如:[23]“小王家来客人了。”[24]“这孩子好记性。”隔指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多维性与言语线形组合的一维性的矛盾,可分为五类。(1)前向顺隔指。

前向顺隔指就是指向成分前向顺指它前面的被指成分,其间被插入了别的成分。例如:

[25]“让大家过个快乐的春节。”(2)后向顺隔指。

后向顺隔指是指向成分后向顺指它后面的被指成分,其间被插入了别的成分。后向顺隔指的被指成分主要包括动词后被隔开的受事等客体角色,以及介词、连词后面被别的语义成分隔开的介引或并列成分等。

[26]“我吃了一个苹果。”

[27]“我们在广西大学的球场打球。”

[28]“我和广西大学的小唐都去过北京。”

领属主宾句中主语和宾语的领属关系也属于后向顺隔指模式。

[29]“他摸着自己的手说。”(3)前向逆隔指。

前向逆隔指就是指向成分与前向逆指的被指成分之间被插入了别的成分。常见的是受事成分前置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主要出现在受事主语句、被字句、把字句、主谓谓语句的部分类型中。例如:

[30]“玻璃真的打破了?”

[31]“树上的枣子被孩子们一个个地摘得精光。”

[32]“他身体健康。”(4)后向逆隔指。与前向逆隔指相比,后向逆隔指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除了表容许义动词充当谓语的施事后置句以及存现句外,状语、定语、补语等也都常有后向逆隔指的情形。

[33]同意这个计划吗,你?

[34]操场上出现了蜂拥的人群。

[35]他脆脆地炸了一盘花生。

[36]一个聪明又漂亮的她出现在我的梦中。(5)交错隔指。

交错隔指即并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向成分分别对被指成分进行交错说明。例如:

[37]政治的灰尘和政治的微生物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

4、专指与兼指

专指就是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某个指向成分只跟一个被指成分发生语义关系。例如:[38]“妹妹哭醒了弟弟。”

兼指就是一个指向成分同时指向多个被指成分。兼指最常见的是主谓宾句式及其变式句中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动词的语义指向情形。例如:[39]a.圆圆吃蛋糕。

b.蛋糕被圆圆吃了。

c.圆圆把蛋糕吃了。[40]a.苗苗在院子里喂鸽子。

b.他一直低着头不说一句话。

兼指的特点是兼指成分可以跟相关的被指成分形成多个语义指向结构体。因此,a“在院子里”的语义指向关系可以分解为:苗苗在院子里+鸽子在院子里。b可作类似分析。有的指向成分是专指还是兼指,与上下文语境有关。例如:

[41]a.甲:他不是去欧洲度假。乙:他去欧洲干吗?甲:搞调查。

b.甲:他不是去欧洲度假。乙:他干吗去?甲:他去非洲搞调查。兼指的一个特点是指向成分和跟它发生语义联系的各项被指成分是共生共存的,否则便有可能造成语义多指而产生歧义。

5、单指与多指

在一定的言语环境里,一个指向成分只跟一个被指成分组成语义指向结构体的指向模式叫做语义单指(简称单指);把一个指向成分可能跟多个被指成分组成语义指向结构体的指向模式叫做语义多指(简称多指)。例如:[42]“病人只给牛奶喝。”[43]“我只借给他一本英语书。”多指显然要比单指复杂,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单向多指和双向多指。(1)单向多指就是多项被指成分同时出现于指向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因此,单向多指又可以分为前向多指和后向多指。[44]“香港、澳门,我们都去过。”[45]“他仅去过西安一次。”(2)双向多指

就是多项被指成分同时出现于指向成分的前后两个方向。例如:

[46]“爷爷也是读书人。”(贾平凹《绿化树》)语义多指往往引起歧义。消除歧义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采用强调重音表示的口气性焦点,对多指成分的具体所指加以提示;二是增加跟被指成分相关的语义联项,使指向成分得以凸显。6、强指与弱指有些句法结构单独看来,指向成分可以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指成分发生语义关系。但因为语境的制约,实际上只存在一种可能。因此,各个被指成分和指向成分在语义上实际存在着明显的强弱主次之分。所谓强指,就是指向成分与若干被指成分中的某一个被指成分形成现实的语义指向关系;所谓弱指,就是除了强指以外,指向成分仍与若干被指成分保持着间接的语义指向关系。例如:[47]“告别家乡的磨房。”“磨房”和“家乡”可同时归入“告别”的对象之列,但该结构表达的重点是“告别磨房”。不过,“家乡”与“磨房”语义上的领属关涉关系说明“告别磨房”的同时也“告别了家乡”。强指和弱指在不同的语义结构中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强指成分和弱指成分是确定的,它们之间有不可逆性,这种情况不会产生歧义,上文讨论的结构就是这种情形。二是强指成分和弱指成分不是固定的,它们之间是可逆的,这种情况会产生歧义。

