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五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高三地理第五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高三地理第五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高三地理第五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4页
高三地理第五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四川版】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地理100分)考试

时间1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4分)

2011年10月31日,世界第70亿人口在菲律宾诞生,世界人口问题再次被人们关注。读甲、

乙、丙三国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显示丙国的人口死亡率高于甲国,下列原因最可信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

C.自然灾害

D.战争

26.与乙国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休伦湖与伊利湖及渥太华河所围的南安大略地域,地势自西向东由尼亚

加拉断层和圣劳伦斯河与渥太华河形成了丘陵地、砾土平原、沙质与粘土质土壤平原,是加拿大七

27.图示安大略地区发展种植业,最大障碍可能是

A.人均耕地面积小B.灌溉水源不足C.地表起伏过大D.热量条件不足

28.1956-2006年安大略地区农业的变化,突出了何种因素的影响

A.交通B.市场C.气候变化D.地形

读世界季风的地理分布图,完成29〜31题。

Nt

oi

Sc

15

3O001

29.与图中甲处季风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理因素是()

A.海陆位置B.洋流C.地形D.东南信风

30.影响图中乙处的主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洋流D.海陆位置

31.当图中丙地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阴雨天气增多B.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C.天安门广场在6点之前举行升旗仪式D.南极大陆的企鹅正在漫长的极夜中煎熬

如图表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

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两

条经线间隔为5°。据此回答32〜33题。

32.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A.反气旋B.伏旱

C.台风D.梅雨

33.图中城市分别是()

A.P为杭州

B.P为上海

C.Q为武汉

D.0为重庆

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

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年)剖面图”。读图回答34、

35题。

34.下列关于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地比c地太阳辐射更强B.b地比a地降水变率更小

C.a地比c地气温年较差更大D.a、b、c三地中,c地降水量最小

35.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

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D.乙地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读我国某地区年雾日天数等值线图(图中②③④均为省级中心城市)。回答36题

36.“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图中哪两个城市的写照()

A.城市①②B.城市①④C.城市③④I).城市②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

二、综合题(共52分)

43.(32分)

下图为4月中旬我国某地区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能源种类传统生物质能源现代能源

畜粪薪柴秸秆石油电力太阳能

折合标准煤(万吨)55.2548.40.991.00.41

能源构成(%)46.045.07.00.830.830.34

(1)据材料一,分析甲地地形条件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分析乙省区农村能源结构对当地生态的不良影响。(6分)

(3)近些年来丙市人II和用地规模扩大速度较慢,试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一

步扩大的限制性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5BDDBD6-10BADAA11-12DD

43.(32分)

⑴S城:持续阴雨(2分),气温较低(2分),吹东北风,风力较大(2分)

H城:晴朗(2分),气温较高(2分),吹东北风,风力较小(2分)

⑵①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2分)②冬季降水少;(2分)③喀斯特地貌区,

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易下渗。(2分)

⑶长江(或湘江)(2分)珠江(或漓江)(2分)水文界线(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

岭)(2分)、省区界线(湖南、广东)(2分)、地形界线(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2分)

⑷①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少。②石灰岩地区成上速度慢,上壤薄、上壤不肥沃。⑤石灰岩易被水

溶蚀和侵蚀成地裂缝,保土保水性能差。④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每点2分,答对四点

即可得满分8分)

44(20分)

(1)图示区域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适于发展立体农业;坡度陡,易发

生水土流失(6分)。

(2)(6分)大量使用畜粪做燃料,导致畜粪不能归还草场,草场肥力卜降(2分);大量使用

秸秆做燃料,导致秸秆不能还田,农田肥力下降(2分);大量使用薪柴做燃料,导致植被破坏,水

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2分)。

(3)(8分)丙市地处青藏高寒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