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训练题)_第1页
2024年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训练题)_第2页
2024年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训练题)_第3页
2024年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训练题)_第4页
2024年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3·安徽马鞍山二模·2)汉初,高祖刘邦分封刘氏子弟为王,镇抚一方。但随着诸侯王国逐渐强大,其与中央的离心力也随之加大,而一旦诸侯王自以为能与中央抗衡,便有可能铤而走险抢班夺权。为此,汉武帝()A.分封诸侯B.广设郡县C.实施“推恩令”D.设立刺史2.(2023·安徽马鞍山二模·5)“宋太宗又将节度使属下的支郡全部收归朝廷直辖,使节度使成为一州的长官,消除了节度使统治大片地区的局面。以后又将节度使留在京城,而以朝官出任知州、知府,节度使终于成为虚衔”。材料反映宋初统治者()A.放任武将擅权B.加强知州权力C.提高文官地位D.加强中央集权3.(2022·辽宁沈阳沈河区二模·2)文物承载着历史。将下列文物序号与其所对应的时代特征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①西汉长信宫灯②北魏陶俑③清朝班禅金印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A.①—a②—b③—cB.①—a②—c③—bC.①—b②—c③—aD.①—c②—b③—a4.(2023·安徽马鞍山一模·5)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A.促进了科技的繁荣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5.(2023·安徽马鞍山一模·2)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A.世袭制的出现B.禅让制的推行C.分封制的实行D.行省制度的确立6.(2023·湖北宜昌五峰五模·6)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削弱相权,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A.重文轻武,中央集权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藩镇割据,加强皇权D.重农抑商,稳固政权7.(2023·湖北宜昌五峰五模·5)汪洙《神童诗》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其天子堂前立进士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该诗及情境最初始于()A.先秦世袭制B.汉朝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隋朝科举制8.(2023·湖北宜昌五峰二模·9)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遂被杀。这反映了清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9.(2023·湖北宜昌五峰二模·5)北魏孝文帝,鲜卑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它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其目的是()A.加强皇帝权力B.打击鲜卑贵族C.促进民族交融D.增强军事力量10.(2023·湖北宜昌五峰一模·9)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是个“超级工作狂”,他事必躬亲,一天要办400多件政务,直到临终前依旧在办公。使得朱元璋如此勤政的根本原因是()A.明朝刚建立,事务繁多杂B.官员不作为,工作效率低下C.防止大权旁落,废除了丞相D.朱元璋才智过人,精力旺盛11.(2023·湖北宜昌五峰一模·7)历史板报中有“陈桥夜醉得天下、杯酒论心掌乾坤、曲宴翰林显国策、王安石变法求出路”四个栏目,由此推断其主题是()A.唐朝的政治B.北宋的政治C.元朝的政治D.明朝的政治12.(2023·天津一模·1)班固在《汉书》中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秦始皇为克服分封制的弊端,加强对地方管理,在全国推行()A.分封制B.世袭制C.推恩令D.郡县制13.(2023·安徽联合体模拟·7)学者郑石桥指出:“宰相辅政制度的沿革自势体现了皇帝专制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驾驭百官能力的不断提升。”此观点表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是()A.皇权掌管中央机构,相权主管地方行政,两者互相监督B.承相为百官之首,是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不可或缺的助手C.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D.宰相由充当皇帝顾问到主持朝政,最后完全架空了皇帝14.(2022·山东青岛·3)据下图判断,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A.皇帝制度B.丞相制度C.太尉制度D.郡县制度15.(2022·山东威海·2)威海在西周时期属于莱子国管辖,秦朝时属于胶东郡腄县管辖。这表明,西周、秦朝时在地方分别实行()A.分封制郡县制B.分封制行省制C.郡县制世袭制D.世袭制分封制二、非选择题16.(2023·湖北宜昌五峰五模·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下表是某同学整理概括的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进程(部分)。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进程朝代关键人物形成和初步发展秦朝秦始皇汉朝汉武帝大发展隋朝隋文帝、隋炀帝唐朝唐太宗民族交融高潮元朝元世祖巩固和发展明朝明太祖、明成祖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邓小平(1)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在政治、汉朝在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4分)(2)根据表格,分别结合清朝巩固西北、东北边疆的相关史实,论证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10分)(3)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2分)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4分)17.(2022·浙江台州·7)政治制度的废除和创立始终是中外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部分)史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至正集》制度ABC朝代西周隋朝元朝影响确立了周王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统治了广阔的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1)写出表中A.B.C代表的政治制度名称。简要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材料二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部分)由于查理一世等守旧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阻挠……英国进行了光荣革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大大限制了君主权力,使英国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改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国王路易十六等势力的倒行逆施,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最终以人民广泛参与的彻底革命,确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改编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2)材料二中英法两国革命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分析两国革命的共同原因。(3)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创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18.(2022·山东济南二模·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该)制度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袭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常识课(1)材料一中该“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该“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归纳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两条即可)材料二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中国政治制度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完善了隋朝开创的哪一政治制度?材料三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元史·地理志》(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推行了什么制度?材料四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使皇权专制达到顶峰。——《中国政治制度史》(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朱元璋是怎样改组政治制度,解决君相之争的?“清朝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其措施是什么?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模拟演练)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DCCADDCC题号1112131415答案BDCDA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权威,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即推恩令,从而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进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汉初高祖刘邦时候(不是汉武帝时期)分封刘氏子弟为王,镇抚一方,形成了汉初郡国并行的制度,封国制度为文帝、景帝以及汉武帝时期,诸侯逐渐强大、威胁到中央埋下隐患,故排除A项;秦始皇开始实行郡县制,汉代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故排除B项;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和抑制地方豪富,主要起监察地方官的作用,故排除D项。2.【答案】D【解析】题干中信息“宋太宗……消除了节度使统治大片地区的局面“和”以后又……节度使终于成为虚衔”分别从实质上和形式上将节度使权力架空,从而避免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割据一方的弊端重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项;宋太宗的措施大大削弱了武将擅权的局面,排除A项;朝官被任命为地方的知州、知府就是为了取代节度使在地方上的行政权力,但任免权在中央,故不存在加强知州权力的问题,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介绍宋太宗如何削弱节度使权力的,与是否加强文官地位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①西汉长信宫灯是西汉时期的成果,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①符合c。②北魏陶俑是出于北魏时期,北魏时期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时期,②符合b。