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合调味料项目
管理手册
XX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实施质量保证...................................................3
二、规划质量管理..................................................16
三、估算成本......................................................19
四、制定预算......................................................23
五、沟通的障碍....................................................27
六、沟通原理和沟通模型...........................................29
七、项目基本情况..................................................32
八、公司简介......................................................37
九、产业环境分析..................................................38
十、下游餐饮行业市场情况.........................................39
H--、必要性分析..................................................44
十二、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45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46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49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51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54
十三、进度实施计划................................................55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55
一、实施质量保证
(一)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活动
从质量保证的概念中我们发现,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已经从,
“关注产品本身”提升到“关注产品被制造的过程”上来。也就是说,
好的过程确保了好的产品,这一点也重复验证了前述的“过程起到了
经验传承的作用”。对过程的保障就是对产品的保障,其根源也在于
“过程就是制造好产品的经验”。
在项目中,质量保证活动都是围绕着项目执行过程展开的,但包
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确保约定的过程被遵循,也就是质量审计活动。其活动内容是
检查项目实施活动是否遵循了约定的过程。如果发现偏差,需要及时
纠正。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寻找过程改进的机会,改进
质量。
上述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其本质还是不断去完善过程来产生
“好产品”。但项目本身的实践经验传播和继承并不局限于项目内部,
而是和组织级的活动有关。这既包括在制定质量计划的时候参照组织
过去的经验,也包括把自身的实践经验贡献给组织。
(二)质量审计
质量审计的目的是确保项目遵循所约定的实施过程、规范和标准。
这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
意味着被认可的经验得以传承。对组织来说,有序的生产活动显然更
有效率,但获得这种结果的前提是个体遵循约定的制度和过程。
质量审计活动就是对生产活动进行检查,以确保制度被遵循。般
来说,这种检查集中在过程符合度上。质量审计大多是由独立的质量
保证人员来实施的,可以是内部人员,也可以是外部人员,但必须遵
循独立的原则。审计中所有发现的不符合项目都会被记录下来,项目
经理应该在后续工作中尽快纠正这些不符合项目。
质量审计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确保流
程被实施,其项目活动的行为才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大多数企业在
初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时候会遇到来自一线的阻力。在没有开展质
量保证活动之前,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会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做事习
惯,并且都认为自身的做法是最有效率的。但现在却被要求去遵循一
个预先约定的流程,同时还被定期地监督和检查,这显然会遭到他们
本能的抵触。质量保证活动的推行需要的是一个概念、意识和习惯的
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质量保证人员和一线的项目实施人员经常会产
生矛盾和冲突。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遇到的
难题之一。
事实上,大多数阻力都是来自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遵循的流
程是否就是最佳实践经验?”这个疑问经常困扰着流程的遵循者和流
程实施的监督者,特别是在企业建立流程体系的初期,其流程制度并
不一定完全是自身经验的总结,而很可能来自其他企业或者收集来的
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流程的优势被大打折扣,而引来的副作用却被
放大。
大多数企业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初期经常把质量保证人员定位
为“警察”,用以监督企业流程执行的符合情况。从功能上来说,这
种比喻并没有错,但却让一线的实施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形成了一种
对立关系,并没有对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质量保证人员无论是在项
目初期帮助项目组确定项目应该遵循的流程,还是在执行中通过监督
发现流程执行中的问题,其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所以我们
可以把质量保证人员看做项目的顾问和咨询人员,两者之间不是对立
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监督并发现问题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寻
找更好的机会,这样流程反而会被执行得更好。
(三)质量改进
检查项目实施是否遵循流程的审计活动,不是为了“揭短”,而
是为了寻找改进的机会。但机会从何而来呢?缺陷的预防是通过预定
义的过程来实现的,即使如此,通过质量控制活动仍然可以发现很多
产品缺陷,这些缺陷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类原因:
•预定义的过程是可以预防的,但是操作者没有遵守。
•预定义的过程并没有考虑到该类“缺陷”,也就是并没有对它
进行预防。
对于前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操作者进行更好的培训,或者对过
程的遵循加强监督。但后一种原因则说明了所制定的过程存在改进的
机会。
所有人都不喜欢犯错,但不犯错误的前提是掌握了“正确的方
法”,从而避免犯错误。有经验的人成功率高,是因为他们已经固化
了正确的行为习惯。但这一优势仅属于他们自身。对于一个组织来说,
它需要的是一个属于组织一级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组织通过定义
的执行过程使得所有人都可以达到有经验的人的执行结果和能力。这
