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合调味料公司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案
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产品及相关术语.................................................4
二、质量及相关术语.................................................8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18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20
五、卓越绩效模式..................................................23
六、质量技术创新..................................................27
七、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29
八、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33
九、项目简介......................................................37
十、公司基本情况..................................................42
H、产业环境分析................................................43
十二、下游餐饮行业市场情况.......................................44
十三、必要性分析..................................................49
十四、法人治理结构................................................50
十五、项目风险分析................................................63
十六、项目风险对策................................................65
SWOT分析说明....................................................66
(一)优势分析(S)...............................................................................................66
1、工艺技术优势...................................................66
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
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
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
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二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
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
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66
一、产品及相关术语
产品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自从人类有了需求,就有
了产品。人类通过劳动和交换来获得产品满足需求。在生产力发展的
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产品的理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有所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前工业社会,机械化程度很低,
产品主要以农业、渔业、采矿等消耗天然资源的实物产出为主。生产
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工业社会,机械化程度得以发展,产品主要以制
造业的实物产出为主。而在后工业社会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
用,使得产品除了以加工和服务为主导的有形和无形的产出外,更包
含了知识的产出,诸如软件、知识产权等。
1、过程(Process)
IS09000;2005标准对过程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
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通常称为“特殊过程。”
过程是质量活动的基本单元。过程由三个基本要素:输入、输出
和活动组成。组织过程的输出,应该是一组活动的目的,而输入则是
一组活动要求和需要提供的资源。资源包括人、财、物、技术和方法
等。输入的资源只有通过一系列活动及活动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转化
成输出。输出可以是有形的产品,如一根铅笔,也可以是无形的产品,
如获得的知识,以及我们完成的工作任务。
纵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各种过程,因其活动内容的不同,输
入的资源也不同,这就导致了输出结果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个大过
程可以分解为若干小过程,一些相关的小过程又可以组成一个大过程。
一个过程的输出会是另一过程的输入,一个过程的输入可以是一种也
可以是多种,一个过程的输出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因而,多
种过程间不仅存在纵向的作用关系,还存在横向的联系,最终形成一
个过程网络。如机场的客运工作可以划分为旅客市场调查研究、航班
计划、市场营销、客票销售、办理乘机手续、候机服务、载重平衡、
机上服务、旅客到达服务,等等。除此之外,为保证航班正常运行,
还需要一系列的保障工作,如飞机维护、航行保障及其他后勤和地面
保障等。这里的每一项工作都可以看成整个工作过程的一个子过程。
子过程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每一活动过程的结果都直接或间接
地影响到航空运输的整体服务质量。
2、程序(Procedure)
IS09000:2005标准对程序的定义:“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
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注2:当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形成文件的
程序”。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
要完成某项活动或过程可能有多种路径,程序则为活动目的的实
现规定路径,通过程序所展示的则是实施控制了的途径。形成文件的
程序通常包括某项活动或过程的目的和范围、所需资源、路径及如何
监视和控制,同时为改进提供依据。通常的“管理规章制度”、质量
策划和作业指导书等就是“程序文件”。
3、产品(Product)
IS09000:2005标准对产品的定义:“过程的结果。”
注1: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一服务(如运输);
一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一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一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这种产品之所以称为服务、软
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取决于其主导成分。例如:外供产品“汽车”
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
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
所组成。
注2:服务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
果,并且通常是无形的。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例如:
一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
一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对退税准备所需的收入声明)上所
完成的活动;
一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的传授);
一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记录或程序的形
