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科学区探索性学习的支持策略_第1页
大班幼儿科学区探索性学习的支持策略_第2页
大班幼儿科学区探索性学习的支持策略_第3页
大班幼儿科学区探索性学习的支持策略_第4页
大班幼儿科学区探索性学习的支持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组织科学探索活动,并不是想让幼儿掌握多少知识,更多的是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索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结合《纲要》和《指南》中关于幼儿园科学区探索性学习的相关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两所幼儿园六个大班进行观察,通过真实呈现出的幼儿园科学区探索性学习的开展现状,分析活动中幼儿教师在区角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对幼儿进行支持引导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出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水平的建议,为今后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区域活动;科学区域活动;探索性学习;支持策略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科学探索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在活动中,教师要发挥支持作用,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与帮助,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因此,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采用什么方式介入到活动中,则是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科学活动中幼儿探索性学习为切入点,从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活动、区角环境创设、科学区材料投放和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情况等方面出发,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适合于当前幼儿园科学区探索性学习活动问题的解决建议。(二)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相关研究陈倩玮在《浅谈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中提出:要想使幼儿综合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可以选择科学探索活动进行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活动的参与者、观察者,也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REF_Ref23661\r\h[1]。张霁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中提出: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生理心理发展需求,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及时有效的指导,利用情景、游戏等手段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改变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传统教育模式,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REF_Ref23779\r\h[2]。刘骁炜在《做中学,学中玩——在幼儿科学区域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的价值讨论》中提出:区域活动旨在促进幼儿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让幼儿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对教师把控活动的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REF_Ref23867\r\h[3]。综上所述,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幼儿进行探索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式、寻求合适的指导时机、创设良好的科学区域环境以及投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材料,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2.关于幼儿探索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幼儿通过对材料进行反复地动手操作,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潜能的培养。在《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发展幼儿素质》一文中,何佩玲提出:要注重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投放便于操作的活动材料,多给幼儿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的机会,利用好大自然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从而大胆地进行探索活动,实现有效教学REF_Ref23972\r\h[4]。庄婉瑜在《幼儿探索性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中提出:教师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尊重信任幼儿,接纳他们的小错误,积极引导幼儿,保护好幼儿乐于探索的天性,鼓励他们运用视听嗅味触等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REF_Ref24063\r\h[5]。综上所述,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相对独立地进行操作、实验、感知和观察等活动,活动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幼儿“我能做、我会做”的积极态度。3.关于教师支持策略的相关研究在《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中,吴凌云提出: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根本保障,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指导作用。在每一次活动之前,教师应对整个活动有一个周密的安排和详细的预设,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创造学习机会REF_Ref24435\r\h[6]。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教师支持策略》中,胡亚琼提出:在进行幼儿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还要发挥良好的支持作用,以促进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REF_Ref24514\r\h[7]。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中教师支持策略运用的实践研究》中,王珏提出:教师的有效支持是必要的,是促进幼儿创造潜能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支持应当基于对幼儿的了解和观察,明智地选择最合适的支持策略,并在适当的时间选择正确的角色介入支持,以促进幼儿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REF_Ref24599\r\h[8]。曹军文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策略》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有了兴趣,幼儿自然就有了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合理投放材料,不要过多的束缚孩子,适时适度地介入指导,帮助幼儿提高科学活动的认知和实践能力REF_Ref24664\r\h[9]。