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基层精准扶贫战略实施手册TOC\o"1-2"\h\u17234第一章总论 2149561.1精准扶贫概述 2238531.2精准扶贫政策背景 273391.3精准扶贫战略目标 326395第二章精准识别与评估 3113912.1精准识别标准与方法 3286472.1.1精准识别标准 397052.1.2精准识别方法 447072.2贫困户信息采集与管理 4132802.2.1贫困户信息采集 490512.2.2贫困户信息管理 4325192.3贫困村评估与分类 4153232.3.1贫困村评估 4274662.3.2贫困村分类 527368第三章产业扶贫 5172123.1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 5291603.1.1政策背景 5182693.1.2产业发展规划 5187533.2产业扶贫项目筛选与实施 622393.2.1项目筛选原则 6222653.2.2项目筛选方法 6290863.2.3项目实施步骤 6203233.3产业扶贫效益评价 6132873.3.1评价指标体系 6143593.3.2评价方法 7216963.3.3评价周期 71994第四章就业扶贫 714244.1就业扶贫政策与措施 7291184.2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就业 7159064.3就业扶贫成效监测 88676第五章教育扶贫 8268185.1教育扶贫政策与措施 858675.2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 8144885.3教育扶贫项目实施与管理 929126第六章健康扶贫 9172936.1健康扶贫政策与措施 937026.2贫困户医疗保障 1011346.3健康扶贫项目实施与监测 106174第七章生态扶贫 11202797.1生态扶贫政策与措施 1168187.2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 11206507.3生态扶贫项目实施与管理 1226216第八章易地扶贫搬迁 12152588.1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规划 12324998.1.1政策背景 1265468.1.2政策内容 12213498.1.3规划编制 1386478.2搬迁安置与后续扶持 13143998.2.1搬迁安置 13205908.2.2后续扶持 1350658.3易地扶贫搬迁成效评价 132543第九章社会扶贫 14314969.1社会扶贫政策与措施 14124319.1.1政策引导 14110609.1.2措施落实 1421809.2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 14276579.2.1社会组织扶贫模式 15260009.2.2社会组织扶贫策略 1524049.3社会扶贫项目实施与评估 15139799.3.1项目实施 15181919.3.2项目评估 1526332第十章精准扶贫工作保障 16196110.1政策法规与制度保障 16245310.2资金投入与管理 162663410.2.1资金投入 161137610.2.2资金管理 162319310.3精准扶贫工作监督与考核 161996610.3.1监督机制 172723610.3.2考核机制 17第一章总论1.1精准扶贫概述精准扶贫,是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针对不同贫困区域、不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采取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措施,以保证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扶贫工作的实际效果。精准扶贫旨在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1.2精准扶贫政策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扶贫资源分配不均、扶贫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这一政策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背景:全球范围内,贫困问题仍然是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明确提出,要在2015年前将全球贫困率降低一半。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扶贫事业,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取得更大成就。(2)国内背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日益迫切。扶贫工作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扶贫实践:我国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扶贫资源分配不均、扶贫效果不明显等。精准扶贫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3精准扶贫战略目标精准扶贫战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准识别:通过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全面调查,准确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原因,为实施精准扶贫提供科学依据。(2)精准帮扶:针对不同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保证扶贫资源精准投放。(3)精准管理:建立健全扶贫工作管理机制,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和扶贫成果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扶贫工作取得实效。(4)精准脱贫: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保证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第二章精准识别与评估2.1精准识别标准与方法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为保证识别工作的准确性,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标准与方法。2.1.1精准识别标准精准识别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标准:根据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定贫困线,低于贫困线的农户纳入贫困户范围。(2)生活质量标准:考虑住房条件、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因素,对农户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3)产业发展标准: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筛选出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4)政策性标准:结合国家及地方扶贫政策,对特定人群进行精准识别。2.1.2精准识别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来源、生活质量等信息。(2)数据分析:对农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符合贫困标准的农户。(3)实地调查: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对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行实地调查。(4)民主评议:组织村民代表对贫困户进行民主评议,保证识别结果的公平公正。2.2贫困户信息采集与管理2.2.1贫困户信息采集贫困户信息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等。(2)家庭情况:家庭人口、劳动力状况、土地面积、住房条件等。(3)收入情况: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4)生活质量: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社会保障等。2.2.2贫困户信息管理(1)建立信息数据库:将采集到的贫困户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时性。(2)信息更新与维护:定期更新贫困户信息,保证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3)信息共享与交流: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扶贫工作的协同性。2.3贫困村评估与分类2.3.1贫困村评估贫困村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贫困发生率:评估贫困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基础设施:评估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状况。(3)产业发展:评估贫困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潜力。(4)公共服务:评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2.3.2贫困村分类根据评估结果,将贫困村分为以下几类:(1)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2)中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较高,基础设施一般,产业发展有一定潜力,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3)轻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较低,基础设施较好,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公共服务水平较高。通过对贫困村的评估与分类,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提供依据。第三章产业扶贫3.1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3.1.1政策背景我国高度重视农村产业扶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旨在通过产业发展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这些政策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有力保障。3.1.2产业发展规划(1)产业发展目标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2)产业发展重点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优先发展具有当地特色、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3)产业发展布局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原则,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3.2产业扶贫项目筛选与实施3.2.1项目筛选原则(1)符合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2)具有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能够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4)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3.2.2项目筛选方法(1)项目申报贫困地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筛选原则,组织申报产业扶贫项目。(2)项目评审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评估项目的可行性、效益和风险。(3)项目筛选根据评审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实施。3.2.3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启动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责任和时间节点。