式存在。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并具有计数的特性。流程性材料通常是
有形产品并具有计量的特性。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称为货物。
注3:质量管理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
产品是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没有过程就不会有产品。产品的四种
类型涵盖了所有的行业。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涉及组织与供方和
顾客的相互间的互动,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如消费者、委
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供方是指提供产品的
组织或个人。如制造商、批发商、产品的零售商或商贩、服务或信息
的提供方。通常,组织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是上述四种类别的部分或全
部组合。
对于产品内涵而言,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
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过程的结果孕育在过程之中,包括实现的途
径、对过程的控制及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因此,产品概念不仅包括
了原有意义上的向顾客提供的买卖合同(书面的或非书面的)中规定
提供的产品,还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一切结果,包括资源浪
费和排放污染等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IS09000标准对产品的定义为世界各国对产品有了普遍性的共识。
但当产品涉及有关法律责任时,更适应于各国的习俗称谓和法律定义。
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对产品实物定义为:“经加工、制作用于销售
的产品。”即服务不包括在产品的范围之内;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
示范法”及日本的法律规定条文中,对产品的概念都未涉及服务。因
而,在本书论述的语句,中,会同时出现产品和服务的形式。
二、质量及相关术语
质量是一个具有十分丰富内涵的多侧面的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
的视角进行审视、挖掘、探究以达到深层的理解。
1、质量定义与内涵
IS09000:2005标准对质量(Quality)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围有的"(其反义词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
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1)质量的载体。“质量”一词,加上修饰词才使其表达明确、
具体。例如,微观的使用质量的载体:产品质量、电视机质量、服装
质量、建筑质量、工程质量、住宅质量、服务质量等。宏观的使用质
量的载体:系统质量、运行质量、信息质量、人口质量、环境质量等。
产品的质量是在设计研制、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中实现
并得到保证的。产品质量受到“过程质量”或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影响,
过程质量即全部手段和条件的总称。过程质量就是这些手段和条件所
达到的水平,从而决定了产品质量。过程的各项活动是工作的内容,
工作质量是指与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工作
质量涉及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人的素质,
包括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心、业务水平。
(2)质量的内涵。
①特性。IS09000:2005标准对特性的定义:”可区分的特征。”
注1: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注2: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注3:有各种类别的特性,如:
一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
一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行为的(如:
礼貌、诚实、正直);
一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一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
性,如机械产品的机械性能、化工产品的化学性能、电子产品的速度
等技术特性。有的产品只具有一种类别的固有特性,有的产品可能具
有多种类别的固有特性。例如,化学试剂只有一类固有特性,即化学
性能:笔记本电脑则具有多类固有特性,如处理器、内存容量、硬盘
容量、显示卡和续航时间等。赋予特性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
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要
求、售后服务要求等特性。
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相关联的和相对的。某种产品的赋予特性
可能是另一种产品的固有特性(转换)。如价格对于假件产品来说,
属于赋予特性,而对于运输服务业而言,就属于固有特性;对于交货
期制造业来说,属于赋予特性,而对于零售服务业而言,就属于周有
特性。
②要求。IS09000:2005标准对要求的定义:”明示的、通常隐含
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
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
顾客要求。
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注5:本定义与IS0/IEC导则第二部分:2004的3.12.1中给出的
定义不同。
明示的要求可以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在合同中阐明的规定要求
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通常隐含的要求是指作为一种习惯、惯例或
常识,应当具有的不言而喻的,如食品不言而喻的常识就是安全无毒。
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
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
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
可能是不相同的。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果需要指出,可以采用修
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等。质量的优劣是
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质量的比较应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
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和体系所做的
分类或分级。
(3)质量具有的属性。由于提出要求的相关方的不同及要求的广
泛性、动态性,使得质量具有系统性、经济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社
会性。
①质量的系统性。质量是一个受到设计、制造、使用等因素影响
的复杂系统。例如,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同时又是涉及道路、
司机、乘客、货物、交通制度等特点的使用系统。产品的质量应该达
到多维评价的目标。费根堡姆认为,质量系统是指具有确定质量标准
的产品和为交付使用所必需的管理上和技术上的步骤的网络。
②质量的经济性。质量不仅从某些技术指标来考虑,还从制造成
本、价格、使用价值和消耗等几方面来综合评价。在确定质量水平或
目标时,不能脱离社会的条件和需要,不能单纯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
还应考虑使用上的经济合理性,使质量和价格达到合理的平衡。
③质量的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
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
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