[48]a.告别山区的青年

b.关心职工的领导

[49]a.告别山区的青年明天起程。

b.科教工作组依依不舍地告别山区的青年。

7、显指与潜指有一种较为特殊的语义指向关系,本来并不存在语义联系的成分,在一定的语用因素及语义条件下却可以直接充当该指向成分的被指成分,构成一个形式上的语义指向结构体。把本来跟指向成分没有直接语义联系,但通过句法调整使其直接充当被指成分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叫做语义显指,简称显指。这种变化同时使真正的被指成分处于潜隐状态,把这种潜隐状态中的语义指向结构叫做语义潜指,简称潜指。[50]到[53]即领事显指[54]到[55]涉事显指。如:[50]a.这件大衣价格很便宜。

b.这件大衣很便宜。[51]“枫树的叶子都红了。”[52]“在这件事情上,你不能装糊涂。”[53]a.她望着远方,想着心事。

b.虎哮、雷鸣、马啸啸。[54]a.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b.老师在写黑板。[55]“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8、内指与外指通常情况下,一个语义指向结构体的指向成分和被指成分应是同时存在于一个句子中(注:邢福义“小句”),成为这个句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被指成分同指向成分同现于一个句子中而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叫做语义内指,如前述各句的语义指向模式。但在一定的语境中,被指成分也有可能不在句中出现,这种语义指向模式叫做语义外指。[58]a.他被粗暴地押上了牛车。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单从句法上分析,上述句子都可以认为是完全句。然而,一旦涉及语义因素,句子的各个成分的语义关系就大有考究。语义外指反映了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复杂性,牵涉的因素也十分复杂。不过,从语境的角度看,语义外指可以分为三类:句际外指、泛化外指和场景外指。(1)句际外指

就是一个句子的某一成分作为指向成分,其被指成分不是同现于该句子中,而是异现于上下文别的句子里,有时甚至隐含于上下文中。例如:

[59]尽管那时我也是个孩子,我也需要人的保护,可是想到我能去保护一个人,这又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啊。(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60]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鲁迅《祝福》)

[61]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盖满了葡萄。头一年栽下一棵小小的枝桠,第二年就爬满院落,使得院子和屋里都充满了绿色。(峻青《秋色赋》)(2)泛化外指

就是句子中的某一指向成分其语义并不具体指向某个客观实体,其被指成分往往表示一种抽象的、概括的或无法明确的事物。这种事物存在于人们对其认识的经验中。例如:

[62]“吃一堑,长一智”说的是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6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3)场景外指

就是交际双方利用共同的语境或背景知识,在交际中省略被指成分而形成的语义外指情形。例如:

[64]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朱自清《荷塘月色》)

[65]六斤刚吃完一大碗饭,拿了空碗,伸手去嚷着要添。七斤嫂正没好气,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大喝道,“谁要你来多嘴!你这偷汉的小寡妇!”(鲁迅《风波》)

(五)语义指向分析原则既然语义指向的基础是词语之间的词汇语义兼容关系和次范畴的语义关联关系,那么,这就是确定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的最基本的原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原则。1.语义兼容原则语义兼容包括词汇语义兼容和句法语义兼容。只有符合语义兼容关系的指向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语义指向。因此,语义兼容原则是确定语义指向的首要原则。比如,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其中状语的语义指向呢?[66]a.张三懒洋洋地走进教室。

b.小王糊里糊涂地交了考卷。

c.李处长马马虎虎地签了意见。

d.祥林嫂呆呆地坐在河边。[67]a.小芳长长地辫了根辫子。

b.小梅淡淡地涂了层口红。

c.老王酽酽地沏了壶茶。

d.王大妈稠稠地煮了锅粥。[68]a.小李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b.司机死死地抓住方向盘。