里并没有简单地把出现的缺陷当做一个负面影响来处理,而是把它看
作一个可以被改进的机会。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复出现以
前出现过的问题。
对出现的缺陷除了进行返工外,还需要判断缺陷的来源。如果是
实施的问题,则需要改进实施。例如,加强培训,提高人员质量意识,
引起上级管理层重视等。如果是过程本身的问题,则进入过程改进的
环节当中。
(四)寻找关键性的少数一一质量工具:帕累托分析
人们通常有这样的直觉:对一件事而言,所有的原因大致一样重
要;对于一个商家而言,所有的顾客都一样重要,都需要关注;对于
一个企业而言,某一范围内的所有员工大致有同等的价值;所有的生
意、每一种产品、每一分利润对企业而言都一样好推而广之,所有的
机会都有近似价值,我们应平等以待。
可是,意大利人帕累托给了我们一个反直觉的失衡的世界。他得
出这样的结论: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某一族群占总人口的百分
比与该族群所享有总收入或财富之间有一项一致的数学关系,而且这
种不平衡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会重复出现。因此,80/20成了这
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后人称为80/20定律或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
的重点不在于百分比是否精确(实际上精确的80/20关系出现的概率
很小),而在于告诉我们:以一个关键的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通
常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这是一个可预测的事实。
在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80/20现象:20%的产品
和20%的顾客,承担了企业约80%的营业额;20%的产品和20%的顾客,
通常带来企业80%的获利;20%的朋友,占据了你对外交往80%的时间;
80%的人、80%的时间,使用的是电脑或电器20%的功能;而在产品发现
的缺陷中,80%的问题来源于20%的起因……
帕累托所发现的80/20原则强调了这样一个原则:“关键性的少
数,其重要性大于次要的多数。”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关键而重
要的事情上,其回报投入比要高得多。在质量改进环节中,需要利用
80/20原则首先关注那些产生了80%问题的20%因素。其做法是,统计
分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分布,并且按照发生次数由高到低排列,这样可
以看出哪些情况比较重要,这样的图被称作“帕累托图”。Y轴左边表
示某种因素发生的频数(次数),Y轴右边表示某种因素发生的累计频
率。X轴表示影响项目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曲线表示各种影响因数
的累计百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要统计的因素的分类依据。
(2)收集一定时间内影响项目质量的各因素的数据,统计各因素
的频数,并计算其频率和累计频率。
(3)根据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发生的频率,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在
X轴上,各种影响因素在X轴上的宽度一致,以直方柱的高度表示各因
素出现的频数。
(4)将计算的各因素的累计频率逐一标注在相应的坐标点上,并
将各点连成累计频率曲线。
(5)一般将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累计百分数在0〜80%为A类,
此区间内的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累计百分数在80%〜90%的为B类,
此区间内的影响因素为次要因素;累计百分数在90%〜100%的为C类,
此区间的因素为一般因素,不作为解决的重点。所以,帕累托分析又
被称为“ABC分类法”。
80/20原则其实并不仅仅就是个质量工具,它也是一种工作和生活
中的指导性原则,和其他一些管理理论相互呼应。例如: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目标排列优先级,这就要求识别出对
项目最有价值的那些目标并优先保障。
•约束理论中,强调识别瓶颈,并且投入资源首先全力消除它,
也反映了寻找最关键要素的指导思想。
•在系统模式中,寻求解决根本的杠杆解也是要求去除表面的解,
寻找关键的思路。
(五)寻找问题的根源一质量工具:鱼骨图
通过帕累托分析可以得到那些最需要首先解决的80%问题,下一步
就是寻找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工具一一鱼骨图,
也称因果分析图,又因为其发明人为石川馨而被称为“石川图”。鱼
臂图的目的是将原因和结果联系起来,并且对观点进行有效分类。
一个经常采用的分析过程是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
作为起点开始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原因查找:
•“人”,是指过程实施的人员。
•“机”,是指操作过程所需要的工具或者机器设备。
•“料”,是指原材料,也就是项目的输入。
•“法”,是指操作方法或者操作过程。
•“环”,是指实施活动所处的环境,包括工作环境,也可以指
管理、市场等外部因素。
这5个方面仅仅是帮助寻找问题根源的5个出发点,其目的是给
出一个指引。鱼骨图强调的是发散性思维。也就是说,先不管这是否
就是主要因素,只要是对问题的产生有影响,都可以在第一阶段中进
行罗列,罗列的同时进行分类。从5大类开始,利用类似鱼骨的形式,
“大刺”上生“小刺”,逐步细分。但总体来说,鱼骨图是通过发散
来汇聚所有可能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强调的是“广”而“全”。实
际操作上,鱼骨图往往仅是寻找问题根源的第一步,这种广撒网的方
式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在罗列
完所有的可能性之后,需要给出每一类因素对问题产生所占的灰重。
也就是说,还需要判断哪一类因素是最先要解决的,然后针对这类因
素进行深入挖掘,即先“广”后“深”。
(六)追根溯源一一质量工具:五个为什么
有一项统计,对一个问题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就可以得到该问
题产生的根源。相对其他质量工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正规化的方法,
而更像是一种处事态度,但在实践中却非常有效。操作时,连续追问
五个为什么看起来简单,但有一个技巧需要掌握。例如,虽然大多数
人知道看书是好事,但未必做得到。我们就此作以下提问:
问:为什么不看书?(第1个Why)
答:没有时间。
问:为什么没有时间?(追问,第2个Why)
答:工作忙。
问:为什么工作忙?(追问,第3个Why)
答:因为老板分配的工作多(这个回答阻止了继续追问的可能性,
因为问题根源被转移了)
上面的示例具有普遍性意义。连续的“为什么”追问会在最后那
个回答后终结,因为回答者把根源转移到他人身上。也就是说,为什
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别人”造成的,“我”无能为力。发问
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特别注意,这说明:
已经接近问题根源,因为回答者开始试图转移视线。
•可能问题真的需要从其他环节上寻找,可以照此继续追问他
如果是上面第一种情况,我们说问题的根源基本上很接近了,但
这个时候需要某种技巧处理这种转移视线的回答。例如
问:你的工作效率还有提高的可能性吗?(把问题重新转移回来)
答:可以。
问:那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呢?(继续追问)
答: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只从外部找原因。(找到问题根源)
在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往往显示出这样一种倾向:人们常