量好的产品。
④质量的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
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
质量的要求。
⑤质量的社会性。质量的好坏不仅要考虑到直接使用者的评价,
还要考虑到整个社会角度的评价,尤其关系到生产安全、环境污染、
生态平衡等问题时更是如此。
2、质量观念的演进
质量具有的系统性、经济性、相对性、时效性和社会性,使得质
量内涵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一体化不
断深入,国际贸易空前活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们对质量
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人们认为质量不仅仅要符合技术标准,还要在符
合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具有适用性,更重要的是满足顾客的需要。
TS0/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了质量管理方面的国际
标准。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要真正做到满足需要和要求,
不仅要站在生产者、消费者、组织相关方的立场上,同时还必须站在
全社会立场上,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提供社会需要的服务,保护环
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形成大质量观。因此,质量观念的认识大
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符合性质量。符合性质量是以产品的技术标准作为衡量顾客
需求产品规格的依据。“符合性”就是对技术标准(规范或要求)的
符合程度。例如,对各种产品可以设定尺寸、公差、纯度、硬度、强
度、外观和性能等不同的规格要求,以此来衡量一个产品合格与否。
符合性质量反映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
(Crosby)在QualityisFree一书中指出:质量就是要符合产品的设计
要求,达到产品的技术标准,凡是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就表明
质量未满足要求。这是自有产品以来人们对质量的认识,认为产品只
要符合标准,就满足了顾客需求。狭义的质量观,即在产品生产阶段
可以应用技术符合性来检验产品是否合格。到了20世纪的50年代,
人们对符合标准又有了新的认识,追求“最佳质量目标值",最佳质
量目标值就是质量水平和成本两者最佳平衡点的对应值。这种观念使
符合性质量观念丰富了新的内涵,成为以生产者为主导的企业经营阶
段的特征。与这种观念相一致的是广泛采用实验设计、价值工程、可
靠性设计和目标管理等方法。
(2)适用性质量。适用性质量是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
顾客满意的依据。“适用性”就是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顾客需
要的程度,包含“使用要求”和“满足要求”。质量管理专家朱兰
(Juran)深刻地指出,对用户来说,质量就是“适用性”,而不仅是
符合企业的技术标准,产品的使用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总是以到手的
产品是否适用,且其适用程度如何为基础的。企业通过市场调查研究,
生产适合顾客实际使用要求的产品这一“适用性质量”观念,成为20
世纪60年代的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的企业经营阶段的追求。企业在
满足“适用性”质量要求的同时,产品成本与价格不得不也随之上升,
形成了20世纪70年代企业“符合成本”的质量观念。为此,企业广
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全公司的质量管理,采用QC小组、统计工具、
质量功能展开和田口玄一方法等质量改进技术,以追求产品的物有所
值、代价低、耗能少和安全可靠。
质量从“符合性”发展到“适用性”,使人们对质量的认识逐渐
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确定他们有哪
些使用需求,并在产品策划时考虑如何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3)需求性质量。需求性质量是以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作为
衡量相关方满意的依据。“需求性”就是任何对质量有需求的相关方
满足要求的程度。包含“当期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质量不仅
要满足顾客的需要,还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并使顾客、从业人员、业
主、供方和社会都受益。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
昭(KanoNoriaki)教授依照顾客的需求和感受,提出了“当然的质
量”、”期望的质量”、“魅力性质量”。当然的质量就是产品中具
有的基本质量或功能特性;期望的质量是在市场调查中顾客所谈论的
希望的质量目标。这就迫使企业不断地调查和了解顾客质量需求,并
通过合适的方法在产品中体现这些要求。如在其他功能相同的情况下,
汽车的低耗油与驾驶舒适就属于期望型的质量需求。魅力性质量是指
令顾客意想不到的产品特征,非常令人满意的。魅力性质量会向期望
的质量和当然的质量转变。因此,在以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导向的企业
经营阶段,应该不断地了解顾客质量需求(包括潜在顾客质量需求),
并在经营中体现这些需求。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前期基础上,国际标准化组织总结质量的
不同概念并加以归纳提炼,逐渐形成人们公认的术语。ISO国际标准化
组织在不同时期的三个质量定义,反映了质量内涵的演变。
IS08402:1986:”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
征和特性的总和。”
IS08402:1994:“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
和。”
IS09000:2000及IS09000:2005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
求的程度。”
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
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从而形成广义的质量:工作质量、服
务质量、信息质量、过程质量、部门质量,人员质量、系统质量、公
司质量、目标质量等。
(4)全面质量。全面质量是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作为衡量人
类生存需要的依据。“全面”就是人类需求的所有方面满足要求的程
度。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念被广泛接受。美日一批专
家提出“全面质量”,涵盖了一切与产品相关的过程的质量,并更多
地纳入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内容。朱兰博士认为,现代
科学技术、环境与质量密切相关。他说:“社会工业化引起了一系列
环境问题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和科
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质量的概念必然拓展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
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卫生保健质量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
需求和满意程度等。朱兰博士的生活质量观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共
同要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于是“符合生活需求”的质量观,丰富了“符合
环保”的内涵,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增加了是否危害人体及污染环境的
标准,追求全社会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使消费者及相关方越来越关注人
类的环境质量和社会责任,从而形成了大的质量观。因此,大质量观
包括狭义的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工作质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
