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_第1页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_第2页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_第3页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_第4页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720—20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firesafetyofconstructionSite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总则

1.0.1为防止和减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

1.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不同施工现场的火灾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方便有效。

1.0.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临建设施Temporaryconstructionfacility

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并随施工进度建造或拆除的办公、生活、生产用非永久性建(构)2

筑物及其他设施。

2.0.2临建区Temporaryconstructionarea

布置临建设施的区域。

2.0.3临时消防设施Temporaryfirecontrolfacility

设置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于扑救施工过程中初起火灾的器材、设备和设施。2.0.4临时疏散通道Temporaryevacuationroute

由不燃、难燃材料制作,供人员在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或意外事件时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并到达安全地点或安全地带所经路径,如走道、楼梯、斜道、爬梯和道路等。2.0.5临时消防救援场地Temporaryfirefightingandrescuesite

供扑救施工现场火灾的消防救援场地。

3总平面布局

3.1一般规定

3.1.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应确定下列临建设施的位置:

1施工现场的围场、围挡和出入口,场施工现场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出入口,满足人员疏散、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受施工现场条件限制,只能设置1个出入口时,应在场施工现场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等功能区宜相对独立布置,并应保持足够的防火距离。

3.1.4固定动火作业场不宜布置在办公用房、宿舍、可燃材料堆场和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库房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3.1.5易燃、易爆物品应按其种类、性质分别设专用存放库房,库房应设置在远离火源、固定动火作业场、疏散通道及人员和建筑物相对集中的避风处。3.1.6宿舍、锅炉房和食物制作间不应设置于在建工程3.1.7可燃、易燃和易爆物品存放场所禁止布置在高压线下。

3.2防火间距

3.2.1临建设施的布置应考虑防火、灭火及人员疏散的要求,临建设施距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

表3.2.1临建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m)

3.2.2施工现场主要临建设施相互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注:当宿舍及办公用房成组布置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组建筑的栋数不应超过10栋,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7m;

2组可燃材料露天堆放时,应按其种类分别堆放。

可燃材料宜成垛堆放,垛高不应超过2m,单垛体积不应超过50m3,垛与垛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m。

3.3消防车道

3.3.1施工现场下列建筑应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在其长边一侧设置临时消防救援场地:

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

2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在建工程(单体);3栋数超过10栋,且成组布置的宿舍和办公用房。

消防救援作业场地的宽度不应小于4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超过5m。3.3.3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车道应满足消防车接近在建工程、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和可燃、易燃物品存放区的要求;

2消防车道的净宽和净空高度分别不应小于4m;

3消防车道宜设置成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施工现场设置尺寸不小于

4

15m×15m的回车场;

4消防车道的右侧应设置消防车行进路线指示标志。

4临建设施

4.0.1办公用房、宿舍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

2办公用房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宿舍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不应

低于B1级;

3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其疏散楼梯的数量不应少于2部,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25m,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1.1m。

4.0.2食物制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等生产性用房应为1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4.0.3临时建筑房间4.0.4当宿舍采用难燃材料、办公用房采用难燃和可燃材料建造时,应每隔3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材料进行防火分隔。宿舍房间的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

5在建工程的安全疏散

5.0.1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疏散通道。临时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已完的水平结构、建筑楼梯,也可采用不燃及难燃材料制作的其他临时疏散设施。对于房屋建筑,作业位置距疏散通道出入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0m。

5.0.2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疏散通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2室5疏散通道出口1.4m范围在建工程的疏散通道应与同层水平结构同期施工。

5.0.4在建工程的疏散通道如搭设在外脚手架上,外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5.0.5在建工程的作业位置应设置明显疏散指示标志,其指示方向应指向最近的疏散通道入口,中央疏散指示标志应标示双向指示方向。

5.0.6建筑装饰装修阶段,应在作业层的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

6消防设施

6.1一般规定

6.1.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设施进行设计。

临时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和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等。

施工现场应合理利用已施工完毕的在建工程永久性消防设施兼作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设施。

