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戴显示 第20-20部分:基本测试方法 图像质量 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眼戴显示 第20-20部分:基本测试方法 图像质量 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眼戴显示 第20-20部分:基本测试方法 图像质量 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眼戴显示 第20-20部分:基本测试方法 图像质量 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眼戴显示 第20-20部分:基本测试方法 图像质量 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眼戴显示第20-20部分:基本测试方法图像质量本文件描述了眼戴显示图像质量的标准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非透视型(虚拟现实“VR”眼镜)和透视型(增强现实“AR”眼镜)等使用虚拟光学图像的眼戴显示器。本文件不适用于隐形眼镜式眼戴显示和视网膜直接投影眼戴显示。注:眼戴显示的定义见IEC/TR63145-1-1[1]1,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XXXXX—XXXX眼戴显示第20-10部分:基本测量方法光学性能(IEC63145-20-10:2019,IDT)ISO9241-302人机交互工效学第302部分:电子视觉显示器术语(Ergonomicsofhuman-systeminteraction-Part302:Terminologyforelectronicvisualdisplays)3术语、定义、缩略语和符号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ISO和IEC在下列网址维护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IEC国际电工词汇:/;——ISO在线浏览平台:/obp。注2:与眼戴显示有关的部分术语见IECTR63145-1-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detector)CPD:每度循环(cyclesperdegree)DUT:被测器件(deviceundertest)2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FOV:视场(fieldofview)LMD:光测量设备(lightmeasuringdevice)V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3.3符号和单位眼戴显示的字母符号等见表1。表1字母符号(物理量符号和单位)-Pi的亮度Lvicd/m2转角变形δvh%颜色配准误差εvh,colour°迈克尔逊对比度-最大亮度LvMcd/m2最小亮度Lvmcd/m2空间频率(CPD)fCPDPi处的焦距γimPi处的屈光度Di4标准测量条件4.1标准环境条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眼戴显示器应在照明光源和DUT充分预热(见4.3)后,在下列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眼戴显示的所有试验和测量:——温度:22℃~28℃;——相对湿度:25%RH~85%RH;——气压:86kPa~106kPa。当使用不同的环境条件时,应在测量报告中详细说明。4.2电源供应为了使DUT的性能稳定,应根据DUT的规格要求调整驱动DUT的电源。4.3预热时间DUT的光学性能受器件随时的温度特性影响。DUT的亮度输出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如果亮度输出超出±3%的变化范围内,应在报告中标注。在测量过程中,所有测量条件应保持不变。注:如果测量结果达不到稳定状态,则可能是受到DUT输出波动和/或LMD波4.4暗室条件3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从测试室反射到测量区域的背景亮度应小于DUT最小输出亮度的1/20。