常把责任推脱到外部因素上。道理上这没有什么不对,特别是很多情
形下,这也是一种客观现实。
一件事情要想成功,其成功的依赖条件包括你所能控制的内部因
素,也必然包含你所不能掌控的外部因素。
这说明,就算你百分之百努力并做到位,也仍然存在使事情不成
功的外部因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时你的处事态度有两种:
一种是只关注外部那些不可控的因素,但这只会为事情不成功寻找理
由,为自身不努力寻找借口。久而久之,不可控因素的范围会扩大,
可控因素的范围会缩小,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了。
另一种是忽视那些不能掌控的外部因素,仅仅关注自己所能影响
的,这样就会继续努力。虽然事情的成功仍然存在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但由于你的争取,实际上影响事情成功的可控因素范围在扩大。
由此可以看到两种处事态度的差异:前者称为消极的,因为其总
在关注事情不利的一面;后者称为积极的,因为其即使存在不利因素,
但仍然不放弃努力。虽然不能保证在某一件事情上后者一定会做成,
但至少成功的概率总是比前者要高得多。虽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
努力肯定不会成功。道理很简单,但体现在日常行为上面,上述的5
个为什么追问往往受阻于人们的消极态度。
(七)过程改进
寻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通过制定或者改进流程来消除,这一过
程被称为PDCA循环,由戴明博士最早提出。P、D、C、A四个字母所代
表的意义如下:
•P——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
•D一—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
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
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
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到
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
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
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以此类
推。
•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
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
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统计的工具: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
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四个阶段就是P、
1)、C、A,而八个步骤是: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针对主要原因采取措施。
•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
显然,PDCA循环强调改进是一种试探性的行为,结果被确认达到
了目标,才会被引入流程中来固化。事实上,一次流程改进活动融合
了前面所讲的几个活动,包括识别改进机会、确定改进范围、定位问
题根源、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等。
最初的过程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其目的是推广
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以后这一思想在工业界被发扬光大。早期强调
的是:贯彻和执行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率的标准化过程。但随着发展过
程管理的重心逐渐从执行上转移到了确定最优过程本身上来。既然过
程是过去最佳实践经验的集合,那也就意味着随着经验的累积,过程
本身也会不断改进。强调遵循过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所遵循的过
程确实是最佳经验。所以建立过程不断被优化和改进的机制就成了过
程管理的核心。但经验的继承和传播不仅仅是项目一级的活动内容,
必须上升到组织级层面才有更有效率和意义。
二、规划质量管理
(一)质量活动和质量成本
质量活动包括
•事前预防,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尽可能一次性把工作做对,
减少错误的产生。
•事后检查,利用质量控制活动对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检查。这
部分工作也被称作质量控制或评价。
•出错后的补救活动。
这3种类型的活动构成了质量活动的主要内容,它们的执行都是
需要成本的。其中,预防活动称为P成本,检查活动称为A成本,补
救活动称为F成本。3种成本构成了质量成本的PAF成本模型。
(二)质量经济性
质量的不一致性成本发生在偏差被检查出来之后,它可能是被客
户或者是内部的质量控制活动所发现,但只要发生这种情况,这部分
成本就必然会被花费。这部分成本是被动产生的,很难事先估计。
质量的一致性成本发生在偏差被发现之前,也就是说,还不知道
是否会“做错事”,但必须假设可能会出错,从而预先作出一系列的
预防和检查活动。这部分活动是一种主动性的保障措施,是可以事先
计划的。
事实上,一致性成本和不一致性成本之间是存在着关联的,一致
性成本是主动因素,而不一致性成本是被动因素。如果一个项目在一
致性成本上投入比例较大,那么其质量也会较高,不一致性成本会相
应较低;在一致性成本上投入较低,其质量会较差,从而不一致性成
本就会相应升高。项目的质量成本是两者之和。
显示了一个最佳平衡的原则,控制一致性成本在一个适当的比例
可以取得最佳的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但在现实操作中,这一点并
不好把握。但我们却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过高的质量会带来高成本,
因为有高昂的一致性成本;但过低的质量并不意味着低成本,因为其
后期有高昂的不一致性成本。两者的差别仅仅在于高质量是先期高投
入产生的,而低质量则是先期低投入产生的,但后期会带来不得已的
高返工成本。所以在没有把握产生最恰当的一致性控制成本时,偏向
过高的好处总是大于偏向不足。
在一个成熟的产业中,工艺和技术都比较稳定,其一致性质量成
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是一定的,这往往可以作为一种对质量活动评估的
重要参考数据。
(三)制订项目质量计划
正如在前述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中所介绍的那样,项目的质量计
划就是确定项目所要实现的质量标准,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去达到
这些标准。这份在项目初始阶段生成的“项目质量计划”,其内容应
包括:
•项目和产品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实施项目质量管理的各项资源分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为了达到质量目标,项目所应遵循的过程和规范。
•在相应的阶段对产品所实施的质量控制活动。
•确保过程和规范被遵循的质量审计活动。
•在项目的进程中所实施的质量改进活动和机制。
•达到质量目标的度量方法。
•为达到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他措施。
编制质量计划的方法通常有质量费效比法、质量标杆法、质量流
程图法、质量实验设计法等。
质量费效比法,就是利用前述的质量经济性原则,分析质量的投
入成本和所获取收益之比,选择那些对项目最有价值的质量活动。能
够采用质量费效比法来制订质量计划的项目,必须具备大量的历史数
据可供参考,且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活动过程是高度可重复的。这样才
