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鹿泉县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鹿泉县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鹿泉县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鹿泉县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鹿泉县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足球烯(C^)均为原子晶体

B.HC1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因此属于离子化合物

C.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在N?、CO?和SiO?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己知有关滨化氢的反应如下:

U■CuCI

反应I:4HBr+O2j^2Br2+2H2O

反应U:NaBr(s)+HRPO/浓)2NaH2PO4+HBrT

反应ID:4HBr+P2O5=2Br2+P2O3+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浓H3P与NaBr反应制HBr并用P2O5干燥

B.反应I中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HBr有强还原性,与AgNO1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HBr的酸性比HF强,可用氢漠酸在玻璃器皿表面作标记

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

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储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

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VXVYV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3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4、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运营商颁发了5G商用牌照,揭示了我国5G元年的起点。通信用磷酸铁锂电

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可高倍率充放电、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磷酸铁锂电池是以磷酸铁锂为正极

放电

材料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mFexPOj+LiC6TLiMi.xFexPOj+6C,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充电

确的是()

或段校保电极、/石围电板

MhJgLiC6

W+6C

LiMi«Fc1p0」

电解放肉股

A.充电时,正极质量增加

B.放电时,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

C.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6C+D=LiC6

D.放电时,Li♦移向石墨电极

5、已知?V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g硫化钾和过氧化钾的混合物,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4NA

B.28g聚乙烯(七压一(田土)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6NA

C.将标准状况下224mLsO2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112so3、HSO;、SOj三者数目之和为O.OINA

D.含63g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50NA

6、有一种锂离子电池,在室温条件下可进行循环充放电,实现对磁性的可逆调控。一极为纳米Fe2(h,另一极为金属

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电解质只传导锂离子。电池总反应为:Fe2O3+6Li-24-2Fe+3Li2O,关于此电池,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此电池逐渐靠近磁铁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2€h+6Li++6c=2Fe+3Li2O

C.放电时,正极质量减小,负极质量增加

D.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e・=Li

7、在氧气中灼烧0.44gS和Fe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S全部转化成H2SO4,这些H2sO』可用20mL0.5mol/L的

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S的质量分数约为()

A.18%B.46%C.53%I).36%

8、化合物如图的分子式均为G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QHXM(0kN(Q^)

A.W、M、N均能与溟水发生加成反应B.W、M、N的一氯代物数目相等

C.队M、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D.W、M、N均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9、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CaCL晶体中含有两种化学键

2+

10、现有易溶强电解质的混合溶液10L,其中可能含有K+、Ba>Na\NH4\CWSO?\AIO2、OH•中的几种,

向其中通入气体,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CO2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段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O?+CO2+H2O=2IICO3

B.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SO/-、OH

C.该溶液中能确定存在的离子是Ba2\AIOz\NHZ

2

D.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1O:+CO2+3H2O=2A1(OH)31+CO3

11、用如图示的方法可以保护钢质闸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a、b间用导体连接时,则X应发生氧化反应

B.当a、b间用导体连接时,则X可以是锌或石墨

C.当a、b与外接电源相连时,a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D.当a、b与外接电源相连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Cl-2e=C121

12、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A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dE)>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B.®C.®D.④⑤

13、设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OlmoHL」氯水中,Ch>。•和CIO•三粒子数目之和大于0.01NA

B.氢氧滋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气体时,负极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目为2NA

C.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0.1mol/L(NH4)2SO4溶液与0.2mol/LNH4cl溶液中的NH』+数目相同

14、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及现象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测定等浓度的HCOOK和比较Ka(HCOOH)和Ka2(H2S)

A

K2s溶液的pH的大小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

B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溶液呈红色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

比较C11SO4和KMnO4的催化效

C滴等浓度的C11SO4和KMnCh溶液,观察气

体产生的速度

CzHsOH与浓硫酸混合后加热到170C,制一定是制得的乙烯使酸性

D

得的气体使酸性KMnd溶液褪色KMnCh溶液褪色

A.AB.BC.CD.D

15、如匡为对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像,依据图像推出X

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

ABCD

X/(mol/L)0.120.040.030.09

Y/(mol/L)0.040.120.09().03

A.AB.BC.CD.D

16、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BCD

溶液滴入浊

NaOH溶液滴入FeSO4Na2sAgCl

实验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溶液中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

