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绿色低碳学校评价指南》_第1页
《湖北省绿色低碳学校评价指南》_第2页
《湖北省绿色低碳学校评价指南》_第3页
《湖北省绿色低碳学校评价指南》_第4页
《湖北省绿色低碳学校评价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团体标准

T/CPE××××—2024

绿色低碳学校评价指南

Evaluationguideforgreenlow-carbonschool

2024-××-××发布2024-××-××实施

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发布

绿色低碳学校评价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绿色低碳学校评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基

本要求、评价方法及评价等级。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湖北省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

育(小学、初级中学)、中等教育(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

校)、高等教育(包括高职及专业类学校、普通高等学校)

类学校等开展绿色低碳学校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50099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55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1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51141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GB/T51356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GB7793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DB42/T1079湖北省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JGJ3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低碳学校greenlow-carbonschool

绿色低碳学校是指充分利用、协调自然资源与环境,通

过各种技术措施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的效率,减少碳排放,

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与室内空间,使

校园内办公、教学、生活等建筑与当地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结

合的整体,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2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waterre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供水和地下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

雨水等。

[GB/T38849-2020,术语和定义3.8]

3.3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

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GB/T50378-2019,术语2.0.1]

3.4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

一次能源的一类,在一定程度上,地球上此类能源可在

2

自然过程中再生。包括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海洋能和地热能等。

[GB/T32910.4,定义3.3]

4基本要求

绿色低碳学校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4.1遵守适用的环境保护、卫生、消防等法律法规要求。

4.2不违反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近三年内未发

生由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认定的重大安全事件、群体性治安事

件或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4.3有效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等相关

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4.4校园内主要道路、管线、水体等应已建成并投入使

用不少于一年,校园内主要设施应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不少于

一年。

4.5新建学校在建设完成且运行一年后实施评价,改造

学校在改造完成且运行一年后实施评价。评价时间范围为最

近的一个自然年。

5评价方法

本评价指南采用120分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与环境(23

分)、能源与资源(41分)、运行与管理(12分)、宣传

与教育(24分),附加分20分。详见表1。

3

表1绿色低碳学校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序号三级指标分值

绿色建筑1建筑绿色性能3

(6分)2智能化计量3

3绿化覆盖率3

建筑与环境4户外场所遮荫措施1

(23分)环境友好5无烟校园2

(17分)6充电桩设施配备率5

7绿色出行2

8节能环保设备维护管理4

9能源和碳排放管理9

1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6

能源节约11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2

能源与资源(32分)12节能型空调使用率6

(41分)13节水器具使用率3

14学校人均综合能耗6

资源利用15非传统水源利用率4

(9分)16垃圾分类与回收5

运营17绿色低碳管理办法3

运营与管理(6分)18生态环境维护和管理3

(12分)管理19低碳学校建设管理制度3

(6分)20低碳教育及培训3

21保护环境宣教场所2

宣传

22节日宣传2

(6分)

23特色绿色方案展示2

24绿色低碳小组(社团)2

宣传与教育25鼓励节约粮食2

教育

(24分)26垃圾分类教育2

(12分)

27低碳教育课程3

28社区共建活动3

荣誉奖项29环保奖项3

(6分)30宣传报道3

附加分包括学校引导师生参与碳普惠、设置双碳相关学科,成

20

(20分)功申报双碳相关科研项目以及获得国家专利等情况。

4

5.1绿色建筑

5.1.1建筑绿色性能

该指标主要用于评价校园建筑绿色性能,推进学校合理

规划校园建筑绿色设计及对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总分值

为3分:

(1)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学校:

校园内一栋建筑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得2分。校

园内两栋建筑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或一栋建筑获得绿

色建筑三星级认证,得3分。总分3分。

(2)高等教育类学校:

校园内建筑获得国家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校

园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达到20%,得2分;

达到10%,得1分。或校园既有建筑改造项目通过绿色建筑

星级认证的面积比例达到100%,得3分;达到80%,得2

分;达到50%,得1分。总分3分。

5.1.2智能化计量

该指标用于评价学校能源管理系统的先进程度以及学

校能源管理系统的精细程度。先进程度指能否对不同资源的

消耗进行独立计算并且实现远程抓取数据。精细程度主要体

现在按照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计量装置。

对学校水、电、气、热等能耗使用智能化计量系统,采

用智能远传表的,得2分;在此基础上根据使用用途、付费

或管理单元,按照GB17167的要求,设置分类或独立计量装

置,对计量数据自动采集,得3分;无则不得分。

5

5.2环境友好

5.2.1绿化覆盖率

绿地面积包括绿地种植覆土的水平投影面积,以及绿地

范围内符合规定要求的硬质景观和水体景观的水平投影面

积。其中绿地包括地面绿地和屋顶绿地。折算绿地面积参考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计算。

绿地面积折算绿地面积(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

总用地面积(平方米)

+

%=×100%

(1)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学校:

绿化覆盖率大于(含)30%,得3分;大于(含)25%

但小于30%,得2分;小于25%,得1分。

(2)高等教育类学校:

绿化覆盖率大于(含)35%,得3分;大于(含)30%

但小于35%,得2分;小于30%,得1分。

5.2.2户外场所遮荫措施

在操场、运动场等户外活动场地利用合适的手段进行遮

荫,避免温度过高对学生正常活动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利用

主体建筑墙体或周边的构筑物对光照的遮挡,形成不同时长

和不同强度的遮阴区以及利用花园及周边环境中的植物,尤

其是高大的植物,对光线的遮挡。

户外活动场地有遮荫措施的,得1分;没有遮荫措施,

不得分。

5.2.3无烟校园

要求学校的公共场所包括教学楼、办公室、实验室、图

书馆、活动室、室内运动场、宿舍、卫生间、楼道等区域均

6

设有醒目的禁止吸烟标识。校园内有设置醒目的禁烟标识,

得2分;无则不得分。

5.2.4充电桩设施配备率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接口)数量包括已建设完成的新

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接口)的数量,以及通过改造安装,已

配备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的充电设施(接口)总数。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接口)数量(个)

充电桩设施配备率()

停车位总数量(个)

%=×100%

充电桩设施配备率大于(含)20%,得5分;大于(含)

10%但小于20%,得3分;大于(含)5%但小于10%,得1

分;小于5%,不得分。

5.2.5绿色出行

学校绿色出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评价:

(1)鼓励师生采用公交车、地铁、新能源车、自行车、

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2)校园内设置自行车专用道或自行车绿道、停放点。

满足2项,得2分;满足1项,得1分。

5.2.6节能环保设备维护管理

(1)学校食堂安装并使用电气化炊具、油污分离设备

和油烟排放净化装置,并且按使用规定按期进行检查、清洗、

维护;

(2)污染控制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台账完整、规范。

每满足1项,得2分。总分4分。

5.3能源节约

5.3.1能源和碳排放管理

学校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评价:

(1)建立能源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实施能源资源管理

7

激励制度,管理业绩与节约能源资源挂钩;

(2)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模式

进行能源管理或节能改造;

(3)建立学校碳排放披露机制,定期公示全校碳排放

相关数据。

每满足1项,得3分。总分9分。

5.3.2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反映学校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

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使用情况。常用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参考附录A。

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吨标准煤)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能源使用总量(吨标准煤)

%=×100%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大于(含)30%,得6分;大于(含)15%

但小于30%,得4分;小于15%,得2分。

5.3.3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

高效照明光源使用量(个)

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

照明光源使用总量(个)

%=×100%

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大于(含)95%,得1分;在此基

础上增设分区照明、自动控制等照明节能措施的,得2分。

5.3.4节能型空调使用率

节能型空调指空调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满足《建

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中的要求,多

联式空调机组或分体空调达到二级能效及以上的空调。

节能型空调数量(台)

节能型空调使用率()

空调总数量(台)

%=×100%

学校采用节能型空调的比例大于(含)90%,得4分;大

于(含)70%但小于90%,得2分;小于70%不得分。在此基

8

础上,对学校空调系统实施节能改造,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运

行能耗,达到20%以上节能效果的,得2分。总分6分。

5.3.5节水器具使用率

节水器具指用水效率达到相关标准等级的卫生器具。鼓

励学校采用更高节水性能的节水器具,本指南的节水器具使

用率计算用水效率达到二级或一级节水器具的使用比例。

二级或一级节水器具数量(个)

节水器具使用率()

生活用水器具总数量(个)

%=×100%

学校采用二级或一级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大于(含)95%,

得3分;大于(含)70%但小于95%,得2分;小于70%,

不得分。

5.3.6学校人均综合能耗

一个自然年内,学校人均综合能耗符合《湖北省公共机

构能耗定额第2部分:教育机构》DB42/T1079对学校的要

求。满足引导值的,得6分;满足基准值的,得4分;满足

约束值的,得2分。计算方法参见《湖北省公共机构能耗定

额》DB42/T1079。

5.4资源利用

5.4.1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

供给杂用(如景观、绿化、冲洗路面等)的年用水量占其总

用水量的比例。

非传统水源年用水量(万吨)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年总用水总量(万吨)

%=×100%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大于(含)30%,得4分;大于(含)

20%但小于30%,得2分;小于20%,得1分。

5.4.2垃圾分类与回收

9

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应满足以下

要求:

(1)学校应设立垃圾集中收集点,放置带盖的垃圾桶,

各区域将垃圾送达收集点时应按指定区域倾倒;

(2)学应校至少应配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分类

收集设施(容器),配置率达100%;

(3)在食堂餐厅等餐饮区域设置专门的厨余垃圾收集

设施(容器),并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

(4)有害垃圾应按照便利、快捷、安全原则,设立专

门场所设施(容器),对不同品种的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收集、暂存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害垃圾标志;对列入《国家

危险废物名录》的品种,应按要求设置临时贮存场所;