(2)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设计方案,有序推进项目实施,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3)项目监管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保证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4)项目验收项目实施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估项目效益和成果。3.3产业扶贫效益评价3.3.1评价指标体系产业扶贫效益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经济效益:包括农民收入增长、就业人数增加、产值提升等;(2)社会效益:包括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改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3)生态效益:包括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等。3.3.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扶贫效益进行评价。定量评价主要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定性评价则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3.3.3评价周期产业扶贫效益评价应定期进行,一般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评价。短期评价主要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中期评价关注项目效益的显现,长期评价则关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章就业扶贫4.1就业扶贫政策与措施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实现稳定就业,从而实现持续增收。我国针对就业扶贫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通过财政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对于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将给予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是向非农产业转移。为此,出台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转移就业的方向、任务和政策措施。还通过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介绍,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其实现就业。4.2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就业为了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大了对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具体措施如下: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加强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创业培训,帮助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其自主创业。还积极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其了解非农产业就业市场的需求。(2)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网络,及时提供就业信息。(3)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展招聘活动,为当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3就业扶贫成效监测为了保证就业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建立了就业扶贫成效监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通过定期收集和统计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数据,了解其就业状况。(2)监测就业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措施进行评估,分析其成效,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3)监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收入情况。通过监测收入水平,评估就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4)监测就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对就业扶贫项目进行全程监管,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取得实效。通过以上监测体系,可以及时发觉就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保证就业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五章教育扶贫5.1教育扶贫政策与措施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与措施,包括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教育扶贫项目等。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贫困地区教育经费充足。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教育经费分配,保证贫困地区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升贫困地区教育硬件水平。包括建设标准化学校、改善学校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保障学生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引进、交流等途径,提升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实施教育扶贫项目,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助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5.2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是教育扶贫的关键环节。我国针对贫困户子女实施了一系列资助政策,保证他们不失学、不辍学。一是学前教育资助。对贫困户子女入园实行免收保教费,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给予生活费补助。二是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对贫困户子女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收学杂费、教科书费,给予生活费补助。对寄宿制学校贫困学生给予住宿费补助。三是高中阶段教育资助。对贫困户子女就读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免学费、给予生活费补助的政策。四是职业教育资助。对贫困户子女就读中职学校,实行免学费、给予生活费补助的政策。同时对就读高职的贫困户子女,给予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五是高等教育资助。对贫困户子女就读大学,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同时给予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5.3教育扶贫项目实施与管理为保证教育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提高项目效益,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一是明确项目目标。根据贫困地区实际需求,设定具体、明确的项目目标,保证项目实施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需求相匹配。二是规范项目申报。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制度,明确申报条件、程序和时间节点,保证项目申报合规、公正、透明。三是加强项目监管。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保证项目资金安全、工程质量达标、项目进度可控。四是注重项目评估。项目实施结束后,进行项目效益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项目实施提供参考。五是强化责任追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以上措施,我国教育扶贫项目得以有效实施,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第六章健康扶贫6.1健康扶贫政策与措施健康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与措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提高其健康水平。具体政策与措施如下:(1)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能力。(2)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素质。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3)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得到基本医疗保障。(4)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5)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力度。针对农村地区重点疾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6.2贫困户医疗保障为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得到有效医疗保障,以下措施应得到实施:(1)对贫困人口实施免费基本医疗。将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对其医疗费用给予全额补贴。(2)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予以救助,减轻其家庭负担。(3)实行贫困人口医疗优惠政策。对贫困人口就医实行优惠政策,降低其医疗成本。(4)建立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基金。设立医疗救助基金,专项用于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5)加强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建设。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保证贫困人口得到优质医疗服务。6.3健康扶贫项目实施与监测为保证健康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以下措施应得到重视:(1)明确项目目标。根据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健康扶贫项目目标。(2)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任务、责任主体、实施步骤、资金保障等,保证项目顺利推进。(3)加强项目监测与评估。对健康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测,评估项目效果,及时发觉问题并调整措施。