现象

为红褐色色黑色为红棕色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M是一种常用于缓解哮喘等肺部疾病的新型药物,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X+请回答:

(1)化合物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o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o

(3)①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化合物B能发生消去反应

B.化合物H中两个苯环可能共平面

C.Imol化合物F最多能与5molNaOH反应

D.M的分子式为Ci3H0NOj

(6)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包括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的结构

简式为o①能与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18、某药物合成中间体F制备路线如下:

已知:RCHO+R'CHzNCh稀1个也,+HzO

-R-CH=C-NCh

(I)有机物A结构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⑵反应②中除B外,还需要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是________

(3)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③中1摩尔D需要—摩尔出才能转化为E

(4)反应④的反应物CHQ艮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结构中含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OOHCOOHCR

液溟

⑸己知:苯环上的竣基为间位定位基,如。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

0FeB。Q

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反应试剂“反应试剂”

(合成路线常用表示方法为:A频和B菰赤目标产物)

19、苯甲酰氯(:)是制备染料,香料药品和树脂的重要中间体,以光气法制备苯甲酰氯的原理如下(该反应为

放热反应):

COOHCOC1

6+CO2+HC1

+COC12f

已知物质性质如下表:

物质熔点/C沸点/C溶解性

苯甲酸122.1249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醛等有机溶剂

较易溶于苯、甲苯等。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与

碳酰氯(COC12)-1888.2氨很快反应,主要生成尿素[CO(NH2)2]和氯化筱等无毒

物质

溶于乙醛、氯仿和苯。遇水或乙醇逐渐分解,生成苯甲

苯甲酰氯-1197

酸或苯甲酸乙酯和氯化氢

不溶于水,溶于醇、苯。极易挥发,稳定性差,450-C

三氯甲烷(CHC13)-63.563.1

以上发生热分解

L制备碳酰氯

反应原理:2CHCI3+O2—2HC14-COCh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为TC—d-1―

(3)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装置乙中碱石灰的作用是o

⑸装置戊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多孔球泡的作用是

II.制备苯甲酰氯(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被石灰

⑹碳酰氯也可以用浓氨水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向三颈烧瓶中加入610g苯甲酸,先加热至140〜150C,再通入COCb,充分反应后,最后产品经减压蒸储得到562g

苯甲酰氯,则苯甲酸的转化率为o

20、某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沉淀转化方向之间的关系。

(查阅资料)

物质BaSO4BaCChAglAgCl

溶解度/g(20-02.4x10-41.4x10-33.0x10-71.5x10-4

(实验探究)

(一)探窕BaCCh和BaSO4之间的转化,实验操作如下所示:

3滴0.1mol-L-A溶液Im<>1.L-C溶液足量稀盐匐

rrr

充分振荡后•,Fl充分振荡后,过液,

一u一洗净后的沉淀.

2inL0.lniol•L'B溶液

n试剂A试剂B试剂C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实验I

实验nBaCh

NazCOjNa2SO4

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Na2s04Na2CO3

(1)实验I说明BaCCh全部转化为BaSCh,依据的现象是加入稀盐酸后,<»

(2)实验H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实验n说明沉淀发生了部分转化,结合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解释原因:

(二)探究AgCl和Agl之间的转化。

(4)实验ID;证明AgCl转化为AgL

3滴0.1mH•!/乙溶液

0.1mol•L"Kl(u(G

r

充分振荡后

2inL0.lmu\"L1甲溶液

甲溶液可以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AgNCh溶液bNaCl溶液cKI溶液

(5)实验W:在试管中进行溶液间反应时,同学们无法观察到Agl转化为Ag。,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电压表读

注: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

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①查阅有关资料可知,Ag+可氧化I,但AgNCh溶液与KI溶液混合总是得到Agl沉淀,原因是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填“大于”或“小于”)沉淀反应速率。设计(一)石黑(s)[F(aq)〃Ag+(aq)]石墨(s)(+)原

电池(使用盐桥阻断Ag+与厂的相互接触)如上图所示,则该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②结合信息,解释实验IV中bVa的原因:。