如不满足该条件,则需要减去背景亮度,并在报告中注明。5测量系统5.1标准坐标系为了表示虚拟图像的大小和位置,测量时应使用仰角(纬度)和方位角(经度)的球面坐标系;极轴为垂直方向,如图1所示。在垂直半平面上测量的角度为仰角,用α表示;在水平半平面上测量的水平角度为方位角,用Ψ表示。球面坐标系的起始方向(α=0,Ψ=0)应与DUT的光轴一致。使用三维笛卡尔直角坐标系(x,y,z)表明眼盒、DUT上的参考点、DUT眼点和眼距、LMD的入瞳等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除非另有规定,DUT的眼点位于眼睛入瞳的中心位置,即虹膜的中心,并被定义为坐标系的原点。DUT的制造商或供应商应指定DUT上的参考点和眼点之间的距离。眼距被定义为从眼睛角膜到DUT最近光学元件的距离。球面坐标系和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均应位于眼点处。12图1球面坐标系4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yy4x xzzo y);图2三维笛卡尔坐标系5.2测量设备5.2.1光测量装置(LMD)通则设备的配置和运行条件应符合各项目规定的结构要求。为确保准确测量,应符合以下要求。否则,应在报告中注明差异。ISO/CIE19476[4]描述了LMD的评估程序。LMD(点LMD或二维成像LMD)的光学系统应与人眼相当,如图3所示。LMD应配备一个光学取景器或数码取景器。LMD的入瞳(孔径)位置应由制造商或供应商提供。LMD的入瞳大小宜设置在2mm和5mm之间,且应小于DUT出射光的区域。用于测量亮度和色度等光学特性的LMD,应采用相应的光度或光谱辐射度标准源进行校准。测量前应仔细检查LMD,并考虑以下几点:a)被测物理量对测量光的敏感度;b)由光幕眩光和透镜光晕(即光学系统中的杂散光)引起的误差;c)数据采集时序、低通滤波和混叠效应;d)探测和数据转换的线性度;e)测量视场尺寸。注:见IECTR63145-1-1:2018[1]的6.2。测量距离测量距离观看视角LMD入瞳测量视场角图3LMD结构示例5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光谱辐射度型LMD使用光谱辐射计等光谱辐射度型LMD时,波长范围应至少为380nm~780nm,光谱带宽应不大于5nm,波长准确度应不大于0.3nm。用于测量亮度的滤光片型LMD使用亮度计等滤光片型LMD时,为确保被测DUT光源的亮度准确度,其光谱响应度宜符合CIE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函数,或与定标过的光谱辐射计进行对比校准。必要时可采用光谱失配校正因子进行校正。注:CIE-f1'是滤光片型LMD的光谱响应度与CIE明视觉光用于测量颜色的滤光片型LMD使用色度计等滤光片型LMD时,为确保被测DUT光源的颜色准确度,其光谱响应度宜符合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见ISO11664-1[3])的CIE色匹配函数,或与定标过的光谱辐射计进行对比校准。必要时可采用颜色校正因子。滤光片型LMD不应用于绝对颜色物理量,但适合于颜色均匀性等相对颜色物理量的测量。二维成像LMD二维成像LMD(采用CCD等二维传感器)是一种滤光片型LMD。二维成像LMD的性能应符合和的要求。应确认二维成像LMD的有效测量视场角,二维成像LMD的外围图像区域应确认无暗角。二维成像LMD的像素数宜不小于测量视场内虚拟图像子像素数的4倍。注2:使用滤色片型阵列探测器的二维成像LMD可能5.2.2工作台条件通则工作台用于实现5.1中规定的坐标系。工作台宜由一个等效的双轴变角仪和一个正交三轴平移台组成。变角仪双轴变角仪的结构应能够按照图1所示球面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水平)和仰角(垂直)进行测量。五轴工作台的示例如图4所示。角度准确度宜不大于0.1°。变角仪可在LMD入瞳中心或入瞳后10mm处旋转。平移台正交三轴平移台的结构,应使其测量范围足以覆盖眼盒的立体空间等,并在必要时覆盖双目DUT的瞳距,如图4所示。位移准确度宜不大于0.05mm。5.2.3安装条件DUT应安装在稳定的平台上,以确保图像的稳定性。LMD相对于DUT的位置应使用五轴系统(双轴变角仪和正交三轴平移台)移动。测量设置如图4所示。