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客观卷一-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_第1页
法律职业资格-客观卷一-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_第2页
法律职业资格-客观卷一-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_第3页
法律职业资格-客观卷一-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_第4页
法律职业资格-客观卷一-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职业资格-客观卷一-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1.【单项选择题】我国古代史称“铸刑书”一事是指:A.郑国的铸刑鼎B.晋国的铸刑鼎C.郑国的作竹刑D.晋国的铸《常法》于鼎正确答案(江南博哥):A参考解析: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史称“铸刑书”。B项涉及晋国赵鞅“铸刑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C项是公元前530年,郑国邓析作竹刑。D项是赵盾(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的《常法》。2.【单项选择题】关于中国古代立法的说法,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西周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强调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之间的不平等B.铸刑书与铸刑鼎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旧传统C.商鞅的“改法为律”强调法律的权威性D.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被打破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西周的“礼”与“刑”的关系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它强调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之间的不平等。强调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禁止任何越礼的行为;“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在适用刑罚上的特权。因此,A项正确,不当选。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包括铸刑书(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与铸刑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对旧贵族操纵和使用法律的特权是严重的冲击,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一次重大胜利。成文法的公布,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旧传统,明确了“法律公开”这一新兴地主阶级的立法原则,对于后世封建法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B项正确,不当选。商鞅的“改法为律”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具有“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的功能。因此,C项错误,当选。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随着修律过程中一系列新的法典法规的出现,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传统格局开始被打破。不仅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被抛弃.而且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D项正确,不当选。3.【单项选择题】关于中国古代司法的说法,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西周的“五听”是审判中对司法心理学的运用B.北魏时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复奏制度影响到唐代的“三复奏”C.《唐六典》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D.明朝在中央及地方州、县、乡各级设立“申明亭”以申明教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

“五听”制度指判案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即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面部表情、呼吸、听觉、眼睛与视觉确定其陈述真假,这说明西周时已注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审判实践中。因此,A项正确。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因此,B项正确。为防止审判官因亲属或仇嫌关系故意出入人罪,《唐六典》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即所谓“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因此,C项正确。“申明亭”是明朝地方的而非中央的调解机构。因此,D项错误。明朝在各州、县及乡设立“申明亭”,张贴榜文,申明教化,由民间德高望重的耆老受理当地民间纠纷,加以调处解决,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4.【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重要法典结构变化的说法,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法经》“盗、贼、网、捕、杂、具”六篇体例影响到了魏晋以《名例》为统率,以各篇为分则的法典体例B.《曹魏律》中的“刑名”篇相当于《法经》中的“具律”C.《晋律》有“刑名”而无“法例”D.《北齐律》的十二篇体例并未影响到明清律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

《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体例上看,《法经》六篇为秦汉直接继承,成为秦汉律的主要篇目,魏晋以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名例》为统率,以各篇为分则的完善的法典体例。因此,A项正确。鉴于汉代律令繁杂,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后人称为《魏律》或《曹魏律》。新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因此,B项正确。西晋泰始三年,晋武帝诏颁《晋律》,又称《泰始律》。《晋律》对汉魏法律继续改革。在魏律的“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北齐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后附11篇分则,但是,这一体例的影响仅及于唐宋法律。明清律典的体例与之不同,《大明律》一改传统刑律体例,更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格局,《大清律例》的结构、形式、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由此可见,北齐律的十二篇中仅有“名例”一篇被明清律沿用。因此,D项正确。5.【单项选择题】关于中国古代的婚姻和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一夫一妻制,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和采用B.西周“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表现C.宋代法律规定,丈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过问家境,其妻可以改嫁或离婚D.宋代实行遗产兄弟均分制,在室女与继子享有同样的继承份额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