量、卫生保健质量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需求和满意程度等。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全面质量管理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以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
改进为主;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即提出影响质量的各种
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各部门全员参加,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程
序,使企业经营所有活动均处于受控制状态之中;在工作中将过去的
以分工为主转变为以协调为主,使企业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系统。在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要求做到“三全一多”,即全面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及全面运用适宜的科学方法。
1、全面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是相对于广义的质量概念而言的,它不仅要对产品质量
进行管理,也要对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和过程质量进行管理,产品是
由人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质量和企业职工
的工作质量不提高,很难保证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因此,全面质
量管理强调以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强调提高过程质
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性。此外,不仅要对产品性能进行管理,也要对
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时效性和适应性进行管理,即在进
行产品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进行产量、戌本、生产率和交货期等的
管理,保证低消耗、低成本和按期交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服务质
量。不仅要对物进行管理,也要对人进行管理,对各个方面的质量进
行全方位管理。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所谓“全过程”是指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
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设计、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储运、销
售和售后服务,直到产品使用寿命结束为止的全过程。为了使顾客得
到满意的产品,并使产品能充分发挥使用价值,不仅要对产品的形成
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还要对形成以后的过程乃至使用过程进行质量管
理,即把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面地管理起来,不仅要搞
好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还要搞好设计过程和使用过程的质量管
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做到以防为主,防检结合,
重在提高。
3、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全体职工工作质量及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各环节和
各项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与企业职工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
领导素质密切相关。要提高产品质量,需要企业各个岗位上的全体职
工共同努力,使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参加到质量管理中来。全面质量
管理不仅是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检验部门的事,不仅是设计、生产、
供应、销售、服务过程中有关人员的事,而且也是企业中各部门所有
人员的事。因为企业中各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着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因此,全面质量管理不只是要求企业中全
体人员在各自岗位的工作中参与质量管理工作,还要充分调动所有员
工的积极性,参与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的活动,做到质量管理,
人人有责。
4、全面运用适宜的科学方法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
率的提高,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也越来越复杂,既有物质因素,又有人的因素;既有生产技术因素,
又有管理因素;既有企业内部的因素,又有企业外部的因素。要把如
此众多的影响因素系统地控制起来,统筹管理,单靠数理统计的方法
是不可能全面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
和措施加以综合治理、科学决策,才能取得实效。全面、综合地运用
多种适宜的科学方法进行质量管理,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客观要求。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最早见于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
菲根堡姆出版的TotalQualityControl一书,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
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
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
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的
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
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首次提出了质量体系问题,提出质量
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是一个全新的见解,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日本、美国、欧洲和其
他许多国家广泛传播,并在各国的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引进了美国的质量管理方法,并有所发展,
著名的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根据日本企业的实践把全面质
量管理描述为“全公司的质量控制”(CWQC),他认为,CWQC在于整
个公司从上层管理人员到全体职工都参加质量管理。不仅研究、设计
和制造部门参加质量管理,而且销售、材料供应部门和诸如计划、会
计、劳动、人事等管理部门及行政办事机构也参加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
IS08402:1994中给全面质量管理下了一个国际化的定义:一个组织以
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
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埋途径。
在这一定义中: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涉及全部管理
目标的实现;“社会受益”是指满足“社会要求”。质量不仅仅指产
品质量,也包括经营;质量可以是有意识形成的,也可以是无意中形
成的(污染或有害效果)。过程除生产过程外,还包括服务、经营等
其他过程。“顾客”已超出一般“顾客”的范畴,顾客可以是最终消
费者、使用者、受益人或需方,它包括企业活动能影响到的所有人,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企业外部的。
日本戴明质量奖评审委员会于1998年6月对TQM的定义进行了修
V。修订后TQM的定义为:TQM是由整个组织从事的、在效率和效益两
