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方案TOC\o"1-2"\h\u19644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 265051.1智能制造的定义 239571.2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354522.1数字化与网络化 359542.2智能化与自动化 3134712.3集成化与协同化 365932.4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 3322232.5定制化与个性化 3300522.6跨界融合与创新 318401第二章智能传感器 4305202.1传感器类型与选择 4161262.1.1传感器类型概述 4183652.1.2传感器选择原则 4104872.2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4327272.2.1智能制造概述 412152.2.2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5117362.3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 5199152.3.1数据采集 551632.3.2数据处理 59874第三章智能执行器 5302643.1执行器类型与功能 531733.1.1执行器类型概述 5116313.1.2执行器功能指标 617453.2执行器的控制策略 6203803.2.1开环控制策略 659133.2.2闭环控制策略 6145813.2.3智能控制策略 642483.3执行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780653.3.1 723033.3.2数控机床 7170953.3.3自动化生产线 7183903.3.4智能制造系统 78679第四章智能控制器 757964.1控制器硬件与软件 7131974.2控制器编程与调试 881004.3控制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813912第五章智能驱动系统 9140795.1驱动系统原理与结构 996495.2驱动系统控制策略 927745.3驱动系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932295第六章智能检测与诊断系统 10226956.1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 1055706.2检测与诊断系统设计 10314406.3检测与诊断系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112278第七章智能 11305317.1类型与功能 11292067.1.1类型划分 11165407.1.2功能特点 11175307.2控制与编程 1295377.2.1控制系统 12198927.2.2编程方法 1210817.3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2247077.3.1焊接应用 12240117.3.2搬运应用 12149607.3.3装配应用 12179737.3.4检测应用 1282467.3.5环境监测与清洁 12130467.3.6安全保障 133672第八章智能数据采集与分析 1380628.1数据采集技术 13101418.2数据分析方法 13113258.3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46223第九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14131739.1系统集成方法 1472679.2系统集成案例分析 14269279.3系统集成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52040第十章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与挑战 15211610.1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152786410.1.1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 152365210.1.2产业层面的发展趋势 16328610.2智能制造面临的挑战 161470510.2.1技术挑战 16210710.2.2产业挑战 161298110.3智能制造未来发展展望 16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1.1智能制造的定义智能制造是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创新与升级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制造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通过集成创新,实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1.2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2.1数字化与网络化数字化与网络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础。通过将生产设备、生产线、产品等物理实体与虚拟网络相结合,实现信息流、数据流的实时传递,为智能制造提供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开展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远程维修等业务,提高生产效率。2.2智能化与自动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决策和优化。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2.3集成化与协同化集成化与协同化是智能制造的关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实现业务流程的协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集成化还包括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管理理念等方面的融合。2.4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是智能制造的追求。在智能制造过程中,注重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同时通过创新设计、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等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2.5定制化与个性化定制化与个性化是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2.6跨界融合与创新跨界融合与创新是智能制造的推动力。智能制造涉及多个领域,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企业通过跨界合作,实现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通过对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制造正逐步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二章智能传感器2.1传感器类型与选择2.1.1传感器类型概述传感器作为智能制造系统的感知器官,负责将各种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根据感知对象的不同,传感器类型可分为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如热电偶、热电阻、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2)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压力,如压电式、应变式、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3)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位移,如电感式、差动变压器式、光栅式位移传感器等。(4)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速度,如电磁式、霍尔式速度传感器等。(5)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加速度,如压电式、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6)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流体流量,如热式、电磁式、超声波流量传感器等。2.1.2传感器选择原则在选择传感器时,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满足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保证传感器测量范围覆盖被测对象的变化范围,并满足测量精度要求。(2)适应环境条件:考虑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如温度、湿度、振动等。(3)抗干扰能力:传感器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降低外部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4)稳定性与可靠性:传感器应具备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5)性价比: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传感器。