DUT的眼点应与双轴变角仪的原点相匹配。由制造商或供应商规定的DUT光轴应调整至LMD的光轴,并与正交三轴平移台的z轴对齐。DUT虚拟图像的方向应调整至正交三轴平移台的x轴和y轴。在前侧观察方向测量,当DUT预期不会随注视角度改变(即眼睛转动)时,双轴变角仪的原点应设为眼睛的入瞳(即眼点),而不是眼球的转动中心(眼睛运动)。当双轴变角仪的原6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点与DUT的眼点不匹配时,应进行坐标校正并报告。当DUT预期会随注视角度发生变化时,旋转中心位置等详细信息应由制造商或供应商指定,并在报告中注明。 2 2 26 4 4 4156 5777a)安装在双轴变角仪和正交三轴平移台上的LMDb)安装在双轴变角仪和正交三轴上的DUT);图4测量装置示例5.3测试图案5.3.1通则下述测试图案应由制造商或供应商指定,并在报告中注明所使用的测试图案。当使用其它测试图案时,应在报告中注明。注:眼戴显示与传统显示不同,其显示区域的边界并不清晰,测试图案的选5.3.2棋盘格图案7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图5所示的棋盘格图案宜用于测量相应的特性,并可用于DUT和LMD光学元件的对准。ISO9241-305[2]中带有交叉线的棋盘格图案,也宜用于DUT和LMD光学元件的对准。中心为白色和中心为黑色的图案均能使用。通常使用黑白棋盘格图案,但必要时也可使用其它颜色(红、绿、蓝等)和黑色的棋盘格图案。注:5x5棋盘格图案有助于在DUT图55×5棋盘格图案的示例5.3.3纯色图案纯色图案可用于测量光学物理量。颜色应根据显示原色定义为白色、黑色、红色、绿色和蓝色。图案(全屏)用单一颜色填充。5.3.4迈克尔逊对比度测试图案应使用图6所示的垂直或水平宽度相同但周期不同的黑白线对图案,来测量眼戴显示的迈克尔逊对比度。线对间距的倒数是空间频率(fCPD=1/P)。CPD是每度的线对周期,通过DUT查看。空间频率宜由制造商或供应商规定。最高分辨率宜以逐个线对开始。注2:所需的分辨率范围取决于应用,有些应用不需要逐个分辨率。a)低分辨率b)中分辨率c)高分辨率图6迈克尔对比度测试图案的示例5.4测量点8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应采用制造商或供应商提供的中心点(1个点)或多点(5个点或9个点)测量。1点、5点和9点测量的测量点分别为P0,P0~P4和P0~P8,如图7所示。当使用其它测量点时,制造商或供应商宜指出这些位置。在每个测量项目中注明采用的测量点。如果采用其它测量点,则应在相关规范中注明。图7中心和多点测量的测量点6图像质量测量方法6.1通则为评估眼戴显示的图像质量,应测量失真、颜色配准误差、迈克尔逊对比度和焦距(屈光度)。失真表示虚拟图像的几何变形。颜色配准误差表示原色之间的颜色位移。迈克尔逊对比度表示虚拟图像的分辨率。折射率等于焦距的倒数。注:术语“单目虚像距”有时用作“焦距”。6.2准备宜使用5.3.2中规定的棋盘格图案,将待测眼戴显示(DUT)放置在5.2.3中规定的测量装置中。DUT的眼点应由制造商或供应商指定(见GB/TXXXXX的附录A)。LMD的眼点和入瞳应与原点位置相匹配(x=0,y=0,z=0,α=0,ψ=0)。制造商或供应商应规定并报告与光学特性相关的DUT可调条件。一些DUT使用图像处理,如果图像处理的设置也可调,则应采用并报告制造商或供应商规定的默认设置。LMD的焦点应通过图像取景器进行调整,以形成清晰的虚拟图像。由制造商或供应商提供的、可用于DUT的、具有高分辨率的光栅图案,可被用于调整虚拟图像焦点。LMD的亮度和光谱辐射度等光学物理量,应在相同条件(如入瞳大小、测量视场角度和某些结构的焦距)下根据常规标准进行校准。9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装置在4.3中规定的时间后达到稳定状态。应使用GB/TXXXXX规定的方法在稳态下测量光学物理量。注:一些眼戴显示具有眼睛跟踪功能,用于优化图像。LMD的注视方向可能与DUT探测到的真实眼睛的注视方向不一致。6.3失真6.3.1通则应采用标准测量条件。应根据FOV的测量结果,使用白色纯色(全屏)图案计算全屏失真。对于位置畸变,制造商或供应商应规定黑色背景的矩形测量图案。当FOV不是矩形时,应采用制造商或供应商规定的其它畸变方法。应通过将测量的FOV或矩形与理想的FOV或矩形进行比较来评估失真。注1:例如,白色纯色矩形测量图案为全屏宽度和高度的50%。