③实验IV的现象能说明ARI转化为AgCl,理由是________。

(实验结论)溶解度小的沉淀容易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反之则不易;溶解度差别越大,由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

溶解度较大的沉淀越难实现。

21、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其简单流程如图所示(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小。2合成气―H2()(g)—混合气

与第一步(CO+H2)|第二步|(o)2+乩)

(1)已知:CFh、CO、H2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kJ・mo「、283.0kJ-moF1.285.8kJ-moF1,则上述流程中第一步反应

2cH4(g)+C>2(g)===2CO(g)+4H2(g)的AH=

⑵工业上可用H2和CO2制备甲醇,其反应方程式为CO2(g)+3H2(g)CH30H(g)+H2O(g),某温度下,将1

molCCh和3m0IH2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不同时刻反应前后的压强关系如下表:

时间/h123456

0.900.850.830.810.800.80

①用出表示前2h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②该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3)在300C、8MPa下,将CO?和Fh按物质的量之比1:3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

的量分数)。

(4)CCh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短:2cO2®+6H2(g)—'C2H4(g)+4H2O(g)AH。在O.IMPa时,按

n(CO2):n(H2)=l:3投料,如图所示为不同温度(T)下,平衡时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关系。

①该反应的AH0(填,”或“V”)。

②曲线c表示的物质为。

③为提高比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答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据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本质分析判断。

【详解】

A.金刚石为原子晶体,足球烯分子(C^)之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成分子晶体,A项错误;

B.HC1是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它电离出H+需在水的作用下才能发生,B项错误;

C.碘的升华是物理变化,分子间距离变大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项正确;

D.N2、CO?是由分子构成的,但$102是原子构成的,D项错误。

本题选C。

2、B

【解析】

A.HBr会与P2O5发生反应,故HBr不能用P2O5干燥,A错误;

B.反应I中还原剂为HBr,还原产物为水,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正确;

C.HBr与AgNO3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Br沉淀,C错误;

D.HF中F是亲硅元素,故可用于刻蚀玻璃,而HBr不行,D错误;

故答案选Bo

3、C

【解析】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14G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储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这

是工业上生产氮气的方法,Z的原子序数大于X、Y,且不能形成双原子,X、Y、Z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个,

所以Z只能是稀有气体Ne,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则W是

【详解】

A.X为C,Y为N,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C>N,Z为Ne,原子半径测定依据

不同,一般不与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相比较,A错误;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4+5+8=18,B错误;

C.W与Y可形成N2H4的化合物,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

D.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C和H可形成多种是类化合物,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时,形成的是在常

温下为液体或固体,沸点较高,可能高于w与Y形成的化合物,D错误;

答案选C。

4、C

【解析】

A.充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为LiMi.xFexPO4・e=Mi.xFexPO4+Li+,则正极的质量减小,故A错误;

B.放电时,石墨电极为负极,电流由磷酸铁锂电极流向石墨电极,故B错误;

C.充电时,阴极上锂离子得电子,则阴极反应式为L「+6C+e--UC5,故C正确;

D.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石墨电极为负极,则Li+移向磷酸铁锂电极,故D错误;

故选:Co

5、B

【解析】

过氧化钾(K2O2)与硫化钾(KzS)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10,11g过氧化钾与硫化钾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每摩尔K2O2含2moiK+和ImolO],每摩尔K2s含2moiK+和1molS?-,故含有离子数目为0.3N、,A错误;

(】乩士的最简式为CH2,288也田2一(田2+含有2moic出,每个CH2含8个质子,故质子数目为16NA,B

正确;标准状况下224mLSCh物质的量为0.01mobSO2与水反应生成H2sCh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H2sO3、HSO-、

SO;三者数目之和小于O.OINA,C错误;浓硝酸与铜反应时,若只发生Cu+4HNOK浓)^^Cu(NO3)2+2NO2t+

2H2O,ImoIHNCh转移电子数目为0.50NA,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稀,又发生3Cu+8HNO3^=3Cu(NO3)2