③清朝时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③符合a,故选D项;西汉时期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①与a不符,排除A项;北魏时期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②与c不符,排除B项;西汉时期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的建立和巩固,①与b不符,排除C项。4.【答案】C【解析】据“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可知,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控制思想和文化,明朝提倡尊孔崇儒,并实行八股取士制度,要求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答题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束缚了人们的创新能力,不利于科技、商务、工业等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制度,阻碍了科技的繁荣,而非促进,排除A项;明朝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文化的控制,是有利于皇权加强的,排除B项;明朝科举制度的僵化,束缚了人性发展,使人们思维固化,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据“周朝”“诸侯国……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可知,周朝伊始为了巩固统治,并扩大疆域范围,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C项正确;世袭制早在夏朝禹传位于启时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禅让制是部落联盟时期,推举首领的制度,此制度在夏朝被世袭制取代,排除B项;行省制度的确立要到元朝时期,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亲自控制军队”“削弱相权”“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了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和武将专权的情况再次出现,他采取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形成了外轻内重的局面,故选A项;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朝政混乱,排除B项;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历代封建王朝的一项重要措施,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材料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意思是早些时候只是普通的农田村夫,晚些时候却登堂入室,成为天子臣下。结合“状元”“榜眼”“探花”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科举制出现后带来的社会现象,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故选D项;先秦世袭制为先秦时期,即夏商周时期选拔官员的方式,排除A项;汉朝的察举制是汉朝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方式来选拔官员,排除C项。8.【答案】D【解析】据“加浊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遂被杀’”,可知,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此即“文字狱”。故选D项;焚书坑儒发生在秦朝时期,排除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的治国思想,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排除B项;八股取士是指明代成化年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此项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9.【答案】C【解析】据“孝文帝”“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可知,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故选C项;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为了汉化,与加强皇帝权力并无根本联系,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过程中的确打击了鲜卑贵族,但目的还是为了汉化,并促进民族交融,并非只是为了打击他们而进行改革,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虽有涉及到军事改革,但是其改革主要目的是进行汉化,促进民族交融,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据“朱元璋工作事必躬亲,一天要办400多件政务,直到临终前依旧在办公”可知,朱元璋时期,废除中书省及丞相,使君主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出现事务繁忙显现,故选C项;“事务繁多杂”“官员不作为”均可从设置完善行政机构或部门加强管理,排除A项、B项;“才智过人,精力旺盛”属于个人主观因素,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据“陈桥夜醉得天下、杯酒论心掌乾坤、曲宴翰林显国策、王安石变法求出路”可知,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以黄袍加身,夺取前朝政权,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由此推断其主题是北宋的政治,故选B项;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排除A项、C项、D项。12.【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不立尺土之封”“秦始皇”,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秦朝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故选D项,排除A项;世袭制是夏朝开始的传承制度,与加强地方管理无关,排除B项;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1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宰相辅政制度的沿革自势体现了皇帝专制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驾驭百官能力的不断提升。”表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C项正确。皇权掌管一切军政大权,相权掌管中央机构,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历史上宰相架空皇帝的是个例,并非潮流、趋势,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从图片可知“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县”可知此图描述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地方设立郡守、县令,所以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郡县制度,故选D项;皇帝制度的对象是皇帝;与地方行政无关,排除A项;丞相的职能是辅助皇帝,掌管百官,与地方行政不符,排除B项;太尉制度属于秦朝中央行政模式,排除C项。1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莱子国”“胶东郡腄县”,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故选A项;行省制元朝才出现,排除B项;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制度,世袭制不是地方制度,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制度,排除C、D两项。二、非选择题16.【答案】(1)措施: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或实行郡县制;(2分)汉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分)(2)西北: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统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派兵驻扎新疆各地,设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该部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5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东北:康熙帝时期,清政府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粉碎沙俄妄图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维护领土主权;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城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5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3)构想:“一国两制”。(2分)行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利益的义务;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行、势力作斗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等。(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给分)【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2)分别列举相应的史实,表明这些史实所带来的影响即可。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巩固西北边疆的史实有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这些措施都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统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派兵驻扎新疆各地,设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该部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东北地区,康熙帝时期,清政府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粉碎沙俄妄图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维护领土主权;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城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首次成功运用于香港问题,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最后一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中学生坚持国家的政策,方针入手,也可从自身的实际生活入手作答。如: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利益的义务;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行、势力作斗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等。17.【答案】(1)分封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2)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等。【解析】(1)根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西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代表的制度名称是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