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工程作业指导书TOC\o"1-2"\h\u8645第1章集成电路概述 4319441.1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 463321.2集成电路的分类与特点 437941.3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 57148第2章微电子技术基础 5325102.1半导体物理基础 5279982.1.1半导体的基本特性 5305712.1.2半导体的掺杂 5178992.1.3半导体的基本方程 640672.2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6243872.2.1常见半导体材料 6164412.2.2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结构 6274642.2.3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 637662.3微电子制造工艺 6192682.3.1光刻技术 689642.3.2蚀刻技术 6117072.3.3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6269162.3.4扩散技术 6122672.3.5封装技术 734542.3.6集成电路设计 718493第3章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787163.1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7105373.1.1设计流程 7322943.1.2设计方法 721463.2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7137013.2.1设计原理 8215753.2.2设计方法 8103493.3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 8291603.3.1关键技术 8322903.3.2设计方法 812319第4章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892394.1版图设计规则 8165284.1.1设计原则 9326294.1.2设计规则 9198524.2版图设计方法与技巧 9112374.2.1设计方法 9154044.2.2设计技巧 9148014.3版图验证与优化 9256314.3.1验证方法 9121454.3.2优化方法 104858第5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10274765.1光刻工艺 1079565.1.1涂覆光刻胶 10154495.1.2前烘 10118245.1.3对准曝光 10251255.1.4显影 10139565.1.5后烘 106715.2蚀刻与清洗工艺 10135285.2.1湿法蚀刻 10174035.2.2干法蚀刻 11104605.2.3清洗工艺 11308005.3化学气相沉积与物理气相沉积工艺 11125105.3.1化学气相沉积 11283835.3.2物理气相沉积 11103815.3.3薄膜材料 1124676第6章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 1126646.1封装技术 11223226.1.1封装概述 1146136.1.2表面贴装技术(SMT) 11145666.1.3双列直插式封装(DIP) 12198136.1.4四边扁平封装(QFP) 1217776.2测试技术 12322236.2.1测试概述 12215896.2.2功能测试 12280096.2.3参数测试 1287606.2.4热测试 12172386.3可靠性分析 1287776.3.1可靠性概述 12316726.3.2失效分析 1253816.3.3可靠性试验 12325126.3.4预防性维护 1327481第7章集成电路模拟与仿真 139297.1电路模拟基础 13200317.1.1模拟概念 13291137.1.2模拟类型 1310857.1.3模拟流程 132697.2电路仿真方法与工具 13112557.2.1仿真方法 13194207.2.2仿真工具 13154087.2.3仿真设置 1395597.3仿真结果分析 13319817.3.1分析方法 13145227.3.2功能指标 1427127.3.3结果验证 1424158第8章集成电路功耗与热管理 14151908.1功耗分析与优化 14159408.1.1集成电路功耗来源 14163618.1.2功耗分析 14214658.1.3功耗优化方法 14258208.2热管理技术 14176758.2.1热源识别与评估 14158158.2.2热设计方法 14202038.2.3热监测与控制 1550958.3低功耗设计方法 15236598.3.1低功耗电路设计 15313398.3.2低功耗系统设计 15163768.3.3低功耗软件设计 1515899第9章集成电路可靠性分析 1538429.1失效物理基础 15213199.1.1集成电路失效机制 15221989.1.2失效过程与模型 15153949.2可靠性测试与评估 15233999.2.1可靠性测试方法 16294219.2.2可靠性评估方法 16247119.3提高集成电路可靠性的方法 16324279.3.1设计优化 1694979.3.2制造工艺改进 16200139.3.3可靠性设计方法 16248389.3.4质量控制与检测 1652989.3.5应用环境与规范 1612726第10章集成电路发展趋势与展望 163186910.1先进集成电路技术 16636710.1.1纳米级工艺技术 172637010.1.2三维集成电路 17164610.1.3新型存储技术 172857510.2射频集成电路 172838910.2.1射频前端技术 171970510.2.2射频功率放大器 171477410.2.3低噪声放大器与混频器 172009310.3系统级集成电路 172851010.3.1多功能集成 172420410.3.2低功耗设计 17339310.3.3可靠性提高 183055210.4集成电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182192110.4.1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181012210.4.2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展望 18第1章集成电路概述1.1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1958年,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杰克·基尔比(JackKil)成功研制出第一块集成电路,采用半导体材料锗制成。