能帮助本项目去识别最有效的质量活动。
质量标杆法,是寻求本行业中的最佳实践。在很多类型的项目中,
由于产业本身的成熟度问题,还无法得到准确的量化数据来反映质量
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而同时,精确地获取和分析数据也会产生较
高的代价。这个时候,通过在组织中或者行业中寻求横向对比,直接
吸取和继承别人的优势,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目的。
质量标杆法依赖于在行业内部建立基准比较的机制,也就是说必
须可以获取行业内的最佳实践。但这一活动一般依赖于独立的咨询组
织,可以在整个行业内部建立标杆基准进行比较。
质量流程图法,是指按照顺序分别描述工作过程各个阶段的图表。
在这些过程中特别标注出质量形成和产生的工作环节,包括质量产生
活动、质量控制活动、坏质量修复活动等。
质量实验设计法,是指在一些大型项目中,为了确定哪些因素会
对质量产生影响,在确定质量计划之前进行某些实验活动,来识别和
确认那些对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以便于更好地建立质量计划。
(四)项目的质量目标
项目的质量目标包括对交付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实施过程的质量要
求两个方面。
产品的质量要求是指那些衡量产品的质量属性,这一般和产品的
工程技术领域高度相关,但是也可以从一般性的原则出发来考虑。
三、估算成本
项目估算成本是指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完成项目的各项活动,预
估完成项目各工作所需资源(人、材料、设备等)费用的近似值。通
过成本估算可以帮助项目干系人对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投入有一个近似
的了解,用以评价项目是否可行,并以此为基础批准所需资源。
项目有充足的资源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批准项目总预算
的一个输入条件就是估算成本的结果。最初的估算成本大多是由项目
实施者来进行的。既然是对未来进行估计,就一定会存在高估或者低
估的可能。但对实施者来说,显然高估有利。这就导致进行估算成本
的基层管理者大多会有意过高估计工作所需的资源要求,来获得足够
的风险缓冲。而作为高层管理者通常也并不信任基层管理者汇报上来
的估算结果,所以最终被批准的结果往往是上下级之间的一种平衡。
项目成本估算的过程或多或少都和过去所积累的经验有关。这种
经验可能来自个人、企业过去的积累。根据所依赖的数据来源不同,
有4种常用的估算方法:类比估计法、参数模型法、自下而上估计法、
计算工具辅助法。
类比估计法,顾名思义,就是同以往的类似已执行的项目进行类
比而得出的当前项目的成本估计。它实质上是一种专家判断法,是一
种自上而下的估计法,基本操作步骤是:首先,由项目的上层管理人
员收集以往类似项目的有关历史资料,会同有关成本专家对当前项目
的总成本进行估计;其次,将估计结果按照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图的层
次传递给下一层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的
费用进行估计;最后,继续向下一层管理人员传递他们的估计信息,
直至项目基层人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花费少,当项目的
详细资料难以得到时,这是一种估计项目总成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由于项目具有独特性和一次性的特点,
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项目,因此估算的准确性也较低。
当估定的项目总成本沿工作分解结构图逐级向下分配时,可能会出现
下层管理人员认为成本不足而难以完成任务的情况,但是碍于地位和
权力的威严,他们可能不会及时和主动向上层管理者提出问题,导致
项目在运行时出现困难。但是当以往的项目与目前的项目不仅在形式
上而且在实质上相同时,类比估计法还是比较可靠和实用的。
参数模型法是利用项目的特性参数建立数学模型来估计项目成本
的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组项目成本估计的经验关系式,通过这组关系
式可以对项目总成本作出一个近似估计。由于参数模型法只对影响项
目总成本变化程度最大的成本变量进行估计,而不考虑一些细节性费
用因素,因此对于一些复杂的大型项目,往往可以利用参数模型法中
的经验公式作出相当简明的估计。显然,建立的模型和一定的工程技
术领域是高度相关的。无论是费用模型还是模型参数,其形式是各式
各样的,如果其模型依赖于历史信息,那么模型参数容易数量化,而
且模型应用仅涉及项目范围的大小,通常是比较可靠的。采用这种估
计方法时,要注意一定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模型,这对于保证成本估计
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项目成本模型的适用性,在建
立成本模型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保证建立参数模型时所参考的历史信息的准确性。
•模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必须量化处理。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参数模型可按适当的比例调整。
自下而上估计法是利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图,先由基层管理人员
估计出每个工作单元的费用,再将各个工作单元的成本自下而上逐级
累加,交给项目的高层管理者,最后由高层管理者进行汇总并估计出
项目的总成本。由于基层管理者是项目资源的直接使用者,用这种方
法进行成本估计得到的结果很详细,比其他方式更为准确。但实际操
作起来十分耗时,成本估计工作本身也需要较多的经费支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项目管理软
件,利用这些软件,人们通过直接输入项目成本的有关数据或者自定
义项目成本函数,就能够非常方便快捷地得到项目成本的估计结果。
目前一些项目管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被广泛用于项目成本的估计。
总体来说,上述四种估计方法都是通过某种形式来借用以前的经
验:
•类比估计法:专家和项目管理者个人的经验。
•参数模型法:业界的经验经过总结、归纳、建模得以应用。
•自下而上估计法:实施者个体的经验。
•计算工具辅助法:将模型通过计算机软件得以应用。
四、制定预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最基本的一个作用就是对未来
进行规划,安排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关键的事情上。
很多公司是忽视预算的作用的。虽然其口头上也认可“企业资源
是有限的“,但是行为却是按照“企业资源是无限的”假设工作的:
任何决策都是凭直觉作出的,不在整体上进行优先级排列,不定项目
上作出取舍,不在有限的资源之间作出平衡。最终企业就会陷入看起
来很多事情都有希望,但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好的境地。
预算还和组织的管理方式紧密相关。预算计划反映了项目后续的
活动计划,如果预算被批准和认可,项目经理就应该得到有效的授权,
在预算之内安排和执行相关的项目活动。如果企业不重视预算,就意
味着每一件后续项目活动需要的资源投入都可能被管理层重新进行评
估,降低了项目的执行效率。一般来说,在强矩阵型或项目型组织中,
项目经理拥有较大的权力来制定预算,并且被授权按照预算来安排资
源。
综合来说,项目制定预算有三大作用:
第一,项目制定预算是按照计划对项目资源进行分配,用以保证
各项项目工作能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并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项目制定预算也是一种控制机制。项目制定预算作为项目
各项具体工作的全部成本定额,是度量项目各项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