6.1.2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宜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保持同步。对于房屋建筑,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3层。

6.1.3隧道施工现场的下列场所应配置灭火器:

1可燃、易燃物存放及其使用场所;2动火作业场所;

3自备发电机房、配电房等设备用房;4施工现场办公、生活用房;5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6.2.2灭火器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灭火器的类型应与配备场所的可能火灾类型相匹配;2灭火器的最低配置标准应符合表6.2.2-1的规定;

3每个部位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6.2.2-2的规定。

表6.2.2-2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m)

6

少于3具,且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不应大于表6.2.2-1规定的2/3。

6.3消防给水系统

6.3.1施工现场或其附近应有稳定、可靠的水源,并应能满足施工现场临时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的需要。

临时消防水源可采用市政给水管网或天然水源,采用天然水源时,应有可靠措施确保冰冻季节、枯水期最低水位时顺利取水及消防用水量要求。

施工现场消防用水量为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与临时室施工现场临时建筑面积大于300m或在建工程体积大于20000m时,应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当施工现场全部处于市政消火栓的150m保护范围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临建区和在建工程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较大者确定,火灾次数可按同时发生1次考虑。施工现场未设置临时办公、生活设施,可不考虑临建区的消防用水。

6.3.4临建区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6.3.4的规定:

表6.3.4临建区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

6.3.5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6.3.5的规定:

表6.3.5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

6.3.6施工现场的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2临时室外消防给水主干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

3给水管网末端压力不应小于0.2MPa;

4室外消火栓沿在建工程、办公与生活用房和可燃、易燃物存放区布置,距在建工程用地红线或临时建筑外边线不应小于5.0m;

5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

6消火栓的最大保护距离不应大于150m.

36.3.7建筑高度大于24m或在建工程(单体)体积超过30000m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应

设置临时室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应设置室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在建工程,应增设楼层高位水箱及高位消防水泵。

3楼层高位水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少于6m,上下两个高位水箱的高差不应超过100m。

6.3.12当外部消防水源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临时消防用水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水池。临时消防水池宜设置在便于消防车取水的部位,其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施工现场火灾延续时间当消防水源的给水压力不能满足消防给水管网的压力要求时,应设置消防水泵。消防水泵应按照一用一备的要求进行配置。

6.3.14隧道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可与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但应保证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仍能满足全部消防用水量。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将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转为消防用水的应急阀门。

生产、生活用水转为消防用水的应急阀门不应超过2个,阀门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场所,并应有明显标志。

8

6.3.16装饰装修区域或部位的在建工程永久性消防给水系统应能在装饰装修阶段临时投入使用。

6.4消防电气

6.4.1施工现场的取水泵和消防水泵应采用专用配电线路。专用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并应保持连续不间断供电。

6.4.2施工现场的下列场所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其照度值不应低于正常工作所需照度值:

1自备发电机房、变配电房;

2取水泵房、消防水泵房;

3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

6.4.3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选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蓄电池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60min。

6.4.4隧道施工现场作业防火要求

7.1一般规定

7.1.1在建工程所用保温、防水、装饰、防火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7.1.2在建工程的外脚手架、支模架、操作架、防护架的架体,宜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搭设。

7.1.3施工作业安排时,宜将动火作业安排在使用可燃、易燃建筑材料的施工作业之前。

7.1.4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应履行审批手续。

7.1.5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禁止动火作业。

7.2施工现场用火、用电、用气

7.2.1采用可燃保温、防水材料进行保温、防水施工时,应组织分段流水施工,并及时隐蔽,严禁在裸露的可燃保温、防水材料上直接进行动火作业。

7.2.2室施工现场调配油漆、稀料、醇酸清漆等危险作业应在在建工程之外的安全地点进行。

7.2.4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动火作业前,应对动火作业点进行封闭、隔离,或对动火作业点附近的可燃、易燃建筑材料采取清除或覆盖、隐蔽措施;

2动火作业时,应按本规范要求配置灭火器;在可燃、易燃物品附近动火作业时,应设专人监护;

3五级(含五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室外动火作业;