应使用6.3.2的亮度测量方法,测量从中心到边缘的角度以确定FOV或矩形。应测量8个角度(2个水平边缘、2个垂直边缘和4个角)。如果显示器为双目型,则应测量两个目镜。注2:亮度测量通常基于测量视场中发光均匀这一前提。然而,在该程序中,边缘或角落周围的光发射不均匀,一些聚光灯亮度计不支持该测量。注3:有时,摄像机仅测量虚拟图像边缘或角的位置,但在这种情况下,FOV的定量阈值不明确。见IECTR63145-1-1:2018[1]的6.4。当使用带有双轴变角仪的二维成像LMD时,宜在二维数据下计算各边缘和角的亮度值和角度。注4:使用二维成像LMD,中心和边缘(角)之间的距离可以转换为角度。如果二维成像LMD的测量视场较大,则可以减少变角仪的移动。6.3.2程序全屏失真应测量从中心到边缘的夹角,以确定FOV,如下所示。白色纯色(全屏)测试图案应显示在虚拟图像上。a)使用双轴变角仪将LMD的方向移动到点P1;b)根据GB/TXXXXX测量P1处的亮度(Lv1c)用双轴变角仪将LMD的方向从点P1移动到离虚像最近的角,通过LMD的取景器检查测量区域,直到测量到的亮度变为1/4Lv1;d)记录角的1/4Lv1坐标角;e)对其余的角(P2~P4)重复从a)开始的步骤;f)使用双轴变角仪将LMD的方向移动到点P5;g)根据GB/TXXXXX测量P5处的亮度(Lv5h)使用双轴变角仪将LMD的方向从点P5移向虚拟图像的边缘,并通过LMD的取景器检查测量区域,直到测量亮度变为1/2Lv5;i)记录边缘1/2Lv5处的坐标角;j)对其余的边缘(P6~P8)重复从f)开始的步骤;k)如果适用,对另一目镜重复上述步骤。位置畸变应测量从中心到边缘的夹角,以确定矩形,如下所示。制造商或供应商规定的纯白色矩形测量图案应显示在虚拟图像上。角和边缘的标准限值应由制造商或供应商规定。a)使用双轴变角仪将LMD的方向移动到点P0;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b)根据GB/TXXXXX测量P0处的亮度(Lv0c)使用双轴变角仪将LMD的方向从点P0移动到虚拟图像的左上角,并通过LMD的取景器检查测量区域,直到测量亮度达到该角的标准限值;d)记录角的标准限值亮度处的坐标角;e)对其余的3个角重复从c)开始的步骤;f)使用双轴变角仪将LMD的方向移动到点P0;g)根据GB/TXXXXX测量P0处的亮度(Lv0h)使用双轴变角仪将LMD的方向从点P0向虚拟图像的左边缘移动,并通过LMD的取景器检查测量区域,直到测量亮度达到边缘的标准限值;i)记录边缘的标准限值亮度处的坐标角;j)对其余3条边重复从h)开始的步骤;k)如果适用,对另一目镜重复上述步骤。6.3.3计算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畸变。a)使用公式(1)计算FOV或矩形的理想角度。假设图像中心位于原点,图像的宽度和高度与测量的平均值相对应,则4个角位置的角度值为:式中:Ψa,L——水平FOV或矩形的理想左方位角;ΨTL——左上角的方位角;ΨL——左边缘的方位角;ΨBL——左下角的方位角。式中:Ψa,R——水平FOV或矩形的理想右方位角;ΨTR——右上角的方位角;ΨR——右边缘的方位角;ΨBR——右下角的方位角。α+2.α+α式中:αa,T——垂直FOV或矩形的理想顶部仰角;αTL——左上角的仰角;αT——上边缘的仰角;αTR——右上角的方位角。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式中:αa,B——垂直FOV或矩形的理想底部仰角;αBL——左下角的仰角;αB——下边缘的仰角;αBR——右下角的方位角。b)使用公式(5)计算每个角的半对角角度(Avh)。理想半对角应使用公式(1)至(4)所示的理想角度进行计算。应使用测得的角度计算测量半对角角度:式中:Avh——拐角的半对对角;αv——拐角处的仰角;Ψh——拐角处的方位角。c)以百分比计算畸变:使用公式(6)计算4个角位置处的测量角(旋转)和理想半对角之间的式中:δvh——每个拐角的畸变(%);Am,vh——每个拐角的测量半对角;Ai,vh——每个拐角的理想半对角。6.3.4报告报告中应包含以下信息:——四个角处的畸变百分比;——畸变类型:“全屏”和/或“某个位置”;——四个角Ai,TL、Ai,TR、Ai,BL和Ai,BR的理想半对角;——四个角Am,TL、Am,TR、Am,BL和Am,BR的测量半对角;——4个四角方向(ΨTL,αTL)、(ΨBR,αBR)、(ΨTR,αTR)和(ΨBL,αBL——4个边缘方向(ΨL,αL)、(ΨR,αR)、(ΨT,αT)和(ΨB,αB);——测试图案的类型;——亮度标准限值(如有必要——眼点、出瞳距离和z轴位置;——LMD的类型和孔径尺寸;——样品台的准确度;——角度校正方法(如有)。