此后,集成电路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ScaleIntegration,SSI):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开始应用于商业领域,主要采用晶体管技术,集成度较低。(2)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ScaleIntegration,MSI):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集成电路的集成度逐渐提高,出现了包含数十至数百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3)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Integration,LSI):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进一步提高,晶体管数量达到数千至数万个。(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traLargeScaleIntegration,ULSI):20世纪80年代至今,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已达到数十亿个晶体管,使得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越来越小。1.2集成电路的分类与特点集成电路可根据制造工艺、功能、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下为常见的几种分类:(1)按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单片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厚膜集成电路等。(2)按功能分类:可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等。(3)按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集成电路、消费类集成电路、汽车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的主要特点如下:(1)集成度高:一块集成电路可集成大量晶体管,实现复杂的电子功能。(2)体积小、重量轻:集成电路的体积和重量远小于传统的电子元器件,便于携带和安装。(3)可靠性高:集成电路采用批量生产,产品一致性好,故障率低。(4)功耗低:集成电路具有较低的功耗,有利于节能环保。(5)成本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1.3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集成电路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石,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为部分典型应用领域:(1)计算机领域:包括CPU、GPU、内存、存储器等核心部件,以及各种接口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2)通信领域:包括手机、基站、路由器等设备中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功率放大器等。(3)消费类电子产品:如电视、音响、摄像头等设备中的信号处理芯片、控制芯片等。(4)汽车电子领域: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身控制模块、车载娱乐系统等。(5)工业控制领域:如PLC、工业PC、传感器等设备中的控制芯片、驱动芯片等。(6)医疗设备:如CT、MRI、超声等设备中的信号处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7)国防军事领域:如雷达、导弹、卫星等设备中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便利。第2章微电子技术基础2.1半导体物理基础2.1.1半导体的基本特性本节主要介绍半导体的基本特性,包括能带理论、载流子类型及其特性。对半导体的能带结构进行阐述,分析导带、价带及禁带等概念。接着,介绍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半导体中的运动规律。2.1.2半导体的掺杂本节讨论半导体的掺杂原理及其对半导体性质的影响。介绍常见的掺杂元素及掺杂方法。分析掺杂对半导体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等参数的影响。2.1.3半导体的基本方程本节介绍半导体物理中的基本方程,包括泊松方程、电流密度方程、连续性方程等。通过这些方程,可以描述半导体内部电场、电流以及载流子浓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2半导体材料与器件2.2.1常见半导体材料本节介绍几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如硅、锗、砷化镓等,并分析它们的物理特性和应用领域。2.2.2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结构本节讨论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结构,包括PN结、MOS结构等。对这些结构的原理和特性进行详细阐述。2.2.3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本节以二极管、晶体管等典型半导体器件为例,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2.3微电子制造工艺2.3.1光刻技术本节介绍光刻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其在微电子制造中的应用。重点讨论光刻胶、光刻机等关键因素对光刻质量的影响。2.3.2蚀刻技术本节阐述蚀刻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微电子制造中的应用。分析不同蚀刻方法对半导体材料刻蚀速率、选择比等参数的影响。2.3.3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本节介绍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的原理、分类及其在微电子制造中的应用。讨论CVD工艺参数对薄膜质量的影响。