4动火作业后,应确认无火灾隐患。

7.2.5施工现场的电气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现场的动力和照明线路必须分开设置,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

2严禁使用陈旧老化、破损、线芯裸露的导线;

3当采用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穿金属管、阻燃套管或封闭式阻燃线槽。当采用绝缘或护套为非延燃性的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4严禁不按操作规程和要求敷设或连接电气线路,严禁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

7.2.6施工现场照明灯具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易燃材料存放库房施工现场用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易燃、易爆气体的输送和盛装应采用专用管道、气瓶,专用管道、气瓶及其附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气瓶应分类专库储存,库房内应阴凉通风;

3气瓶入库时,应对气瓶的外观、漆色及标志、附件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4气瓶存放时,应保持直立状态,并应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两者的间距不应小于1.5m;

5气瓶运输、使用过程中,严禁碰撞、敲打、抛掷、溜坡或滚动,并应远离火源,并应采取避免高温和防止暴晒的措施;

6瓶装气体使用前,应先检查气瓶的阀门、气门嘴、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应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

7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的距离不应小于10m;8气瓶内的气体严禁用完,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少于0.1MPa。

10

8消防安全管理

8.1一般规定

8.1.1施工现场防火应统一管理。实行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应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未实行工程总承包的项目,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

施工现场的其他单位应承担合同约定的防火责任和义务。

8.1.2监理单位应负责对施工现场防火实施全程监理。

8.1.3施工现场的防火责任单位应制订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8.1.4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和消防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8.2技术管理

8.2.1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方案。消防安全管理方案可以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但至少应包括以下施工单位应针对重大火灾危险源编制消防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以下施工人员进场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及主要防火措施;

3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维护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8.2.4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以下与消防有关的施工现场防火责任单位应做好并保存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记录和资料,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8.3其他

8.3.1易燃、易爆物应按计划限量进场,并按不同性质分类,专库储存。

8.3.2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日常保养及定期维护工作,对已失效或损坏的消防设施,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8.3.3严禁占用、堵塞和损坏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严禁随意遮挡和挪动疏散指示标志。

8.3.4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应设置防火警示标志。

8.3.5施工现场应设置固定吸烟处,禁止在固定吸烟处之外的场所吸烟。

8.3.6施工现场不应明火取暖。

12

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和“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范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规定(要求)”或“应按„„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20××

条文说明

14

1总则

1.0.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因而火灾风险多,危害大:

1施工临时员工多,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

2施工现场临建设施多,防火标准低;

3施工现场易燃、可燃物质多;

4动火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违章作业多。

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火灾危害,保护施工现场人身和财产安全。

1.0.2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其它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可参照执行。

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了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和“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防”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消”是弥补“防“的不足,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调查发现,施工现场火灾主要是因用火、用电、用气不慎和初起火灾扑灭不及时导致。施工现场的防火责任单位应按照国家消防工作方针和本规范的规定,针对“用火、用电、用气和扑灭初起火灾”这两个关键环节,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立足自救”的原则,采取“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方便有效”的防火措施。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应以“扑灭初起火灾和保护人身安全”为主要任务。当人身和财产安全均受到威胁时,应以保护人身安全为首要任务。

3总平面布局

3.1一般规定

3.1.1本条根据施工现场防火、灭火实际需要以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的相关规定制定。

3.1.2本条是在综合考虑工程施工、施工现场保卫、灭火救援、人员安全疏散等需求的基础上制定。

3.1.3~3.1.6施工现场临建设施的布置,既要满足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需要,符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的规定,也应满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需要。

燃烧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

施工现场存有大量的易燃、可燃物资,如:竹(木)模板及架料,B2、B3级装饰、保温、防水、安装材料,焊接或气割用的氢气、氧气、乙炔等。这些物质的存在,使施工现场具备了燃烧产生的一个必备条件——可燃物。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多,如:焊接、气割、金属切割、采用喷灯铺贴防水卷材、生活用火等,动火作业使施工现场具备了燃烧产生的另一个必备条件——火源。