2.2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2.2.1智能制造概述智能制造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2.2.2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1)生产过程监控:传感器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压力、位移、速度等,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故障诊断与预测:通过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设备故障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3)质量检测与控制:传感器可以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如尺寸、形状、重量等,保证产品符合标准要求。(4)智能优化与调度:传感器可以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实时数据,帮助系统进行生产优化和调度,提高生产效率。2.3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2.3.1数据采集传感器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信号调理: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满足后续处理需求。(2)数据转换:将调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计算机处理。(3)数据传输:将数字信号通过通信接口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2.3.2数据处理传感器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清洗:去除无效、异常和重复的数据,提高数据质量。(2)数据融合:对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3)数据挖掘:从大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4)数据可视化:将数据以图形、图表等形式展示,便于分析和管理。第三章智能执行器3.1执行器类型与功能3.1.1执行器类型概述智能执行器作为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控制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或物理量的输出。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智能执行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磁执行器:主要包括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2)气动执行器: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主要包括气缸、气阀等,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3)液压执行器:利用液压油作为动力源,主要包括液压缸、液压马达等,具有输出力大、稳定性好等特点。(4)伺服执行器:采用伺服控制系统,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等特点。3.1.2执行器功能指标智能执行器的功能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输出力:执行器输出的最大力或力矩。(2)响应速度:执行器从静止状态到达到设定输出值所需的时间。(3)精度:执行器输出值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4)稳定性:执行器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输出稳定的能力。(5)寿命:执行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3.2执行器的控制策略3.2.1开环控制策略开环控制策略是指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控制规律对执行器进行控制,不依赖于执行器的实际输出。常见的开环控制策略有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等。开环控制策略简单易实现,但无法消除系统误差。3.2.2闭环控制策略闭环控制策略是指控制器根据执行器的实际输出与预设目标之间的误差,调整控制信号,使执行器输出达到预期目标。常见的闭环控制策略有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闭环控制策略能有效消除系统误差,提高控制精度。3.2.3智能控制策略智能控制策略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对执行器进行控制。智能控制策略具有自适应能力强、抗干扰功能好等特点,能够提高执行器的控制功能。3.3执行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3.3.1在智能制造领域,是执行器的重要应用场景。执行器为提供运动和力的输出,实现的精确控制和作业。例如,在装配线上的,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作业。3.3.2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备,执行器在数控机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伺服电机驱动的数控机床,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3.3.3自动化生产线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执行器负责完成各种物料搬运、组装、检测等任务。例如,气缸驱动的搬运机械手,实现物料的自动搬运。3.3.4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中的执行器,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能够实现设备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传感器检测到产品质量异常时,执行器可以及时调整设备,保证产品质量。第四章智能控制器4.1控制器硬件与软件智能控制器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部件,其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选型。硬件方面,控制器通常采用高功能的微处理器、丰富的接口资源以及高可靠性的电路设计,以满足复杂的控制需求。软件方面,控制器需要运行实时操作系统,具备良好的模块化、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控制器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器的核心,微处理器负责执行控制算法、处理数据以及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选用高功能、低功耗的微处理器是提高控制器功能的关键。(2)接口资源:控制器需要具备丰富的接口资源,如数字输入/输出、模拟输入/输出、串行通信接口等,以满足不同场景的控制需求。(3)电路设计:控制器电路设计应考虑电磁兼容性、热设计、抗干扰等因素,保证控制器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控制器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负责管理控制器硬件资源,提供任务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功能,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持。(2)控制算法:控制器软件需实现各种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以满足不同场景的控制需求。(3)通信协议:控制器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因此需要实现相应的通信协议,如Modbus、Profinet、CAN等。4.2控制器编程与调试控制器编程与调试是保证控制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编程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编写控制程序。调试过程中,需要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功能以及稳定性。控制器编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控制器的功能需求,包括输入信号、输出信号、控制算法等。(2)程序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控制程序的结构和流程。(3)代码编写:采用C、C、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控制算法和通信协议。(4)程序测试:在开发环境中对程序进行测试,保证功能正确、功能达标。控制器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硬件调试:检查控制器硬件电路是否正常,包括电源、接口、信号等。(2)软件调试:在开发环境中运行控制程序,观察程序执行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错误。(3)功能调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验证控制器的功能是否满足需求。