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总复习第一课时《童趣》_第1页
文言文总复习第一课时《童趣》_第2页
文言文总复习第一课时《童趣》_第3页
文言文总复习第一课时《童趣》_第4页
文言文总复习第一课时《童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总复习之一一、《童趣》1、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⑴丰富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仔细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论语十则》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8\*GB3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9\*GB3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三、课外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用,放之于山。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能异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啼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耳固跳踉大口阚断真喉尽其肉乃去。(1)请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2)驴一鸣,虎就大骇的原因是什么?[答]。(3)虎最后能把驴吃掉,是因为驴。2、仿写例句,用第二人称写一段赞颂我们祖国的话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答]我们的祖国啊,你的,你的,你的,你的!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疸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吾是以泣。”(1)用现代汉语翻译“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一句。[答](2)“伤者之母”为何“泣”?[答](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答]2、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补写部分不得超过个字。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奋斗说:。勤劳说:。困难说:。挫折说:。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于虎,今吾子又于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1)用现代汉语翻译“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于虎,今吾子又于焉!”一句。[答](2)妇人那么悲伤,却不愿离开的原因是什么?[答](3)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得出什么结论?[答]2、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金钱可以买到洋房,但不能买到幸福的家庭。金钱可以买到补品,但不能买到健康的身体。金钱可以买到,但不能买到。金钱可以买到,但不能买到。文言文总复习之二一、桃花源记

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交通,交错相通。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世隔绝之地。鲜美:鲜艳美丽

(3)一字多义:志:处之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具答之具:详尽。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咸,都。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

(4)虚构目的:

(5)作品意义:

6、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8—12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悉如外人(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仿佛若有光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答:。(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本文段选自代的山水田园诗人的。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阡陌交通()(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林尽水源()3、本文段有多个成语,至少写出两个。[答]。4、文段描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5、“黄发垂髫”指代,运用的修辞手法是。6、翻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3题。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7、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通,。(2)通,。8、桃花源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答]。解释下列古今字在文中的意思。(1)绝境(1)妻子(3)无论、文段中反映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11、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为什么?[答]。12、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13、翻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3题。林尽水源,、、、、、、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①[余]有版本写作"馀"。.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A.良田无论B.绝境问津C.问讯间隔D.交通妻子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便要还家要:(2)欣然规往规: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才通人翻译:(2)便扶向路翻译: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二、课外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敢复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家藏古鉴()安用照二百里()(2)用现代汉语翻译“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一句。[答](3)朝士想把家藏古鉴献给吕蒙正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答]2、发挥想象,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使每个句子都是比喻句,并且三句话构成排比句式。没有想象,思维;没有想象,思维;没有想象,思维。五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耶?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耶?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而尝极东方()此为其故迹()(2)作者认为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原因是什么?[答](3)用现代汉语翻译“则学固岂可以少哉”一句。[答]2、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面横线上写两个句子,并与例句构成排比句式。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4.简答。①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②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③文中总写渔人感受的一个词是:④“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文言文总复习第文言常用虚词汇总文言虚词

在初中阶段,对古汉语中的20多个文言虚词要加以了解,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宁、去”这17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做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哪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④桓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二、动词:去、到、往①吾欲之南海②辍耕之垄上三、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四、介词:在如:悬挂之四壁(《观巴黎油画集》)其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他”“他们”“他们的”“那个”“其他”(1)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起义》(2)必先苦其心志,用手拂之,其所自落。《活板》语气词,表示测度,劝勉,有时加强反问。(1)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愚公移山》2)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大概)《峡江寺飞泉亭记》2、副词:“难道”(1)其(难道)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者一、代词1、一般附着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动宾词组的后面,相当于“......的”或“......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地方)。”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②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2、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言之,貌若甚戚者。3、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陈胜者,阳城人也。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⑤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二、语气助词1、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例: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③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例:何者?上下之分也。3、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②有郭四者,凡四杀人。③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5、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6、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例: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②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7、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近者奉辞伐罪。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8、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表示承接,译作“然后”“就”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3、表示转折,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4、表示递进。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5、表示修饰,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6、表示因果,译作“因此”“所以”“因而”。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乃1、作副词,“就”“才”“这个”“于是”2、表判断,“是”“本来是”“原本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作代词:“你”“你的”如:家祭无忘告乃翁且一、副词1、暂且,姑且。例: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②存者且偷生。③这个,你且收着。2、将,将要。例:①年且九十。②久居,祸且及汝。③不出,火且尽。3、而且,并且。例: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②余悲之,且曰。4、尚且,还。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二、连词1、连接两个动词、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又,又......又......。例:①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②河水清且涟漪。2、表顺承,相当于“并且”、“而且”例: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3、表递进,相当于“况且”、“何况”、“而且”。例:①且焉置土石?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4、表选择,相当于“还是”1、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可”等(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那样”“如此”等(1)吴广以为然《陈涉建议》(2)柔使之然也《劝学》3、作形容词词尾(1)晔然而骇者《捕蛇者说》(2)弛然而卧《捕蛇者说》以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