(4)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对健康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5)加强项目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的改善,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贡献力量。第七章生态扶贫7.1生态扶贫政策与措施生态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政策和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我国在生态扶贫方面采取了以下政策与措施:(1)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对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进行合理补偿,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态保护意识,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实施生态工程项目。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为贫困人口创造就业机会。(3)推广生态农业。通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4)发展生态旅游。利用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5)开展生态扶贫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态技能,增强其参与生态扶贫项目的能力。7.2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生态补偿是生态扶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进行补偿,激发贫困人口的生态保护意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状况和资源禀赋,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保证补偿标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2)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与管理。通过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生态补偿资金,建立健全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制度,保证资金的安全、合规使用。(3)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加大生态保护项目的投入,如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防沙治沙等,提升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4)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7.3生态扶贫项目实施与管理生态扶贫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是保证生态扶贫成效的关键环节。(1)项目规划与设计。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扶贫项目规划,明确项目目标、任务、投资来源等。(2)项目实施与监管。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管理制度,保证项目按照规划要求推进,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保证项目质量。(3)项目资金管理。加强对生态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合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项目效益评估。对生态扶贫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项目内容,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目标。(5)项目后续管理与维护。在项目完成后,加强后续管理与维护,保证生态扶贫成果的持续发挥。第八章易地扶贫搬迁8.1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规划8.1.1政策背景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至条件较好的地区,实现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8.1.2政策内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搬迁对象: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重点考虑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家庭。(2)搬迁方式:采取主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通过集中安置、分散安置、自主安置等多种方式推进。(3)资金来源:财政补助、地方财政配套、金融机构贷款、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4)搬迁安置: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原则,科学规划搬迁点,保证搬迁人口的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8.1.3规划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规划: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搬迁规模和安置地点。(2)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3)以人为本:关注搬迁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就业创业问题。(4)区域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共享。8.2搬迁安置与后续扶持8.2.1搬迁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应保证以下环节:(1)住房保障:保证搬迁人口的住房安全、宽敞、舒适。(2)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搬迁点的生活品质。(3)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搬迁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8.2.2后续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搬迁人口就业创业。(2)技能培训:提高搬迁人口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竞争力。(3)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搬迁人口的基本生活。(4)社会融入:加强搬迁人口的社会融入,促进社区和谐稳定。8.3易地扶贫搬迁成效评价易地扶贫搬迁成效评价应关注以下指标:(1)搬迁人口生活质量:评估搬迁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包括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善。(2)就业创业情况:分析搬迁人口就业创业状况,评价政策对搬迁人口的就业促进作用。(3)生态环境改善:评估搬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改善。(4)社会稳定和谐:评估搬迁对社区和谐稳定的影响,包括社会治安、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改善。第九章社会扶贫9.1社会扶贫政策与措施社会扶贫作为我国扶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措施落实,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下是社会扶贫政策与措施的具体内容:9.1.1政策引导(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社会扶贫意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事业。(2)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对积极参与社会扶贫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荣誉表彰等激励措施。(3)建立社会扶贫协作机制。加强各级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扶贫工作。9.1.2措施落实(1)企业扶贫。鼓励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发挥企业优势,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2)社会组织扶贫。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3)个人扶贫。鼓励个人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到社会扶贫工作中,奉献爱心,助力贫困地区发展。9.2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具有专业性强、灵活性高、资源丰富等优势,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9.2.1社会组织扶贫模式(1)产业扶贫。社会组织通过引进项目、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提高贫困人口收入。(2)教育扶贫。社会组织开展教育援助,资助贫困学生,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3)健康扶贫。社会组织参与健康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医疗援助,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9.2.2社会组织扶贫策略(1)项目策划。社会组织应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策划具有针对性的扶贫项目。(2)资源整合。社会组织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整合企业、个人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扶贫工作。(3)跟踪评估。社会组织应建立健全项目跟踪评估机制,保证扶贫项目取得实效。9.3社会扶贫项目实施与评估社会扶贫项目的实施与评估是保证项目效果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社会扶贫项目实施与评估的具体内容:9.3.1项目实施(1)项目启动。项目实施前,应做好项目策划、申报、审批等工作,保证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洞察分析
- 网络广告效果评估-第1篇-洞察分析
- 网络亚文化群体心理健康-洞察分析
- 《工程施工技术》课件
- 物流行业大数据分析-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呼叫中心个性化服务策略-洞察分析
- 油气产业链优化-第1篇-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娱乐体验-洞察分析
- 硬件加速并行-洞察分析
- 《大比例尺测》课件
-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
- 大班音乐《欢乐颂》课件
- 《钢结构》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要点-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 零基础的住宅和城市设计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同济大学
- GB/T 30170-2013地理信息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控评分表
- 2022年学校寒假德育特色作业实践方案(详细版)
- 可爱卡通插画风读书分享通用PPT模板
- 光伏发电项目试验计划
- 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