方面达到组织目标的系统活动。它使组织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价格上
提供给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在这一定义中:“TQM”活动是指组织中所有部门的所有人员在所
有水平上的参与,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和使用最少的管理资源达到组织
的既定目标。“组织目标”是指通过持续稳定地满足顾客要求来保证
长期的、适当的利润,同时还包括雇员、社会、供应商和股东不断提
高的收益。这一目标是以质量保证为核心,财务、采购、环境、安全
部门积极采用下制定出来的。“系统活动”是指组织为达到自身的目
标,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指导,有明确的中长期目标、战略及适当的质
量政策和策略。“提供”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的
活动,包括调查、研究、计划、开发、设计、产品准备、购买、制造、
安装、检查、订货、销售、市场,售后服务、维修、回收及产品淘汰
等。“顾客”是指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使用者、消费者和受益者。
“产品和服务”是指制造性产品、成制品、零部件、材料、系统、软
件、能源、信息及其他所有能够给顾客带来益处的事项。“质量”是
指有用性(包括功能和心理两方面)、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必须考
虑对社会、环境及子孙后代等第三方的影响。
五、卓越绩效模式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组织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德国严格推
行了以标准化为主题的质量管理,美国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引导企业
追求卓越,从而使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质量强国和品牌大国。并建立
质量奖励机制。各国的国家质量奖项比较著名的奖项有日本的戴明奖、
美国的波多里奇奖、欧洲的质量奖,以指导各类组织的质量经营。实
践证明,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各类组织的质量经营,
为实现系统的改进、绩效的提升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有效方法和
路径,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外不少质量专家认为:全球的质量运动
正经历一次新的演变;传统的观点正在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集成在一
起,从而追求组织的卓越以提升竞争力。
1987年美国国会立法设立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其获奖单位是
美国质量改进可以看得见的榜样,并且围绕着波多里奇奖和其标准,
形成了非常广泛的全国范围内的质量活动。”比起其他的任何项目,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更加注重于把质量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最高优
先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质量改进及绩效卓越的典范,传播他们的做
法”。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项的目的是通过强化组织的顾客意识和创
造性活动,通过评奖项目推广质量意识,表彰质量杰出卓著的美国组
织,提供一个共享成功战略的载体来提升美国的竞争力。波多里奇国
家质量奖评奖标准聚焦于结果和持续改进,这些评奖标准提供了一个
设计、实施、评估管理整体业务运营流程的框架结构。
波多里奇奖的1000分考核总分评价的核心价值观包括:有远见的、
着眼于未来的领导人、顾客驱动的卓越绩效模式、全面的视野与管理
仓]新、企业和员工的学习、注重雇员和合作伙伴、注重成果和创造价
值、对市场的敏捷反应和社会责任。波多里奇奖是一个标杆,沙里淘
金,每年只有3〜5个企业获奖。波多里奇奖能够引导企业通过连续的
质量改进和设定业绩的卓越标准而获得顾客满意。“质量”在波多里
奇奖中有了更广泛的含义,由于波多里奇奖是针对“管理质量”和
“经营质量”而被称为“卓越绩效模式”。波多里奇奖评价标准在全
美形成了全美国范围内的质量管理活动,一项《建设波多里奇:21世
纪的美国质量和私人企业的竞争力》的调查报告指出,与其他奖项相
比,波多里奇奖对于提升全美质量意识,改进产品质量实践都有更重
要的作用。
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在运行了23年后,决定更名为“波多里奇卓
越绩效奖”,“卓越绩效”强调了质量的范畴已经从关注产品、服务
和顾客质量,扩展到对组织整体质量这一更广义概念的战略性关注。
波多里奇奖项主任哈里・赫兹说:“如今,将“卓越绩效”作为这一
项目名称的核心部分,我们非常高兴。在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
量奖设立以来的20多年里,与被一些人称为“大质量”的组织整体卓
越这一概念相一致,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准则一直在不断演进,以
确保始终站在被证明有效的管理实践和需求的最前沿,因此新的项目
名称强调卓越的概念也是恰当的“。
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式,它能为指导组织
的计划工作提供一种框。架,它还能使组织认清现状、发现长处、找
出不足,并做到知己知彼。卓越绩效模式是一套管理成熟度的标准。
所谓绩效亦即产品、服务、过程或组织的输出结果。绩效可以表现为
多个维度,如质量、成本、生产率、速度、顾客满意、社会责任等。
卓越绩效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质量的提高,而是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系统
并加以持续地改进来实现全面的绩效的提升,也就是要同时实现高质
量、低成本、高的生产率、快的速度、良好的社会责任等。
我国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国家标准,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从指导思想到技术方法的变革与发展,
是当今我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最新总结,是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发展
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是落实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正处在
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机会与挑战并存,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日益严重的能
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决定了这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生产体系;我国的出
口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的对外
开放的方式仍然是以初级产品的直接出口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增
长是有极限的。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新的思路才能突破进一步的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顺利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
精髓,充分理解、把握和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应对当前挑战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途
径之一。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可以引导企业坚持以
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为组织实现卓越绩效,
对组织系统进行综合、全面和持续改进提供了一套方法论。
卓越绩效模式的标准提供了一个企业治理的文化。这里所说的企
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表现在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据此他们为了达到企业
目标所做各种工作的互动上;在企业外部表现在全体员工的素质和据