西周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即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凡不合此三者的婚姻即属非礼、非法。一夫一妻制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西周婚姻立法的原则和制度多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和采用,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A项正确,不当选。西周时期.在宗法制下已经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中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因此,B项正确,不当选。宋代在离婚方面,仍实行唐制“七出”与“三不去”制度,但也有少许变通。例如,《宋刑统》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但是“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因此,C项正确,不当选。宋代法律在继承关系上,有较大的灵活性。除沿袭以往遗产兄弟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继承财产权,至于继承份额,在室女享有3/4,继子享有1/4。因此,D项错误,当选。5.【单项选择题】关于中国古代的婚姻和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一夫一妻制,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和采用B.西周“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表现C.宋代法律规定,丈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过问家境,其妻可以改嫁或离婚D.宋代实行遗产兄弟均分制,在室女与继子享有同样的继承份额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

西周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即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凡不合此三者的婚姻即属非礼、非法。一夫一妻制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西周婚姻立法的原则和制度多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和采用,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A项正确,不当选。西周时期.在宗法制下已经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中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因此,B项正确,不当选。宋代在离婚方面,仍实行唐制“七出”与“三不去”制度,但也有少许变通。例如,《宋刑统》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但是“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因此,C项正确,不当选。宋代法律在继承关系上,有较大的灵活性。除沿袭以往遗产兄弟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继承财产权,至于继承份额,在室女享有3/4,继子享有1/4。因此,D项错误,当选。6.【单项选择题】关于中国古代的契约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西周时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质”“剂”在使用上的区别在于买卖之物的大小B.宋代契约立法在买卖之债发生的法律规定上,强调双方的“合意”性C.宋代买卖交易活动须订立书面契约、取得官府承认,才能视为合法有效D.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并不区分借与贷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据《周礼》载,质、剂有别。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因此,A项正确,不当选。《宋刑统》与《庆元条法事类》在买卖之债发生的法律规定上,强调双方的合意性,对强行签约违背当事人意愿的,要“重蜫典宪”。因此,B项正确,不当选。宋代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与赊卖三种.这些交易活动都须订立书面契约、取得官府承认,才能视为合法有效。因此,C项正确,不当选。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做了区分。借指使用借贷,而贷则指消费借贷。当时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因此,D项错误,当选。7.【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西周“明德慎罚”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A.三赦B.三宥C.三刺D.三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西周时期有三赦(幼弱、老耄、蠢愚,赦)、三宥(不识、过失、遗忘,减刑),三刺(讯群臣,讯群吏,讯万民,慎刑),三风(巫风、淫风、乱风)之说。其中,只有三刺之法是“明德慎罚”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因此,C项当选,其余项皆不当选。8.【单项选择题】《尚书·康诰》云:“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尚书·大禹谟》又云:“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上古典籍《尚书》中的有关记载是中国古代法制思想演变的反映,或被后世作为论证的依据。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以法配天,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确立的法制思想B.汉代初期奉行“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治国方略C.唐朝承袭和发展了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使得法律统治“一准乎礼”D.“明刑弼教”成为明清推行礼法并用政策的思想基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为谋求长治久安,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天命观。同时,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这里的“天”仍是夏商以来一直尊奉的“上天”,但周初统治者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就会失去上天的庇佑,新的有德者即可取而代之。因此,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以德配天”。在这种政治观念支配下,周初统治者为实践“以德配天”,进而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法律主张,要求统治者首先用“德教”的办法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法迫使臣民服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治国方针。这一思想深深植入中国传统政治法律理论中,被后世奉为政治法律制度理论的圭臬。A选项“以法配天”内容错误。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汉朝建立以后,为休养生息,黄老思想在汉初一直居统治地位,并辅以儒、法思想。