施工现场的防火,应针对施工现场的火源和可燃物实施重点管控,避免或减少火灾发生。明确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区域或场所的布置方位,是基于避免或控制施工现场的火灾蔓延和有利于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的需求。

3.1.7为避免引起电气火灾,高压线下禁止布置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规定。

3.2防火间距

3.2.1、3.2.2公安部和多个省、市发布实施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或地方标准,但对施工现场主要临建设施最小防火间距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2010年上半年,编制组对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七个区域共127个施工现场主要临建设施布置及其最小防火间距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不同施工现场的主要临建设施的最小防火间距离散性大;

2受施工现场条件制约,施工现场主要临建设施的防火间距符合当地地方标准或公安部的管理规定的仅为52.9%。

为此,编制组参照公安部《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综合考虑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及不同施工现场的差异性,确定以不少于75%的调研对象能够达到的防火间距作为本标准的临建设施的最小防火间距。

16

相邻两栋建筑成行布置时,其最小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山墙外边线间的最小距离。相邻两栋建筑成列布置时,其最小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纵墙外边线间的最小距离。

3.3消防车道

3.3.1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的市政道路、临时道路均可兼作临时消防车道,但应符合3.3.2条的规定。

3.3.2本条基于建筑高度大于32m或单体工程占地面积大于5000m2的拟建建筑及栋数超过10栋,且成组布置的临时建筑的火灾扑救需求制定。

3.3.3本条基于消防车顺利通行和及时扑救施工现场重点防火区域或场所火灾的需求而制定。

4施工临建设施

4.0.1~4.0.3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并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

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4.0.5宿舍、办公用房是施工现场人员相对集中场所,火灾危害相对较大,故作此规定。

5在建工程安全疏散

5.0.1不同施工现场和作业场所,其条件千差万别。安全疏散通道设置的数量、位置及型式应依据疏散人员的峰值,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满足人员迅速、有序、安全撤离火场为原则,进行确定。

基于经济、安全的考虑,安全疏散通道应尽可能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已完的水平结构、建筑楼梯。

5.0.2本条规定是为满足人员迅速、有序、安全撤离火场及避免疏散过程中发生人员拥挤、踩踏、通道垮塌等次生灾害的要求而制定。

疏散通道应具备与疏散要求相匹配的通行能力、承载能力和耐火极限。

5.0.3施工现场火灾常发生在作业场所,在建工程疏散通道应与同层水平结构同期施工,并与作业面相连接,能满足人员疏散的基本条件。

5.0.4疏散通道搭设在外脚手架上,外脚手架作为疏散通道的支撑结构,其承载力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疏散通道。

5.0.5、5.0.6这两条规定是为了让作业人员在紧急、慌乱时刻迅速找到疏散通道,便于人员有序疏散而制定。

装饰装修阶段,在建工程被分隔成若干小空间,通视条件差,因此要求在作业层的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

18

6消防设施

6.1一般规定

6.1.1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设计至少应包含以下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保持同步,是施工现场消防管理的基本要求。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新近施工的楼层,因技术间隙的原因,模板及支模架不能及时拆除,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难以及时跟进,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进度的存在2~3层的差距。

6.1.3对于隧道工程,如设置临时通风和排烟系统,有利于隧道本条规定了施工现场应配置灭火器的重点防火区域或场所。

6.2.2本条根据施工现场不同场所火灾发生几率的大小及火灾危害的大小,并参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制定。

6.2.3对于无水源的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是一种摆设,通过增配灭火器的方式解决施工现场灭火是较为合理的。

6.3消防给水系统

6.3.1现场消防水源是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基本条件。

现场如无消防水源,则应通过增配灭火器数量的方法解决现场防火;

6.3.2本条规定了施工现场设置室外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条件。

6.3.3本条明确了室外消防用水量确定的方法。调查发现,临建区火灾常发生在生活区。

因此,施工现场未布置临时生活用房时,也可不考虑临建区的消防用水量。

6.3.4、6.3.5这两条分别明确了临建区、在建工程室外临时消防用水量计取的依据。

临建区、在建工程室外临时消防用水量的规定是在借鉴了建筑行业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经验取值,并参考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确定的。