6.4颜色配准误差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6.4.1通则应通过比较彩色视场来评估颜色配准误差。6.4.2步骤步骤应与6.3.2中规定的畸变测量步骤相同。但应使用红色、绿色和蓝色纯色图案,而不是白色。分别记录红色、绿色和蓝色纯色图案的角和边的球坐标角。如有必要,宜测量其它附加位置,如中心点和角点之间的中点。测量其它位置时,宜使用彩色5x5棋盘格图案测量彩色边缘角度。6.4.3计算颜色配准误差的计算方法如下。a)按照公式(5)计算每个颜色角的半对角(Avh)。b)以角度计算红色和蓝色的颜色配准误差:红色(蓝色)颜色测试图案的角(边)角度与绿色测试图案的角(边)角度之比为:式中:εvh,colour——原色(红或蓝)角(边)的颜色配准误差;Avh,colour——红色或蓝色测试图案的角(边)的测量角度;Avh,green——绿色测试图案的角(边)的测量角度。6.4.4报告报告中应包含以下信息:——每种颜色的拐角和边缘(水平和垂直)的颜色配准误差;——每种颜色测试图案的4个角方向(ΨTL,αTL)、(ΨBR,αBR)、(ΨTR,αTR)和(ΨBL,αBL——每种颜色测试图案的4个边缘方向(ΨL,αL)、(ΨR,αR)、(ΨT,αT)和(ΨB,αB);——如有必要,每种颜色其它位置的颜色配准误差;——如有必要,每种颜色图案其它位置的测量球坐标和所用测试图案的规格;——眼点、出瞳距离和z轴位置;——LMD的类型和孔径尺寸;——样品台的准确度;——角度校正方法(如有)。6.5迈克尔逊对比度6.5.1通则应采用标准测量条件。应采用迈克尔逊对比测试图案,且至少宜采用制造商或供应商规定的三种不同间距的线对。应采用二维成像LMD。6.5.2步骤5.4所述虚拟图像上9个点的迈克尔逊对比度应按以下方式测量。如有必要,制造商或供应商宜指定9个以上的测量点。a)根据6.2放置DUT;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b)根据角度α和Ψ将LMD调整到指定的距离和观察方向;c)应用迈克尔逊垂直对比度测试图案;d)调整LMD的焦点;e)测量P0点(中心)处的DUT以获得图像中的最大亮度LvM,0和最小亮度Lvm,0;f)重复从d)开始的步骤,使最大和最小亮度之间的差异最大;g)对其它迈克尔逊对比度测试图案重复从c)开始的步骤;h)对其余点重复从b)开始的步骤;i)使用水平测试图案而不是垂直测试图案重复从b)开始的步骤;j)如果适用,对另一目镜重复上述步骤。注2:由于虚拟图像线由多色线组成,因此亮度值可以从测6.5.3计算按照公式(8)计算迈克尔逊对比度:C=LvM,i-Lvm,i式中:Cm,i——Pi处的迈克尔逊对比度;LvM,i——Pi处的最大亮度;Lvm,i——Pi处的最小亮度。6.5.4报告报告中应包含以下信息:——9个点上每个测试图案的迈克尔逊对比度;——每个测量点的测试图案的空间频率(fCPD——眼点、出瞳距离和z轴位置;——LMD的类型和孔径尺寸;——样品台的准确度;——角度校正方法(如有)。6.6焦距(屈光度)6.6.1通则应采用标准测量条件。应使用以下方法测量虚拟图像中心的焦距(屈光度)。聚焦法适用于各种DUT。视差法可按照制造商或供应商的规定使用。视差法不应用于虚拟图像焦点为无穷大的DUT。6.6.2步骤焦点法应按下述方法使用焦点法。应使用制造商或供应商规定的迈克尔逊对比测试图案。应采用二维成像LMD,且宜具有测量二维成像LMD与虚拟图像之间距离的功能。如果未配备该功能,则应执行获取测量距离的步骤。a)根据6.2放置DUT;b)根据角度α和Ψ将二维成像LMD调整到指定的距离和观察方向;c)使用迈克尔逊对比度测试图案;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d)调整二维成像LMD的焦点;e)在P0点(中心)测量DUT以获得图像,并获得图像中的最大亮度LvM,0和最小亮度Lvm,0;f)根据6.5.3计算迈克尔逊对比度;g)改变二维成像LMD的焦点,重复e)和f并记录焦距范围,其中迈克尔逊对比度保持相同的最大值;h)如果适用,对另一目镜重复上述步骤。像LMD具有窄孔径,则其具有大焦距。