此完成对社会、对环境、对资源所负责任的程度上。绩效正是这一企
业文化的结果,卓越绩效需要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演进的,
卓越是无止境的。
六、质量技术创新
创新即是通过知识媒介和知识更新表现出的一种理念上的东西,
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我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刘源张院士指出:“对
于知识经济,首先是创新,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所谓的知
识经济。”所以,知识经济时代或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质量必须最大
限度地突出创新,以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为质量战略的基本
出发点,把创新努力贯穿于产品或服务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从知识
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的角度看,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经成为生产力要
素中最具活力、最富能量的要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质
量竞争体现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的竞争,而竞争力正是创新能力的
直接表现。
质量技术泛指组织为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和实现质量提升,由组
织或个人所创造的或成功应用的质量管理的原则、理论、模式、技术、
方法、工具,以及最隹实践等。质量技术包括:质量策划与控制技术、
质量分析与改进技术、可靠性技术、标准化与计量检测技术、其他质
量管理技术与工具,以及质量管理原理、理论、模式的创新或成功应
用的技术路径等。质量提升的对象可以是产品和服务质量,也可以是
管理体系和过程质量,还可以是由各项绩效指标反映的企业经营质量。
质量技术是质量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是质量进步的基础,也
是质量创新的工具和平台。质量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发展和
仓]新的,其创新的动力在于实践活动,在于对生产、生活中的劳动创
造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在于对质量技术发展的深入思考。因此,
质量技术创新仅仅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利用和开发
新的资源及组织体制和管理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在创新因素中,必
将注入最具活力的创新知识,与之相适应的是质量观念及质量管理理
念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大质量观念将以知识丰富其内涵。大质量的概
念不只是针对产品的质量,更是着重企业的质量,又强调提高企业质
量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交货期和加强产品服务。
从而质量管理的理念也将进一步提升,六西格玛管理、零缺陷的“一
开始就把任何一件事做好”、精益管理、质量功能展开和可靠性管理
的理念被人们广泛接受并积极推行,而各国的质量管理的新的理念和
方法无不闪烁着知识、信息及创新精神的光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的
意识,没有创新的精神,没有创新的机制,没有创新的制度,就不可
能追求卓越,就不可能持续发展。质量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须有助于提
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改进研发、制造和服务流程,降低不良质量成
本,增强顾客满意度,提升技术水平和经营绩效,并有助于节能、降
耗、减排。它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的国际
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样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有了质量技术的创新,企业才能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才能
在市场竞争中激流勇进。
七、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
1、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
。(Sigma)一个反映数据特征的希腊字母,从统计意义上讲,代
表标准差,反映了一个过程的分布状态,是描述一组数据、一群项目
或一个过程存在多少波动的统计量。正态分布曲线部分的面积,就是
通常所说的合格率、落在此范围之外部分的面积就是缺陷率或不合格
品率。
用。值来衡量质量要求(规格界限)或过程作业状况良好程度的
话,值越高,则过程不良品率越低,过程状况越好。完成过程无缺陷
作业的能力水平就越高。不考虑偏移时,以1。为质量要求的合格率
仅为68.27%,以3。为质量要求的合格率为99.73%,而以六西格玛为
质量要求的合格率高达99,9999998%,即每100万仅有0.002落入规
格限以外(缺陷率或不合格率),由于种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任何过
程在实际运行中都会产生偏离目标值或者偏离期望值的情况。美国学
者本德和吉尔森研究了生产过程中的偏移,获得的结果是1.5个。。
因此在计算过程缺陷率时,一般将正态分布的中心向左或向右移动
1.5oo
通常所说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是考虑了漂移的情况,也就是六西
格玛,代表3.4X10-6(ppm)缺陷率,即在100万次产品缺陷的机会中,
实际只有3.4次发生,六西格玛质量意味着管理过程的差错率为百万
分之3.4(即3.4ppm)。根据美国学者Evans和Lindsay的统计,如
果产品达到99.37%合格率,以下事件便会继续在美国发生:
•每年有超过15000名婴儿出生时会被抛落在地上;
•每年平均有9小时没有水、电、暖气供应;
•每小时有2000封信邮寄错误。
这样的事情是顾客所无法容忍的。因此,六西格玛已从单纯的含
义标准差,被赋予更新的内容。对于每年要生产数以千万件产品,或
是提供上百万次服务的大企业来说,这样的合格率也不会让顾客和公
司满意。作为一种衡量标准,。的数量越多,质量就越好。
由于企业的复杂性,过程问题往往与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混杂在
一起,成为多元性问题。与解决问题相比,对问题的预防更为重要,
“忙碌的经理人也许并不是好的经理人“,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预防
问题上,就会提高“一次做好”的概率。与出厂合格率相比,过程合
格率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累计的。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一个执行3。
管理水平的公司直接由质量问题导致的质量成本占其销售收入的10%〜
15%,而六西格玛管理水平的质量成本占其销售收入的1虬每个组织和
企业都有成本核算,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想改进业绩,不断减少质
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率,六西格玛管理就是一个务实、有效的途径。
因此,六西格玛质量从经济意义上讲,六西格玛管理是提高质量、稳
定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改进业绩的根本要素。
2、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念。六西格玛是以顾客为中心,
关注顾客的需求。它的出发点就是研究客户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关心
的是什么。比如改进一辆载货车,可以让它的动力增大一倍,载重量
增大一倍,这在技术上完全做得到,但这是不是顾客最需要的呢?因
为这样做,成本就会增加,油耗就会增加,顾客就不一定想要,什么
是顾客最需要的呢?这就需要去调查和分析。假如顾客买一辆摩托车
要考虑30个因素,这就需要去分析这30个因素中哪一个最重要,通
这计算,找到最佳组合。因此,六西格玛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确定管
理项目,将重点放在顾客最关心、对组织影响最大的方面。
(2)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促使组织的业绩提升。