中资源使用数量和效率的标准,项目工作所花费的实际成本应该尽量
在预算成本的限度以内。必须在完成项目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资
源,严格控制资源的使用。另外也要看到,由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
面临种种不确定性,还可能遇到很多不可预测的事件,项目实际成本
偏离项目预算计划也是难免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各项
工作的成本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三,项目制定预算为项目管理者监控项目施工进度提供了一把
标尺。项目费用总要和一定的施工进度相联系,在项目实施的任何时
点上,都应该有确定的预算成本支出。根据项目预算成本的完成情况
和完成这些预算成本所消耗的实际工期,并与完成同样的预算成本额
的计划工期相比较,项目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度情况。如果
制定预算和项目进度没有联系,那么管理者就有可能忽视一些潜在的
危险情况。例如,实际实施费用已经超过了项目进度所对应的成本预
算,但是还没有超出项目的总预算,从而有可能因偏差的日积月累最
终造成项目的失败。
(一)制定成本预算的方法
制定项目预算的实质就是为WBS的每一项活动分配资源。我们知
道,WBS是一个树型结构,上层节点的工作范围是其下层节点范围之和。
最底层的叶子节点代表了项目实施最基本的活动。实施这些活动都需
要资源,而制定预算就是预先对这些资源作出计划和安排。项目可以
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预算制定工作: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所谓“自上而下”,就是项目经理先将项目的总预算分配给下一
级的工作单元,再由下一级细化到次下一级。如此循环直到每个活动
都被分配了一定的预算。而“自下而上”则正好相反,先由一线人员
估计出每个活动所需要的预算,然后逐级向上汇总,最终得到项目的
总预算。
两种预算制定方法各有利弊。“自上而下”的方法可以确保预先
分配的总预算不会被“超支",但在分配上却可能“官僚”,产生计
划和实际之间的偏差,从而使得一线执行人员得不到足够的资源完成
计划。如果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大多数一线人员由于过分担心
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会有意地超额估计所需要的资源来缓冲风险,
这就导致“自下而上”的方法往往会产生超出期望的总预算。
因此,大多数组织会混合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
方法。一方面可以控制总预算不超支,另一方面也综合考虑来自一线
人员的实际需求。无论怎样,制定预算的过程都体现出参与各方进行
利益博奔和均衡的过程。具体预算的内容,首先需要考虑项目的直接
成本,例如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其次要考
虑的是项目需要外购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支出;再次是需要被摊销的间
接成本;最后是项目为了应付意外和风险所需要准备的风险准备金和
风险储备金。它们的意义将在第9章中讲述。
(二)成本基准计划
制定预算过程最重要的输出就是成本基准计划。当我们把预算分
配到WBS的每一项活动上,并且加入进度计划的时间因素时,就可以
得到一幅累计花费的成本和进度之间的关系图。
所谓成本基准计划,就是按时间进行分段的费用预算计划(费用
线),可用来测量和监督项目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并能够很好地将
成本与进度联系起来,是按时间对项目成本支出进行控制的重要依据。
成本基准计划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直方图表示法和S形曲线表示法。
项目的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资源支持,即项目的工作范围和成本
是有关系的,花费了成本就意味着相应的工作完成了。在理想情况下,
当所有预算都花费完了,就意味着完成了项目的所有工作,也应该产
生了项目的最终交付物。从这个层面上看,衡量项目的成本花费就可
以得到项目的范围进展信息。
五、沟通的障碍
虽然几乎没有人认为沟通是个轻松而简单的事情,但是不同经历
的人对沟通的理解却并不一致。例如:很多有理工科背景的人经常假
设沟通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他们习惯了在一个确定的符号系统
下,用简单而准确的语言传递他们的想法;而有文科背景的人则更加
擅长利用文字背后所体现的“意境”来传递言语之外的信息。前者追
求准确而有效率,后者常常给人遐想的空间。显然两者目的不同,追
求的效果也不一样。
但是沟通是一个涉及两方的协作,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匹配”
才能够达到目标。我们所说的障碍就来自这种“不匹配”。
语义:这主要是指沟通双方是否采用了同样的符号系统。符号系
统的定义相对广泛。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们所用的语言,例如不同国家
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大家交流时就必须进
行翻译。更高的层面则是指有关专业领域的术语。一个特定的应用领
域往往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语言习惯,这经常被称作“行话”。显然,
如果不是熟悉该领域的人就会听不懂“行话”。
“行话”在特定的领域内能起到提高沟通效率的作用。学习项目
管理知识,一个最基本的好处就是能够懂得“项目管理行话”,在交
流项目管理信息的时候可以用最简明的语言来准确地传递信息。
选择性知觉:这是指人们对信息中最重要的那部分的关注。每个
人都倾向选择那些对其自身重要的信息,而对其不重要的信息就会忽
视。每个人的选择性知觉并不相同,一个人觉得重要的信息却不被另
一个人关注,这就产生了沟通的障碍。人在一生中不断获取经验,增
加知识,事实上就是在增强知觉的选择性,不断提高从纷繁复杂的背
景中识别出有用信息的准确性。
选择性知觉的形成和人的经历、思维模式、文化背景都有极大的
关系。它可能恰恰是某些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但在沟通过程中,
选择性知觉却常常给我们造成麻烦,因为它根据过去经验所形成的
“滤网”筛选信息,易造成“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
噪声:是指在沟通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导致信息在传输过
程中出现丢失或者偏差。噪声大多来源于环境对通道的影响。例如工
作或者交流过程中被意外地打断,注意力由于某种原因被临时转移等,
都会导致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
信息漏斗:由于存在上面所提到的各种沟通障碍,这些障碍会产
生所谓的“信息漏斗”现象。
从沟通实际是相当困难的。人与人之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
信息被误解、被丢失的情况会经常发生。
六、沟通原理和沟通模型
沟通可以被简化成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
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直接传递,而是需要
经历若干个环节。发信者首先需要把信息进行编码,变成那种可以在
通道中进行传递的形式,这经常被称为消息。接收者将收到的消息解
码后获得信息。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真的需要这么复杂的过程吗?可以举一个例子
来说明:当我们外出游玩归来的时候,家人会问游玩的情形。这个时
候所有有关游玩的信息都是脑子中的一幅幅图像,但是你无法直接把
这些图像转递给家人。你不得不将它们用语言来描述,这个时候实际
上你是在进行编码过程。原始的信息是图像,经过编码后的信息变成
了文字。文字可以通过语言、书面等各种形式传递给接收者。而你的