+2NOf+4H2O,若只发生3cli+8HN03^=3CU(NO3)2+2NOT+4H2O,ImolHNCh转移电子数目为0.75N,、,故转

移电子数目介于0.50NA和0.75NA之间,D错误。

6、C

【解析】

A.放电时,锂为负极,氧化铁在正极反应,所以反应生成铁,此电池逐渐靠近磁铁,故正确;

B.放电时,正极为氧化铁变成铁,电极反应为Fe2O3+6Li++6e=2Fe+3Li2O,故正确;

C.放电时,正极反应WieFe2O3+6Li++6e=2Fe+3Li2O,正极质量增加,负极锂失去电子生成锂离子,质量减少,故错

误;

D.充电时,阴极锂离子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Li++e,=Li,故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注意电解质的存在形式对电极反应的书写的影响,本题中电解质只能传到锂离子,

所以电极反应中出现的离子只能为锂离子。

7、D

【解析】

n(NaOH)=0.02Lx0.50mol/L=0.01mol,由反应的关系式SO2〜H2s。4〜2NaOH可知,n(SO2)=0.005mol,则硫和

铁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0.005molS,in(S)=0.005molx32g/mol=0.16g,

0.16g

则8(S)=T-rrX1OO%=36%,答案选D。

0.44g

8、D

【解析】

A.由W(<Q—)、M(㊀)、N(C>-)结构简式可知,W不能和滨水发生加成反应,M、N均能与澳水发生加成反应,

故A错误;B.W的一氯代物数目为4种,M的一氯代物数目3种,N的一氯代物数目4种,故B错误;C根据甲烷

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和苯分子的共面结构可知,W、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M中的碳原子不能共面,故

C错误,D.W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了有氢原子,M和N均含碳碳双键,故W、M、N均能被酸性KMrQ溶液氧化,故D

正确;答案:Do

9、A

【解析】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故A正确;

B.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中的化学键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B错误;

C.冰融化时,发生了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而水分子内部的O・H共价键没有发生断裂,故C错误;

D.CaCL晶体属于离子晶体,钙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氯离子与氯离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故D错误;

答案为A。

10、A

【解析】

通入二氧化碳,OA段生成沉淀,发生反应Ba2++2OH-+CO2==BaCO31+H2O,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Ba?*、OH;BC

段生成沉淀,发生反应A1O2,+CO2+2H2O=AI(OH)31+HCO37说明含有AKhi

【详解】

通入二氧化碳,OA段生成沉淀,发生反应Ba2++2OH-+CO2==BaCO31+H2O,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Ba?+、OH;BC

段生成沉淀,发生反应A1O2-+CO2+2H2O=A1(OH)31+HCO〃BC段生成沉淀,说明含有AIO2%AB段沉淀物质的量

不变,发生反应20H-CO2==CO32-H2O;CD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发生反应CO3、+CO2+H2O=2HCO3-;DE段

沉淀溶解,发生反应BaCO3+CO2+H2O=Ba(HCO3)2;Ba?+与SO』?•生成沉淀,OH与NHT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所以一

定不存在NHT、SO?-:故选A。

11、A

【解析】

A.当a、b间用导体连接时构成原电池,根据题意,X应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

B.当a、b间用导体连接时构成原电池,根据题意,X应为负极,X应比Fe活泼,则X可以是锌,不能选用石墨,B

错误;

C.当a、b与外接电源相连时,a应连接电源的负极,C错误;

D.当a、b与外接电源相连时,阴极应该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12、B

【解析】

①A是固体,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①错误;

②2A(s)+3B(g)=C(g)+2D(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均增大,故②错误;

③2A⑸+3B(g)・・C(g)+2D(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均增大,故③

错误;

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v(正)>v(逆),故④正确;

⑤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

故选B。

13、C

【解析】

A.缺少体积数据,不能计算微粒数目,A错误;

B.缺少条件,不能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也就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R错误;

C.Mg是+2价的金属,2.4gMg的物质的量是O.lmoL反应会失去0.2mol电子,因此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

和Mg3N〃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正确;

D.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微粒的数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14、A

【解析】

由于甲酸的酸性大于氢硫酸,等浓度的HCOOK和K2s溶液的PH:K2s溶液》HCOOK溶液,所以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较大,A正确;含有铁离子的溶液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不一定为Fe2+的溶液,B错误;硫酸