综上所述,教师的有效支持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如: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从而促进其多元发展。(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区域活动 郭家慧在《乡镇中心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现状研究》中将区域活动定义为: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索和学习REF_Ref24749\r\h[10]。周寒在《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个案研究》中将区域活动定义为:在不同的区域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区域活动,通过创设环境、投放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活动,从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幼儿园中一种重要教育形式REF_Ref24814\r\h[11]。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区域活动的定义为: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进行学习和游戏。2.科学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现状研究》中,徐文将科学区域活动定义为:科学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指导幼儿主动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求知的活动REF_Ref24958\r\h[12]。高傲在《幼儿园科学区创设现状研究》中将科学区域活动定义为:科学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REF_Ref25000\r\h[13]。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科学区域活动的定义为:教师在活动区内,划分出一定的角落,利用各种材料构成专门的科学活动区,在区域内为幼儿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开展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活动。3.探索性学习在《如何在建构游戏中提升幼儿探索性学习能力》中,罗霞将探索性学习定义为:探索性学习是指幼儿通过提问,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选取生活中的某个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得知识REF_Ref25121\r\h[14]。庄婉瑜在《幼儿探索性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中将探索性学习定义为:是幼儿主动探寻世界奥秘,尝试解决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探索性学习的定义为: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自己好奇的、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操作,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通过深入到幼儿园科学区进行观察,总结发现当前幼儿园关于科学区探索性学习的开展现状,并对活动中教师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可操作的建议,为大班幼儿科学区探索性学习提供支持策略。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借助图书馆、互联网平台,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非参与式的观察,在不影响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采用现场观摩等方式,获取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索活动的一手资料。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本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丰富研究内容,将对观察中不易了解的问题进行访谈研究。利用事先编制的访谈提纲对12名幼儿教师和2名幼儿园管理者在科学区探索活动中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利用工具记录教师对幼儿探索活动的想法,如区角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活动等。二、幼儿园科学区探索性学习开展的现状问题(一)幼儿园开展科学区探索性学习的相关情况 1.活动开展频率适宜,质量欠佳科学活动对幼儿探索能力的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是幼儿了解周围世界,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科学探索活动的频率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水平。表2.1科学探索性活动开展频率分布表频率一周1-2次一周3-4次不确定人数683418百分比(%)56.6%28.3%15%由表2.1可知,有56.6%的幼儿教师表示他们每周开展1-2次的科学区探索性学习活动,28.3%的幼儿教师表示每周开展3-4次的科学区探索性学习活动,另外还有15%的教师对于每周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的次数表示不确定。访谈者:“请问班级多久开展一次科学探索活动呢?”教师A:“时间不固定,但是每周基本都会组织一到两次的科学探索活动,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科学概念。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类活动的开展,积极性都比较高。”教师B:“开展次数大概是每周2次左右,一般是按照月计划来安排周计划。”由表2.1和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出,幼儿园每周开展科学探索活动的次数大多为一到两次,三到四次的情况较少,而且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于活动开展次数表示不确定。虽然单从活动的开展频率这一方面不能看出次数与活动效果之间的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活动的开展频率对活动质量也有影响。2.活动重知识技能目标,轻情感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包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目标、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这一特殊阶段,应该把情感目标放在首位。好奇心是幼儿与生俱来的,但是对科学的情感却不能凭空产生。幼儿是如何萌发对科学的探索欲呢?教师的引导与培养便是重要的产生因素。活动中情感态度的培养,重点是让幼儿直面问题、亲身体验,获得独特的直接经验,幼儿才会有探索的需要。通过对教师进行访问,可以看到,教师的认识不同,对活动目标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表2.2科学区探索性学习活动目标看法情况表目标很重要%一般重要%说不清楚%不太重要%不重要%情感态度目标9.826.742.314.66.5认知目标20.334.529.815.30能力目标36.245.118.600由表2.2可知,对情感态度目标重要性的看法,认为它很重要的占9.8%,一般重要的占26.7%,说不清楚、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共占63.4%。而对于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前两项的占比分别是54.5%和81.3%,远远大于情感态度目标,这表明大多数幼儿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不重视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幼儿园的教育一般侧重于知识、能力、技能和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习惯、兴趣和情感的培养。(二)科学区环境创设的相关情况 表2.3科学区角墙面设计内容情况表图示区域规则探索过程照片探索步骤科学小游戏无墙面设计人数513646116百分比34%24%30.6%7.3%4%由表2.3可知,在科学区角墙面设计内容上,34%的教师选择张贴区域规则图示;24%的教师张贴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照片;30.6%的教师张贴科学活动探索步骤的图片;有7.3%的教师会利用墙面来设计一些科学小游戏;只有4%的教师没有对科学区角的墙面进行环境创设。