c.小梅轻轻地走了进来。

d.大刘重重地击中了小偷。再看下面的例子:[69]北京和上海我都去了。

[70]北京我们都去了。

[71]他把五个包子全吃了。

[72]张三一共买了三本书。

[73]这家工厂七月份总共生产空调五千台。

[74]他仅仅读了四年书。

[75]他净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书。[76]张三只喜欢李四。上述例子中的副词的语义指向之所以如此确定,这和范围副词的次范畴以及与这些次范畴相应的句法语义兼容有密切的关系:上述各例中的副词都属于范围副词。“范围”这一范畴是就人和事物、时间、空间、数量而言,换言之,“范围”范畴同人和事物范畴、时间范畴、空间范畴、数量范畴具有句法语义兼容关系。虽然范围副词与表示人和事物、时间、空间、数量的成分在语法上不具有组配关系(例如没有“我们都、都我们”这样的语法组合),但是范围范畴与人和事物、时间、空间、数量这些范畴在句法语义上却有可组配关系,从范围上对这些范畴进行确定。而在范围范畴的次范畴中,更具体的次范畴副词在语义上对与之组配的成分有更具体的选择性,从而形成范围副词多样的语义指向。以上我们对语义兼容原则的说明是举例性的,但是对其他成分、范畴的语义指向的确定也同样适用。就是说,语义兼容原则是普遍适用的。2.焦点信息原则静态的多指成分在实际的话语中一般是单指的,而且一般都指向话语中最重要的信息,即焦点信息。因此,焦点信息可以作为确定多指成分在实际话语中的具体指向的依据之一,也就是说,焦点信息原则是确定多指成分的具体指向的原则。例如:

[77]小李

已经

去图书馆

自习了吗?上例是一个疑问句,句中的每一个画线成分都可以成为疑问点,即疑问语气词“吗”的语义可以指向每一个画线成分,也就是说“吗”是一个多指疑问语气词。不过,“吗”的多指只是在静态的话语中的情况,一旦进入实际的语境,“吗”的语义一般只指向某个具体的成分——疑问焦点。在口语中,显示疑问句中的疑问焦点的手段一般多采用重音(逻辑重音)手段,“吗”的语义也随之指向加重音的成分。在书面语中,重音的标记一般都采用加着重号的形式。这样,上例中“吗”的语义也就随之指向加着重号的成分。如下所示:[77]a.小李已经去图书馆自习了吗?

b.小李已经去图书馆自习了吗?

c.小李已经去图书馆自习了吗?

d.小李已经去图书馆自习了吗?3.共存原则一般情况下,句法结构中的被指成分要与有指成分同现。同现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能缺位,二是所处位置必须同指向一致,否则就会造成语义空缺,形成病句。例如:[78]a.*张三一块儿去了学校。

b.*张三都把五个包子吃了。例a.中未出现表示多数的主体成分,所以“一块儿”的语义指向落空;例b中虽然出现了表多数的被指成分“五个包子”,但是所处位置在“都”之后,与“都”的语义所指方向不一致,所以“都”的语义指向也落空了。共存原则可以这样表述:在句法结构中,被指成分同有指成分必然共存。被指成分和有指成分可以共存于同一个句法结构之中,也可以分别存在于不同的句法结构之中;被指成分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或潜在的。根据共存原则,我们可以确定有指成分的潜在的被指成分。(六)语义指向分析的方法根据语义指向的基础和确定语义指向的原则,汉语语法学界建立了如下几种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

1.成分分解—组配法

成分分解—组配法是以词汇语义兼容关系和语义兼容原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含有句法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的句法结构,其语义都是复合的。通过句法成分的分解一组配,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构成复合语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确定句法附加成分的语义指向。请看下面的例子:[80]a.我们踢赢了球。我们踢球+我们赢了(补语指向主语)

b.我们踢破了球。我们踢球+球破了(补语指向宾语)

c.我们踢完了球。我们踢球+踢完了(补语指向述语)通过句法成分的分解—组配,我们确定了上述例子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成分分解—组配法是确定实词充当的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的有效方法。2.消元法和换项法

消元法和换项法都是以句法语义兼容关系和共存原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有指成分的“项”。如前所述,具体的次范畴在语义上对与之组配的成分有更具体的选择性。如果有指成分所选择的被指成分不出现,就会造成语义缺位。例如:[81]a.他一共买了三本书。

b.一共买了三本书。

c.一共三本书。

d.一共三本。

e.*他一共买了书。通过消元操作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凡是“一共”和表示总量的“三本”同现的句法结构都是合法的;而一旦消去表示总量的“三本”,“一共”的语义指向就会落空,形成不合法的句法结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一共”的被指成分就是句法结构中表示总量的成分“三本”。再看下面一组例子:[82]a.他究竟去哪个城市?b.*他究竟去广州?c.他去广州?[83]a.他究竟去不去?b.*他究竟不去?c.他不去?[84]a.他究竟去了没有?b.*他究竟去了?c.他去了?