因此,重要的是通过使用迈克尔如果二维成像LMD不具备测量距离的功能,则应采用以下步骤:i)在工作台上准备好典型显示器(即LCD显示器分辨率目标也可以是纸质分辨率图并使用迈克尔逊对比度测试图案;j)在f)之后,在不改变焦点的情况下,将二维成像LMD设置为测量典型显示器;k)改变二维成像LMD和典型显示器之间的距离,求出迈克尔逊对比度达到最大值的距离,如下所示。注意LMD的焦点没有改变;l)测量LvM,0和Lvm,0;m)根据6.5.3计算迈克尔逊对比度;n)更改距离并重复l),然后找到迈克尔逊对比度最高的距离。记录距离,即二维成像LMD焦点为f)的测量焦距。视差法应按下述方法使用视差法。应使用二维成像LMD。试验方式、平移量(Δx)和平移方向应由制造商或供应商规定。平移量宜在DUT的眼盒内。a)根据6.2放置DUT;二维成像LMD的光轴以DUT虚拟图像为中心;b)使用平移台将瞳孔中的二维成像LMD进行少量移动(Δx);c)使用变角仪旋转二维成像LMD测量其角度θ,使其光轴重新以DUT虚像为中心;d)使用公式(9)计算焦距:6.6.3计算屈光度及其范围计算为获得的焦距的倒数,按公式(10)计算。式中:D0——P0(中心)处的屈光度;γ0——P0(中心)处的距离,单位为米。6.6.4报告报告中应包含以下信息:——焦距(附范围);——屈光度(附范围);——步骤类型(焦距法或视差法);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迈克尔逊对比度(用于聚焦法);——测试图案的空间频率(fCPD用于聚焦法——测试图案(用于视差法);——平移量(Δx用于视差法——眼点、出瞳距离和z轴位置;——LMD的类型和孔径尺寸;——样品台的准确度;——角度校正方法(如有)。6.7基于迈克尔逊对比度的视场6.7.1通则应采用标准测量条件。应使用迈克尔逊对比测试图案。测试图案的空间频率(线对)和迈克尔逊对比的标准限值应由制造商或供应商指定。应使用二维成像LMD。应采用球坐标。6.7.2步骤应测量由测试图案产生的整个虚拟图像的中心到边缘和角落的角度,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FOV。a)根据6.2放置DUT;b)使用双轴变角仪将二维成像LMD的方向移动到点P1;c)在DUT上显示指定的测试图案;d)测量图像并根据6.5.3计算迈克尔逊对比度;e)使用双轴变角仪将成像LMD的方向从点P1移向离虚拟图像最近的角,测量图像并根据6.5.3计算其迈克尔逊对比度,直到迈克尔逊对比度达到标准限值;f)记录标准限值处的坐标角;g)对其它角(P2至P4)重复从b)开始的步骤;h)使用双轴变角仪将二维成像LMD的方向移动到点P5;i)在虚拟影像上显示指定的测试图案;j)测量图像并根据6.5.3计算迈克尔逊对比度;k)使用双轴变角仪将二维成像LMD的方向从点P5移向虚拟图像的边缘,测量图像并根据6.5.3计算其迈克尔逊对比度,直到迈克尔逊对比度达到标准限值;l)记录标准限值处的坐标角;m)对其余边缘(P6至P8)重复从h)开始的步骤;n)如果适用,对另一目镜重复上述步骤。6.7.3计算使用6.3.3中的公式(5)计算每个角的半对角(Avh)。6.7.4报告报告中应包含以下信息:——4个角的半对角;——4个角的球坐标;——4条边的球坐标;——测试图案(类型、空间频率、标准限值等);GB/TXXXXX—XXXX/IEC63145-20-20:2019——眼点、出瞳距离和z轴位置;——LMD的类型和孔径尺寸;——样品台的准确度;——角度校正方法(如有)。6.8基于迈克尔逊对比度的眼盒6.8.1通则应在6.8之前测量基于迈克尔逊对比度的FOV。应使用迈克尔逊对比度测试图案。制造商或供应商应规定测试图案的空间频率(线对)和迈克尔逊对比度的标准限值。对于给定FOV,应根据制造商和供应商规定的标准限值,通过在DUT的眼点周围移动LMD来确定眼盒的尺寸。眼盒的测量应采用三维笛卡尔直角坐标系。6.8.2步骤应测量由测试图案产生的整个虚拟图像的中心到边缘的距离,以确定眼点处眼盒的尺寸,如下所示。a)根据6.2放置DUT;b)在DUT上显示指定的测试图案;c)根据FOV(6.7)的结果,使用双轴变角仪将二维成像LMD的方向旋转调整至上边缘;d)测量图像并计算顶部边缘的迈克尔逊对比度;e)使用三轴平移台将二维成像LMD的位置从原点移向虚拟图像的上边缘,测量图像并根据6.5.3计算其迈克尔逊对比度,直到迈克尔逊对比度值达到标准限值;f)记录标准限值处的坐标位置(从原点到上边缘的移动距离);g)对其余边缘(底部、左侧和右侧)和4个角重复从c)开始的步骤;h)如果适用,对另一目镜重复上述步骤。为了测量眼盒的体积,可采用以下步骤:i)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