家人在接收到这些文字后,就开始根据文字所传递的信息来想象你游
玩时的情景。这是一个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但它却包含了信
息传递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第一,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广泛,五官就是接收信息的器官。我们
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是信息。
第二,信息是无法直接进行传递的,它必须通过编解码转化为某
种类型的消息,然后利用支持该消息进行传递的通道进行传输。发送
和接收双方必须使用同样的编解码方式,这又被称为符号系统。每一
种符号系统所擅长表示信息的种类和能力是不一样的。
第三,消息是通过通道进行传输的,某一种通道只能承载特定的
消息种类。在很多情况下,通道在传递消息时可能产生失真。
在实践中,不同类型的信息会由于选择不同的通道和编解码方式
体现不同的特征。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获取文字所传递的信息,
通过广播和电视可以接收被传递的声音和图像。
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是否会产生偏差和失真取决于整个过程中
的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选择的编解码方式是否可以完整地表述信息。现代的声音
和图像记录技术已经可以让我们以接近没有失真的程度来保留信息。
但是最古老的文字,虽然其本身很容易被保留和传递,但文字后面所
代表的内容却不一定准确地表达了信息发送者的初衷。
第二,双方之间是否采用了同样的编解码方式。声音和图像记录
所用的编解码过程都是由机器设备完成的,工作过程是对称而一致的,
其失真和偏差也是一种客观而稳定的指标。但是语言文字所用的编解
码器却是由人脑完成的,这个编解码器的工作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
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也就自然导致了在语言文字的沟通过程中,
编码和解码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采用对等的规则。同样一句话,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通道传送中是否会产生偏差。大多数信息传输通道都依赖
于某种技术。人类科技的发展已经大大促进了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
式。从古代的书信传递,到现代的通信技术都是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
传递信息。一个通道在信息传输中经常会由于噪声的干扰而产生偏差。
例如:我们在公共场合谈话,经常会由于周围噪声的干扰而听错。但
是在现代通信技术条件下,例如无线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则基本不
用考虑通道所带来的偏差。
综上所述,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那种基于语言文字的、人
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准确地说这才能被定义为“沟通”。虽然同样
是信息的发送和传递,但是在人与人之间和设备与设备之间,同样过
程中的困难和关注有着很大的不同。下面给出有关“沟通”的一个更
详细而准确的描述:沟通,就是通过说话、信号、书写或行为来交换
思想、消息或信息;是指信息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符号系统在个人间传
递的过程;是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感情在个人或群体间
传递的过程。
这种在人与人之间进行语言沟通的过程存在其特殊性,因此需要
细化上面那个被简单化了的信息传递模型。
发送者、编码、通道、解码和接收者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被扩
展了可能影响其“性能”的外部因素。编码和解码都分别处于发送者
和接收者的经验区域之内,这意味着它们的工作受到发送者和接收者
个体的影响。在传递信息的通道“两端”包含受发送者和接收者个体
影响的“个性滤网”。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就使得
在整个沟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出现偏差。例如:编解码由于个体差
异而不对称,个性滤网的存在意味着信息在通道内传递会有选择地丢
失等。
事实上,我们在讨论这个沟通模型的时候,更关注那些会导致沟
通障碍的因素。
七、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XX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联系人
田XX
(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
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
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
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
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
质的需求。
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
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
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
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
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
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
展的良性互动。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
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
“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
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
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
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
(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
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
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
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额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居民
收入的增长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带来复合调味品渗透率的提升和单次用
量的增加也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
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67.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
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项目建筑面积78076.48nV,其中:主体工程52327.39nf,仓储