2.3.4扩散技术本节讨论扩散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其在微电子制造中的应用。重点分析扩散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半导体掺杂浓度分布的影响。2.3.5封装技术本节介绍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微电子制造中的应用。讨论不同封装方法对芯片功能、可靠性的影响。2.3.6集成电路设计本节阐述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等。同时讨论集成电路设计中涉及的EDA工具及其应用。第3章集成电路设计方法3.1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的设计。本节将介绍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1.1设计流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功能指标、功耗要求等;(2)逻辑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电路的逻辑结构;(3)逻辑综合:将逻辑设计转化为门级网表;(4)电路仿真:验证设计满足功能要求,并进行时序分析;(5)布局布线:将门级网表映射到实际的硅片上,进行物理布局和布线;(6)版图绘制:根据布局布线结果,绘制出可供制造的版图;(7)设计验证:对版图进行功能和时序的验证,保证设计满足要求。3.1.2设计方法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基于标准单元的设计:采用预定义的标准单元库进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2)基于FPGA的设计: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进行设计,便于快速验证和迭代;(3)基于EDA工具的设计: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进行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3.2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涉及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本节将介绍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2.1设计原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主要依据以下原理:(1)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利用晶体管放大特性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变换;(2)负反馈:通过引入负反馈,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3)电路匹配:实现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匹配,保证电路功能。3.2.2设计方法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基于负反馈的设计:利用负反馈原理,设计稳定的模拟电路;(2)基于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利用运算放大器的特性,设计各种功能的模拟电路;(3)基于模拟元件库的设计:采用预定义的模拟元件库进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3.3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是指将数字和模拟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设计方法。本节将介绍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3.3.1关键技术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1)隔离技术:实现数字和模拟电路的隔离,降低相互干扰;(2)电源管理:为数字和模拟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降低功耗;(3)信号完整性分析:分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保证信号质量。3.3.2设计方法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自顶向下设计:从系统级出发,逐步细化到电路级;(2)自底向上设计:从电路级出发,逐步集成到系统级;(3)混合设计:结合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设计方法,实现数字和模拟电路的协同设计。第4章集成电路版图设计4.1版图设计规则4.1.1设计原则本章节主要介绍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器件布局、互联线设计、电源地线规划等方面。4.1.2设计规则版图设计需遵循以下规则:(1)符合工艺要求:版图设计需符合所选工艺节点的设计规则,保证制造过程的可靠性。(2)器件布局:合理布局各类器件,减小信号干扰,降低噪声。(3)互联线设计:采用合适的线宽、线间距,降低寄生效应,提高信号完整性。(4)电源地线设计:合理规划电源地线,降低电源噪声,提高电路功能。4.2版图设计方法与技巧4.2.1设计方法(1)电路分区:根据功能模块进行电路分区,便于管理和后续优化。(2)器件选型:根据电路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器件类型和尺寸。(3)互联线设计:采用合适的走线方式,降低信号延迟和损耗。(4)电源地线设计:采用合理的电源地线布局,提高电源稳定性。4.2.2设计技巧(1)对称布局:尽量使电路布局对称,降低因不对称性导致的电磁干扰。(2)环路闭合:避免出现环路闭合,以减小地弹和信号串扰。(3)保护环设计:在敏感区域设置保护环,提高抗干扰能力。(4)层次化设计:采用层次化设计方法,便于模块化管理和修改。4.3版图验证与优化4.3.1验证方法版图设计完成后,需进行以下验证:(1)设计规则检查(DRC):检查版图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规则。(2)电气规则检查(ERC):检查版图电气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短路、开路等问题。(3)功能仿真:验证版图功能是否符合预期。