铜在比。2溶液分解时作催化剂,而KMMh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KMnO4溶液做氧化剂,没有可比性,C错误;浓

硫酸能够使乙醇脱水碳化,浓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可能是二氧化硫能够使酸性KMnCh溶液褪

色,也可能是乙醇蒸气使高钵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正确选项A。

点睛:CH50H与浓硫酸混合后加热到170X?,制得的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洗气,除去二氧化硫和

二氧化碳气体,然后所得的气体通入到酸性KMnCh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一定制得了乙烯气体。

15、D

【解析】

依图知,NaOH滴至30mL时恰好完全中和,由ciVkc2V2,V]:V2=10n】L:30mL=1:3得ci:cz=3:1,故B、C

两项被排除。又由于滴加NaOH到20mL时,混合溶液pH=2,设c(NaOH)=c、c(HCI)=3c,则c(H+)=(3cxlOmL.cx20

mL)-r(l()mL+20mL)=0.01mol-LS解得c=0.03molL\3c=0.09mol-L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6、C

【解析】

分析:A项,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B项,红色褪色是HC1O表

现强氧化性;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D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

为2NO+O2=2NO2。

详解:A项,NaOH溶液滴入FeSCh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

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存在反应

C12+H2O^HCI+HCI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茯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I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

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I+Na2S=Ag2s+2NaCI,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

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项,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分析颜色变化的原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解析】

O

与HCH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B与HC1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为©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Mo

【详解】

,其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羟基、埃基,故答案为:酯基、羟基、埃基;

与醋酸钠的取代反应生成,结合可知,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定条件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5)A.化合物B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

B.化合物H为,两个苯环可能共平面,B正确;

C.化合物F为r,水解生成的竣基、酚羟基和HBr能和NaOH反应,则Imol化合物F最多能

与4moiNaOH反应,C错误;

D.M的结构简式为Hop。)其分子式为Ci3H19NO3,D正确;故答案为:BD;

(6)化合物A为,①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由酚羟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由醛基,同时符

合条件同分异构体有:邻间对有10种,邻间对有3种,总共有13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OH

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CH?CHOCHUCHO

【点睛】

苯环上由两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有两个相同取代基和一个不同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6中、有三个互不相

同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10种。

18、酚羟基、醛基、酸键CH3OH.浓硫酸、加热

【解析】

⑴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所含有的含氧官能团;

⑵比较B和C的结构可知,反应②为B与甲醇生成酸的反应,应该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进行;

C1

(3)比较C和E的结构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CH;°、在D中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加成,硝基能被

CHQ,

氢气还原成氨基,据此答题;

(4)根据条件①结构中含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即有4种位置的氢原子,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③能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说明有竣基或酯基或酚羟基,结合CH;<可写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

COOHCOOH

(5)<^:-CH三被氧化可生成6,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人|,被还原生成百,进而发生缩聚反应可生

■NG"^眼

0

成H-0见

Un

【详解】

(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所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醛基、醛键,故答案为:酚羟基、醛基、醛键;

比较和的结构可知,反应②为与甲醇生成酸的反应,应该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故答案为:

(2)BCBCH3OH>

浓硫酸、加热;

I(3

(3)比较C和E的结构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CH$°丫冬丫

•,在ImolD中碳碳双键可与Imol氢气加成,

Ia

故答案为:黑。、&

硝基能被氢气还原成氨基,可消耗3moi氢气,所以共消耗4moi氢气,

1

CHiO

(4)根据条件①结构中含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即有4种位置的氢原子,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③能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说明有竣基或酯基或酚羟基,结合CH;O—可知,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

构为0010OCH。,故答案为:4

-0cH°0cH6

CH,EJ

、rw,

/=\COOHCCOHCOOH

(5)<^:-帙被氧化可生成底,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被还原生成血,进而发生缩聚反应可生

dNG坨

0

成叶如o用。凡可设计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COOH

CH3COOHCOOH

AKMrOM)IHNO3

OH,故答案为:

0■叫KI

Q“N比

COOHCOOHCOOH

KMiOQ)IHNO3Fe入一定条件:

-------------►09。;HN

HC1晨码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把握题给信息,根据有机物的官能团判断有机物可能具

有的性质。

19、分液漏斗eghbaf浓硫酸干燥气体,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戊中防止三氯甲

烷挥发,使碳酰氯液化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COCI2+4NH3H2O=CO(NH2)2-F2NH4CI

4-4HzO79.3%

【解析】

(1)看图得出仪器M的名称。

(2)根据已知,碳酰氯与水反应,因此要干燥氧气,且后面产物中要隔绝水蒸气,再得出顺序。

⑶根据已知信息,碳酰氯不能见水,因此整个环境要干燥,故得到答案。

⑷根据⑵中得到装置乙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⑸根据破酰氯(COCb)沸点低,三氯甲烷易挥发,得出结论,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

应速率。

11(6)碳酰氯也可以用浓氨水吸收,生成尿素和氯化铁,再写出反应方程式,先根据方程式计算实际消耗了苯甲酸的质

量,再计算转化率。

【详解】

⑴仪器M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⑵根据已知,碳酰氯与水反应,因此要干燥氧气,且后面产物中要隔绝水蒸气,因此X要用浓硫酸干燥,按气流由左

至右的顺序为e—>c—»d—*g—>h—>b—>a—»f,故答案为:e;g;h;b;a;f©

⑶根据上题得出试剂X是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硫酸。

(4)根据⑵中得到装置乙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气体,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戊中,故答案为:干燥气体,防止水蒸气进

入装置戊中。

⑸碳酰氯(COCk)沸点低,三氯甲烷易挥发,因此装置戊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防止三氯甲烷挥发,使碳酰氯液化;

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防止三氯甲烷挥发,使碳酰氯液化;增大

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n(6)碳酰氯也可以用浓氨水吸收,生成尿素和氯化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h+4NHyH2O=CO(NH2)2+2NH4C1

+4H2O,

COOHCOCI

+COCl2->+CO2+HC1

121g140.5g

xg562g

121g:xg=140.5g:562g

解得x=484g

。=券露10°%=79.3%,故答案为:COC124-4NHyH2O=CO(NH2)2+2NH4CI+4H2O,79.3%。

610g

+2+

20、沉淀不溶解,无气泡产生或无明显现象BaCO3+2H=Ba4-CO2T4-H2OBaSCh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

衡BaSOi(s)Ba2+(aq)+SO42-(aq),当加入浓度较高的Na2cO3溶液,•与Ba?+结合生成BaCCh沉淀,使上

+

述平衡向右移动b小于2Ag+2F=I2+2Ag生成Agl沉淀使B中的溶液中的c(「)减小,「还原性

减弱,原电池的电压减小实验步骤iv表明C1一本身对该原电池电压无影响,实验步骤出中c>b说明加入C1一使c

(I一)增大,证明发生了Agl(s)+CF(aq)・AgCl(s)4-I-(aq)

【解析】

⑴因为BaCO.a能溶于盐酸,放出CO2气体,BaSOj不溶于盐酸。

⑵实验H是将少量BaCL中加入Na2s04溶液中,再加入Na2c。3溶液使部分BaSCh转化为BaCO3,则加入盐酸后有

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⑶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RaSOKs)-BM+(aq)+SO产(aq),当加入浓度较高的NaKCh溶液,CO.y

与Ba?+结合生成BaCCh沉淀。

⑷向AgCI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获得AgCl悬浊液时NaCl相对于AgNCh过量,因此说明有AgCI转化为Agio

⑸①AgNO3溶液与KI溶液混合总是先得到Agl沉淀说明氧化还原反应远远小于沉淀反应速率;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2r+2Ag+=2Ag+L;②由于Agl的溶解度小于AgCLB中加入AgNCh溶液后,产生了Agl沉淀,使B中

的溶液中的c(F)减小,「还原性减弱,根据已知信息“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

(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可的结论;③实验步骤N表明C1

本身对该原电池电压无影响,实验步骤iii中Ob说明加入CI一使c(「)增大,证明发生了Agl(s)+Cr(aq)AgCl(s)

+l-(aq).

【详解】

⑴因为B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