工程11127.45门,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8993.60nf,公共工程
5628.04m2o
(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608.7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097.0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96%;建设期利息327.75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1.01%;流动资金7183.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03肌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5097.0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1557.4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898.89万元,预备费640.69万元。
(七)资金筹措方案
本期项目总投资32608.72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3377.45
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营业收入(SP):74800.00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TC):57140.99万元。
3、净利润(NP):12938.13万元。
4、全部投资回收期(Pt):4.78年。
5、财务内部收益率:30.76%o
6、财务净现值:26573.80万元。
(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
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十)项目综合评价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144667.00约67.00亩
1.1总建筑面积m278076.48容积率1.75
1.2基底面积m226800.20建筑系数60.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9.24
2总投资万元32608.72
2.1建设投资万元25097.04
2.1.1工程费用万元21557.46
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898.89
2.1.3预备费万元640.69
2.2建设期利息万元327.75
2.3流动资金万元7183.93
3资金筹措万元32608.72
3.1自筹资金万元19231.27
3.2银行贷款万元13377.45
1营业收入万元74800.00正常运营年份
5总成本费用万元57140.99
・■
6利润总额万元17250.84
・■
7净利涧万元12938.13
■・
8所得税万元4312.71
■・
9增值税万元3401.49
10税金及附加万元408.17
11纳税总额万元8122.37
12工业增加值万元26501.25
13盈亏平街点万元25963.09立值
14回收期年4.78含建设期12个月
15财务内部收益率30.76%所潺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26573.80所得税后
八、公司简介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
2、法定代表人:田xx
3、注册资本:81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3-7-20
7、营业期限:2013-7-20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简介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
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
“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
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
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
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
九、产业环境分析
济南,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
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全
市下辖10个区、2个县,总面积102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760.6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90.87万人,城镇人口634.38万人,城镇化率
为71.21%。济南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西部、华北平原东部边
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
城市,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山东半岛,是环
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
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
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
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一一龙山文化的发祥地
之一。济南已成功举办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
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2015年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
学大会;2016年4月举办中国绿公司年会,12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19位,
举办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
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支持济南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
换先行区;2019年1月进入亚洲城市50强,跻身全球二线城市。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9443.4亿元。
十、下游餐饮行业市场情况
1、餐饮行业概述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在饮食方面不仅要满足
基本温饱需求,而且要美味、健康、有新意,对饮食的追求更加多元
化。我国餐饮业按菜式可以分为中餐、西餐及其他菜式;按服务类型
可分类为快餐、休闲餐饮、正式餐厅及其他。Frost&Sullivan数据显
示,2014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约28,926亿元,2019年增长至
46,72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1%。尽管中国餐饮业于2020年受
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正常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进一步变化,我国餐饮行业
将会迎来复苏并持续强劲增长。Frost&SuHivan预计,未来我国餐饮