(4)功能调试:通过调整控制参数,优化控制功能,提高系统稳定性。4.3控制器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智能控制器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控制器负责控制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2)自动化生产线:控制器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3)物流系统:控制器控制物流设备,如输送带、堆垛机等,实现物品的自动搬运。(4)数控机床:控制器负责控制机床的运动,实现零件的精确加工。(5)智能工厂:控制器集成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实现工厂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工业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率和品质。第五章智能驱动系统5.1驱动系统原理与结构驱动系统是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驱动和控制。驱动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驱动器、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等部分。驱动电机作为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器则负责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所需的电压和电流,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驱动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速度、位置、温度等参数。执行机构根据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完成驱动任务。控制系统则负责对整个驱动系统进行综合控制,保证其稳定、高效地运行。5.2驱动系统控制策略为了实现驱动系统的精确控制,采用以下几种控制策略:(1)PID控制: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使系统输出跟踪期望值。PID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用性广等特点。(2)模糊控制:根据专家经验,设计模糊规则库和推理算法,实现对驱动系统的控制。模糊控制具有鲁棒性强、适应性好等优点。(3)矢量控制:将驱动电机的电压和电流分解为直轴和交轴分量,分别进行控制。矢量控制可以实现驱动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系统功能。(4)直接转矩控制:通过直接控制电机转矩,实现对驱动系统的精确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系统稳定性好等优点。5.3驱动系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驱动系统在智能制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场景:(1):驱动系统为提供动力,实现各种复杂动作。通过驱动系统的精确控制,可以提高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2)自动化生产线:驱动系统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如输送带、搬运设备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3)数控机床:驱动系统为数控机床提供动力,实现高速、高精度的加工。通过驱动系统的优化控制,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4)物流设备:驱动系统应用于物流设备,如自动导引车、堆垛机等,实现物流自动化。(5)医疗设备:驱动系统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广泛应用,如手术、康复设备等,提高医疗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驱动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六章智能检测与诊断系统6.1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智能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技术主要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功能评估,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测与诊断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数据分析、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其主要内容包括:(1)信号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温度、压力、振动、噪声等,实时采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2)信号处理: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去噪、特征提取等处理,为后续诊断提供有效信息。(3)故障诊断:通过分析处理后的信号,识别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故障程度。(4)功能评估:对设备运行功能进行评估,为设备维护和优化提供依据。6.2检测与诊断系统设计智能检测与诊断系统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系统架构: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包括硬件设备、数据处理模块、诊断算法等。(2)传感器选型: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保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数据处理模块:设计高效的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实时处理,提取关键特征。(4)诊断算法:选择合适的诊断算法,实现故障类型的识别和功能评估。(5)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实时了解设备状态,进行故障排查和功能优化。6.3检测与诊断系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智能检测与诊断系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健康管理: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发觉潜在故障,提前进行预警,降低设备故障风险。(2)故障诊断与排除: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定位故障原因,指导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3)功能优化: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为设备功能优化提供依据,提高生产效率。(4)故障预测与寿命管理:根据设备运行数据,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制定合理的维护策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5)生产安全监控: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智能检测与诊断系统在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为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七章智能7.1类型与功能7.1.1类型划分在智能制造领域,智能根据功能、结构、作业环境等因素,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工业、服务、特种等。其中,工业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焊接、搬运、装配、检测等工序。7.1.2功能特点智能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高精度:智能具备高精度的定位和运动控制能力,能满足复杂工况下的作业要求。(2)高可靠性: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智能具有稳定的功能,故障率低。(3)高灵活性:智能可根据实际工况调整作业路径和姿态,适应性强。(4)智能化程度高:智能具备自主学习和优化能力,可根据作业需求调整自身功能。7.2控制与编程7.2.1控制系统智能的控制系统是其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控制器、驱动器、传感器等。控制器负责对的运动进行规划和控制,驱动器负责驱动执行器,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的状态。7.2.2编程方法智能的编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示教编程:通过人工示教,使学习特定动作和路径,实现自动化作业。(2)离线编程:在计算机上模拟作业过程,运动轨迹,然后到控制器中执行。(3)自主编程:通过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自主优化作业路径和策略。