六西格玛项目瞄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提高顾
客满意度来占领市场,开拓市场,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益;二是降低资
源成本,通过降低资源成本,尤其是不良质量成本损失(COPQ).从而
增加组织的收入。因此,实施6。管理方法能给一个组织带来显著的
业绩提升,这也是它受到众多组织青睐的主要原因。
(3)注重数据和事实,使管理成为真正意义上数字科学。六西格
玛管理方法是一种高度重视数据,依据数据进行决策的管理方法,强
调“用数据说话”,“依据数据进行决策力,“改进一个过程所需要
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数据中”。另外,它通过定义“机会”与“缺
陷”,通过计算DPO(每个机会中的缺陷数)、DPMO(每百万机会中的
缺陷数),不但可以测量和评价产品质量,还可以把一些难以测量和
评价的工作质量和过程质量,变得像产品质量一样可测量和用数据加
以评价,从而有助于获得改进机会,达到消除或减少工作差错及产品
缺陷的目的。因此,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广泛地采用各种统计技术工具、
使管理成为一种可测量、数字化的科学。
(4)一种以项目为驱动力的管理方法,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实施
是以项目为基本单元,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来实现。通常项目是以
黑带为负责人,牵头组织项目团队通过项目成功完成来实现一次六西
格玛改进。
(5)实现对产品和流程的突破性质量改进。六西格玛项目的一个
显著特点是项目的改进都是突破性的,旨在彻底解决问题产生的根源。
通过这种改进能使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或者使流程得到改造。从
而使组织获得显著的经济利益。实现突破性改进是六西格玛的一大特
点,也是组织业绩提升的源泉。
(6)强调骨干队伍的建设。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比较强调骨干队伍
的建设,其中,执行负责人、实施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黑带大师、
黑带和绿带构成了整个六西格玛队伍的骨干。对不同层次的骨干进行
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如黑带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
并主持完成一项增产节约幅度较大的改进项目。
八、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PDCA循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DMAIC改进
模式。该模式从调查顾客需求开始,确定所要研究的关键特性,对其
进行测量,以寻找改进空间,确定改进的质量目标,然后进行优化,
并对关键过程实施监控。
1、界定阶段
界定阶段,必须抓住一些关键问题:我们的顾客是谁、重点关注
哪个问题、顾客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解决这个
特别的问题、过去是怎样做这项工作的、现在改进这项工作将获得什
么益处等,其关键是明确过程中关键的质量特性。
(1)识别顾客需求。保证问题和目标始终围绕着顾客需求展开,
以确定问题的核心,也就是关键输出变量y。任何成本的节约都建立在
不影响顾客满意的基础之上,项目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保证顾客对公
司产品和服务保持更多关注。为追求更高的回报,不得不进行有限的
投入,在投入和回报之间做一个平衡。
(2)编写项目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问题说明、目标说明、假设条
件和限制条件、有关问题的初步数据、小组成员及责任和规划。
问题说明:简洁明了地说明过程在何处发生了问题,描述引起问
题的症状,是对项目评估报告的润色和补充。
目标说明:问题说明描述的是“痛处”,目标说明描述“痛处”
可能降低到的程度或消除等美好前景,确定将达成的预期收获,注意
目标要与项目计划的时间及人力资源相一致。
范围和条件:明白现实的局限性,以避免团队小组误入歧途或不
切实际的期望,围绕着问题提出新的问题,是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规划:明确制定项目进展的关键日期,有助于项目成员始终保持
高品的精神状态和紧迫感,以保证项目按照预期规划完成。
2、测量阶段
测量是六西格玛管理分析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开始描述过程,并
将过程文件具体化,收集计划数据,在验证测量系统后,测量过程能
力,以达到识别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了解过程并测量其性能的目的。
绘制过程流程图,以说明产品(服务)形戌全过程;了解过程中所有
可能造成波动的原因,以明确连续过程的每个阶段、过程中上下工序
之间的关系、问题点或区域等。确定关键产品质量特性和过程参数。
这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产品和过程中的任何质量特
性和过程参数都很重要。根据测量阶段的实施要求,在测量业绩并描
述过程及计划数据收集之后,需对测量系统进行验证,并开始测量过
程能力。
3、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需要对测量阶段中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在分
析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统计技术方法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
并验证因素与关键质量特性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在因果关系明确之
后,确定影响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将成为下一阶段(改进阶段)
关注的重点。这一阶段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把握要改进的问题,并找
出改进的切入点,提出并验证因果关系和确定关键因素。
4、改进阶段
改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步骤。分析阶段是确定影响项目问题的主
要原因,寻求影响关键质量特性的关键过程特性,确定关键输入变量,
然后寻找关键质量特性与关键过程特性之间的关系,提出改进方案,
改进小组在头脑风暴之后形成思路,经过筛选形成方案计划,最后进
入方案的实施阶段。此时小组成员可能会比较关注实施的结果,看效
果是否明显,其实,为保证最后的成功,在实施改进措施的过程中也
得注重预防,通过改进输入变量而实现提高输出变量的目标,同时对
结果进行优化。
5、控制阶段
将改进阶段所取程的成果一直保持下去,必须针对关键过程特性
制订一系列非常详细的控制计划,应用SPC技术将主要变量的偏差控
制在许可范围。
六西格玛项目的成功依赖于那些始终坚持如一的员工,控制过程
中,明确管埋职责,过程管埋的职责应同其个人/部门职责相一致;使
工作适合于过程要求;在工作中始终将顾客要求放在首要位置;过程
要定期进行测量、分析、改进及设计等,对于新方法及相关的改变都
要文件化,并实施监控。过程管理是六西格玛管理的终点,也是企业
成为六西格玛组织的起点。一旦过程管理戌熟,就会推动工作过程不
断提高质量水平,对顾客的要求作出最及时的反应。
DMAIC模式作为实施六西格玛的操作方法,其运作程序与六西格玛
项目的周期及工作阶段紧密结合,从界定到控制不是一次性的直线过
程,在运用当中有些技术与方法被反复使用。DMAIC模型的应用是实现
六西格玛质量水准的一个循环过程,只有不满足现状,勇于创新,不
断改进,才能在六西格玛管理中取得卓越戌就。
九、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67.00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
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4667.00(折合约67.00亩),预计场区规
划总建筑面积72723.46以。其中:主体工程46553.96itf,仓储工程
11243.23m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745.92nf,公共工程
2
8180.35mo
(四)项目建设生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
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
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
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
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
业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