(5)学校应制定可回收物资源化处理制度,与再生资

源回收利用企业合作实现可回收物的回收、处理。

每满足1项,得1分。总分5分。

5.5运营

5.5.1绿色低碳管理办法

学校制定完善的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等方面的相关

制度和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要求具体到组织(年级、班级),

并明确管理机构、责任人和考核制度。

制定完善的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等方面的相关制度

和管理办法,得3分;无则不得分。

5.5.2生态环境维护和管理

学校设置专人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巡查并

记录校园的基础生态环境,包括校园水质和空气质量等。

10

设置专人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和管理,得3分;无则不

得分。

5.6管理

5.6.1低碳学校建设管理制度

学校应设置专门的绿色低碳学校建设运行管理机构,负

责有关低碳学校创建方案的制定、实施、考核和奖励工作;

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低碳学校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

标、指标和实施方案。

学校设置低碳学校建设运行管理结构,得2分;学校制

定低碳学校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得1分。总分3分。

5.6.2低碳教育及培训

学校应每年为教职工、学生提供低碳相关知识的教育、

培训。低碳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低碳讲座、低碳班

级会议、低碳生活习惯普及、低碳海报制作等。开展教育、

培训次数达到8次及以上,得3分;达到5次及以上,得2

分;达到3次及以上,得1分。

5.7宣传

5.7.1保护环境宣教场所

学校在校内设置环境保护宣传地点,公开开放给教职工

和学生进行学习和创造。此外,学校设置网络上的环境保护

宣传页面,让教职工和学生在课外时间进一步学习环境保护

知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环境保护宣传。

有供师生进行环境保护宣教活动的场所,得2分;无则

不得分。

5.7.2节日宣传

11

在低碳节日、环保节日期间加大对低碳理念的宣传。低

碳节日包括但不限于“地球一小时”、“全国节能宣传周”、“全

国低碳日”、“世界环境保护日”、“世界无车日”、“世界水资

源日”、“国际生物多样日”、植树节等。

开展“地球一小时”、“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

学校低碳专题或其它类似的活动,得2分;无则不得分。

5.7.3特色绿色方案展示

学校展示校内的绿色解决方案,包括学校的水循环系统、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方案、废物(建材、耗材)利用项目展示。

对学校规划、建设的各类绿色低碳设计方案和技术,设

置展示窗口与说明文字,得2分;无则不得分。

5.8教育

5.8.1绿色低碳小组(社团)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特长等特征组建不同主题

的环保兴趣小组(社团)。环保兴趣小组(社团)在学校允

许的范围内对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开展专题课外活动、主

题班(团、队)会、征文等,在全校展示小组(社团)的研

究成果等。

学校建立环保兴趣小组、低碳专题课外活动、社团等教

育形式,得2分;无则不得分。

5.8.2鼓励节约粮食

学校在食堂鼓励学生节约粮食。主要的形式包括但不限

于张贴光盘行动海报、提示学生按需就餐、教育学生正确的

饮食习惯、对于节约粮食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对于浪费粮

食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鼓励节约粮食,推行“光盘行动”,得2分;无则不得分。

12

5.8.3垃圾分类教育

学校对教职工和学生展开垃圾分类教育。垃圾分类教育

主要包括垃圾分类的不同形式、不同垃圾分类的方法、垃圾

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的目标、垃圾分类的未来发展等。

学校每年组织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的,得2分;无则不得分。

5.8.4低碳教育课程

学前教育类学校将环保相关的绘本融入学前教育的日

常教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类学校将低碳教育

内容融入教学体系,包括设置低碳方面的教学课程、聘请专

业的环境教育的老师、建立专业的教学大纲(包括自然教育、

环境科普、绿色低碳)、对学生安排学时进行教育等。

将低碳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得3分;无则不得分。

5.8.5社区共建活动

学校组织师生环保志愿者队伍,向居民宣传低碳环保知

识;或师生、家长参与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有开展社

区共建活动的,得3分;未开展则不得分。

5.9荣誉奖项

5.9.1环保奖项

学生、教师或学校获国家级、省级或市级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单位或其他相关奖项。获国家级

奖项,得3分;获省级奖项,得2分;获市级奖项,得1分。

5.9.2宣传报道

指通过媒体对学校开展的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活

动进行宣传报道。媒体报道包括但不限于传统报纸杂志、电

子报纸杂志、学术论文期刊、政府公开报道等。学校获得市

13

级及以上的媒体报道,得3分;通过自媒体、宣传栏等形式

开展宣传报道的,得2分;无则不得分。

5.10附加项

附加项共计20分,每项5分。

(1)学校举办引导师生参与碳普惠的宣传教育活动,得3

分;且有师生实际参与碳普惠或大型活动碳中和的,得5分。

(2)将低碳教育融入学校学科体系,设立碳中和新交

叉学科,或传统学科向“双碳”转型的,得5分。

(3)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学校成功申报双碳

相关科研项目,得5分。高等教育学校成功申报市级及以上双

碳相关科研项目,并且项目成果获得科技成果奖项的,得5分。

(4)学校开展低碳技术研发项目,项目成果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