4.3.2优化方法根据验证结果,对版图进行以下优化:(1)调整器件布局:优化器件布局,减小信号干扰。(2)优化互联线设计:调整线宽、线间距,降低寄生效应。(3)电源地线优化:优化电源地线布局,提高电源稳定性。(4)参数调整:根据仿真结果,调整器件参数,优化电路功能。第5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5.1光刻工艺光刻工艺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通过光学方法将电路图形转移到硅片表面。其主要流程包括涂覆光刻胶、前烘、对准曝光、显影和后烘等步骤。5.1.1涂覆光刻胶在光刻工艺开始之前,首先要在硅片表面涂覆一层光刻胶。光刻胶的作用是保护硅片在后续工艺中不受腐蚀。涂覆光刻胶的方法有旋涂、喷涂和浸涂等。5.1.2前烘涂覆光刻胶后,需要对硅片进行前烘处理,以去除光刻胶中的溶剂和气泡,提高光刻胶的附着力。5.1.3对准曝光对准曝光是将电路图案通过掩模传递到硅片上的过程。将掩模与硅片对准,然后利用曝光光源对光刻胶进行曝光,使光刻胶中的感光剂发生化学变化。5.1.4显影曝光后,将硅片放入显影液中,感光剂发生化学变化的区域溶解,从而暴露出硅片表面的电路图案。5.1.5后烘显影后,需要对硅片进行后烘处理,以提高光刻胶的硬度和稳定性。5.2蚀刻与清洗工艺蚀刻与清洗工艺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用于去除硅片表面多余材料,保证电路图案完整性的关键步骤。5.2.1湿法蚀刻湿法蚀刻是利用化学溶液对硅片表面多余材料进行腐蚀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各向同性腐蚀,适用于去除光刻胶、氧化层等材料。5.2.2干法蚀刻干法蚀刻是利用等离子体或反应离子对硅片表面多余材料进行腐蚀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各向异性腐蚀,适用于制备微米级以下的电路图案。5.2.3清洗工艺清洗工艺用于去除硅片表面的腐蚀产物、残留光刻胶等杂质。清洗方法包括湿法清洗、干法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等。5.3化学气相沉积与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与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用于制备薄膜材料的关键技术。5.3.1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是利用化学反应在硅片表面沉积薄膜的过程。根据反应类型,CVD可分为热CVD、等离子体增强CVD(PECVD)和金属有机CVD(MOCVD)等。5.3.2物理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是利用物理方法在硅片表面沉积薄膜的过程。根据沉积方式,PVD可分为蒸发镀膜、溅射镀膜和离子束镀膜等。5.3.3薄膜材料CVD和PVD工艺可以制备多种薄膜材料,如硅dioxide、氮化硅、多晶硅、金属及其合金等。这些薄膜材料在集成电路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绝缘、导电、阻挡等。第6章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6.1封装技术6.1.1封装概述集成电路封装作为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起到保护芯片、提高电功能的作用,同时也便于安装和使用。本章将介绍常见的封装技术及其特点。6.1.2表面贴装技术(SMT)表面贴装技术由于其较小的封装尺寸、较高的安装密度和优良的电功能,已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封装。本节将详细阐述SMT的工艺流程及其关键参数。6.1.3双列直插式封装(DIP)双列直插式封装是一种传统的封装形式,具有安装简便、成本低等优点。本节将介绍DIP封装的结构、工艺及其应用。6.1.4四边扁平封装(QFP)四边扁平封装适用于高引脚数的集成电路,具有良好的电功能和热功能。本节将分析QFP封装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6.2测试技术6.2.1测试概述集成电路测试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本章将介绍常见的测试技术及其分类。6.2.2功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验证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本节将阐述功能测试的原理、方法及常见问题。6.2.3参数测试参数测试用于检测集成电路的电功能参数,如电压、电流、功耗等。本节将介绍参数测试的常用设备、方法及注意事项。6.2.4热测试热测试旨在评估集成电路在高温环境下的功能稳定性。本节将分析热测试的原理、设备及其测试结果分析。6.3可靠性分析6.3.1可靠性概述可靠性分析是评价集成电路质量的重要指标。本节将介绍可靠性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及其与封装和测试的关系。6.3.2失效分析失效分析是对失效产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本节将阐述失效分析的方法、流程及其在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中的应用。6.3.3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包括高温、高湿、振动等环境试验,用于验证集成电路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本节将介绍各类可靠性试验的标准、方法及其结果分析。6.3.4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通过定期检查、更换易损件等手段,降低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概率。本节将探讨预防性维护的策略及其实施方法。第7章集成电路模拟与仿真7.1电路模拟基础7.1.1模拟概念电路模拟是通过对电路元件及连接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和计算,以预测电路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行为和功能。本章主要介绍集成电路模拟的基础知识。7.1.2模拟类型根据模拟的目的和内容,电路模拟可分为直流模拟、交流模拟、瞬态模拟和噪声模拟等。各类模拟技术均对集成电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7.1.3模拟流程电路模拟流程包括:建立电路模型、选择合适的模拟算法、编写模拟程序、设置模拟参数、执行模拟计算以及分析模拟结果。