行业市场规模将以7.2%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2024上增至
66,136亿元。我国复合调味料主要销往餐饮行业,餐饮行业巨大的市
场空间为复合调味料行业的迅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经过30年的普及与推广,西餐在一二线城市已发展较为成熟,未
来伴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西餐文化向三四线
城市的不断渗透,西式餐饮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根据
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西式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约
3,889亿元,2019年增长至7,11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8%,并
预计将以9.0%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24年增长至10,960亿元。西式餐
饮代表肯德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店面布局已接近
饱和,但在三四线城市开店数量相对较少。截至2020年6月30日,
肯德基已经在中国1,40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6,700家店,并计划未
来在中国将总店数扩展到20,000家以上。随着城镇化率提升,西式连
锁餐饮未来下沉空间较大,渗透率有望得到明显提升,从而持续带动
西式复合调味品的增长。
中式餐饮在我国餐饮行业中所占比重最大,2019年的市场份额超
这70虬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中式餐饮行业市
场规模约为23,863亿元,2019年增长至37,108亿元,复合年均增长
率为9.2%,并预计以6.5%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24年增长至50,732亿
o
中式餐饮按种类可分为中式正餐厅(如火锅、四川菜及粤菜)以
及中式快餐餐厅及其他(如中式烧烤及街头食品)。中餐经典菜系和
口味较多,具有地域化特点,制作手艺依靠个人经验,菜的主料、辅
料及调料的比例、烹饪的火候和调味的技巧掌握无规范标准,难以形
成指标化体系,导致中餐口味统一的标准化进程较为滞后,中餐产业
极度分散,形成一菜一味、千店千面的格局。
未来,随着具有中式餐饮产品标准化调味品提供能力的企业出现,
中式餐饮“中央厨房+门店”模式有望进一步快速推进,中式餐饮标准
化已成大势所趋,连锁化率有望实现大幅提升。
3、餐饮外卖逐渐成为高频的消费需求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并且对于随时随地就餐的需求
与意愿逐步上升,餐饮外卖逐渐成为高频的消费需求。根据艾媒咨询
统计数据,餐饮外卖行业消费者规模从2011年的0.6亿人快速增长至
2019年的4.1亿人。现阶段,一二线城市的餐饮外卖渗透率显著高于
三四线城市,随着中低收入群体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相对提高,未来三
四线城市居民的餐饮外卖消费习惯将得到强化,餐饮外卖消费者规模
仍将持续增长。
餐饮外卖行业消费者规模的增长也带动了餐饮外卖行业的快速发
展。根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
216.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4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296,并
预计以16.0%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20年增长至3,250亿元。新一代消
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为餐饮外卖行业带来了更加细分化的需求,如
营养餐、沙拉、健身餐等细分领域也蓬勃发展。伴随下沉市场的充足
挖掘以及餐饮外卖品类的多元化,未来中国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将
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消费者对口味的美味与独特性、送达的及时
性等要求的极大提升使得外卖商家不得不提高烹饪效率和口味稳定性,
进而带动其对定制化、标准化复合调味品需求提升。
4、生活便捷化需求带动轻烹食品新品类不断涌现
轻烹食品主要包括即食食品(英文名为Ready-To-EatFood,简称
“RTE”)、即烹食品(英文名为Ready-To-CookFood,简称“RTC”)
和即热食品(英文名为Ready-To-HeatFood,简称“RTH”)。轻烹食
品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免去了烹饪的繁杂准备过程,消
费者买回轻烹食品后稍作加热或加工即可食用。轻烹食品的实质为方
便食品,但又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方便食品。除了烹饪简单便捷外,
轻烹食品更加讲究饮食营养和质量,重视菜肴的口味和鲜美,种类更
为多样。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轻烹食品因便捷和健康的烹饪方法、年
轻消费者烹饪的参与感和厨艺的满足感以及烹饪社交需求而广受欢迎。
一方面,轻烹食品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宅文化,由于生活节奏飞快,
年轻消费者追求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的时间普遍碎片
化,高品质的轻烹食品可大幅提高消费者的生活品质,通过亲自动手
参与食物制作过程,可大幅获得厨艺的满足感,迎合目前市场的社交
需求。
面对外卖崛起的冲击以及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轻烹食品也出
现了升级变化,除了为人们熟知的方便面、方便米粉、速冻水饺、微
波菜肴之外,自热小火锅、自热米饭、意面、拉面、粥类、螺狮粉、
罐头制品、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口算计算共3011道题
- 2025年四川货运资格证在哪里练题
- 2025年马鞍山考货运从业资格证
- 七年级 下学期 地理 商务星球版《澳大利亚》合作探究教案(第1课时)
- 2025年西双版纳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下载货运
- 2025年鹤岗货运资格证考试口诀
- 2025年天津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解析大全
- 企业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法规环境
-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工业互联网的沟通技术
- 2025年广州货运考试
- 装修逾期索赔合同范例
- 【MOOC】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II-内蒙古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印刷保密协议
- 辅导员年终汇报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003-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MOOC】综合英语-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历史试题02 含解析
- 人教版2025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
- 高中数学64数列求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淮阴工学院《供应链管理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