6.3.6本条规定明确了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置的基本要求。

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一是满足消防车取水,二是用于临建区及在建工程的火灾扑救。

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末端压力不小于0.2MPa,能满足消防车取水及临建区火灾扑救的需要,可基本满足不需设置室本条规定了在建工程设置室本条规定了在建工程室规定了在建工程室现场消防水源的供水能力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的需求,则应设置临时消防水池;

6.3.13现场消防水源的给水压力不能满足消防给水管网的最低水压要求,应设置消防水泵。

6.3.14本条根据隧道工程特点及火灾扑救的实际需求制定。

6.3.15本条规定明确了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与现场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并设置的具体做法及相关要求,在满足现场临时消防用水的基础上兼顾了施工成本控制的需求。

6.3.16在建工程进入装饰装修阶段,永久性消防给水系统已基本形成,具备临时投入使用的条件。

6.4消防电气

6.4.1火灾发生时,为避免施工现场取水泵、消防水泵因电力中断而无法运行,导致消防用水难以保证,故作此规定。

6.4.2、6.4.3这两条规定了施工现场配备临时应急照明的场所及应急照明设置的基本要求。

6.4.4本条规定了隧道内照明设置的基本要求。

20

7施工现场作业防火要求

7.1一般规定

7.1.1在建工程所用保温、防水、装饰、防火材料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符合设计要求,既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也是减少施工现场火灾风险的基本条件。

7.1.2、7.1.3这两条规定有利于减少施工现场火灾发生的几率。

7.1.4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前,应先提出动火作业申请,动火作业申请至少应包含动火作业的人员、施工现场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主要指存放油漆、稀料、醇酸清漆、乙炔、氧气、雷管等甲、乙类可燃物品或火工品的场所及通风条件不良的室根据火灾案例调查分析,电焊、采用可燃保温、防水材料进行保温、防水施工时,应组织分段流水施工,并及时隐蔽,严禁在裸露的可燃保温、防水材料上进行动火作业。

7.2.2油漆由油脂、树脂、颜料、催干剂、增塑剂和各种溶剂组成,除无机颜料外,绝大部分是可燃物。油漆的有机溶剂(又称稀料、稀释剂)由易燃液体如溶剂油、苯类、酮类、酯类、醇类等组成。油漆调配和喷刷过程中,会大量挥发出易燃气体,当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5%的浓度时,会因动火作业火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因此室施工现场调配油漆、稀料、醇酸清漆的安全作业地点是指距火源及动火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物不小于10m的室外露天场所。

7.2.4根据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调查分析,施工现场动火作业不慎引燃可燃、易燃建筑材料,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此,对动火作业的各环节做出具体规定。

7.2.5电气线路陈旧老化、破损、线芯裸露及负荷过载是导致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故作此规定。

7.2.6本条对照明灯具的使用及热辐射照明灯具距可燃、易燃材料的距离做出明确规定。

施工现场常用的热辐射照明灯具主要有白炽灯、碘钨灯、镝灯。临时建筑防火标准较低、室本条规定主要针对施工现场用气常见的违规行为而制定。

施工现场常用的可燃气体有瓶装氧气、乙炔、液化气及管道天然气等,输送、盛装可燃气体的专用管道、气瓶及其附件不合格和违规盛装、运输、存储、使用可燃气体是导致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

8消防安全管理

8.1一般规定

8.1.1施工现场一般有多个参与的单位,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防火实施统一管理,对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施工临建、安全疏散、临时消防设施、作业防火及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进行总体规划、安排、落实,避免各自为政、管理缺失、责任不明等情形发生,确保施工现场防火管理落到实处。

建设单位与参与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应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防火责任和义务。

8.1.3防火责任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防火的实际需要制订、落实以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或制度:

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3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4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管理办法

5施工现场动火管理制度;

6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管理办法;

7施工现场临时配电及用电管理办法;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