7.3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7.3.1焊接应用在焊接领域,智能可代替人工完成复杂焊缝的焊接作业,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7.3.2搬运应用智能可应用于搬运环节,实现自动化物流,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7.3.3装配应用智能具备高精度定位和运动控制能力,可应用于复杂零件的装配作业,提高装配质量。7.3.4检测应用智能搭载视觉、激光等传感器,可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在线检测,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7.3.5环境监测与清洁智能可应用于工厂、仓库等环境,进行环境监测、清洁等工作,保障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7.3.6安全保障智能具备自主避障、紧急停止等功能,可在危险环境下代替人工执行任务,降低安全风险。第八章智能数据采集与分析8.1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是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其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后续数据分析的质量和效率。当前,机械行业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边缘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数据采集的核心,通过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传感器技术的关键是提高灵敏度、准确度和可靠性。网络通信技术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承担着数据传输的任务。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网络通信技术的关键是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边缘计算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处理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将在数据产生源头进行初步处理,降低数据传输压力。边缘计算技术有助于提高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实时性,为智能制造提供更快速的反应能力。8.2数据分析方法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当前,机械行业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统计分析方法适用于处理结构化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机器学习方法是基于数学模型的自动学习方法,通过训练数据集训练模型,实现对未知数据的预测。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适用于处理非线性、复杂数据。深度学习方法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以神经网络为基础,具有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深度学习方法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也逐渐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8.3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场景:(1)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实现对设备故障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提高设备运行效率。(2)生产过程优化: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发觉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优化点,提高生产效率。(3)产品质量控制:通过采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质量监控,降低不良品率。(4)供应链管理:通过分析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优化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环节,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5)智能制造系统:将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系统,实现设备、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智能管理与优化。第九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9.1系统集成方法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行业智能制造的核心零部件逐渐走向成熟。系统集成作为将各个独立系统整合为一个高效、协调运作的整体,是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系统集成方法:(1)模块化设计方法:通过对各个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各模块之间的独立性和可替换性。该方法便于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将各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对象,每个对象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属性。通过定义对象之间的关联和交互,实现系统的集成。(3)中间件技术:采用中间件技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中间件技术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复杂系统的集成。(4)分布式系统集成方法:将各个系统分布部署在不同的计算机或设备上,通过分布式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9.2系统集成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典型的系统集成案例分析:(1)某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线集成:该企业通过将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物流系统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某航空发动机企业集成:该企业将设计、制造、试验等环节的多个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通过集成,企业提高了研发效率,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3)某家电制造企业智能制造集成:该企业通过将生产线、物流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调度。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9.3系统集成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系统集成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设备复习》课件
- 心电信号识别技术-洞察分析
- 文物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洞察分析
- 文本转换的语义依赖规则研究-洞察分析
- 形式化方法在中缀转后缀转换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分析
- 物联网安全防护-第1篇-洞察分析
- 特种水泥性能优化-洞察分析
- 初级职称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2篇)
- 医学图像增强与降噪算法-洞察分析
- 网络切片技术在行业专网的应用研究-洞察分析
- 电网公司QC小组缩短配调倒闸操作时间成果汇报
- 2023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02272-数据结构(本)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 《网络营销课件:如何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品牌营销推广》
- 2023年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现状研究
- 真空滤油机的原理及设计
- 房屋临时建设申请书
- 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表
- 水利工程常用规范、标准汇总
- 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大学美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延边大学
-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