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们大多会利用区角的环境创设来赋予墙面一些教育价值,例如,教师们会通过区域规则图示来提示幼儿遵守进区规则,还会利用墙面展示科学活动的探索步骤,另外,一些班级的科学区角墙面也体现出记录和欣赏价值。(三)科学区材料投放的相关情况 1.材料来源途径较少 教师在活动开始之前,要准备大量的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持,让幼儿能够尽情探索,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对材料的观察、运用,提高自己思考和操作的能力。所以,准备适宜的材料对活动的有效开展非常重要。表2.4科学活动材料来源比例统计表材料来源数量百分比(%)教师自制330园所统一购买660幼儿参与制作110总计10100访谈者:“请问科学区探索活动的材料主要来源有哪些?”教师E:“有幼儿园统一买的,也有我们老师自己做的。”园长A:“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和教育目标的要求,并且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随时更换区域活动的材料,以适应主题活动的需要。”由表2.4和访谈可知,科学区材料的来源主要是教师自己制作和园所购买。其中,由幼儿园统一购买的材料占半数以上,而幼儿能够参与到制作过程的材料很少。这说明活动中材料的来源途径较少,幼儿的参与度不高。2.封闭性材料多,开放性材料少 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力快速发展,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则为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空间。活动中,材料对幼儿的操作探索越来越重要。封闭性材料也称高结构化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且目的单一,幼儿必须按照固定的玩法进行操作以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比如:附加规则游戏材料和有特定任务的作业材料。开放性材料与之相反,这类材料没有固定规则与固定玩法,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操作,包括非结构化材料和低结构化材料。图2.3科学探索活动材料结构化程度情况图由图2.3可知:封闭性强的材料在科学区中占比将近九成,其中作业任务式材料占比超过六成,而开放性材料仅占一成。与封闭性材料相比,开放性材料更加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材料的封闭程度越高,操作方法就越固定,局限性也就越大。幼儿更喜欢新奇的材料,如果一个材料只有寥寥几种玩法让幼儿翻来覆去地玩,长此以往,幼儿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开放程度越高的材料玩法越多,自由度也就越高,幼儿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法自主操作。(四)教师指导幼儿参与科学区探索活动的相关情况 1.教师参与活动,以领导和观察为主 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如果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单纯的领导者,那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指令性语言,甚至可能会出现包办代替的现象;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儿童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首先就会将儿童放在活动主体的位置上,会更加尊重儿童的想法,对儿童的干预行为也会相应减少。因此想要了解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指导,首先就要探究教师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表2.5教师指导幼儿与科学区材料互动的情况表扮演角色活动次数百分比(%)领导者1332.5观察者1025引导者717.5支持者615参与者410在由表2.5可知,教师大部分是以一个领导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活动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发挥得并不显著。2.教师介入活动方式以直授为主 教师在指导幼儿时,要避免单刀直入式的直接传授,这样不仅会打击儿童的自信心,还剥夺了儿童自己思考的机会,在活动中,教师要尽量采用启发式的指导方式,让幼儿有自己思考的空间。表2.6教师介入科学探索活动方式的情况表介入方式活动次数百分比(%)启发式815.4直授式1834.6询问式713.5指令式47.7暗示式35.8回应式917.3忽略式35.8由表2.6可知,在进行科学区探索活动时,教师大多采用直授式的方法介入活动,占总数的34.6%,回应式的方法占17.3%,启发式占15.4%,询问和指令式分别占13.5%和7.7%,暗示和忽略的方法各占5.8%。这表明,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教师会采取多种方法介入活动进行指导,使用频率最高的分别为直授式和回应式。然而,启发式指导更能激发幼儿的思考,直授式和回应式的效果并没有启发式的好。三、幼儿园科学区探索性学习开展的支持策略 (一)加大科学探索活动的支持力度 1.定期组织教研活动 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质量,抓好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教研活动是由幼儿园组织、教师参加的,目的是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保教工作效率的一种具有研究意义的活动。因此,幼儿园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研讨课,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教师的授课情况提出指导与建议。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小组互评的形式组织教师内部进行相互探讨与学习,定期组织教师通过小组内集体探讨的形式进行课程互评,为提高幼儿科学探索性学习效果提供更好的建议与支持。通过教师组内互评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能力与教研能力,还可以提升教师专业学习能力,对教师的科学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其次,幼儿园需要给教师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研氛围,比如做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以此来消除她们的紧张焦虑情绪,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的教研活动才真实有效,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帮助教师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困惑,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2.重视探索性学习,鼓励活动的开展幼儿生来就有强大的好奇心,对世界有着无穷的探索欲望,从出生开始,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着这个新奇的世界,而后他们开始用手来探索世界,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就是通过不断地观察与探索获得的。然而在很多幼儿园里,科学探索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它全部的作用,幼儿园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学探索活动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幼儿在科学区进行的活动流于表面。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不要局限于书本中的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内容,并且所选内容要具有科学性与探索性,还要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创设科学区有效的环境 1.挖掘广阔的科学环境 学前儿童受自身发展限制,平常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与幼儿园,诚然,在家庭与幼儿园中也有很多可以探索的课题,例如幼儿在幼儿园的科学区做饲养观察小动物,在家里探索家庭中的科技产品,然而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课题并应不只限于此,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幼儿周围的世界中存在的很多事物都可以成为幼儿探索的课题:动植物、岩石沙土、日月星辰、人体的构造等等。