[85]a.他究竟去,还是不去?b.*他究竟去?c.他去?[86]a.他究竟何时去?b.*他究竟八月去?c.他八月去?[87]a.他究竟去多久?b.*他究竟去半年?c.他去半年?通过上面的换项操作和消元操作,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把a组例子中的疑问成分换成非疑问成分,变成b组的例子,就会形成不合法的疑问句;而一旦消去b组例子中的状语“究竟”,变成c组例子,又会成为合法的疑问句。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上面a组例子中的状语“究竟”的语义就是指向它后面的疑问成分。

3.移位法

移位法也是以句法语义兼容关系和共存原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不同的是,这种方法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确定有指成分的“指”。请看下面的例子:[88]a.张三是谁?

b.谁是张三?

c.张三到底是谁?

d.*谁到底是张三?

e.到底谁是张三?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句子中没有副词“到底”的时候,“张三是谁?”中的“张三”和“谁”的移位较为自由,且不影响句子的合法性;而一旦句子中出现了“到底”,表示疑问点的疑问代词“谁”就只能出现在“到底”的后面,而不能出现在“到底”的前面。据此,我们可以确定,副词“到底”的语义是后指的,而且指向疑问成分。

4.对比法否定副词“没、没有”的语义是多指的。对于多指成分的具体的被指成分,口语中可以用加重音的方法显示,书面上可以用着重号来表示重音。此外我们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显示多指成分的具体的语义指向。也就是说,对比法也是显示具体的语义指向的一种方法。例如:[92]a.张三没杀人,他杀了一只鸡。

b.张三没杀人,张三打人了。

c.张三没杀人,李四杀人了。例a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了否定点“人”;例b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否定点“杀”;例c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了否定点“张三”。(七)语义指向分析作用事实说明,语义指向分析确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多层面立体研究汉语能发挥较好的作用。1、陆俭明等人具体概括为六个方面:

(1)可以进一步帮助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揭示语义结构的特点。语义指向分析不限于直接之间的语义关系,还可以考察其他各种非直接成分之间语义上的直接联系。语义指向分析就是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中的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因此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揭示语义结构的特点。

(2)可以进一步帮助分化歧义句式。

[93]“别砍破了!”

[94]“他上了一天的课。”

[95]“我借了他100元钱。”

[96]“我租了他一间房。”汉语句子存在着许多歧义结构,分化这些歧义结构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有层次切分法、成分定性法、变换分析法等。但是有些句子的歧义结构无法用这三种方法来加以分化。例如:

[97]你别锯坏了。这个句子有歧义,既可以表示为(a)“你别把木头(或者其他被锯的东西)锯坏了”,也可以表示(b)“你别把锯锯坏了”。对这种歧义,我们无法用上述的三种方法来加以分化,无论从层次构造、句法关系上,还是从句式变换上看,在表示这两种意思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其格式都是“NP+别+V+A+了”。分化这种歧义结构,就可以用语义指向分析法。这个格式的补语A(坏)的语义指向不同。表示(a)的意义时,补语A(坏)语义上指向V(锯)的受事,如木头等。表示(b)的意义时,补语A(坏)语义上指向V(锯)的工具,如锯。这样就分化了“你别锯坏了”这一歧义结构。(3)可以帮助解释某些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语义指向分析方法也能够用来帮助说明解释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成分的句法语义功能。比如说“动词+结果补语”,(也称动结式述补结构,简称动结式)。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带宾语;有的除了能带宾语外,还要求一个其他的成分与之共现。用配价概念来说,动结式有一价、二价、三价的区别。那么哪些动结式是一价的,哪些动结式是二价的,哪些动结式是三价的?有哪些规律?动结式的配价有不少因素在起作用,十分复杂,其中语义指向就是一个主要因素。动结式的配价要受动词和补语共同制约,补语的语义指向往往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