长。
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
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
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
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
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
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
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
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建设条件良好
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
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
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
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
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在饮食方面不仅要满足
基本温饱需求,而且要美味、健康、有新意,对饮食的追求更加多元
化。我国餐饮业按菜式可以分为中餐、西餐及其他菜式;按服务类型
可分类为快餐、休闲餐饮、正式餐厅及其他。Frost&Sullivan数据显
示,2014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约28,926亿元,2019年增长至
46,72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1%。尽管中国餐饮业于2020年受
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正常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进一步变化,我国餐饮行业
将会迎来复苏并持续强劲增长。Frost&Sullivan预计,未来我国餐饮
行业市场规模将以7.2%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2024m增至
66,136亿元。我国复合调味料主要销往餐饮行业,餐饮行业巨大的市
场空间为复合调味料行业的迅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5011.4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055.4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9%;建设期利息291.10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1.16%;流动资金4664.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65%。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0055.4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6500.0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094.87万元,预备费460.52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820().0()万元,综
合总成本费用47504.57万元,纳税总额5147.10万元,净利润
7817.3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4.55%,财务净现值12693.32万元,
全部投资回收期5.24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544667.00约67.00亩
1.1总建筑面积m272723.46容积率1.63
1.2基底面积mJ25460.19建筑系数57.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274.72
2总投资万元25011.45
2.1建设投资万元20055.45
2.1.1工程费用万元16500.06
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094.87
2.1.3预备费万元460.52
2.2建设期利息万元291.10
2.3流动资金万元4664.90
3资金筹措万元25011.45
3.1自筹资金万元13130.01
3.2银行贷款万元11881.44
4营业收入万元58200.00正常运营年份
・■
5总成本费用万元47504.57
“■
6利润总额万元10423.15
7净利润万元7817.36
8所得税万元2605.79
9增值税万元2269.03
10税金及附加万元272.28
11纳税总额万元5147.10
・■
12工业增加值万元17314.59
13盈亏平衡点万元22727.68产值
14回收期年5.24含建设期12个月
15财务内部攻益率24.55%所得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12693.32所得税后
十、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
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
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
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
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
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
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
品牌发展。
(二)核心人员介绍
1、叶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
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
2、薛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
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
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
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3、曾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
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
任公司独立董事。
4、贺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
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持久运动兴趣
- 创意写作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
- 以身作则家长在孩子成长路上的榜样力量
- 从选材到施工打造绿色生态家居环境全解析
- 亲子关系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
- 互动式教学对小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研究
- 从多方面角度分析学生成长中的家庭教育环境重要性
- 以环保理念塑造宠物业新形象
- 健康饮食计划制定与执行
- 超市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 低血糖晕厥应急演练预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 B(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涉江采芙蓉》 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与参考答案
- 保定学院《自然语言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4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参考答案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年贵阳南明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4章(2018新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