7.2电路仿真方法与工具7.2.1仿真方法电路仿真方法主要包括:基于SPICE的仿真、基于VerilogA的仿真和基于FPGA的仿真等。各种仿真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7.2.2仿真工具目前主流的电路仿真工具有:Cadence、MentorGraphics、LTspice、ModelSim等。这些工具提供了强大的电路模拟与仿真功能,为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7.2.3仿真设置在进行电路仿真时,需要合理设置仿真参数,如时间步长、温度、电源电压等。还需选择适当的仿真算法,以提高仿真精度和效率。7.3仿真结果分析7.3.1分析方法仿真结果分析主要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直流分析、交流分析和瞬态分析等。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电路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7.3.2功能指标分析仿真结果时,需关注以下功能指标:增益、带宽、功耗、线性度、噪声、延迟等。这些指标对于评价集成电路功能具有重要意义。7.3.3结果验证为了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验证方法包括:与实验数据对比、与理论分析对比、不同仿真工具对比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集成电路模拟与仿真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流程。在实际工程作业中,灵活运用各类仿真工具和方法,有助于优化电路设计,提高集成电路的功能和可靠性。第8章集成电路功耗与热管理8.1功耗分析与优化8.1.1集成电路功耗来源集成电路功耗主要来源于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静态功耗主要是由电路的泄漏电流引起的,而动态功耗则是由电路开关动作时电流的流动产生的。8.1.2功耗分析功耗分析主要包括对电路各个模块的功耗进行定量计算,以及评估整个集成电路的功耗分布。通过对功耗分析,可以找出高功耗模块,为功耗优化提供依据。8.1.3功耗优化方法(1)电路级优化:通过改进电路设计,降低泄漏电流和开关活动因子,从而降低功耗。(2)系统级优化:对集成电路的整体架构进行调整,如采用多电压域设计、时钟门控技术等,以降低系统功耗。8.2热管理技术8.2.1热源识别与评估热源识别主要是指找出集成电路中产生热量较多的区域,并进行热评估,为热管理提供依据。8.2.2热设计方法(1)热布局:合理安排集成电路中各个模块的位置,使热量分布均匀,降低局部热点温度。(2)热传导:采用热传导材料,提高热传导效率,降低热阻。(3)散热设计:增加散热器、风扇等散热装置,提高散热效率。8.2.3热监测与控制(1)热监测:实时监测集成电路温度,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热控制:通过调整电源电压、频率等参数,控制集成电路功耗,进而控制温度。8.3低功耗设计方法8.3.1低功耗电路设计(1)采用低功耗器件和工艺。(2)优化电路结构,降低开关活动因子。(3)应用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技术,根据负载动态调整电压和频率。8.3.2低功耗系统设计(1)多电压域设计:根据各个模块的工作电压需求,设置不同的电压域。(2)睡眠模式设计:在不需要工作的模块进入睡眠模式,降低功耗。(3)电源管理:通过电源管理单元(PMU)实现电源的分配与控制,提高电源利用率。8.3.3低功耗软件设计(1)编程优化:采用低功耗编程技术,如减少循环次数、优化算法等。(2)软件调度:合理安排软件任务执行顺序,降低功耗。第9章集成电路可靠性分析9.1失效物理基础9.1.1集成电路失效机制本节主要介绍集成电路常见的失效机制,包括热载流子注入、电迁移、应力迁移、介质击穿、金属化层腐蚀等。9.1.2失效过程与模型分析集成电路在电、热、机械等应力作用下的失效过程,介绍失效过程的物理模型,为可靠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9.2可靠性测试与评估9.2.1可靠性测试方法介绍常见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稳态测试、瞬态测试、加速寿命测试等,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9.2.2可靠性评估方法阐述可靠性评估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如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等,以及如何根据测试数据评估集成电路的可靠性。9.3提高集成电路可靠性的方法9.3.1设计优化分析设计因素对集成电路可靠性的影响,提出通过电路设计、版图设计等方面的优化措施,提高集成电路的可靠性。9.3.2制造工艺改进介绍制造工艺对集成电路可靠性的影响,探讨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材料选择等手段提高集成电路可靠性的方法。9.3.3可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龙兄小学课程设计
- 泵站课程设计致谢
- 厂区承包协议3篇
- 小班创意黏土课程设计
- 会议设备租赁合同3篇
- 堵漏施工协议3篇
- 二手住宅楼房转租租赁合同3篇
- 化肥采购合同的售后服务优化3篇
- 合同终止公函模板3篇
- 塘堰承包合同范本版3篇
- 高中高一级部拔河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 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
- 航空机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深圳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牛津深圳版)
- 项目成本节约措施总结报告
- 高中化学课件: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 迎元旦趣味活动及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SH/T 3543-200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
- 减盐控油控制体重规章制度
- 建筑之歌课件PPT
- (完整版)员工流失文献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