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雷火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恒温雷火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恒温雷火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恒温雷火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恒温雷火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II恒温雷火灸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恒温雷火灸治疗护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患者教育、终末消毒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民族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ZYYXH/T1.16-2006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5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2003年10月15日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雷火灸技术Thunder-firemoxibustiontechnology雷火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沉香、干姜、茵陈、木香、羌活、乳香等)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等特点,能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健脾祛湿,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可缓解或解除各种虚寒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达到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的目的。恒温雷火灸技术Constanttemperaturethunderfiremoxibustiontechnology恒温雷火灸在传统雷火灸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可上下移动调节施灸距离的不锈钢灸筒、灸网和更精密纱网设计的灸具,使雷火灸的火力均匀,无需反复刮灰,其热力作用持久与集中,渗透效果及温通作用强,从而达到恒温施灸的治疗方法。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适用于寒、湿、瘀、虚等导致的各种慢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阳虚质慢性咳嗽、风寒感冒。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面瘫、面肌痉挛等。消化系统疾病:虚寒型胃脘痛、泻泄、胃痞导致的疼痛、腹胀、反酸、畏寒、肢冷、乏力,慢性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痛风、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单纯性肥胖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痛经、慢性盆腔炎等。血液系统疾病:白细胞减少症、贫血等。骨伤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五官科疾病:过敏性鼻炎、青少年近视、神经性耳聋等。肿瘤科疾病:癌性疼痛。皮肤类疾病:带状疱疹、肛门湿疹、黄褐斑等。禁忌症实热证、阴虚发热、邪热内炽者禁灸或慎用。孕妇、脏腑功能衰竭者、小儿及婴幼儿禁灸。操作步骤与要求技术要点温度:观察面色及施灸部位稍红晕、微汗,使用体表温度计测量皮肤温度维持在40~45℃,能够保证恒温雷火疗效和患者安全。对于高龄患者或者皮肤感觉迟钝者,应防止烫伤皮肤。时间:每次施灸时间20~30min。频率:施灸频次,以每日一次为宜。距离:雷火灸条距施灸部位约3~6cm。面积:在病灶部位施灸时可尽量扩大施灸面积,使病灶部位以外的皮肤组织也得到灸疗。操作前准备环境准备病室温湿度适宜、光线明亮,符合安全及隐私保护。医护准备操作者着装符合要求,修剪指甲、进行手卫生,准确评估患者。(1)询问患者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评估患者体质,了解当前身体状况。(2)评估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3)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以及对热的耐受程度,了解是否过饥或过饱。(4)评估环境是否符合隐私保护和保暖要求。(5)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患者准备患者理解操作目的、治疗作用及配合方法。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弯盘、快速手消液、雷火灸条、恒温雷火灸盒、固定带、灭火罐、点火装置、大浴巾、纱布。操作方法核对患者信息及治疗医嘱,协助患者摆放体位,暴露施灸部位,为患者遮挡,注意保暖。根据医嘱选择经络与穴位或部位。将点燃雷火灸药放入恒温灸具并盖上盖子。将灸盒放在施灸部位,用大浴巾覆盖灸盒以密封固定灸盒,减少烟雾排出。根据患者的温热感知,调节雷火灸条的高度,温度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舒适而不灼痛为度。灸毕,取下恒温雷火灸盒,协助患者清洁局部皮肤,整理衣物,取舒适卧位。将剩余雷火灸条放入灭火罐,并使其彻底熄灭。用物按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处理。操作流程图不良反应及处理烫伤询问患者温热感,注意施灸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影响疗效与患者舒适感不强或温度过高烫伤皮肤,如有烫伤,可用酒精消毒降温,或用紫草油/湿润烧伤膏涂抹烫伤处。必要时需要盖灭菌纱布,不宜用手抓烫伤处。晕灸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如面色苍白、心慌、胸闷、头晕、大汗淋漓立即停止施灸,并报告医生及配合处理。水泡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微红,属正常现象。如果灸后局部起小泡,注意勿擦破,可自行吸收。大者可按烫伤处理,经局部消毒后,用灭菌针头刺破水泡下沿,将其液体挤干,外涂烫伤膏,并盖上消毒纱布。过敏恒温雷火灸前注意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施灸过程中及结束后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痒痛、红肿、皮疹等症状。出现过敏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并密切观察处理后的效果。注意事项根据辨证选择施灸方法、施灸部位、施灸时间等。根据中医辨证与补泻方法调节施灸距离及施灸时间。四肢部位用松紧带固定恒温灸盒;随时询问患者的温热感,观察施灸皮肤情况。治疗过程中注意遮盖保暖,嘱患者闭目养神,以增强效果。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如面色苍白、心慌、胸闷、头晕、大汗淋漓,立即停止施灸,并报告医生及配合处理。灸具注意一人一消毒,床单、大浴巾等一人一用一换一消毒,以免交叉感染。施灸部位有炎症、破损等皮肤病证等禁灸。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疲乏、饥饿、精神异常者慎操作。患者教育向患者说明雷火灸的原理、效果、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施灸部位若有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灸后避免吹风及注意保暖,适量喝温水,4小时内不宜洗澡。终末消毒处理恒温雷火灸盒清洁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待干备用。床单、大浴巾等织物每人次更换,并送供应室清洗消毒。参考文献[1]王华,陈林伟,袁成业,等.雷火灸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9):4204-4206.[2]薛昊,张建斌,陈仁寿.雷火神针之“源”与“流”[J].中国针灸,2018,38(4):440-444.[3]徐桂华,胡慧.中医护理学基础(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