文帝、景帝时期,仍然以黄老“无为”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到汉武帝时期,即汉代中期以后,法制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经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阐释发挥并经汉朝统治者采纳确认,“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成为汉朝的治国方略,并对后世影响深远。B选项错误。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其重要特征之一是“礼律合一”。唐朝承袭和发展了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使得法律统治“一准乎礼”,真正实现了礼与律的统一。正如唐太宗所说:“失礼之禁,著在刑书。”把封建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与政权的强力统治紧密地糅合在一起,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约束作用,礼的约束力增强了法的威慑力量,像坚实构筑的“钢筋混凝土”一样有力地维护了唐王朝的统治。C选项正确。正如题干所言,“明刑弼教”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中“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后人简称其为“明刑弼教”。宋代以前论及“明刑弼教”,多将其附于“德主刑辅”之后,着眼点是“大德小刑”“先教后刑”。宋代以降,在处理德、刑关系上有了突破。理学家朱熹首先对“明刑弼教”作了新的阐释。他有意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认为礼与法二者对治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经朱熹的阐释,德和刑的关系不再是“德主刑辅”,刑不再处于“从属”地位。这一变化意味着中国封建法制指导原则沿着“德主刑辅”一“礼法合一”一“明刑弼教”的发展轨迹,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对明清两代法律实施的方法和发展方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法律发展史上,倡导“德主刑辅”的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严刑峻法,所以它往往是同轻刑主张相联系的。而经朱熹阐发,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则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明清推行重典治国政策(而不是礼法并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D选项错误。9.【单项选择题】“(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关于商鞅变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鼓励告奸,实行连坐,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政权稳定B.奖励耕战,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C.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的特权D.全面贯彻法家“依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思想主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为了更有效地禁奸止过,保证新的统治秩序的稳定,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多次颁布法令,鼓励臣民相互告发奸谋,规定“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商鞅变法期间还广泛实行连坐制度。如邻伍连坐,以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之间相互有告奸、举盗的责任。若什伍之中有作奸犯法者,相互负连带责任。此外,还实行军事连坐、职务连坐、家庭连坐等。这些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控制,保障政权稳定有重要作用。A选项正确。题干中陈述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是说商鞅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富国强兵”是商鞅变法的终极目的,为此颁布了一系列奖励耕战的法令,如《分户令》《军爵律》等。B选项正确。题干中陈述的“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是指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实行按军功授爵,除国君的嫡系以外的宗室贵族,没有军功即取消其爵禄和贵族身份。这是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的特权。C选项正确。商鞅变法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思想主张。在变法过程中,法家的基本思想主张皆得以贯彻。如强调“以法治国”,要求臣民特别是国家官吏学法、“明法”;百姓学习法律者,“以吏为师”;强调“轻罪重刑”、“不赦不宥”、鼓励告奸、实行连坐,等等。D选项中隐含的错误,我们在解题思路中已经作了分析。“以法治国”和“依法治国”,虽然仅仅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家和现代法治思想的分野。D选项错误。10.【单项选择题】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A.傅别B.质剂C.券书D.书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核西周的契约法规。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实际上“质”和“剂”是有区别的,“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适用的较短的契券。“质”“剂”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11.【单项选择题】杜甫有诗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D.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核西周、唐宋时期的法制。选项A正确。唐末开始用“典”或“典当”一词。宋承唐制,规定了更加具体的制度。选项B错误。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周礼》载,“质”、“剂”有别。“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选项C错误。宋代典卖又称“活卖”。即通过让渡物的使用权收取部分利益而保留回赎权的一种交易方式。12.【单项选择题】关于中外法律制度中的习惯法,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A.中国西周时期的礼是对社会生活起着调整作用的习惯法B.英国法的源头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习惯法C.法国公元9世纪至13世纪是以习惯法为主的时期D.德国学者萨维尼认为法律是分阶段发展的,最初是自然法或学术法阶段,接下来便形成了习惯法阶段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德国学者萨维尼认为法律是分阶段发展的,最初是习惯法阶段,接下来是自然法或学术法阶段,选项D颠倒了二者的顺序。21.【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说法,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天命观的继承,也是神权政治学说的修补B.西周时期的“礼刑”表达与当下中国“礼法”的表达存在差异C.西周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说明当时并不主张公布成文法D.西周时期已经区分过失与故意、惯犯与偶犯正确答案:A,B,C,D参考解析:神权法思想起于夏、盛于商、衰于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天命观的继承,也是神权政治学说的修补。因此,A项正确。西周的“礼”“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