教师在选择科学探索活动内容时,可以对活动内容进行拓展,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在更加直观更加真实的大自然中感受科学的奇妙。例如让孩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它在春夏秋冬的不同状态,并且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这样既可以让教师借助此类条件来弥补室内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不足,也极大改善了幼儿园科学区探索活动的实施条件。2.创设动态的科学环境 环境的创设在科学活动中不可忽视,多种多样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幼儿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更长,参与活动的时间也就更长。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在活动开展中,因为幼儿年龄较小,思维变化不受约束,很难顺利地进行某一项活动。幼儿有着强大的好奇心,生动有趣的环境可以使幼儿愿意去探索更多的东西,是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创设的。例如,可以相互吸引的吸铁石、可以沉浮的水球、老式风箱等,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并思考问题,教师适时适度的介入,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给予幼儿一些小提示,让幼儿发现其中的奥秘。当幼儿慢慢失去兴趣时,教师可以提供新的相似的简单的材料,便于幼儿理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思考力,使活动顺利完成。(三)投放恰当的科学材料 1.增强材料的可操作性 幼儿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在进行探索时,总是喜欢把材料拆开或组装在一起。因此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幼儿操作且安全的材料。另外,幼儿对于那些经过自己操作可以改变的材料,如:轻黏土、乐高积木等,则会表现出更浓烈的兴趣。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也可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选择幼儿能够经常看到的、摸到的东西,越是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材料,越受到幼儿的喜爱。例如,春天出现的蚂蚁洞、夏天旋转着的电扇、秋天枯黄的落叶、冬天冒着热气的水杯,都可以成为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不要忽略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尤其是一些混龄的班级,要注意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投放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的操作探索。如,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投放的材料要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中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发展,材料可以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引导幼儿去思考探索;大班幼儿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所以材料的提供应该有些难度,有挑战性的材料更能激发大班幼儿的探索欲望。材料投放不是一个静止的活动,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需要观察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换、调整材料。2.结合幼儿兴趣投放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兴趣才会有动力,如果幼儿连动手的欲望都没有,那么活动的开展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材料的选择不能只关注幼儿能否获得发展,更重要的是幼儿是否有兴趣。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发展。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如幼儿园中有很多不同的动植物,有的幼儿好奇心强,就会有很多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东西种在盆里,那个东西种在地上?教师面对幼儿的问题必须要积极应对,不可以随便敷衍了事,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思考问题,告诉幼儿一定要学会思考,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探索,自己发现问题,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教师不仅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幼儿不仅是探索问题的对象,也是解决问题的对象。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材料,使活动的开展以及进行更有趣。(四)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科学素养 1.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充实科学储备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问题包罗万象,常常涵盖动物、植物、科学等。这要求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完善与更新。通过调查发现,教师能够明白科学探索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又很少。因此,教师必须要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并通过多种渠道展开学习。如通过百科全书类的书籍,增加科学类的知识;通过网络资源观看一些幼儿园科学小游戏、科学小实验的视频,并自己尝试动手操作;空闲时间去多去当地的科技馆、博物馆、讲座等接受科学教育,以此增强自身科学底蕴,才能及时解答幼儿对科学事物与现象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适时适度地进行科学指导 幼儿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大多数时间都在扮演观察者的角色,而在这个角色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除了用眼睛看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隐性的方式对幼儿开展干预和指导,这样细微的引导对幼儿的心智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是科学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幼儿园里,每天都会发生具有探索性的事件,比如:下过雨后,花园里就会有小蚯蚓的出现。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适当引导,幼儿对此会很感兴趣,产生探索的欲望。不过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时,引入环节不必过多,避免占用太多的活动时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幼儿探索的方法,不必要求幼儿必须使用什么材料,必须按什么操作步骤等,要尊重幼儿的想法。面对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积极应对,但不能直接告诉幼儿解决的办法,而是要启发、引导幼儿,帮助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他们赞赏的眼神、积极的言语鼓励、加油打气的手势等,都能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更加自信,更加积极主动,从而使幼儿的自主性获得更好的发展。结论幼儿园开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